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节约能源的可控蒸脱机。
背景技术:2.随着我国油脂工业的不断发展,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油脂设备制造水平的不断改进,当今我国油脂加工技术已位于世界前列,我国现有的油脂加工基本都采用浸出制油工艺,浸出制油工艺因油料结构形成及含油量不同,大致分为直接浸出、欲榨浸出、膨化浸出,无论采取何种浸出制油工艺,都有浸出和脱溶过程。浸出过程是用溶剂浸泡,萃取油料中的油脂,同时约有25%至35%溶剂残留在湿粕中,需要采用蒸脱机对湿粕进行脱溶处理。而传统的蒸脱机消耗的蒸汽量比较大严重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约能源的可控蒸脱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节约能源的可控蒸脱机,包括蒸脱机本体、搅拌电机、搅拌杆、进料口、排气口、蒸汽加热管、进气管、支撑柱、出料口,所述蒸脱机本体位于支撑柱上方且蒸脱机本体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柱上端,所述支撑柱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搅拌电机位于蒸脱机本体下端中部且转轴竖直向上并固定在设置于电机下端地面上的台座上,所述搅拌杆位于蒸脱机本体内部中央位置,且下端穿过蒸脱机本体下端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蒸脱机本体下端,所述进料口设置于蒸脱机本体顶端一侧且进料口下端于这个蒸脱机本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口设置在蒸脱机本体上端一侧合适位置,所述蒸汽加热管位于蒸脱机本体一侧且上端通过蒸汽收集管连接蒸脱机本体顶端,所述进气管设置于蒸脱机本体底部位于蒸汽加热管下端位置,且上端通过蒸汽收集管连接蒸汽加热管下端,所述出料口设置于蒸脱机本体底端且出料口上端固定连接蒸脱机本体外壁。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口处设置弹簧挡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杆位于底部位置设置有赶料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脱机本体外部设置保温层。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口处设置的弹簧挡板和保温层的设置可以防止蒸汽泄漏并进行保温,通过蒸汽收集管和蒸汽加热管的设置可以将从蒸脱机本体上端排出的最热的蒸汽进行收集并稍加加热后重复使用减少蒸汽的浪费。
附图说明
11.图1为节约能源的可控蒸脱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节约能源的可控蒸脱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4.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节约能源的可控蒸脱机,包括蒸脱机本体1、搅拌电机2、搅拌杆3、进料口4、排气口5、蒸汽加热管6、进气管7、支撑柱8、出料口 9,所述蒸脱机本体1位于支撑柱8上方且蒸脱机本体1下端固定连接支撑柱8上端,所述支撑柱8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所述搅拌电机2位于蒸脱机本体1下端中部且转轴竖直向上并固定在设置于电机下端地面上的台座上,所述搅拌杆3位于蒸脱机本体1内部中央位置,且下端穿过蒸脱机本体1下端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蒸脱机本体下端,所述进料口4设置于蒸脱机本体1顶端一侧且进料口下端于这个蒸脱机本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气口5设置在蒸脱机本体1上端一侧合适位置,所述蒸汽加热管6位于蒸脱机本体 1一侧且上端通过蒸汽收集管60连接蒸脱机本体1顶端,所述进气管7设置于蒸脱机本体 1底部位于蒸汽加热管6下端位置,且上端通过蒸汽收集管60连接蒸汽加热管6下端,所述出料口9设置于蒸脱机本体1底端且出料口上端固定连接蒸脱机本体外壁。
15.所述进料口4处设置弹簧挡板40。
16.所述搅拌杆3位于底部位置设置有赶料板30。
17.所述蒸脱机本体1外部设置保温层10。
1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1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将湿粕从进料口4注入蒸脱机本体中,在注入湿粕的同时打开搅拌电机2的开关并通过进气管7向蒸脱机内部注入蒸汽,在电机的带动下搅拌杆3不断搅动湿粕使蒸汽对其进行脱溶处理,使用后的蒸汽从出气口排除可进行收集进行溶剂的回收,由于最热的一部分蒸汽向上浮动而没被利用此时蒸汽收集管将这部分蒸汽加以收集,在经过蒸汽加热管加热后从进气管再次进入蒸脱机中,脱溶完成后打开出料口9上的出料控制阀,粕料在赶料板的作用下从出料口排出。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