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炎化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40250发布日期:2020-06-02 19:3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抗炎化合物及其用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和药物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类抗炎化合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口增长、都市化、工业化及汽车增加等影响,大气污染变得严重,环境污染中的空气污染对肌肤产生有害的影响。研究表明,空气污染物主要包括含有重金属和微生物的尘埃、细颗粒物(如pm2.5)、no、no2、一氧化碳、二氧化硫、臭氧o3、多环芳烃(pahs)以及水汽结合成的雾霾。这些空气污染物不仅对肺和心脏有致命的伤害,对肌肤也是如此。皮肤暴露于空气污染物中,皮肤易发生老化和炎症或过敏性皮肤病症。研究人员在亚洲和高加索妇女中研究了细颗粒物pms和no2与面部色斑和皱纹产生的联系。结果表明,阳光照射、吸烟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确实会导致皮肤老化,至少对于脸颊上的色素,空气污染似乎是主要的驱动力。正常的皮肤对日光的紫外线uv照射有一定的耐受性。有一部分人一经日光照射,皮肤就会产生一系列的不适,身体暴露部位的皮肤经日光照射后出现红斑、丘疹、皮疹,伴灼热、痒痛感等。皮肤的黑色素由皮肤基底层的黑色素细胞的黑色素小体产生,皮肤经过uv照射刺激后,会大量分泌黑色素在皮肤角质细胞中聚集和转运,并且得不到降解,形成了肉眼可见的黑色素。使得皮肤色素代谢失调,如色素沉积、老人斑、紫外斑和褐色斑的形成。皮肤的黑色素细胞中,在酪氨酸酶是主要的黑色素合成关键酶,酪氨酸酶也被称为多酚氧化酶,分子量大约60-70kda,含有铜离子的糖蛋白酶,位于黑色素小体的膜上。黑色素合成的起始步骤是整个黑色素酶化生理过程的限速步骤,因此对皮肤中黑色素生物合成的控制至关重要。另外,酪氨酸酶在褐黑素生物合成过程中也起催化作用。因此,抑制酪氨酸酶是减少黑色素合成的关键。护肤品是日常使用,用来保护和滋养皮肤表皮层的。护肤品中经常添加的物质,如:香精、防腐剂、润肤剂、表面活性剂等物质已被证实存在对皮肤刺激的情况。如果在护肤品中加入抗炎的活性物质,可以缓解皮肤刺激,保养和防护兼顾,将很大程度上缓解皮肤过敏人群受到的困扰。皮肤炎症包括特应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炎症。过敏性皮炎表现一般无特异性,轻症时局部皮肤瘙痒,呈红斑,淡红至鲜红色,稍有水肿,或有针尖大丘疹密集,重症时红斑肿胀明显,在此基础上有多数丘疹、水疱,炎症剧烈时可以发生大疱。水疱破裂则有糜烂、渗液和结痂。如为烈性的原发刺激,可使表皮坏死脱落,甚至深及真皮发生溃疡。过敏性皮炎最常见的瘙痒症状可让患者寝食难安,一旦加重,引起瘙痒难耐,皮肤抓破、红疹、渗液、糜烂,甚至导致皮肤坏死,对面容造成严重损害。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其与免疫、遗传、皮肤屏障功能异常相关。特应性皮炎皮损皮肤中的主要表达th2细胞相关细胞因子(如il-4和il-13)和趋化因子。这些趋化因子对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cr4的th2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因此,通常在皮损部位观察到th2细胞数值比正常值高,但这是ad急性期的病理机制,据报道,产生ifn-γ和il-12的th1细胞在慢性期占优势。神经性皮炎会局部瘙痒剧烈,搔抓后出现针头至米粒大小,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呈皮肤色或淡褐色,坚实而带光泽,可附少量鳞屑;如继续刺激,可很快加厚,扩展融合发展成苔癣样斑片。作为在非化妆品的药品中,以缓解刺激及缓解炎症为目的的物质,非类固醇系有氟芬那酸、布洛芬、苄达明、吲哚美辛等,类固醇系统有脱氢皮质醇、地塞米松等,这些大部分对于皮肤来说在安全性方面或配合用于皮肤的组成成分时的安全性方面都存在问题,易产生副作用和药物依耐性,而且容易产生病情复发,一旦复发,症状在传统的药物作用下将更加难以治愈,因此我们需要研制一种对人体副作用小且具有抗炎及缓解刺激效果的物质来代替传统的药品。