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34127发布日期:2020-10-02 10:22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金属离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为血液正常成分,机体内的生化功能主要是催化作用。含铜金属酶在人体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缺乏铜会导致新陈代谢紊乱、损害肝脏等,引起贫血、骨和动脉异常、运动障碍和知觉神经障碍,过度累积与帕金森病、阿尔茨默症等病症都有密切关系。人体内血清铜正常值100~120μg/dl,铜主要从日常饮食中摄入,为了维持健康,成人每公斤体重每天应摄入0.03毫克铜。当铜缺乏时,肠道对铁的吸收量会变少,这样便会让肝、脾内“铁库”储存铁量减少,导致组织中储存的铁变得难以利用,血清铁降低。

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检测法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灵敏高、可直接观察、选择性好、检测快速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检测方法,目前已经开发出众多的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用于铜离子的检测。开发新型的荧光探针用于铜离子的检测,对食品安全、化妆品研究和水中铜离子的检测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分子设计合成能够检测识别cu2+的荧光探针。

本发明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化学式为c29h27n5o2,结构式如下:

本发明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称取0.382g化合物1和0.130g2-肼吡啶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搅拌溶解后,加入两滴冰醋酸作催化剂,升温至80℃回流反应6h;反应结束后冷却,抽滤,无水乙醇重结晶,抽滤、洗涤并干燥,得到目标产物。

本发明合成过程如下:

本发明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的用途,是在检测cu2+的过程中作为检测试剂使用。

本发明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的应用,是在检测cu2+的过程中作为检测试剂使用。所述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作为检测试剂用于检测cu2+时,检测限为64.98nm。

进一步地,本发明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能特异性识别cu2+,通过荧光方式可检测cu2+。在荧光光谱中的荧光强度与cu2+浓度成正比,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所述探针在含水介质中进行荧光光谱测定,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实现对cu2+的定性或定量检测。

所述含水介质是由乙腈和水按体积比4:6的比例混合构成。

此外,还可以利用所述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制备检测试纸,在365nm紫外灯下进行观察,通过光的强度和颜色的变化实现对cu2+的定性检测。

本发明的制备条件简单,该荧光探针在荧光条件下能对cu2+有响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的核磁共振氢谱。

图2为本发明二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在乙腈和水体积比为4:6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不同金属离子的荧光光谱(λex=360nm)。

图3为本发明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在乙腈和水体积比4:6的混合溶液中在440nm处的荧光强度与cu2+浓度的关系。

图4为本发明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探针在乙腈和水体积比为4:6的混合溶液中加入0-30μm不同浓度cu2+后的荧光光谱图(λex=360nm)。

图5为本发明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中在乙腈和水体积比为4:6的混合溶液中金属离子干扰柱状图。

图6为本发明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制成的检测试纸在加入不同金属离子时365nm紫外灯照射下的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但不仅仅局限于实施例。

实施例1: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称取0.382g化合物1和0.130g2-肼吡啶溶于20ml无水乙醇中,搅拌溶解后,加入两滴冰醋酸作催化剂,升温至80℃回流反应6h;反应结束后冷却,抽滤,无水乙醇重结晶,抽滤、洗涤并干燥,得到目标产物。

图1为本发明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的核磁共振氢谱。1hnmr(600mhz,d6-dmso)δ:11.03(s,1h),8.57(dd,j=7.3,2.3hz,2h),8.32(d,j=8.5hz,1h),8.14(d,j=5.9hz,2h),7.91–7.81(m,4h),7.70–7.64(m,1h),7.62(d,j=8.1hz,2h),7.31(d,j=8.4hz,1h),6.81–6.78(m,1h),4.13–4.09(m,2h),2.32(t,j=7.0hz,2h),2.14(s,6h),1.79(dt,j=14.5,7.1hz,2h).

实施例2: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对cu2+的特异性识别

称取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溶于dmso中,配置1mm的探针溶液。以乙腈和水体积比为4:6的混合溶液做溶剂,配置10μm的探针溶液,并在每个试管加入该探针溶液以及5倍当量的cu2+,ni2+,mg2+,li2+,co2+,na+,ag+,mn2+,ca2+,fe2+,k+,pb2+,hg2+,cd2+,al3+,zn2+,cr3+,fe3+。从图2可以看出该探针可特异性识别cu2+,对其他离子几乎不响应。在多种干扰离子存在下检测荧光探针对cu2+的专一选择性,结果如图5所示。这些干扰离子对探针几乎不响应,然后加入cu2+,荧光强度显著增强。结果表明,荧光探针对cu2+具有高选择性。

实施例3: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荧光探针荧光强度与cu2+浓度的相关性

称取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荧光探针溶于dmso中,配置1mm的探针溶液。以乙腈和水体积比为4:6的混合溶液做溶剂,配置10μm的探针溶液。取10μm的探针溶液4ml于试管中,再分别取1-30μl10mm的cu2+溶液滴入试管中。测定这些待测溶液的荧光光谱(如图3所示),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该探针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插图是探针溶液中加入cu2+在365nm的紫外灯下的照片。取10mm的cu2+溶液1-20μl时,该探针的荧光强度与加入量的线性系数r2=0.991(如图4所示),这表明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在荧光光谱中可以定量的检测cu2+。并且通过应用公式计算出cu2+探针的检测限为64.98nm。公式为检测限=3σ/k,其中σ是空白测量值的标准偏差(σ=0.69),k是荧光强度对cu2+浓度图的斜率。这一检测限远低于美国epa和一些已报道基于反应的荧光传感器的cu2+(饮用水中20μm)标准值。

实施例4:萘酰亚胺-肼吡啶衍生物的铜离子荧光探针试纸

称取目标产物溶于dmso中,配置1mm的探针溶液。将溶液取1ml于容量瓶中,配置水:乙腈=6:4的溶剂装在容量瓶定容得10μm探针溶液。将准备好的空白滤纸用10μm探针溶液浸泡处理,取出烘干。将50μmcu2+,ni2+,mg2+,li2+,co2+,na+,ag+,mn2+,ca2+,fe2+,k+,pb2+,hg2+,cd2+,al3+,zn2+,cr3+,fe3+,空白溶液滴入上述试纸后,在365nm紫外灯下可观察到,滴加了cu2+溶液的试纸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发出明亮的蓝光,说明该探针可制备成cu2+检测试纸,用于cu2+的定性检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