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硅氧烷乳液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614996发布日期:2022-04-13 11:1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聚硅氧烷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组份包括:(1)(四苯基苯基)多乙烯基硅油,所述的(四苯基苯基)多乙烯基硅油,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ⅰ)所述的(四苯基苯基)多乙烯基硅油的用量占乳液总质量的0.1~10%;(2)多乙烯基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的多乙烯基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ⅱ)其中,下标a的值为50~1000,下标b的值为1~50,下标c的值为1~50的多乙烯基苯基硅油的粘度为500~2000mpa
·
s;用量占乳液总质量的5~40%;(3)含氢硅油,所述的含氢硅油,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结构:(ⅲ)其中,下标d的值为5~200,下标e的值为5~200;含氢硅油的含氢质量分数0.05%~1.3%,粘度为10~210mpa
·
s;用量占乳液总质量的0.1~5%;(4)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占聚硅氧烷乳液总质量的0.1~10%;(5)抑制剂,所述抑制剂的用量占聚硅氧烷乳液总质量的0.1~1%;
(6)催化剂,所述催化剂的用量占聚硅氧烷乳液总质量的0 .01% ~ 0 .1%;(7)ph值调节剂,所述ph值调节剂,使得聚硅氧烷乳液ph值4~6;(8)水,所述的水的总用量占聚硅氧烷乳液总质量的10~90%;所述的聚硅氧烷乳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在室温条件下,在带有搅拌机的反应釜中加入多乙烯基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ⅱ)、含氢硅油(ⅲ)和催化剂,温度控制在60~100℃,保温反应30~120min;然后加入抑制剂、表面活性剂,温度控制在20~100℃,在转速100~2000rpm,保温30~120min,使得物料充分混合均匀;然后保持上述转速和温度在10~60min加入第一部分水;然后逐渐滴加(四苯基苯基)多乙烯基硅油(ⅰ),然后加入含氢硅油(ⅲ)和抑制剂,温度控制在20~80℃,在转速为500~2000rpm,保温30~120min,继续加入第二部分水,温度降至室温,ph调节至5~6,然后加入增稠剂和防腐剂,即得到有机硅聚硅氧烷乳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硅氧烷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表面活性剂选自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月桂酸聚氧乙烯醚、油酸聚氧乙烯醚、月桂醇聚氧乙烯醚、辛醇聚氧乙烯醚、异辛醇聚氧乙烯醚、异构癸醇聚氧乙烯醚、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十六醇聚氧乙烯醚、十八醇聚氧乙烯醚、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棕榈酸酯、聚醚改性聚硅氧烷、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聚乙烯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甜菜碱、聚乙烯吡咯烷酮、椰油酰胺丙基羟磺酸甜菜碱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硅氧烷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抑制剂为甲基丁炔醇、乙炔基环己醇、2-苯基-3-丁炔-乙醇、3-甲基-1-戊烯-4炔-3醇和3-(三甲基硅基)丙炔醇中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硅氧烷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催化剂选自铂-醇络合物、铂-烯烃络合物、铂-醇盐络合物、铂-醚络合物、 铂-酮络合物、氯铂酸异丙醇溶液、铑-醇络合物、铑-醇盐络合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四甲基氢氧化铵、羟胺、强碱性树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硅氧烷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水分成两部分添加,第一部分水1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5%~20%;第二部分水2用量为乳液总质量的5%~7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硅氧烷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硅氧烷乳液进一步包括防腐剂,选自5-氯-2甲基-4 异噻唑啉-3 酮 和 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卡松)、苯并异噻唑啉酮、辛基异噻唑啉酮、 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2-溴-2-硝基-1,3-丙二醇、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酯、乳酸钠、苯甲酸钠。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硅氧烷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硅氧烷乳液进一步包括水溶性的增稠剂,选自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纤维素醚、天然胶、聚氨酯类的增稠剂。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硅氧烷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硅氧烷
乳液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硅氧烷乳液的制备方法,该聚硅氧烷乳液组分包括:(四苯基苯基)多乙烯基硅油、多乙烯基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含氢硅油、表面活性剂、抑制剂、催化剂、pH值调节剂和水以及其他助剂。用这种方法制备的聚硅氧烷乳液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溶剂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提高离型膜重复使用率和耐热性能,能节约使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51)Int.Cl.C08J3/03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瑞思化学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09
技术公布日:2022/4/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