如何通过合成一类化合物,使其具有皮肤抗污染、抑制酪氨酸酶、修复角质层、调节皮肤免疫功能、治疗皮肤湿疹、银屑病的功效是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通过合成一类化合物,使其具有皮肤抗污染、抑制酪氨酸酶、修复角质层、调节皮肤免疫功能、治疗皮肤湿疹、银屑病的功效,使其可用于制备化妆品试剂或药物试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提出一类抗炎化合物,结构通式如下:其中:当r1、r2均为h时,r3表示碳数为1-6的烷基或支链烷基,所述的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正己基;当r1、r2共同表示为双键时,r3表示碳数为1-6的烷基或支链烷基,所述的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本发明还提出将上述抗炎化合物作为制备提高皮肤抗污染能力的化妆品试剂的用途。本发明还提出将上述抗炎化合物作为制备抑制酪氨酸酶的美白化妆品试剂的用途。本发明还提出将上述抗炎化合物作为制备修复受损角质层或调节皮肤屏障功能的化妆品试剂或药物试剂的用途。本发明还提出将上述抗炎化合物作为制备调节皮肤免疫功能的化妆品试剂或药物试剂的用途。本发明还提出将上述抗炎化合物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或过敏性皮炎或神经性皮炎的化妆品试剂或药物试剂的用途。本发明还提出将上述抗炎化合物作为制备治疗银屑病的药物试剂的用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制备具有抗炎功能的系列化合物,使得到的抗炎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化妆品试剂或药物试剂,本发明中的化妆品试剂和药物试剂没有特定限制。例如可以是柔肤化妆水、营养化妆水、按摩霜、润肤乳、凝胶、营养霜、面膜、啫喱类或沐浴露洗发水等洗去类型的化妆品,也可以是以类似乳霜、软膏、霜、贴膏或喷雾剂等药物制剂产品;作为敏感性皮肤使用,婴儿和儿童化妆品中也可以添加来降低刺激。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苯乙基-4-异丙基-3,5-间苯二酚的核磁共振氢谱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苯乙基-4-异丙基-3,5-间苯二酚的核磁共振碳谱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得的苯乙基-4-异丙基-3,5-间苯二酚的质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合成一类化合物,使其具有皮肤抗污染、抑制酪氨酸酶、修复角质层、调节皮肤免疫功能、治疗皮肤湿疹、银屑病的功效,使其可用于制备化妆品试剂或药物试剂。本发明提出一种抗炎化合物,结构通式如下:其中:当r1、r2均为h时,r3表示碳数为1-6的烷基或支链烷基,所述的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正己基;当r1、r2共同表示为双键时,r3表示碳数为1-6的烷基或支链烷基,所述的烷基为: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叔丁基、异丁基、正戊基、正己基。具体的,上述抗炎化合物中,列举抗炎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本发明还提出将上述抗炎化合物作为制备提高皮肤抗污染能力的化妆品试剂的用途。本发明还提出将上述抗炎化合物作为制备抑制酪氨酸酶的美白化妆品试剂的用途。本发明还提出将上述抗炎化合物作为制备修复受损角质层或调节皮肤屏障功能的化妆品试剂或药物试剂的用途。本发明还提出将上述抗炎化合物作为制备调节皮肤免疫功能的化妆品试剂或药物试剂的用途。本发明还提出将上述抗炎化合物作为制备治疗皮肤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或过敏性皮炎或神经性皮炎的化妆品试剂或药物试剂的用途。