一种细胞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8073发布日期:2020-09-23 01:29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胞培养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细胞培养瓶。



背景技术:

细胞和组织的体外培养已成为生命研究和实践的必不可少内容。培养的细胞类型繁多,从病毒到细菌和真菌,从人体细胞到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需要使用提供细胞体外培养环境的培养瓶,现有的细胞培养瓶不具备培养瓶主体内部混合,无法根据搅拌需求将培养瓶放置于磁力搅拌装置上搅拌就直接内部搅拌,手动搅拌可能误操作对细胞的伤害,不便于排液和换液,因此需要一种细胞培养瓶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培养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细胞培养瓶,包括培养瓶主体、第一瓶口、磁性搅拌器、第二瓶口和第三瓶口以及排液管,所述培养瓶主体的基面右侧设有容量刻度标,所述培养瓶主体的顶部设有第一瓶口,所述第一瓶口的外围安装有第一密封盖,所述第一密封盖的底部位于培养瓶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安装有磁性搅拌器,所述培养瓶主体的左侧设有第二瓶口,所述第二瓶口的外围安装有第二密封盖,所述培养瓶主体的右侧设有第三瓶口,所述第三瓶口的外围安装有第三密封盖,所述第三密封盖的顶部嵌入培养瓶主体的内部安装有补料接口,所述补料接口的底部位于培养瓶主体的内部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培养瓶主体的左侧下端设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的左侧安装有排液阀,所述排液阀的左侧设有废液接口。

优选的,所述培养瓶主体与第一瓶口、第二瓶口、第三瓶口以及排液管均采用低溶出硼硅酸盐玻璃材质整体塑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瓶口与第二瓶口以及第三瓶口的外围均设有连接螺牙。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盖与第二密封盖以及第三密封盖的内壁均设有连接螺纹槽,且连接螺纹槽与连接螺牙尺寸匹配安装。

