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858559发布日期:2021-02-05 15:4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中的乳液聚合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智能设备、电子产品、移动及通讯设备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各个方面逐步加剧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绿色节能、安全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绿色环保的新能源电子产品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随着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机器人和电动汽车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应用,直接推动了锂离子电池供能储能技术的发展。
[0003]
锂离子电池作为二次电池,具有可以循环使用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不存在污染物排放的现象,具有绿色节能、安全环保和可持续使用的特点,被广泛用作电子产品的供能储能模块。
[000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电子产品及锂离子电池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也使人们越来越重视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使用寿命以及生产成本。
[0005]
目前,锂离子电池性能主要受电极材料、电池粘合剂、电解质、溶剂、制备工艺等因素的制约,导致锂离子电池在循环使用一定时间后,电极材料逐渐从粘合剂和基材上脱落,使电解液和溶剂中的电极材料颗粒物增多,导致锂离子电池内部的粒子之间碰撞加剧,使电池散热效率降低,导致溶剂分子气化挥发,使锂离子电池发生膨胀鼓包。此外,电极材料的脱落,同时会导致锂离子电池的真实容量下降,能量密度降低,还可能会导致电池内部短路,使锂离子电池存在燃烧爆炸的安全隐患,影响电子产品的安全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0007]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8]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步骤,
[0009]
1)水相预乳化液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40~50份的去离子水,1~3份的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1~3份的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1~5份的不饱和羧酸单体,0.2~0.5份的电解质,0.1~0.3 份的中和剂,0.02~0.05份的ph缓冲剂和0.01~0.05份的鳌合剂,搅拌1~2小时,制得水相预乳化液,备用;
[0010]
2)引发剂滴加相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30~40份的去离子水和0.5~1.1份引发剂,搅拌0.5~1小时,制得引发剂滴加相,备用;
[0011]
3)油相滴加相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30~50份的苯乙烯, 1~3份的不饱和氟代丙烯酸酯和0.3~0.7份的分子量调节剂,搅拌1~2小时,制得油相滴加相,备用;
[0012]
4)初产品的制备:向聚合反应釜中投入20~30份的去离子水和5~10份的丁二烯,
从步骤1中制得的水相预乳化液中取 20%~30%,从步骤2中制得的引发剂滴加相中取10%~20%和从步骤3中制得的油相滴加相中取10%~20%,加入聚合反应釜中,升温至70~90℃,保温反应0.5~1.5小时;
[0013]
保温完成后,开始滴加90~95份的丁二烯、剩余的步骤1 中制得的水相预乳化液、剩余的步骤2中制得的引发剂滴加相和剩余的步骤3中制得的油相滴加相,升温至80~95℃,滴加反应时间为4~6小时,滴加完成后,升温至90~95℃,保温反应3~ 5小时,保温过程中,每隔1~2小时,取样检测转化率,当转化率达到95%以上时,停止保温反应;
[0014]
5)反应的终止:降温至60~70℃,向反应体系中加入0.5~ 1.5份的稳定剂,0.05~0.08份的终止剂和0.1~0.2份的中和剂,搅拌反应1~2小时后,抽真空脱气1~2小时;
[0015]
6)制得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降温至30~40℃,出料,过滤,制得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
[0016]
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为丙烯酰胺基异丙基磺酸锂、烯丙氧基丙基烷基醇醚磺基琥珀酸锂、甲基丙烯酸羟丙基磺酸锂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7]
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为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烯丙氧基癸基聚氧乙烯(10)醚和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15)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8]
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不饱和氟代丙烯酸酯为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丙烯酸全氟烷基乙酯和 2,2,3,3,4,4,4-七氟丁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9]
