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2-苯甲酰吡啶缩氨基硫脲为配体的铂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305656发布日期:2020-12-15 11:3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2-苯甲酰吡啶缩氨基硫脲为配体的铂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铂配合物,具体是一种以2-苯甲酰吡啶缩氨基硫脲为配体的铂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恶性肿瘤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铂类抗肿瘤药物是临床上主要的抗癌药物。然而,铂类金属药物在临床上具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肾毒性,骨髓毒性,耳毒性,外周神经毒性,催吐作用和耐药性。因此,研发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硫代氨基脲与酮或醛缩合可以获得缩氨基硫脲,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需要依赖血管提供营养和氧气,阻止肿瘤血管网的形成能够使肿瘤变小,能够阻止肿瘤的转移。由于抗血管生成药物具有毒性低、不易产生获得性耐药的特点。因此,通过抑制血管的生成来抑制肿瘤生长成为目前肿瘤治疗的策略之一。

目前,临床上也有相应的抑制血管生成剂金属配合物,例如,nami-a,得到广泛的应用。基于此研究背景本发明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铂配合物并研究了其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2-苯甲酰吡啶为配体的缩氨基硫脲铂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合成了5个新的缩氨基硫脲的铂配合物,通过实验证明合成的铂配合物体外活性普遍较好,还具有很好地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适用于制备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药物。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以2-苯甲酰吡啶缩氨基硫脲为配体的铂配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式c1-c5所示:

上述式c1-c5所示铂配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

上述式c1-c5所示铂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2-苯甲酰吡啶溶于甲醇中,再加入氨基硫脲,然后滴加冰醋酸,滴加完后放于65℃条件下反应,待溶液颜色变为橙黄色取出置于室温下,让其慢慢挥发,数天后,析出浅黄色晶体,过滤溶液,得到配体;

(2)取步骤(1)所得配体和pt(dmso)2cl2置于玻璃管中,加入甲醇和乙醇混匀,混匀后真空密封玻璃管,然后放于60℃条件下反应,在此温度下使溶剂和配合物充分反应后取出,放在保温箱中降温至室温后,得到红棕色晶体,即目标铂配合物。

步骤(1)所述2-苯甲酰吡啶与氨基硫脲的摩尔比为1:1;所述溶剂的用量以能溶解参加反应的原料为宜。

步骤(2)所述配体与pt(dmso)2cl2的摩尔比为1:1;

所述甲醇和乙醇的体积比为1:1;

所述溶剂的用量以能溶解参加反应的原料为宜。

本发明选择2-苯甲酰吡啶与氨基硫脲进行缩合反应,得到配体;配体再与pt(dmso)2cl2反应得到铂配合物,该系列铂配合物功效是结构依赖性的,并且随着配体硫代氨基脲的n-4位置的修饰而增加。

本发明进一步对合成的铂配合物进行了体外增殖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系列铂配合物体外活性普遍较好,特别是对人t24和hela、huvecs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并且对人正常细胞毒性作用不大。还通过鸡胚绒毛膜血管实验,证明该铂配合物具有很好地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能够通过调节物质代谢、阻断内皮细胞膜受体与血管生成因子结合、抑制内皮细胞迁移等机制来实现抑制肿瘤细胞血管的生成。本发明铂配合物适用于制备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药物。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合成的c1铂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2合成的c2铂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图;

图3为实施例3合成的c3铂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4合成的c4铂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5合成的c5铂配合物的单晶结构图;

图6为对c1-c5铂配合物进行鸡胚绒毛膜血管实验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详述,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c1铂配合物的合成,具体合成方法为:

(1)称取2-苯甲酰吡啶(1.83g,10mmol)置于含有20ml甲醇的ep管中,超声溶解,称取氨基硫脲(0.91g,10mmol)加入上述溶液中,然后加入500μl冰醋酸,滴加完后放在65℃烘箱中,进行反应1天,最终溶液颜色为橙黄色取出;然后待溶液温度与室温相差不大时,过滤到50ml烧杯中置于通风橱中慢慢挥发,数天后,析出浅黄色晶体,过滤溶液,得到配体l1;

产率73%.anal.calcd(%)forc13h12n4s:c,60.91%;h,4.72%;n,21.86%;s,12.51%.found:c,61.02%;h,4.53%;n,21.55%;s,12.90%.ir(kbr,cm-1)3303s,3134vs,3022m,1615s,1459s,1371s,1249s,955s,852s,782s,702s,699s,588s.msi-ms:m/z=257.08for[m+h]+;

