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致病菌分子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60613发布日期:2021-05-25 12:47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致病菌分子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检测仪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致病菌分子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食品生产中,需要对食品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致病菌进行检测,例如大肠杆菌、李斯特菌与沙门氏菌等对人体危害较大的细菌。检测呈阴性的试样所代表的该批次产品才符合要求,可以上市销售。目前主流的检测仪器主要是3m公司的mds分子检测仪,体积比标准的笔记本电脑还小,与市场领先的快速方法相比,占用的空间更小。该仪器为固态仪器,结实耐用,使用时不需要重新校准,维护方便,具备开机自动诊断功能。配套软件功能强大,通过它,一台计算机最多可以同时控制四台仪器。在检测时需要将处理好的试样快速转移进仪器内进行检测,避免试样被环境污染。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存在当仪器需要移动,但是仪器较为贵重,普通人工抱持搬运时存在仪器安全问题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能方便平稳的转移检测仪,本申请提供一种致病菌分子检测仪。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致病菌分子检测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致病菌分子检测仪,包括检测器与底座,所述底座两侧均滑动设置有两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转动设置有提杆,所述提杆包括两平行侧杆与设置在两对应所述侧杆同一端的横杆,所述横杆设置于两所述提杆上相互远离的一端,所述侧杆远离所述横杆的一端分别在所述底座两侧转动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移动检测仪时,将两提杆在所述底座上的一端滑动至底座的两端,将两提杆在仪器上方转动至两横杆接触,提起横杆对检测仪两端同时施力,使得检测仪被平稳的提起,并进行转移放置,并在放置在需要位置后将所述提杆旋转至不影响仪器操作的位置。提杆使得装置可以平稳安全的进行移动与放置,提杆在底座上滑动连接与转动设置使得其在不需要使用时两提杆转动并相对滑动进行收纳,减少占用体积并避免了提杆影响检测操作。

优选的,所述底座两侧侧壁垂直向内开设有延伸方向与所述底座底面平行的滑动槽,所述滑动块滑动配合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滑动块上设置有在滑动槽内指定位置锁定所述滑动块的锁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使用提杆时,两提杆连接的滑块相互远离滑动至相应位置后,使用固定件将其位置固定,此时即可进行检测仪的移动。滑动块与滑动槽的滑动配合,结构简单且使用过程简单易操作。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与所述滑动槽两平行侧壁接触的面上均开设有容纳腔,所述锁定件为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卡块,所述容纳腔底面垂直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圆槽底面固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块固接,且所述弹簧松弛状态下长度大于所述圆槽槽深,所述滑动槽两端开设有卡槽,所述滑动块在滑动至所述滑动槽两端时所述弹簧将所述卡块弹至嵌入所述卡槽,所述卡块上设置有复位件将所述卡块复位至所述容纳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槽内的弹簧始终对卡块有向外推的弹力,在滑动块滑动至滑动槽两端时,弹力将卡块推至卡槽内,卡块一部分在卡槽内一部分在容纳腔内,使得滑动块在滑动方向上被固定,此时将提杆转动与提起提杆的过程都不必担心提杆一端发生滑动,导致仪器晃动甚至倾斜掉落,在使用完成后通过复位件将卡块复位至容纳腔内,此时滑动块又可以进行自由滑动。弹簧将卡块弹出的结构使得对于滑动块的固定过程变成自动过程,且每次均在卡槽所在位置进行固定保证了每次两端固定位置相同,对于仪器两侧的作用力也相同,避免了提起过程中由于受力不一致引起的晃动。

优选的,所述滑动块远离所述滑动槽底面的一端设置有圆柱凸台形转轴,且所述滑动块上的所述转轴两两对应同轴,所述侧杆上开设有与所述转轴转动配合的转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或收纳提杆时,侧杆在底座两侧绕转轴转动至所述提起仪器的角度或所需收纳的角度。转轴与转孔的配合,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省力。

优选的,所述复位件为设置于所述卡块远离所述滑动槽底面一侧的矩形凸起拨片,且所述拨片在与所述卡块垂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所述卡块与所述侧杆之间的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提杆使用完成需要进行收纳时,将滑动块两侧的拨片相对按下,卡块从卡槽内脱离,此时滑动块可在滑动槽内恢复自由滑动,将提杆完成复位。按动拨片结构简单稳定,且使得卡块复位操作方便不需要使用额外工具,提高了使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横杆上套设有防滑橡胶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提杆进行移动旋转等操作,以及最终对于仪器的提起搬运的过程中能够使操作人员的手与横杆有更大的摩擦力,减少移动过程中因为手滑等问题导致仪器的摔落损坏。进一步保护了贵重仪器的安全。