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电解质为氯化锂、溴化锂和碘化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0]
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ph缓冲剂为碳酸氢锂和/或碳酸锂。
[0021]
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不饱和羧酸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马来酸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2]
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中和剂为氢氧化锂和/或硅酸锂。
[0023]
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稳定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锂、月桂酸基锂和4-甲基苯磺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4]
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先对聚合反应釜进行抽真空处理。
[0025]
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第二次滴加的丁二烯、水相预乳化液、引发剂滴加相和油相滴加相同时滴加完成。
[0026]
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鳌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和羟基乙叉二磷酸二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7]
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8]
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分子量调节剂为叔十二烷基硫醇、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和巯基乙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9]
在上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终止剂为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对苯二酚和二乙基羟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0030]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31]
(1)本发明采用反应型乳化剂,在分子中引入了含氟类单体和含卤素的电解质等原料,制备出具有高强度、高粘接强度、耐高温、阻燃以及优良电解特性的锂离子电池粘合剂;解决了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易脱落及溶剂挥发膨胀的问题。
[0032]
(2)本发明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主要反应单体,制备出具有优良性能的聚电解质型丁苯胶乳。使用该丁苯胶乳作为锂离子电池粘合剂时,胶乳的分子结构中具有良好的聚电解质结构,能促进锂离子电池内部的电荷交换,提高电荷在电极材料中的传输速率、电极活性和电导率,胶乳中存在大量的锂离子结构,使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电荷密度和能量密度。此外,本发明用量的粘合剂,可以逐步减少锂离子电池中小分子电解质和溶剂的使用,起到提高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的作用。
[0033]
(3)本发明以去离子水为反应体系分散介质,以丁二烯和苯乙烯为主要反应单体,以不饱和羧酸以及不饱和氟代丙烯酸酯类为功能单体,以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与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为聚合体系的自乳化剂,在电解质、鳌合剂、ph缓冲剂、中和剂、稳定剂等助剂的共同作用下,制备出具有优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粘合剂。该胶乳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机械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粘接性能。其粒径在200nm-250nm之间,成膜物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适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用作锂离子电池粘合剂时,能与被粘接物之间能形成具有良好粘结强度和粘接力的过渡层。在粘合剂的极性基团、不饱和双键、氟取代物结构以及反应型乳化剂单体的作用下,粘合剂的成膜物在极性溶剂和非极性溶剂中都具有适宜的溶胀率和溶胀强度,同时能对电极材料及基材形成良好的浸润,包覆和粘接,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离活性,使锂离子电池的活化时间变短。
[0034]
(4)粘合剂聚合物分子中引入的大量金属离子,使锂离子电池容量、电荷密度、能量密度以及电极材料的电导率得到提高。此外,粘合剂自身结构具备的聚电解质特性,使粘合剂起到了聚电解质的作用效果,从而可以取代代替或部分代替锂离子电池中的小分子电解质,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便捷性,使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0035]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0037]
实施例1
[0038]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步骤,