(2)称取步骤(1)所得配体l1(0.0128g,0.05mmol)与pt(dmso)2cl2(0.021g,0.05mmol)置于内径10mm,长为200mm的玻璃管中,加入1ml甲醇和1ml乙醇混匀;混匀后真空密封玻璃管,然后放在60℃烘箱中,在此温度下使溶剂和配合物充分反应3天后取出,放在保温箱中降温至室温后,得到红棕色晶体,即目标铂配合物c1,其晶体结构和数据保存至剑桥晶体数据中心(ccdc数据库)申请号:no.1867099;利用单晶衍射仪获取衍射数据,应用olex2软件解析钯配合物c1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

产率66%,anal.calcd(%)forc13h14ptcln4s:c,32.14%;h,2.28%;n,11.53%;s,6.60%.found:c,31.99%;h,2.21%;n,11.72%;s,6.63%.ir(mainpeaks)3446s,3281vs,3114m,1628s,1453s,1325s,1196s,1131s,954s,770s,736s,696s,508s.msi-ms:m/z=528.04for[m-cl+dmso]+。

实施例2:

c2铂配合物的合成,具体合成方法为:

(1)称取2-苯甲酰吡啶(1.83g,10mmol)置于含有20ml甲醇的圆底烧瓶中,搅拌溶解,称取4-甲基氨基硫脲(1.05g,10mmol)加入上述溶液中,然后加入500μl冰醋酸,滴加完后在65℃条件下,搅拌反应8小时,溶液颜色为橙色取出,过滤到50ml烧杯中置于通风橱中慢慢挥发,数天后,析出浅黄色晶体,过滤溶液,得到配体l2;

产率68%.anal.calcd(%)forc14h14n4s:c,62.20%;h,5.22%;n,20.72%;s,11.86%.found:c,62.835%;h,5.045%;n,21.15%;s,12.35%.ir(kbr,cm-1)3296s,3054vs,2937m,1539s,1470s,1311s,1249s,1110s,1043s,818s,697s,649s,599s.msi-ms:m/z=293.08for[m+na]+;

(2)称取步骤(1)所得配体l2(0.0135g,0.05mmol)与pt(dmso)2cl2(0.021g,0.05mmol)置于内径10mm,长为200mm的玻璃管中,加入1ml甲醇和1ml乙醇,混匀;混匀后真空密封玻璃管,然后放在60℃烘箱中,在此温度下使溶剂和配合物充分反应3天后取出,放在保温箱中降温至室温后,得到红棕色晶体,即目标铂配合物c2,其晶体结构和数据保存至剑桥晶体数据中心(ccdc数据库)申请号:no.1867097;利用单晶衍射仪获取衍射数据,应用olex2软件解析钯配合物c1晶体结构,如图2所示;

产率63%,anal.calcd(%)forc14h13ptcln4s:c,33.64%;h,2.62%;n,11.21%;s,6.41%.found:c,33.77%;h,2.83%;n,11.09%;s,6.19%.ir(mainpeaks)3466s,3414vs,2945m,1546s,1531s,1404s,1263s,1198s,784s,743s,705s,650s,520s.msi-ms:m/z=542.06for[m-cl+dmso]+。

实施例3:

c3铂配合物的合成,具体合成方法为:

(1)称取2-苯甲酰吡啶(1.83g,10mmol)置于含有20ml甲醇的圆底烧瓶中,搅拌溶解,称取4-苯基氨基硫脲(1.67g,10mmol)缓慢加入至上述溶液中,然后加入500μl冰醋酸,滴加完后在65℃的条件下,搅拌反应8小时,溶液颜色为橙黄色取出,然后待溶液温度与室温相差不大时,过滤到50ml烧杯中置于通风橱中慢慢挥发,数天后,析出浅黄色晶体,过滤溶液,得到配体l3;

产率71%,anal.calcd(%)forc19h16n4s:c,68.65%;h,4.85%;n,16.85%;s,9.65%.found:c,69.32%;h,4.77%;n,17.10%;s,9.97%.ir(kbr,cm-1)3299s,3051vs,1533s,1439s,1304s,1203s,1174s,1106s,791s,756s,696s,655s,499s.msi-ms:m/z=333.11for[m+h]+;

