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多药液注液装置及其染色体收获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15569发布日期:2020-08-18 20:0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多药液注液装置及其染色体收获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加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药液的注液装置,其可用于染色体收获处理系统中进行药液加注。



背景技术:

药液加注在许多领域都会应用到,比如在全自动染色体收获仪(也称自动细胞收获仪)中用于自动加注秋水仙素等并进行温郁孵育,对细胞的低渗处理,预固定和固定过程。对细胞悬浮液进行自动离心,吸弃上清液,添加低渗液和固定液以及震荡吹打等操作。传统的注液处理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即,每根针管只能加注一种药液,针对多种药液的加注需要设置至少两组注液机构,加注完一种药液后通过旋转机构旋转注液机构进行轮换加注,效率低,结构复杂。而如果采用一针多液方式则会造成交叉污染,影响后续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合理、注液操作效率更高、可防止样本交叉污染的高效多药液注液装置及其染色体收获处理系统,该染色体收获处理系统的主要结构部件为本申请人在先申请“一种用于全自动染色体收获设备的收获处理系统”中公开的技术方案,如振荡离心机构、吸液机构、冲洗吸液针机构等。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多药液注液装置,包括有若干个用于盛装不同药液的药液瓶和若干个用于抽取不同药液的泵,以及用于给试管注入药液的注液机构;注液机构通过输液管连接对应的泵,泵则通过输液管与对应的药液瓶连接,注液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注液机构包括有注液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针包括有外针管,在外针管里面集成有至少两根子针管,各子针管分别通过相应的泵连接至不同的药液瓶,以使每根注液针均形成可加注至少两种药液的注液结构。

进一步地,每根注液针的外针管里面均设置有三根子针管,分别为固定液针管、多液针管和低渗液针管,三根子针管沿等边三角形结构排列。

进一步地,药液瓶包括有低渗液瓶、固定液瓶及多液瓶,其中多液瓶具有三个用于盛装不同药液的药瓶;低渗液瓶及固定液瓶分别通过四根输液管连接四个低渗液泵及四个固定液泵,四个低渗液泵分别通过输液管经过加热器后接入注液针里面的低渗液针管,四个固定液泵则分别通过输液管直接接入注液针里面的固定液针管;多液瓶分别通过输液管接入选择电磁阀,再由选择电磁阀接入多液泵,多液泵再通过输液管接入注液针的多液针管。

进一步地,所述选择电磁阀为12进4出阀,多液瓶的三个药瓶各自分别通过四根输液管接入12进4出阀,12进4出阀再通过四根输液管连接四个多液泵,四个多液泵分别通过输液管接入注液针的多液针管。

优选地,整个注液机构共有四根注液针,四根注液针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按十字结构布置。一次可以加注4支试管,如果一只吊兰内有8支试管,则可通过注液机构的旋转气缸旋转4支试管的角度,然后再加注另4支试管。

优选地,所述输液管为特氟龙管。

一种染色体收获处理系统,包括前述的注液装置,该染色体收获处理系统的主体部分可参阅本申请人在先申请“一种用于全自动染色体收获设备的收获处理系统”公开的技术方案。

注液时,注液针内的固定液针管专门加注固定液,低渗液针管专门加注低渗液,由各自的泵控制加注过程,需加注时打开,不需加注时则关闭;多液针管则用于加注装于多液瓶的各种需求量较少的药液(微量药液),这类药液多数时候不需要加注,且可以通过同一根针管加注,其加注过程由12进4出阀及对应的泵控制,需加注时打开,不需加注时则关闭。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注液装置的注液针设置成内部包含有若干根子针管的结构,这样可以将其中的至少一根设置为针对专门液体的加注针管,而另外的子针管则设置为可变换液体的加注针管,并设置相应的泵及控制阀来进行精确控制。而将该注液装置与相应的设备结合后,如染色体收获处理系统,不需要因加注多种液体而设置多组注液机构,每根注液针通过相应的泵及控制阀的控制即可实现自动加注相应的液体,从而可以极大地提高液体加注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注液针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获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1为低渗液瓶,12为固定液瓶,13为多液瓶,2为输液管,3为12进4出阀,41为多液泵,42为固定液泵,43为低渗液泵,5为加热器,6为升降机构,7为注液机构,8为注液针,81为外针管,82为固定液针管,83为多液针管,84为低渗液针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高效多药液注液装置,包括有若干个用于盛装不同药液的药液瓶和若干个用于抽取不同药液的泵,以及用于给试管注入药液的注液机构7;注液机构7通过输液管2连接对应的泵,泵则通过输液管2与对应的药液瓶连接,注液机构7安装在升降机构6上,注液机构7包括有注液针8;所述注液针8包括有外针管81,在外针管81里面集成有至少两根子针管,各子针管分别通过相应的泵连接至不同的药液瓶,以使每根注液针均形成可加注至少两种药液的注液结构。

每根注液针8的外针管81里面均设置有三根子针管,分别为固定液针管82、多液针管83和低渗液针管84,三根子针管沿等边三角形结构排列,并相互紧挨。

药液瓶包括有低渗液瓶11、固定液瓶12及多液瓶13,其中多液瓶13具有三个用于盛装不同药液的药瓶a/b/c,可以是秋水仙素,同步化试剂或是抗缩试剂等;低渗液瓶11及固定液瓶12分别通过四根输液管2连接四个低渗液泵43及四个固定液泵42,四个低渗液泵43分别通过输液管2经过加热器5后接入注液针8里面的低渗液针管84,四个固定液泵42则分别通过输液管2直接接入注液针8里面的固定液针管82;多液瓶13分别通过输液管2接入选择电磁阀,再由选择电磁阀接入多液泵41,多液泵41再通过输液管2接入注液针8的多液针管83。

所述选择电磁阀为12进4出阀3,多液瓶13的三个药瓶各自分别通过四根输液管接入12进4出阀,12进4出阀再通过四根输液管连接四个多液泵41,四个多液泵41分别通过输液管接入注液针8的多液针管83。

整个注液机构7共有四根注液针8,四根注液针8具有相同的结构,并且按十字结构布置。一次可以加注4支试管,如果一只吊兰内有8支试管,则可通过注液机构7的旋转气缸旋转4支试管的角度,然后再加注另4支试管。

所述输液管2为特氟龙管。

如图3所示为一种染色体收获处理系统,包括前述的注液装置,该染色体收获处理系统的主体部分可参阅本申请人在先申请“一种用于全自动染色体收获设备的收获处理系统”公开的技术方案。

注液时,注液针8内的固定液针管82专门加注固定液,低渗液针管84专门加注低渗液,由各自的泵控制加注过程,需加注时打开,不需加注时则关闭;多液针管83则用于加注装于多液瓶13的各种需求量较少的药液(微量药液),这类药液多数时候不需要加注,且可以通过同一根针管加注,其加注过程由12进4出阀3及对应的泵控制,需加注时打开,不需加注时则关闭。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