[0039]
1)水相预乳化液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40份的去离子水, 1份的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1份的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1份的不饱和羧酸单体,0.2份的电解质,0.1份的中和剂,0.02份的ph 缓冲剂和0.01份的鳌合剂,搅拌1小时,制得水相预乳化液,备用;
[0040]
2)引发剂滴加相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30份的去离子水和0.5份引发剂,搅拌0.5小时,制得引发剂滴加相,备用;
[0041]
3)油相滴加相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30份的苯乙烯,1 份的不饱和氟代丙烯酸酯和0.3份的分子量调节剂,搅拌1小时,制得油相滴加相,备用;
[0042]
4)初产品的制备:对聚合反应釜进行抽真空处理,向聚合反应釜中投入20份的去离子水和5份的丁二烯,从步骤1中制得的水相预乳化液中取20%,从步骤2中制得的引发剂滴加相中取 10%和从步骤3中制得的油相滴加相中取10%,加入聚合反应釜中,升温至70℃,保温反应0.5小时;
[0043]
保温完成后,开始滴加90份的丁二烯、剩余的步骤1中制得的水相预乳化液、剩余的步骤2中制得的引发剂滴加相和剩余的步骤3中制得的油相滴加相,相同时滴加完成,升温至80℃,滴加反应时间为4小时,滴加完成后,升温至90℃,保温反应3小时,保温过程中,每隔1小时,取样检测转化率,当转化率达到 95%以上时,停止保温反应;
[0044]
5)反应的终止:降温至60℃,向反应体系中加入0.5份的稳定剂,0.05份的终止剂和0.1份的中和剂,搅拌反应1小时后,抽真空脱气1小时;
[0045]
6)制得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降温至30℃,出料,过滤,制得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
[0046]
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为丙烯酰胺基异丙基磺酸锂。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为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不饱和氟代丙烯酸酯为全氟己基乙基丙烯酸酯。电解质为氯化锂。ph缓冲剂为碳酸氢锂。中和剂为氢氧化锂。稳定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锂。不饱和羧酸单体为丙烯酸。鳌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引发剂为过硫酸钾。分子量调节剂为2,4-二苯基-4-甲基-1-戊烯。终止剂为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0047]
实施例2
[0048]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步骤,
[0049]
1)水相预乳化液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50份的去离子水, 3份的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3份的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5份的不饱和羧酸单体,0.5份的电解质,0.3份的中和剂,0.05份的ph 缓冲剂和0.05份的鳌合剂,搅拌2小时,制得水相预乳化液,备用;
[0050]
2)引发剂滴加相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40份的去离子水和1.1份引发剂,搅拌1小时,制得引发剂滴加相,备用;
[0051]
3)油相滴加相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50份的苯乙烯,3 份的不饱和氟代丙烯酸酯和0.7份的分子量调节剂,搅拌2小时,制得油相滴加相,备用;
[0052]
4)初产品的制备:对聚合反应釜进行抽真空处理,向聚合反应釜中投入30份的去离子水和10份的丁二烯,从步骤1中制得的水相预乳化液中取30%,从步骤2中制得的引发剂滴加相中取 20%和从步骤3中制得的油相滴加相中取20%,加入聚合反应釜中,升温至90℃,保温反应1.5小时;
[0053]
保温完成后,开始滴加95份的丁二烯、剩余的步骤1中制得的水相预乳化液、剩余的步骤2中制得的引发剂滴加相和剩余的步骤3中制得的油相滴加相,升温至95℃,同时滴加完成,滴加反应时间为6小时,滴加完成后,升温至95℃,保温反应5小时,保温过程中,每隔2小时,取样检测转化率,当转化率达到95%以上时,停止保温反应;
[0054]
5)反应的终止:降温至70℃,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5份的稳定剂,0.08份的终止剂和0.2份的中和剂,搅拌反应2小时后,抽真空脱气2小时;
[0055]
6)制得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降温至40℃,出料,过滤,制得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
[0056]
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为烯丙氧基丙基烷基醇醚磺基琥珀酸锂和甲基丙烯酸羟丙
基磺酸锂。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为烯丙氧基癸基聚氧乙烯(10)醚和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15) 醚。不饱和氟代丙烯酸酯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酯和2,2,3,3,4,4,4
-ꢀ
七氟丁基丙烯酸酯。电解质为溴化锂和碘化锂。ph缓冲剂为碳酸锂。中和剂为硅酸锂。稳定剂为月桂酸基锂和4-甲基苯磺酸锂。不饱和羧酸单体为甲基丙烯酸。鳌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分子量调节剂为叔十二烷基硫醇。终止剂为对苯二酚和二乙基羟胺。
