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发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09357发布日期:2021-02-09 17:1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态发酵设备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态发酵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固态发酵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固态发酵,是微生物在没有或基本没有游离水的固态基质上的发酵方式,固态基质中气、液、固三相并存,即多孔性的固态基质中含有水和水不溶性物质,白酒和陈醋生产工艺就属于典型的固态发酵,将粮食中的糖转化成酒精,继而转化成醋,相对的液态发酵如味精生产过程中谷氨酸发酵,黄原胶生产发酵等,广义上讲固态发酵是指一类使用不溶性固体基质来培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既包括将固态悬浮在液体中的深层发酵,也包括在没有(或几乎没有)游离水的湿固体材料上培养微生物的工艺过程,多数情况下是指在没有或几乎没有自由水存在下,在有一定湿度的水不溶性固态基质中,用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发酵的一个生物反应过程,狭义上讲固态发酵是指利用自然底物做碳源及能源,或利用惰性底物做固体支持物,其体系无水或接近于无水的任何发酵过程。
[0003]
现有的固态发酵设备在安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固态发酵工艺与设备因其易染菌,发酵条件难于控制,发酵质量不稳定,不便于及时观察与控制器内的情况变化,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固态发酵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态发酵设备,具备避免发酵过程中感染菌,便于观察与控制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0006]
技术方案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固态发酵设备,包括发酵器主体,所述发酵器主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气口、电机与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位于电机的一侧,所述排气口位于电机的另一侧,所述发酵器主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水进口与温度控制系统,所述冷却水进口位于温度控制系统的上端,所述发酵器主体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体式可观察调节箱机构与冷却水出口,所述一体式可观察调节箱机构位于冷却水出口的上端,所述发酵器主体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自动分解物质优化层机构、支撑柱与搅拌叶片,所述自动分解物质优化层机构位于支撑柱的上端,所述搅拌叶片位于支撑柱的外壁,所述发酵器主体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
[0008]
优选的,所述自动分解物质优化层机构包括无菌空气入口、无菌膜过滤装置与蒸汽管,所述无菌空气入口位于无菌膜过滤装置的上端,所述蒸汽管位于无菌膜过滤装置的下端。
[0009]
优选的,所述一体式可观察调节箱机构包括显示屏、控制面板与调节按钮,所述显示屏位于控制面板的一侧,所述调节按钮位于控制面板的上端。
[0010]
优选的,所述无菌空气入口与无菌膜过滤装置之间设置有固定胶,且无菌空气入
口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无菌膜过滤装置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无菌膜过滤装置与蒸汽管之间设置有强力胶,且无菌膜过滤装置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强力胶与蒸汽管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与控制面板之间设置有螺丝,且显示屏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螺丝与控制面板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调节按钮之间设置有安装孔,且控制面板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安装孔与调节按钮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温度控制系统与发酵器主体之间设置有粘合胶,且温度控制系统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粘合胶与发酵器主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
[0013]
有益效果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态发酵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
1、该一种固态发酵设备,通过设置的自动分解物质优化层机构,第一层位无菌空气入口,第二层是无菌膜过滤网,双层净化,最后通过蒸汽管高温净化,消毒,经过三重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发酵器体内,降低杂菌污染的风险,发酵参数能得到有效控制,结构简单,易于灭菌,操作简便,使发酵房体内的发酵参数调节速度更快达到平衡,提高发酵的效益与产品的质量。
[0016]
