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蜡烛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烛芯浸油装置。
背景技术:
烛芯是用来引燃蜡烛的,烛芯穿入到蜡烛内之前,通常需要对烛芯进行浸油处理,即将烛芯放入到液体状的蜡油中,使烛芯内部浸有蜡油从而形成烛芯。
目前,在烛芯浸油的环节中,通常是人工将烛芯放入到带有液态蜡油的浸油池内,然后烛芯浸油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再将烛芯从浸油池内取出,从而达到烛芯浸油的效果,使其成为烛芯。人工对烛芯进行浸油的方式,浸油速度慢,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烛芯浸油装置,该装置替代了人工进行烛芯浸油的方式,加快了烛芯的浸有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烛芯浸油装置,包括放线装置、设在放线装置一侧的过油装置和设在过油装置一侧的牵引装置;
所述过油装置位于放线装置和牵引装置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线装置用于安装带有烛芯的线轮,并使烛芯通过过油装置,然后将烛芯的另一端固定在牵引装置上,对烛芯进行浸油时,启动牵引装置,牵引装置带动烛芯通过过油装置,从而使得烛芯上浸有蜡油,提高了烛芯的浸油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线装置包括放线架和设在放线架上的放线轴;
所述放线轴用于穿设带有烛芯的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烛芯从放线轴上进行放线,然后烛芯在牵引装置的带动下进入到过油装置中进行浸油,并最终在收集到牵引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线装置还包括固定在放线架上的辅助辊;
所述辅助辊位于放线轴的上方,烛芯绕过所述辅助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放线架上设置辅助辊,从而烛芯能够更好的分离开来,使得烛芯能够更好的浸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油装置包括浸油池、设在浸油池内的蜡油、设在浸油池上的浸油架和开设在浸油架上的浸油孔;
所述浸油孔位于蜡油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浸油孔位于蜡油内,从而将烛芯进入到蜡油内,烛芯在牵引装置的带动下,依次逐渐的通过的蜡油,从而使烛芯的内部浸设有蜡油,加快了烛芯浸油的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油装置还包括设在浸油池上的去油架和开设在去油架上的去油孔;
所述去油孔位于蜡油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浸完蜡油的烛芯穿过去油孔,从而烛芯表面的多余的蜡油被去油架去掉,使烛芯能够更好的装入到蜡烛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牵引装置包括工作平台、设在工作平台上的牵引架、与牵引架转动连接的牵引轴和设在工作平台上的动力装置;
所述牵引轴用于穿设带有烛芯的绕线轮;
所述动力装置与牵引轴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有烛芯的线轮安装到牵引轴上,然后启动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带动烛芯进行转动,从而使烛芯从放线装置上脱离,并通过过油装置进行浸油,并最终缠绕在设在牵引轴上的线轮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牵引架上铰接有取料板;
所述取料板与牵引轴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牵引轴的一侧设置取料板,从而取料板能将带有烛芯的线轮更好的挡设在牵引轴上,使带有烛芯的线轮能更稳定的带动烛芯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疏线架;