本发明还提出将上述抗炎化合物作为制备治疗皮肤银屑病的药物试剂的用途。实施例1抗炎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异丙基化反应釜中加入1kg水,向水中滴加7kg浓硫酸,滴加完成后,反应釜加热开启,设置80℃,待釜内液体温度降至80℃后,加入1kg3,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然后滴加310g异丙醇,滴加完成后在80℃下反应1h,降温至室温,向反应液中滴加5kg水,滴加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90℃,滴加完成后降温至室温,过滤,滤饼用适量水洗涤,压滤至无液体滴落,85℃烘干,产物用二甲苯重结晶,得812g白色针状固体产物,收率71%。步骤2:还原1kg3,5-二甲氧基-4-异丙基苯甲酸,加2.7kg四氢呋喃溶解,滴加至含有300g硼氢化钠的900g四氢呋喃混悬液中,放气结束后,将溶解于1.8kg四氢呋喃的600g碘,滴加至反应液中,滴加完成后,升温至60℃,反应16h,降温至室温,滴加300ml3m硫酸,放气结束后,加入3kg水,真空浓缩除去四氢呋喃,降温至室温,过滤,滤饼用适量水洗涤,80℃烘干,得891g固体产物,收率95%。步骤3:制备磷酸二乙酯1kg3,5-二甲氧基-4-异丙基苄醇,加2.8kg亚磷酸三乙酯,1kg碘化钾,升温至130℃,反应5h,反应釜降温至室温,向反应釜中加入3kg10%柠檬酸,搅拌30min,继续加入4kg乙酸乙酯,萃取分层,有机相用3kg水洗涤,分层,有机相浓缩至干,得1.4kg无色油状液体产物,收率90%。步骤4:hwe反应;反应釜中加入3.2kg四氢呋喃,降温至-10℃,再加入500g甲醇钠、700g苯甲醛,将1kg3,5-二甲氧基-4-异丙基苄基磷酸二乙酯,用6kg四氢呋喃溶解,滴加至反应液中,滴加过程控制温度不超过0℃,滴加完成后,升温至10℃反应2h,浓缩除去四氢呋喃,残留物相加3kg10%亚硫酸氢钠溶液、4kg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用2kg3m氢氧化钠洗涤,有机相用2kg水洗涤,有机相浓缩至干,加1kg90%乙醇,降温至40℃,加入晶种,降温至0℃,搅拌下保温2h,过滤,60℃真空烘干,得709g固体产物,收率83%。步骤5:脱甲基1kg3,5-二甲氧基-4-异丙基二苯乙烯,加3kg盐酸吡啶,反应釜氮气置换三次,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85℃,185℃下反应6h,降温至100℃,向反应釜中加入4kg1m盐酸,3.2kg乙酸乙酯,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降温至室温,静置分层,有机相用2kg水洗涤,有机相浓缩至干,向残留物中加入800g二甲苯,加热至100℃,搅拌至固体完全溶清,降温至0℃,保温2h,过滤,滤饼用少量二甲苯洗涤,60℃真空干燥,得白色针状固体产物734g,收率84%。步骤6:氢化1kg3,5-二羟基-4-异丙基二苯乙烯,用5kg无水乙醇溶解,加入50g湿钯碳,通氢气(1atm),室温搅拌过夜,过滤除去钯碳,浓缩除去乙醇,固体用二甲苯重结晶,得957g固体产物(苯乙基-4-异丙基-3,5-间苯二酚),收率95%。本实施例1制得的苯乙基-4-异丙基-3,5-间苯二酚,其分子式为c17h20o2;即本发明所保护的抗炎化合物中r1、r2均为h,且r3为异丙基的情况。实施例1制得的苯乙基-4-异丙基-3,5-间苯二酚核磁数据如下:核磁氢谱(400mhz,dmso-d6)δ:7.09-7.23(m,5h),6.12(s,2h),3.44(t,j=16.0hz,1h),2.81(m,2h),2.64(m,2h),1.27(d,j=8.0hz,6h)。核磁碳谱(100mhz,dmso-d6)δ:159.80(2c),145.90,143.76,131.91(2c),131.79(2c),129.30,121.88,110.85(2c),41.48,41.43,27.94,23.65(2c)。高分辨质谱(ms):计算值c17h20o2,256.15,测量值:257.15(m+h+)。上述苯乙基-4-异丙基-3,5-间苯二酚的质谱图、核磁共振氢谱图和核磁共振碳谱图请参照图1至图3。