[0057]
实施例3
[0058]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步骤,
[0059]
1)水相预乳化液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45份的去离子水,2份的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2份的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3份的不饱和羧酸单体,0.3份的电解质,0.2份的中和剂,0.03份的ph 缓冲剂和0.03份的鳌合剂,搅拌1.5小时,制得水相预乳化液,备用;
[0060]
2)引发剂滴加相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35份的去离子水和0.8份引发剂,搅拌0.8小时,制得引发剂滴加相,备用;
[0061]
3)油相滴加相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40份的苯乙烯,2 份的不饱和氟代丙烯酸酯和0.5份的分子量调节剂,搅拌1.5小时,制得油相滴加相,备用;
[0062]
4)初产品的制备:对聚合反应釜进行抽真空处理,向聚合反应釜中投入25份的去离子水和8份的丁二烯,从步骤1中制得的水相预乳化液中取25%,从步骤2中制得的引发剂滴加相中取 15%和从步骤3中制得的油相滴加相中取15%,加入聚合反应釜中,升温至80℃,保温反应1小时;
[0063]
保温完成后,开始滴加93份的丁二烯、剩余的步骤1中制得的水相预乳化液、剩余的步骤2中制得的引发剂滴加相和剩余的步骤3中制得的油相滴加相,升温至88℃,滴加反应时间为5小时,同时滴加完成后,升温至93℃,保温反应4小时,保温过程中,每隔1.5小时,取样检测转化率,当转化率达到95%以上时,停止保温反应;
[0064]
5)反应的终止:降温至65℃,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份的稳定剂,0.06份的终止剂和0.15份的中和剂,搅拌反应1.5小时后,抽真空脱气1.5小时;
[0065]
6)制得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降温至35℃,出料,过滤,制得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
[0066]
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为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锂。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为烯丙氧基癸基聚氧乙烯(10)醚。不饱和氟代丙烯酸酯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酯。电解质为溴化锂。ph缓冲剂为碳酸氢锂和碳酸锂。中和剂为氢氧化锂和硅酸锂。稳定剂为月桂酸基锂。不饱和羧酸单体为马来酸。鳌合剂为羟基乙叉二磷酸二钠。引发剂为过硫酸钠。分子量调节剂为巯基乙醇。终止剂为二乙基羟胺。
[0067]
实施例4
[0068]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步骤,
[0069]
1)水相预乳化液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41份的去离子水, 1.5份的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1.5份的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2 份的不饱和羧酸单体,0.25份的电解质,0.15份的中和剂,0.025 份的ph缓冲剂和0.02份的鳌合剂,搅拌1.2小时,制得水相预乳化液,备用;
[0070]
2)引发剂滴加相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32份的去离子水和0.6份引发剂,搅拌0.6小时,制得引发剂滴加相,备用;
[0071]
3)油相滴加相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32份的苯乙烯,1.5 份的不饱和氟代丙烯酸酯和0.4份的分子量调节剂,搅拌1.2小时,制得油相滴加相,备用;
[0072]
4)初产品的制备:对聚合反应釜进行抽真空处理,向聚合反应釜中投入22份的去离子水和6份的丁二烯,从步骤1中制得的水相预乳化液中取21%,从步骤2中制得的引发剂滴加相中取 12%和从步骤3中制得的油相滴加相中取12%,加入聚合反应釜中,升温至75℃,保温反应0.6小时;
[0073]
保温完成后,开始滴加92份的丁二烯、剩余的步骤1中制得的水相预乳化液、剩余的步骤2中制得的引发剂滴加相和剩余的步骤3中制得的油相滴加相,升温至82℃,同时滴加完成,滴加反应时间为4.5小时,滴加完成后,升温至91℃,保温反应3.5 小时,保温过程中,每隔1.2小时,取样检测转化率,当转化率达到95%以上时,停止保温反应;
[0074]
5)反应的终止:降温至62℃,向反应体系中加入0.6份的稳定剂,0.06份的终止剂和0.15份的中和剂,搅拌反应1.2小时后,抽真空脱气1.2小时;
[0075]
6)制得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降温至32℃,出料,过滤,制得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
[0076]
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为丙烯酰胺基异丙基磺酸锂、烯丙氧基丙基烷基醇醚磺基琥珀酸锂、甲基丙烯酸羟丙基磺酸锂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锂。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为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烯丙氧基癸基聚氧乙烯(10)醚和烯丙氧基壬基苯氧基丙醇聚氧乙烯(15)醚。不饱和氟代丙烯酸酯为 2,2,3,3,4,4,4-七氟丁基丙烯酸酯。电解质为碘化锂。ph缓冲剂为碳酸锂。中和剂为硅酸锂。稳定剂为4-甲基苯磺酸锂。不饱和羧酸单体为甲基丙烯酸和马来酸。鳌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和羟基乙叉二磷酸二钠。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分子量调节剂为叔十二烷基硫醇。终止剂为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