所述疏线架位于过油装置和牵引装置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工作平台上设置疏线架,从而多根烛芯浸油后能够更好的分离,多根烛芯不易粘在一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未浸油的烛芯固定在放线轴上,然后牵引装置带动烛芯进行转动,烛芯在移动的过程中通过过油装置中的浸油池内的蜡油,从而烛芯内部浸设有蜡油,该实用新型替代了人工进行烛芯浸油的方式,加快了烛芯浸油的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2.通过在过油装置与牵引装置之中设置一个疏线架,从而浸过蜡油的烛芯能够更好的缠绕固定在牵引轴上的线轮上,使得烛芯在缠绕固定的过程中不易粘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线装置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过油装置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牵引装置和疏线架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线装置;11、放线架;12、放线轴;13、辅助辊;14、挡板;2、过油装置;21、浸油池、22、蜡油;23、浸油架;24、浸油孔;25、去油架;26、去油孔;3、牵引装置;31、工作平台;32、牵引架;33、牵引轴;34、动力装置;341、电机;342、减速器;35、取料板;41、疏线架;411、底架;412、分线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烛芯浸油装置,包括放线装置1、设在放线装置1一侧的过油装置2和设在过油装置2一侧的牵引装置3。放线装置1、过油装置2和牵引装置3依次排列,即过油装置2位于放线装置1和牵引装置3的中间。烛芯的一端固定在放线装置1上,然后烛芯通过过油装置2,最终烛芯的另一端固定在牵引装置3上,牵引装置3带动烛芯进行转动。
参照图1和图2,放线装置1包括放线架11、设在放线架11上的放线轴12和设在放线架11上的辅助辊13,辅助辊13位于放线轴12的正上方,放线轴12上固定在放线架11上,放线轴12的一端未与放线架11接触,为空置端,且该端为放线轴12的工作端,放线轴12上穿设带有烛芯的线轮。放线架11上还铰接有挡板14,挡板14套设在放线轴12上,挡板14能在当放线轴12上取下。使用时,将带烛芯的线轮穿设在放线轴12上,然后将挡板14套设在放线轴12上,使烛芯绕过辅助辊13,然后连接到过油装置2中。
参照图1和图3,所述过油装置2包括浸油池21、设在浸油池21内的蜡油22、设在浸油池21上的浸油架23和开设在浸油架23上的浸油孔24。浸油池21设在放线架11的一侧,蜡油22的状态为液态,浸油架23固定在浸油池21的顶端,浸油架23倾斜设置,浸油孔24设有多个,且多个浸油孔24呈一排均匀分布在浸油架23上,部分的浸油架23位于浸油池21内的蜡油22中,即多个浸油孔24均位于蜡油22中。
过油装置2还包括有去油架25和开设在去油架25上的去油孔26,去油架25固定在浸油池21的顶端,去油孔26的数量和浸油孔24的数量相同,多个去油孔26呈一排均匀分布在去油架25上,去油架25位于蜡油22的上方,即多个去油孔26均位于蜡油22的上方。工作时,将烛芯依次穿过浸油孔24和去油孔26,且每个浸油孔24与去油孔26内部仅穿设一根烛芯,然后将烛芯的一端固定在牵引装置3上。
参照图1和图4,牵引装置3包括工作平台31、设在工作平台31上的牵引架32、与牵引架32转动连接的牵引轴33和设在工作平台31上的动力装置34。工作平台31设在浸油池21的一侧,工作平台31与放线架11和浸油池21呈一字排列,浸油池21位于放线架11和工作平台31的中间。牵引架32固定在工作平台31上,牵引轴33转动连接在牵引架32上,牵引轴33的一端伸出牵引架32,且该端为工作端,牵引轴33带动固定有烛芯的线轮进行转动。
动力装置34包括电机341和减速器342,电机341与减速器342均固定在工作平台31上,电机341的输出轴与减速器342的输入轴键连接,减速器342的输出轴与牵引轴33之间键连接。
牵引装置3还包括铰接在牵引架32上的取料板35,取料板35设在牵引轴33远离电机341上的一侧,取料板35的底端铰接在牵引架32上,取料板35的上端套设在牵引轴33上,取料板35能在牵引轴33上取下。工作时,将带有烛芯的线轮固定在牵引轴33上,然后将取料板35套设在牵引轴33上,启动电机341,电机341通过减速器342带动牵引轴33进行转动,牵引轴33带动烛芯进行转动。
参照图1和图4,工作平台31上固定有疏线架41,疏线架41包括底架411和固定在底架411上的多个分线杆412,多个分线杆412均匀分布在底架411上,且并排排列,分线杆412的数量比浸油孔24的数量多一个,即多个分线杆412之间的间隔数量和浸油孔24的数量相同(相邻的两个分线杆412之间的间隔为一个间隔)。工作时,每个烛芯穿过一个间隔,从而将多个烛芯分开,避免黏连。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将带有烛芯的线轮穿设在放线轴12上,并将挡板14套设在放线轴12上,将烛芯绕过辅助辊13,然后将烛芯穿过浸油架23上的浸油孔24,再将烛芯穿过去油架25上的去油孔26,然后将烛芯穿过相邻的分线杆412之间的间隔,最终将烛芯固定在线轮上,并将该线轮穿设在牵引轴33上,然后将取料板35套设在牵引轴33上,启动电机341,电机341通过减速器342带动烛芯进行转动,烛芯逐渐的通过液态的蜡油22中,并最终缠绕在线轮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