优选的,所述底座两端开设有供所述横杆放置的放置槽,所述底座弧面一端的横杆设置为相应配合的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杆在不需要使用时通过与底座之间的转动与滑动等操作至横杆放置收纳于放置槽内,避免了提杆对仪器的操作产生影响以及避免仪器在放置时需要额外考虑提杆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上还开设有供所述横杆嵌入所述放置槽内时所述卡块嵌入的所述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提杆滑动至横杆嵌入放置槽内时,卡块嵌入卡槽内,将滑动块固定,也即是将提杆固定在横杆处于放置槽内的位置。进一步保证了不使用提杆时不会对仪器的操作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两提杆在底座两侧面相向远离滑动,再将两提杆在仪器上方转动至两横杆相互接触,同时将两横杆握住将仪器提起,且此时对于仪器的作用力分别在其两端,避免了提起过程中的失衡。在使用完成后将提杆转动至与底座平行并相对靠近滑动收纳侧杆,使侧杆不占用额外面积影响操作。装置能方便稳定的将仪器移动且不影响仪器操作或占用额外空间;

2.在滑动块滑动至相应位置后,弹簧将卡块推入卡槽内将滑动块固定,实现滑动块的定点自动固定,无需再每次额外对滑动块的固定位置进行选取,且能保证每次固定位置相同,更好的保证仪器两端受力的平衡;

3.在需要将滑动块恢复自由滑动时,通过拨片将卡块从卡槽内退出使滑动块在滑动槽的延伸方向上的限制解除,使滑动块等连同提杆一起恢复正常滑动。拨片结构虽然简单但是操作方便且结构可靠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提杆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侧视图;

图4是本申请中滑动块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检测器;2、底座;21、放置槽;22、滑动槽;221、卡槽;3、提杆;31、横杆;32、侧杆;321、转孔;4、滑动块;41、转轴;42、容纳腔;43、圆槽;431、弹簧;44、卡块;441、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致病菌分子检测仪,包括检测器1与底座2,底座2侧面滑动设置有两组提杆3。底座2两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动块4,提杆3包括两侧杆32与横杆31,两侧杆32相互平行且共面,横杆31在侧杆32一端固接于两侧杆32之间,且所述横杆上套设有防滑橡胶套,两侧杆32远离横杆3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块4上。每个滑动块4在靠近相应侧杆32的面上一体成型有圆柱形转轴41,且每组提杆3上的两侧板对应的滑动块4上的转轴41同轴,侧板上开设有使侧板与转轴41转动连接的转孔321。底座2与两侧面垂直的两端面开设有供所述横杆31放置的放置槽21,且底座2一端为圆弧形,嵌入该端的横杆31对应设置为圆弧面使底座2端面无凸起。

参照图1与图2,底座2两侧面垂直开设有与底座2底面平行的滑动槽22,滑动块4滑动配合在滑动槽22内。滑动块4在与滑动槽22接触的两平行面上垂直开设有容纳腔42,容纳腔42内设置有锁定件卡块44,容纳腔42底面开设有圆槽43,圆槽43内设置长度大于圆槽43深度的弹簧431,弹簧431一端与容纳腔42底面固接,另一端与卡块44固接。滑动槽22两侧壁上垂直开设有卡槽221,分别在两滑动块4滑动至滑动槽22两端与在滑动槽22中间抵触时卡接卡块44。卡块44靠近与其对应的侧杆32的面上一体成型有拨片441,拨片441在卡块44的垂直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卡块44与侧杆32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拨片441不会对侧杆32的转动产生阻碍。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提起移动装置时,两提杆3滑动块4分别滑动至滑动槽22两端,此时卡块44在容纳腔42内通过弹簧431弹出嵌入卡槽221,将滑动块4固定。以转轴41为轴分别在仪器上方转动两提杆3至两横杆31接触,提起横杆31移动仪器。移动完成后将两提杆3旋转放平,按动拨片441将卡块44从卡槽221内推出复原至容纳腔42内,在滑动槽22内滑动滑动块4至卡块44到达滑动槽22中部的卡槽221位置弹出卡接,此时两提杆3的横杆31分别嵌入放置槽21内。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