优选的,所述磁性搅拌器的底部中心处述设有永磁铁,且所述磁性搅拌器的外围设有十字搅拌桨叶。

优选的,所述补料接口采用gl45补料接口,且所述补料接口的顶部嵌入安装有密封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培养瓶主体与第一瓶口、第二瓶口、第三瓶口以及排液管均采用低溶出硼硅酸盐玻璃材质整体塑形,制成防爆的培养瓶,透明无色,透明棕色,热膨胀系数低20度-300度,可抵抗化学侵蚀,具有极高耐水、耐酸、耐强碱、耐盐溶液、有机物和卤素的特性,耐高温,可受140度蒸汽的高压加热消毒,抗热冲击性高、抗压,壁厚均匀,最薄部分不少于2.2mm,同时有第二瓶口和第三瓶口两个侧出口便于连接空气过滤器、培养基的倒入与倾出、接种或接入ph电极等,通过第一瓶口上第一密封盖底部的磁性搅拌器没有伸出瓶外可节约培养箱空间,便于对培养瓶主体内部混合,根据搅拌需求将培养瓶放置于磁力搅拌装置上搅拌,拿离后磁性搅拌器停止转动,可避免磁性搅拌器误操作对细胞的伤害,结构简单且用于悬浮细胞培养或微载体培养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废液接口连接废液排管,同时通过排液管上的排液阀打开控制内部培养废液的排放,可通过第三密封盖上的补料接口对内部更换补充培养液,结构简单且方便排液和换液。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容量刻度标便于对培养瓶主体内部培养液进行观察,根据实际需求补充,结构简单且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a-1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培养瓶主体、2-第一瓶口、3-第一密封盖、4-固定座、5-磁性搅拌器、6-第二瓶口、7-第二密封盖、8-第三瓶口、9-第三密封盖、10-补料接口、11-连接软管、12-排液管、13-排液阀、14-废液接口、15-容量刻度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细胞培养瓶,包括培养瓶主体1、第一瓶口2、磁性搅拌器5、第二瓶口6和第三瓶口8以及排液管12,培养瓶主体1与第一瓶口2、第二瓶口6、第三瓶口8以及排液管12均采用低溶出硼硅酸盐玻璃材质整体塑形,第一瓶口2与第二瓶口6以及第三瓶口8的外围均设有连接螺牙,培养瓶主体1的基面右侧设有容量刻度标15,通过设置的容量刻度标15便于对培养瓶主体1内部培养液进行观察,根据实际需求补充,结构简单且方便使用,培养瓶主体1的顶部设有第一瓶口2,第一瓶口2的外围安装有第一密封盖3,第一密封盖3的底部位于培养瓶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座4,固定座4的底部安装有磁性搅拌器5,磁性搅拌器5的底部中心处述设有永磁铁,且磁性搅拌器5的外围设有十字搅拌桨叶,通过设置的培养瓶主体与第一瓶口2、第二瓶口6、第三瓶口8以及排液管均采用低溶出硼硅酸盐玻璃材质整体塑形,制成防爆的培养瓶,透明无色,透明棕色,热膨胀系数低20度-300度,可抵抗化学侵蚀,具有极高耐水、耐酸、耐强碱、耐盐溶液、有机物和卤素的特性,耐高温,可受140度蒸汽的高压加热消毒,抗热冲击性高、抗压,壁厚均匀,最薄部分不少于2.2mm,同时有第二瓶口6和第三瓶口8两个侧出口便于连接空气过滤器、培养基的倒入与倾出、接种或接入ph电极等,通过第一瓶口2上第一密封盖3底部的磁性搅拌器5没有伸出瓶外可节约培养箱空间,便于对培养瓶主体1内部混合,根据搅拌需求将培养瓶放置于磁力搅拌装置上搅拌,拿离后磁性搅拌器5停止转动,可避免磁性搅拌器5误操作对细胞的伤害,结构简单且用于悬浮细胞培养或微载体培养使用,培养瓶主体1的左侧设有第二瓶口6,第二瓶口6的外围安装有第二密封盖7,培养瓶主体1的右侧设有第三瓶口8,第三瓶口8的外围安装有第三密封盖9,第一密封盖3与第二密封盖7以及第三密封盖9的内壁均设有连接螺纹槽,且连接螺纹槽与连接螺牙尺寸匹配安装,第三密封盖9的顶部嵌入培养瓶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补料接口10,补料接口10采用gl45补料接口,且补料接口10的顶部嵌入安装有密封塞,补料接口10的底部位于培养瓶主体1的内部连接有连接软管11,培养瓶主体1的左侧下端设有排液管12,排液管12的左侧安装有排液阀13,排液阀13的左侧设有废液接口14,通过设置的废液接口14连接废液排管,同时通过排液管12上的排液阀13打开控制内部培养废液的排放,可通过第三密封盖9上的补料接口10对内部更换补充培养液,结构简单且方便排液和换液,整体装置结构简单,磁性搅拌器没有伸出瓶外可节约培养箱空间,便于对培养瓶主体内部混合,根据搅拌需求将培养瓶放置于磁力搅拌装置上搅拌,拿离后磁性搅拌器停止转动,可避免磁性搅拌器误操作对细胞的伤害,便于用于悬浮细胞培养或微载体培养使用,便于连接空气过滤器、培养基的倒入与倾出、接种或接入ph电极等,便于对培养瓶内部培养液进行观察,根据实际需求补充,方便排液和换液,且稳定性和实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使用时,通过培养瓶主体1与第一瓶口2、第二瓶口6、第三瓶口8以及排液管12均采用低溶出硼硅酸盐玻璃材质整体塑形,制成防爆的培养瓶,透明无色,透明棕色,热膨胀系数低20度-300度,可抵抗化学侵蚀,具有极高耐水、耐酸、耐强碱、耐盐溶液、有机物和卤素的特性,耐高温,可受140度蒸汽的高压加热消毒,抗热冲击性高、抗压,壁厚均匀,最薄部分不少于2.2mm,同时有第二瓶口6和第三瓶口8两个侧出口便于连接空气过滤器、培养基的倒入与倾出、接种或接入ph电极等,通过第一瓶口2上第一密封盖3底部的磁性搅拌器5没有伸出瓶外可节约培养箱空间,便于对培养瓶主体1内部混合,根据搅拌需求将培养瓶放置于磁力搅拌装置上搅拌,拿离后磁性搅拌器5停止转动,可避免磁性搅拌器5误操作对细胞的伤害,通过容量刻度标15便于对培养瓶主体1内部培养液进行观察,根据实际需求补充,通过废液接口14连接废液排管,同时通过排液管12上的排液阀13打开控制内部培养废液的排放,可通过第三密封盖9上的补料接口10对内部更换补充培养液,整体装置结构简单,磁性搅拌器没有伸出瓶外可节约培养箱空间,便于对培养瓶主体内部混合,根据搅拌需求将培养瓶放置于磁力搅拌装置上搅拌,拿离后磁性搅拌器停止转动,可避免磁性搅拌器误操作对细胞的伤害,便于用于悬浮细胞培养或微载体培养使用,便于连接空气过滤器、培养基的倒入与倾出、接种或接入ph电极等,便于对培养瓶内部培养液进行观察,根据实际需求补充,方便排液和换液,且稳定性和实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