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疫苗实验用的培养槽装置。
背景技术: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而疫苗在实验室研究阶段,常常需要相应的疫苗培养槽来对疫苗记性培养和实验观察,了解其药理特性的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疫苗培养槽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只能简单的进行放置使用,对其密封性保护不够,容易在取料和搅拌的时候让以后接触外部环境,进而外部环境可能会导致疫苗收到污染,影响疫苗的正常实验观察,并且如果需要多个疫苗实验需要进行对比培养观察,传统的培养槽在晃动或者拿取的时候容易相互发生碰撞,容易导致疫苗培养槽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疫苗实验用的培养槽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疫苗培养槽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只能简单的进行放置使用,对其密封性保护不够,容易在取料和搅拌的时候让以后接触外部环境,进而外部环境可能会导致疫苗收到污染,影响疫苗的正常实验观察,并且如果需要多个疫苗实验需要进行对比培养观察,传统的培养槽在晃动或者拿取的时候容易相互发生碰撞,容易导致疫苗培养槽的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疫苗实验用的培养槽装置,包括座箱、保护壳和放置架,所述座箱包括凹形架和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凹形架的头部,且驱动机构通过螺钉与凹形架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包括箱壳和密封帽,所述箱壳安装在凹形架中部,且箱壳与凹形架水平滑动连接,所述密封帽安装在箱壳的上端面中心处,且密封帽与箱壳转动连接,所述放置架包括多孔架和实验试管,所述多孔架安装在密封帽的下端,且多孔架与箱壳固定连接,所述实验试管均匀的安装在多孔架的中部,通过对座箱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可以在凹形架内部稳定的安装保护壳,并且在驱动机构的带动下保证保护壳在凹形架内部进行滑动,通过对保护壳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可以在箱壳的内部安装放置架来使用,同时通过密封帽来保证多孔架内部实验试管头部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板和往复电机,所述固定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凹形架的头部,所述往复电机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内侧面,且往复电机的输出端与箱壳固定连接,通过对驱动机构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通过固定板来将往复电机固定在箱壳上,便于往复电机带动保护壳和放置架进行往复活动,进而实现晃动搅拌疫苗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箱壳滑动卡接在凹形架的中部,且箱壳上安装有密封底盖和分割柱,所述密封底盖滑动安装在箱壳的底面,所述分割柱固定安装在箱壳内侧面的中心处,通过对密封底盖的设置来便于将箱壳进行密封,同时通过分割柱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实验试管之间不会发生碰撞,保证疫苗培养时候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底盖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吸附海绵,所述吸附海绵与密封底盖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对吸附海绵的设置来便于吸附实验试管内不小心溅出来的液体,保证箱壳内部的清洁,并且吸附海绵可以通过魔术贴等方式与密封底盖相互固定,吸附海绵可以从密封底盖拆卸下来,便于清洗。
进一步的,所述分割柱包括中心柱和缓冲隔板,所述缓冲隔板均匀的设置在中心柱的外侧面上,且缓冲隔板与中心柱一体成形,通过对分割柱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通过中心柱和缓冲隔板来有效的保护实验试管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帽上开设有与多孔架相配合的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数量为一个,通过对密封帽开设入料口,便于使用者需要在实验试管加料的时候可以将入料口转动到相应的山端进行加料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培养槽结构和使用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疫苗实验用的培养槽装置,保证使用者可以在实验室内部对疫苗进行培养使用,使用者可以同时在培养槽装置上放置多个疫苗进行培养,便于使用者在培养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