实施例2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抗炎化合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将实施例1应用于膏霜中,配方表1所示:表1应用实施例2制得的膏霜进行用途实验如下:一、皮肤抗污染的用途实验具体测试方法如下:各实验组均选取50名志愿者,年龄20-50岁,都生活在大城市,深受污染影响,皮肤粗糙黯淡;使用方法:取约2克本发明添加不同浓度(0.2%、0.5%、1.0%)抗炎化合物的实施例2的膏霜分别为(测试组1、测试组2、测试组3)与空白对照组(不添加实施例1的产品)的膏霜敷在脸上,均匀涂抹后30分钟后洗净,每天一次。连续1个月,拍照存档。评价方法:(1)功效:对比第0天和第4周照片并询问志愿者的使用感,其中皮肤变得明显细腻有光泽为显效;皮肤略有改观,变得比较细腻有光泽的为有效;皮肤问题没有改善的为无效;(2)使用感:80%以上的人觉得面膜上脸时非常柔软、贴肤、透气、皮肤冒油现象得到抑制的则评为“+++”,60%-80%则评为“++”,60%以下的评为“+”。具体测试结果如表2。表2由上表可知,实施例1制得的抗炎化合物对皮肤抗污染有显著的功效。二、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的用途试验1、实验材料:酪氨酸酶、熊果苷、曲酸、l-dopa。2、受试药物:实施例1制得的本发明化合物7,包括不同溶度(0.2%、0.5%、1.0%)分别溶解于dmso中,制备得25mg/ml母液。分别记为测试样1、测试样2、测试样3。3、熊果苷、曲酸溶解于dmso中,制得25mg/ml母液。分别记为对照样1、对照样2。4、实验方法:96孔板中每孔加入30μl25μg/ml酪氨酸酶及30μl待测样品,混匀,25℃孵育10min后,每孔加入50μl5mml-dopa启动反应,25℃避光孵育5min,于475nm处读取吸光度值(每孔均做空白对照<以缓冲液代替酪氨酸酶>以扣除提取物颜色对吸光度值的影响)。酶抑制率(%)=[(a-b)-(c-d)]/(a-b)*100式中:a为含底物和酶,不加待测样品反应后的光吸收值;b为含底物,不加待测样品和酶的光吸收值;c为含底物和酶,加入待测样品反应后的光吸收值;d为含底物和待测样品,不加酶的光吸收值。实验结果如表3所示。表3编号样品名称抑制率(%)1测试样184.52测试样288.23测试样391.14对照样168.75对照样271.2由以上试验可知,本发明实施例2制得的膏霜对于酪氨酸酶的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对于酪氨酸酶活的抑制率高达84.5%以上,高于常用的熊果苷和曲酸对于酪氨酸酶的抑制活性。三、皮肤角质层修复的用途实验皮肤角质层位于皮肤的最外层,具有防止细胞水分散失、外界物质侵蚀等屏障作用,一旦角质层遭到破坏,细胞将出现水和能力变差、老化等问题。因此测定角质层含水量、单位时间内皮肤水分散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皮肤角质层的情况。将含实施例1制得的抗炎化合物的膏霜作为膏霜样品a,与不含抗炎化合物的对照样品b进行对照,具体配方如表4所示:表4皮肤干燥的36名受试者,年龄25~50岁。首先在受试者双手前臂内侧各划定两块区域,分别标记为1号和2号区域,用皮肤水分测试仪(multiskintestcentermc750,德国ck)测定这两块区域的电容值。分别将1号和2号区域随机处理为样品a(每天两次涂抹样品a,2mg/cm2)、样品b(每天两次涂抹样品b,2mg/cm2),连续使用10天,每天测定皮肤水分含量,结果如表5所示。表5测试天数实验组含水量(%)对照组含水量(%)021.33±1.3220.66±1.75224.25±1.7623.95±1.45427.52±2.1424.12±2.41629.11±3.0125.61±3.28832.85±2.4126.55±2.761037.31±2.6627.31±3.15从表5的结果可以看出,样品a化妆品,能够持续提高皮肤的保湿能力,而皮肤的保湿能力要依靠角质层来实现,这也说明了含实施例1制得的抗炎化合物的膏霜能够修复角质层,达到防护保湿的功效。四、免疫功能调节的用途实验用elisa法检测本发明所述的苯乙基-4-异丙基-3,5-间苯二酚对参与免疫调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分泌抑制率。