2、该一种固态发酵设备,通过设置的一体式可观察调节箱机构,可以第一时间在适合的槽罐设备中,通过观察显示屏与控制温度,实现目标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发酵完成后收集菌体或发酵产物等,方便进一步进行干燥破碎等后加工期处理,可以在发酵器体外直接观察、记录发酵器体内的环境参数变化,可以在发酵器体外部实施对发酵房体内发酵参数的设定与控制,避免人员导致杂菌污染,能根据具体的菌种特性和发酵要求通过温度、湿度、溶氧系统对发酵参数进行快速且精细的过程管理,厌氧或好氧发酵,真菌或细菌发酵等均可适用,适用范围广,且有效的提升了发酵质量。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固态发酵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固态发酵设备的自动分解物质优化层机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固态发酵设备的一体式可观察调节箱机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发酵器主体;2、自动分解物质优化层机构;21、无菌空气入口;22、无菌膜过滤装置;23、蒸汽管;3、一体式可观察调节箱机构;31、显示屏;32、控制面板;33、调节按钮;4、排气口;5、电机;6、进料口;7、冷却水进口;8、温度控制系统;9、支撑柱;10、搅拌叶片;11、出料口;12、冷却水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22]
如图1-3所示,一种固态发酵设备,包括发酵器主体1,发酵器主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排气口4、电机5与进料口6,进料口6位于电机5的一侧,排气口4位于电机5的另一侧,发酵器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冷却水进口7与温度控制系统8,冷却水进口7位于温度控制系统8的上端,发酵器主体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一体式可观察调节箱机构3与冷却水
出口12,一体式可观察调节箱机构3位于冷却水出口12的上端,发酵器主体1的一侧内表面设置有自动分解物质优化层机构2、支撑柱9与搅拌叶片10,自动分解物质优化层机构2位于支撑柱9的上端,搅拌叶片10位于支撑柱9的外壁,发酵器主体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出料口11。
[0023]
进一步的,自动分解物质优化层机构2包括无菌空气入口21、无菌膜过滤装置22与蒸汽管23,无菌空气入口21位于无菌膜过滤装置22的上端,蒸汽管23位于无菌膜过滤装置22的下端,发酵参数能得到有效控制,结构简单,易于灭菌,便于人们使用。
[0024]
进一步的,一体式可观察调节箱机构3包括显示屏31、控制面板32与调节按钮33,显示屏31位于控制面板32的一侧,调节按钮33位于控制面板32的上端,提高发酵的效益与产品的质量。
[0025]
进一步的,无菌空气入口21与无菌膜过滤装置22之间设置有固定胶,且无菌空气入口21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固定胶与无菌膜过滤装置2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无菌膜过滤装置22与蒸汽管23之间设置有强力胶,且无菌膜过滤装置22的下端外表面通过强力胶与蒸汽管2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降低杂菌污染的风险。
[0026]
进一步的,显示屏31与控制面板32之间设置有螺丝,且显示屏31的一侧外表面通过螺丝与控制面板32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控制面板32与调节按钮33之间设置有安装孔,且控制面板32的上端外表面通过安装孔与调节按钮33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便于人们在发酵器体外部实施对发酵房体内发酵参数的设定与控制。
[0027]
进一步的,温度控制系统8与发酵器主体1之间设置有粘合胶,且温度控制系统8的一侧外表面通过粘合胶与发酵器主体1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便于人们在发酵器体外直接观察、记录发酵器体内的环境参数变化。
[0028]
工作原理
[0029]
本实用新型包括发酵器主体1、自动分解物质优化层机构2、无菌空气入口21、无菌膜过滤装置22、蒸汽管23、一体式可观察调节箱机构3、显示屏31、控制面板32、调节按钮33、排气口4、电机5、进料口6、冷却水进口7、温度控制系统8、支撑柱9、搅拌叶片10、出料口11与冷却水出口12,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自动分解物质优化层机构2,第一层位无菌空气入口21,第二层是无菌膜过滤网22,双层净化,最后通过蒸汽管23高温净化,消毒,经过三重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发酵器体内,降低杂菌污染的风险,发酵参数能得到有效控制,结构简单,易于灭菌,操作简便,使发酵房体内的发酵参数调节速度更快达到平衡,提高发酵的效益与产品的质量,通过设置的一体式可观察调节箱机构3,可以第一时间在适合的槽罐设备中,通过观察显示屏31与控制温度,实现目标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发酵完成后收集菌体或发酵产物等,方便进一步进行干燥破碎等后加工期处理,可以在发酵器体外直接观察、记录发酵器体内的环境参数变化,可以在发酵器体外部实施对发酵房体内发酵参数的设定与控制,避免人员导致杂菌污染,能根据具体的菌种特性和发酵要求通过温度、湿度、溶氧系统对发酵参数进行快速且精细的过程管理,厌氧或好氧发酵,真菌或细菌发酵等均可适用,适用范围广,且有效的提升了发酵质量。
[003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一号、二号)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
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