[0077]
步骤4)中,第二次滴加的丁二烯、水相预乳化液、引发剂滴加相和油相滴加相同时滴加完成。
[0078]
实施例5
[0079]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各组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步骤,
[0080]
1)水相预乳化液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48份的去离子水, 2.5份的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2.5份的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4 份的不饱和羧酸单体,0.4份的电解质,0.25份的中和剂,0.04 份的ph缓冲剂和0.04份的鳌合剂,搅拌1.8小时,制得水相预乳化液,备用;
[0081]
2)引发剂滴加相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38份的去离子水和1份引发剂,搅拌0.8小时,制得引发剂滴加相,备用;
[0082]
3)油相滴加相的制备:向配料罐中投入48份的苯乙烯,2.5 份的不饱和氟代丙烯酸酯和0.6份的分子量调节剂,搅拌1.8小时,制得油相滴加相,备用;
[0083]
4)初产品的制备:对聚合反应釜进行抽真空处理,向聚合反应釜中投入29份的去离子水和9份的丁二烯,从步骤1中制得的水相预乳化液中取28%,从步骤2中制得的引发剂滴加相中取 19%和从步骤3中制得的油相滴加相中取19%,加入聚合反应釜中,升温至85℃,保温反应1.4小时;
[0084]
保温完成后,开始滴加94份的丁二烯、剩余的步骤1中制得的水相预乳化液、剩余的步骤2中制得的引发剂滴加相和剩余的步骤3中制得的油相滴加相,升温至90℃,滴加反应时间为5小时,同时滴加完成后,升温至94℃,保温反应4.5小时,保温过程中,每隔1.8小
时,取样检测转化率,当转化率达到95%以上时,停止保温反应;
[0085]
5)反应的终止:降温至68℃,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2份的稳定剂,0.07份的终止剂和0.18份的中和剂,搅拌反应1.8小时后,抽真空脱气1.8小时;
[0086]
6)制得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降温至39℃,出料,过滤,制得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
[0087]
反应型阴离子乳化剂为丙烯酰胺基异丙基磺酸锂、烯丙氧基丙基烷基醇醚磺基琥珀酸锂、甲基丙烯酸羟丙基磺酸锂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锂中的一种或几种。反应型非离子乳化剂为烯丙氧基癸基聚氧乙烯(10)醚。不饱和氟代丙烯酸酯为丙烯酸全氟烷基乙酯。电解质为碘化锂。ph缓冲剂为碳酸锂。中和剂为硅酸锂。稳定剂为月桂酸基锂。不饱和羧酸单体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和马来酸。鳌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和羟基乙叉二磷酸二钠。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过硫酸钠、偶氮二异丁腈和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分子量调节剂为2,4
-ꢀ
二苯基-4-甲基-1-戊烯和巯基乙醇。终止剂为对苯二酚和二乙基羟胺。
[0088]
对比例
[0089]
对比例与实施例5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1)中电解质选用碳酸乙烯酯。步骤3)中不加入不饱和氟代丙烯酸酯。
[0090]
将实施例1-5的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与对比例的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进行物性测试结果见下表。
[0091]
表1
[0092][0093]
通过上表可知,采用本发明配比及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粒径分布好、流动性优良、粘接强度优良、机械稳定性和化学稳定良好。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和电离性能,可以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粘合剂和聚电解质,使制作锂离子电池得工艺更简便、更安全,制作的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更长。
[0094]
应用例
[0095]
将实施例1-5制得的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及对比文件制得的锂离子电池用粘合剂制作出锂电池。锂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与对比例中的粘合剂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相比。
[0096]
表2
[0097][0098]
通过上表可知,与对比例中的粘合剂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实施例1-5中的粘合剂生产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不易脱落,溶剂挥发慢,锂离子电池不易膨胀。粘合剂对电极材料和基材具有优良的润湿、包覆及粘接强度,同时具有良好的聚电解质特性、耐高温和阻燃性能,在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中。
[0099]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