对比观察使用,同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密封帽依次开启每一个来进行加料使用,避免培养槽在使用过程中过多的接触空气,同时需要搅拌的时候可以通过往复电机来进行晃动,无需打开培养槽,保证内部疫苗的正常培养,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疫苗培养槽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只能简单的进行放置使用,对其密封性保护不够,容易在取料和搅拌的时候让以后接触外部环境,进而外部环境可能会导致疫苗收到污染,影响疫苗的正常实验观察,并且如果需要多个疫苗实验需要进行对比培养观察,传统的培养槽在晃动或者拿取的时候容易相互发生碰撞,容易导致疫苗培养槽的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图2所示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装置的仰视图。
图中:1、座箱;11、凹形架;12、驱动机构;121、固定板;122、往复电机;2、保护壳;21、箱壳;210、吸附海绵;211、密封底盖;212、分割柱;213、中心柱;214、缓冲隔板;22、密封帽;221、入料口;3、放置架;31、多孔架;32、实验试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疫苗实验用的培养槽装置,包括座箱1、保护壳2和放置架3,通过对座箱1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可以在凹形架11内部稳定的安装保护壳2,并且在驱动机构12的带动下保证保护壳2在凹形架11内部进行滑动,座箱1包括凹形架11和驱动机构12,驱动机构12安装在凹形架11的头部,且驱动机构12通过螺钉与凹形架11固定连接,通过对传统的培养槽结构和使用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疫苗实验用的培养槽装置,保证使用者可以在实验室内部对疫苗进行培养使用,使用者可以同时在培养槽装置上放置多个疫苗进行培养,便于使用者在培养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对比观察使用,同时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密封帽22依次开启每一个来进行加料使用,避免培养槽在使用过程中过多的接触空气,同时需要搅拌的时候可以通过往复电机122来进行晃动,无需打开培养槽,保证内部疫苗的正常培养,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疫苗培养槽结构简单,在使用过程中只能简单的进行放置使用,对其密封性保护不够,容易在取料和搅拌的时候让以后接触外部环境,进而外部环境可能会导致疫苗收到污染,影响疫苗的正常实验观察,并且如果需要多个疫苗实验需要进行对比培养观察,传统的培养槽在晃动或者拿取的时候容易相互发生碰撞,容易导致疫苗培养槽的损坏的问题,驱动机构12包括固定板121和往复电机122,固定板121通过螺钉固定在凹形架11的头部,往复电机122固定安装在固定板121的内侧面,且往复电机122的输出端与箱壳21固定连接,通过对驱动机构12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通过固定板121来将往复电机122固定在箱壳21上,便于往复电机122带动保护壳2和放置架3进行往复活动,进而实现晃动搅拌疫苗的目的;
保护壳2包括箱壳21和密封帽22,箱壳21安装在凹形架11中部,且箱壳21与凹形架11水平滑动连接,密封帽22安装在箱壳21的上端面中心处,且密封帽22与箱壳21转动连接,通过对保护壳2的结构设置来便于使用者可以在箱壳21的内部安装放置架3来使用,同时通过密封帽22来保证多孔架31内部实验试管32头部的密封性,箱壳21滑动卡接在凹形架11的中部,且箱壳21上安装有密封底盖211和分割柱212,密封底盖211滑动安装在箱壳21的底面,分割柱212固定安装在箱壳21内侧面的中心处,通过对密封底盖211的设置来便于将箱壳21进行密封,同时通过分割柱212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实验试管32之间不会发生碰撞,保证疫苗培养时候的安全性;
密封底盖211上端面固定安装有吸附海绵210,吸附海绵210与密封底盖211可拆卸固定连接。通过对吸附海绵210的设置来便于吸附实验试管32内不小心溅出来的液体,保证箱壳21内部的清洁,并且吸附海绵210可以通过魔术贴等方式与密封底盖211相互固定,吸附海绵210可以从密封底盖211拆卸下来,便于清洗,分割柱212包括中心柱213和缓冲隔板214,缓冲隔板214均匀的设置在中心柱213的外侧面上,且缓冲隔板214与中心柱213一体成形,通过对分割柱212的结构设置来保证通过中心柱213和缓冲隔板214来有效的保护实验试管32的安全性,密封帽22上开设有与多孔架31相配合的入料口221,入料口221的数量为一个。通过对密封帽22开设入料口221,便于使用者需要在实验试管32加料的时候可以将入料口221转动到相应的山端进行加料使用。
放置架3包括多孔架31和实验试管32,多孔架31安装在密封帽22的下端,且多孔架31与箱壳21固定连接,实验试管32均匀的安装在多孔架31的中部。
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装置已基本能满足疫苗实验用的培养槽装置的使用,但本着进一步完善其功能的宗旨,设计者对该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