测试组:用rpmi-1640培养液对实施例1制备的苯乙基-4-异丙基-3,5间苯二酚分别配制成浓度为1mg/ml、2mg/ml及5mg/ml的溶液,并将上述样品与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4×96个/孔)和丝裂原cona(10μg/ml)共同培养48h;空白对照组:用rpmi-1640培养液与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4×96个/孔)共同培养48h;对比组:rpmi-1640培养液将balb/c小鼠脾淋巴细胞(4×96个/孔)与丝裂原cona(10μg/ml)共培养48h。离心收集上清(6000rpm,4℃,6min),冻存于-20℃。用elisa法(根据说明)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含量。指标说明:th1/th2失衡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始动因素,th1/th2平衡失调,th2活化亢进,是炎症发生的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th1细胞和th2细胞处于动态平衡,通过分泌各自的细胞因子(th1型细胞因子如ifn-γ,th2型细胞因子如il-4)相互抑制,th1/th2平衡以ifn-γ/il-4表示。表6由上表可知:空白对照组的ifn-γ/il-4为4.18,对比组的ifn-γ/il-4为0.92,说明th1/th2异常偏向th2漂移。测试组中添加苯乙基-4-异丙基-3,5-间苯二酚对th1/th2偏移有纠正作用,使其恢复正常,添加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五、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用途实验购买8周龄的小鼠,雌雄40只。在实验室饲养一周后,将小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组。试验前一日,各试验组小鼠右后足背部剃毛,面积约2cm×2cm随后在剃毛区用药1次。试验当日,用粗砂纸擦伤右后足背剃毛区,局部再用药一次,每次每只小鼠用药量约为0.2g。各组在末次用药后10分钟,开始在右后足背部创面处滴0.01%磷酸组织胺0.05ml/只,此后每隔2分钟依0.01%、0.02%、0.03%、0.04%......递增浓度,每次均为0.05ml/只,直至出现小鼠回头舔右后足,以最后出现小鼠回头舔右后足时所给予的磷酸组织胺总量(μg)为致痒阈。依据各组小鼠的致痒阈评价该受试药物的止痒作用,结果见表7;测试组1:添加0.2%实施例1的抗炎化合物的实施例2的乳膏;测试组2:添加0.5%实施例1的抗炎化合物的实施例2的乳膏;测试组3:添加1.0%实施例1的抗炎化合物的实施例2的乳膏;对比组:曲安奈德乳膏;表7分组涂药量g/只小鼠数(只)致痒阈(磷酸组织胺)μg测试组10.28132.14±92.45测试组20.28141.33±99.36测试组30.28156.76±110.31对比组0.28122.14±76.78空白组0.2857.17±42.69通过表7可以观察到,与对比例相比较,测试组1-3可明显提高磷酸组织胺对小鼠局部皮肤致痒反应的致痒阈,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添加1.0%实施例1的抗炎化合物的实施例2的乳膏具有最佳的止痒作用,说明添加实施例1的抗炎化合物的实施例2的乳膏具有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作用。六、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用途实验试验的各组小鼠于实验前1日在腹部去毛,面积约2×2cm2,去毛后当日及次日,除空白组外各组小鼠于去毛部以0.5%2,4二硝基氯苯(dncb)(dncb以5∶1)丙酮橄榄油为基质配制25μl各致敏1次。末次致敏后第5天小鼠右耳面涂抹0.25%dncb25μl诱发皮炎,左耳涂等量5:1丙酮橄榄油基质作对照。激发炎症2h后,按右耳皮肤损害程度进行积分。给药方法:含不同浓度(0.2%、0.5%、1.0%)抗炎化合物的实施例2的乳膏(测试组1、测试组2、测试组3),100mg/cm2,每日1次;不添加实施例2的乳膏(空白对照组),每日1次。均匀涂抹于实验动物耳廓内侧。药物有效性评估:评分标准:正常皮肤:0分;轻度红斑、水肿、无渗出:1分;有红斑、水肿伴少量渗出:2分;明显红斑、水肿及渗出:3分。