(2)称取步骤(1)所得配体l3(0.0166g,0.05mmol)与pt(dmso)2cl2(0.021g,0.05mmol)置于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加入1ml甲醇和1ml乙醇,混匀;混匀后,将内胆盖子盖上放入釜中,然后放在65℃烘箱中,在此温度下使溶剂和配合物充分反应3天后取出,放在棉被中缓慢冷却1天,拿出过滤后室温挥发,得到红棕色晶体,即目标铂配合物c3,其晶体结构和数据保存至剑桥晶体数据中心(ccdc数据库)申请号:no.1867098;利用单晶衍射仪获取衍射数据,应用olex2软件解析钯配合物c1晶体结构,如图3所示;

产率65%,anal.calcd(%)forc19h15ptcln4s:c,40.61%;h,2.69%;n,9.97%;s,5.71%.found:c,40.34%;h,2.82%;n,10.08%;s,5.74%.ir(mainpeaks)3431s,3262vs,3072m,1546s,1505s,1436s,1318s,1124s,778s,757s,695s,651s,584s.msi-ms:m/z=604.07for[m-cl+dmso]+。

实施例4:

c4铂配合物的合成,具体合成方法为:

(1)称取2-苯甲酰吡啶(1.83g,10mmol)置于含有20ml甲醇的圆底烧瓶中,搅拌溶解,称取4,4-二甲基硫代氨基脲(1.19g,10mmol)缓慢加入上述溶液中,然后加入500μl冰醋酸,滴加完后在65℃的条件下,搅拌反应8小时,溶液颜色为橙黄色取出,然后待溶液温度与室温相差不大时,过滤到入50ml烧杯中置于通风橱中慢慢挥发,数天后,析出浅黄色晶体,过滤溶液,得到配体l4;

产率65%,anal.calcd(%)forc15h16n4s:c,63.35%;h,5.67%;n,19.70%;s,11.28%.found:c,63.72%;h,5.43%;n,19.64%;s,11.21%.ir(kbr,cm-1)3274s,3208vs,2924s,1526s,1495s,1310s,1237s,1142s,1013s,757s,694s,665s,600s.msi-ms:m/z=285.11for[m+h]+;

(2)称取步骤(1)所得配体l4(0.0142g,0.05mmol)与pt(dmso)2cl2(0.021g,0.05mmol)置于内径10mm,长为200mm的玻璃管中,加入1ml甲醇和1ml乙醇,混匀;混匀后真空密封玻璃管,然后放在60℃烘箱中,在此温度下使溶剂和配合物充分反应3天后取出,放在保温箱中降温至室温后,得到红棕色晶体,即目标铂配合物c4,其晶体结构和数据保存至剑桥晶体数据中心(ccdc数据库)申请号:no.1867101;利用单晶衍射仪获取衍射数据,应用olex2软件解析钯配合物c1晶体结构,如图4所示;

产率59%,anal.calcd(%)forc15h15ptcln4s:c,35.06%;h,2.94%;n,10.90%;s,6.24%.found:c,35.14%;h,2.72%;n,10.78%;s,6.50%.ir(mainpeaks)3433s,3069vs,2922m,1522s,1463s,1402s,1310s,1156s,911s,783s,701s,636s,433s.msi-ms:m/z=556.07for[m-cl+dmso]+。

实施例5:

c5铂配合物的合成,具体合成方法为:

(1)称取2-苯甲酰吡啶(1.83g,10mmol)置于含有20ml甲醇的圆底烧瓶中,搅拌溶解,称取3-吡咯-3-硫代氨基脲(1.45g,10mmol)缓慢加入到溶液中,然后加入500μl冰醋酸,滴加完后在65℃条件下,搅拌反应8小时,溶液为橙黄色取出,然后待溶液温度与室温相差不大时,倒入50ml烧杯中慢慢挥发,数天后,析出浅黄色晶体,过滤溶液,得到配体l5;

产率54%,anal.calcd(%)forc17h18n4s:c,65.78%;h,5.84%;n,18.05%;s,10.33%.found:c,65.83%;h,5.67%;n,17.85%;s,10.65%.ir(kbr,cm-1)3435s,3138vs,3050s,1541s,1407s,1292s,1242s,1155s,906s,808s,782s,695s,475s.msi-ms:m/z=333.11for[m+na]+;