各组小鼠积分取平均值后可判断药物对小鼠特应性皮炎动物模型是否有效。结果如表8所示。表8组别评分测试组11.53±0.32测试组21.25±0.45测试组31.02±0.36空白对照组3.25±0.62由上表可知,测试组即含抗炎化合物(苯乙基-4-异丙基-3,5-间苯二酚)对特应性皮炎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七、治疗过敏性皮炎的用途实验120例过敏性皮炎患者,男60例,女60例,年龄25-45岁,发病原因诊断为化学接触、吸入、药物注射或者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过敏性皮炎,已排除器质性病变、外伤等非过敏性病例。随机平均分为五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对比组、测试组1、测试组2、测试组3,各组性别、年龄、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对比组:给予氢化可的松软膏,按药品说明书用,7天为1个疗程。作为对比组。测试组:含不同浓度(0.1%、0.3%、0.5%)的抗炎化合物的实施例2的乳膏(测试组1、测试组2、测试组3),用量为一天用量。空白对照组:不含实施例1的活性物的乳膏作为空白对照组。诊断标准:无效:患者症状完全没有改善,且有加重迹象;显效:患者症状有显著改善,但是仍未完全消失;有效: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副反应:瘙痒、红肿、继发感染、过敏反应等常见副反应。按上述方法治疗两个疗程后,考察各组终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停药两周后的复发率(%),结果见表9各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考察结果(%)。表9由表9可知,测试组1-3的总有效率均达到90%以上,高于对比组,复发率也低于对比组,说明本发明制得的抗炎化合物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皮炎。八、治疗银屑病的用途实验将5%咪喹莫特(imiquimod,imq)乳膏涂抹于实验小鼠的右侧耳廓内侧,剂量为20mg/cm2,每日1次,连续给药7天,让其耳廓内侧产生皮肤银屑病症状。给药方法:测试组:含不同浓度(0.2%、0.5%、1.0%)的抗炎化合物的实施例2的乳膏(测试组1、测试组2、测试组3),给药0.1g/cm2,每日2次;对比组:0.1%丙酸氯倍他索乳膏;空白对照组:给药0.1g/cm2,每日2次。不添加实施例1的乳膏,给药0.1g/cm2,每日2次;均匀涂抹于实验动物耳廓内侧。实验药物与咪喹莫特的给药间隔为6小时。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不含抗炎化合物的实施例2的乳膏。药物有效性评估:采用数码照相的方法每日记录,并依据pasi评分标准,给予小鼠皮损处红斑、鳞屑及浸润增厚程度0-4的积分,将3者积分相加得到总积分。pasi评分标准如下:无0轻度1中度2重度37天各组小鼠积分取平均值后可判断药物对小鼠银屑病动物模型是否有效。结果如表10所示。表10分组评分测试组11.35±0.37测试组21.01±0.45测试组30.85±0.21空白对照组3.35±0.78对比组2.02±0.55结果显示:含抗炎化合物(苯乙基-4-异丙基-3,5-间苯二酚)的实施例2制得的乳膏能改善小鼠皮肤银屑病模型皮损情况,证明苯乙基-4-异丙基-3,5-间苯二酚软膏可以有效治疗银屑病。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制备具有抗炎功能的系列化合物,使得到的抗炎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化妆品试剂或药物试剂,本发明中的化妆品试剂和药物试剂没有特定限制。例如可以是柔肤化妆水、营养化妆水、按摩霜、营养霜、面膜、润肤乳、凝胶、啫喱类或沐浴露洗发水等洗去类型的化妆品,也可以是以类似乳霜、软膏、霜、贴膏或喷雾剂等药物制剂产品;作为敏感性皮肤使用,婴儿和儿童化妆品中也可以添加来降低刺激。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