(2)称取步骤(1)所得配体l5(0.0155g,0.05mmol)与pt(dmso)2cl2(0.021g,0.05mmol)置于内径10mm,长为200mm的玻璃管中,加入1ml甲醇和1ml乙醇,混匀;混匀后真空密封玻璃管,然后放在60℃烘箱中,在此温度下使溶剂和配合物充分反应3天后取出,放在保温箱中至降温至室温后,得到红棕色晶体,即目标铂配合物c5,其晶体结构和数据保存至剑桥晶体数据中心(ccdc数据库)申请号:no.1867100;利用单晶衍射仪获取衍射数据,应用olex2软件解析钯配合物c1晶体结构,如图5所示;

产率62%,anal.calcd(%)forc17h17ptcln4s:c,37.82%;h,3.17%;n,10.38%;s,5.94%.found:c,37.64%;h,2.92%;n,10.68%;s,6.07%.ir(mainpeaks)3057s,2971vs,2872m,1532s,1425s,1372s,1269s,1154s,912s,783s,702s,645s,438s.msi-ms:m/z=582.09for[m-cl+dmso]+。

为说明本发明以2-苯甲酰吡啶缩氨基硫脲为配体的铂配合物,申请人对上述实施例1-5制得的铂配合物c1-c5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

1、细胞株与细胞培养

本实验选用了t24,hela,t-24,sk-n-mc,mgc-803,wi38,对比不同的癌细胞,以及对huvecs细胞,我们发现配合物对t24和sk-n-mc、huvecs细胞的活性较好进行了活性探究。

所有细胞株均培养在含10%小牛血清、100u/ml链霉素的rpmi-1640/dmem培养液内,置37℃含体积浓度5%co2孵箱中培养。

2、待测化合物的配制

所用的受试药物的纯度≥95%,将其dmso储液用生理缓冲液稀释后配置成5mmol/l的终溶液,其中助溶剂dmso的浓度≤1%,测试该浓度下化合物对各种肿瘤细胞生长得抑制程度。

3、细胞生长抑制实验(mtt法)

(1)取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经胰蛋白酶消化后,用含10%小牛血清的培养液配置成浓度为5000个/ml的细胞悬液,以每孔180μl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使待测细胞浓度至每孔1000~10000/孔(边缘孔用无菌pbs填充);

(2)5%co2,37℃孵育24h,至细胞单层铺满孔底,每孔加入一定浓度梯度的药物20μl,每个浓度梯度设5个复孔;

(3)5%co2,37℃孵育48h,至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4)每孔加入10μl的mtt溶液(5mg/mlpbs,即0.5%mtt),继续培养4h-6h;

(5)终止培养,小心吸去孔内培养液,每孔加入100μl的dmso充分溶解甲瓒沉淀,振荡器混匀后,在酶标仪用波长为570nm,参比波长为450nm测定各孔的光密度值;

(6)根据测得的光密度值(od值),来判断活细胞数量,od值越大,细胞活性越强。利用公式:

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1-实验组平均od值)/(对照组平均od值)]×%;

ic50测定:利用以上方法,每种化合物须设置浓度梯度,其中含多个(一般5~8个)浓度,每个浓度也须设置3~5个副孔,实验得到每个不同浓度的抑制率,然后在spss软件中计算化合物的ic50值。

表1:配体以及配合物对不同细胞株的ic50值(μm),数值越低表明化合物抑制活性越好。

实验结果表明,对所测试的几种肿瘤细胞株和huvec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2-苯甲酰吡啶和硫代氨基脲的缩氨基硫脲铂配合物比其配体对其体外活性普遍较好,特别是对人胃癌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活性,并且对人正常细胞毒性作用不大,适用于制备高效,低毒的抗肿瘤和抑制血管生成药物。

4、通过鸡胚绒毛膜血管实验,得到以下结论:

将可孵育鸡蛋先在鸡蛋孵育箱中进行37℃孵育14天,然后取出鸡蛋,在无菌操作台中将有腔室一侧开个小口,用生理盐水润湿蛋清膜,用镊子小心夹走,之后,将c1、c2、c3、c4和c5(4μl)分别小心地涂在蛋黄上,4h后,angioquant软件分析血管的密度,结果如下图6所示,从图中可知该系列铂配合物都有明显的抑制血管生成的效果,其中c4和c5效果最好。实验证明该系列铂配合物具有很好地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是制备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潜在药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