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发酵提取用生物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38837发布日期:2021-07-27 13:48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发酵提取用生物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物发酵提取用生物发酵罐。



背景技术:

发酵罐:能耐受蒸汽灭菌、有一定操作弹性、内部附件尽量减少、物料与能量传递性能强,并可进行一定调节以便于清洗、减少污染,适合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以及减少能量消耗。

在发酵过程中,通常会用到发酵罐对生物进行发酵,但现有的生物发酵提取用生物发酵罐存在的问题是:为了保持发酵罐内部的温度,发酵罐内部的加热结构较为复杂,发酵罐的内部不便于清洗,容易残留发酵物,影响发酵罐的下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发酵提取用生物发酵罐,具备了便于将发酵罐加热的优点,解决了为了保持发酵罐内部的温度,发酵罐内部的加热结构较为复杂,发酵罐的内部不便于清洗,容易残留发酵物,影响发酵罐的下次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发酵提取用生物发酵罐,包括外箱,所述外箱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外箱的内部设置有罐体,所述罐体顶部与底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罐体的一侧与外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罐体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加热杆,所述外箱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机构,所述外箱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罐体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所述罐体左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左端与排料管的左端均贯穿至外箱的左侧,所述外箱的底部开设有滑槽。

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环、连接板一和连接板二,所述加热环套设在罐体表面的左侧与右侧,所述连接板一固定连接在加热环内侧的顶部与底部,所述连接板二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一的底部,所述连接板二的底端穿过滑槽并延伸至外箱的底部。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齿轮一、齿轮二、扇形齿和齿板,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至支撑板的顶部,所述齿轮一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齿轮二设置在齿轮一的前侧与后侧,所述齿轮二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支撑板的顶部,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所述扇形齿固定连接在齿轮二的顶部,所述齿板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二的底部,所述扇形齿与齿板啮合。

所述连接板二左侧与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齿板的顶部和连接板一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外箱内壁左侧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右端贯穿至加热环的右侧,所述限位杆的右端与外箱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

所述电机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顶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管将发酵物放入罐体的内部,在发酵的过程中需要对发酵物进行加热,启动加热杆和加热环,加热杆对发酵物加热的过程中,无法对罐体内壁边缘的发酵物进行均匀加热,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齿轮一、齿轮二和扇形齿旋转,扇形齿带动齿板进行左右的往复运动,齿板带动连接板一、连接板二和三角板、加热环进行左右往复运动,此时,加热环对罐体进行均匀加热,罐体对罐体内壁边缘的发酵物进行均匀加热,具备了便于将发酵罐加热的优点,解决了为了保持发酵罐内部的温度,发酵罐内部的加热结构较为复杂,发酵罐的内部不便于清洗,容易残留发酵物,影响发酵罐的下次使用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热环,能够对罐体进行加热,避免了加热杆无法对罐体内壁边缘的发酵物进行均匀加热的现象。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齿板,能够带动加热环进行移动,便于加热环对罐体进行整体均匀与加热,提高了加热环的实用性。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三角板,能够对连接板二进行加固,避免了连接板二长时间使用,导致连接板二出现变形的现象。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杆,能够对滑动过程中的加热环进行限位,提高了加热环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罩,能够对电机进行防护,同时加固了电机与支撑板之间的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箱的右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扇形齿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三角板的立体图。

图中:1、外箱;2、支架;3、支撑板;4、罐体;5、固定板;6、加热杆;7、加热机构;71、加热环;72、连接板一;73、连接板二;8、传动机构;81、电机;82、齿轮一;83、齿轮二;84、扇形齿;85、齿板;9、进料管;10、排料管;11、滑槽;12、三角板;13、限位杆;14、防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箱1,外箱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支架2,支架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外箱1的内部设置有罐体4,罐体4顶部与底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固定板5远离罐体4的一侧与外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罐体4的内部横向固定连接有加热杆6,外箱1的内部设置有加热机构7,外箱1的底部设置有传动机构8,罐体4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料管9,罐体4左侧的底部连通有排料管10,进料管9的左端与排料管10的左端均贯穿至外箱1的左侧,外箱1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1。

参考图1,加热机构7包括加热环71、连接板一72和连接板二73,加热环71套设在罐体4表面的左侧与右侧,连接板一72固定连接在加热环71内侧的顶部与底部,连接板二73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一72的底部,连接板二73的底端穿过滑槽11并延伸至外箱1的底部。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加热环71,能够对罐体4进行加热,避免了加热杆6无法对罐体4内壁边缘的发酵物进行均匀加热的现象。

参考图3,传动机构8包括电机81、齿轮一82、齿轮二83、扇形齿84和齿板85,电机81固定连接在支撑板3的底部,电机81的输出轴贯穿至支撑板3的顶部,齿轮一82固定连接在电机81的输出端,齿轮二83设置在齿轮一82的前侧与后侧,齿轮二83通过销轴活动连接在支撑板3的顶部,齿轮一82与齿轮二83啮合,扇形齿84固定连接在齿轮二83的顶部,齿板85固定连接在连接板二73的底部,扇形齿84与齿板85啮合。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齿板85,能够带动加热环71进行移动,便于加热环71对罐体4进行整体均匀与加热,提高了加热环71的实用性。

参考图1,连接板二73左侧与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三角板12,三角板1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齿板85的顶部和连接板一72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三角板12,能够对连接板二73进行加固,避免了连接板二73长时间使用,导致连接板二73出现变形的现象。

参考图2,外箱1内壁左侧的前侧与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3,限位杆13的右端贯穿至加热环71的右侧,限位杆13的右端与外箱1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限位杆13,能够对滑动过程中的加热环71进行限位,提高了加热环71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考图1,电机81的外侧设置有防护罩14,防护罩14的顶部与支撑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防护罩14,能够对电机81进行防护,同时加固了电机81与支撑板3之间的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管9将发酵物放入罐体4的内部,在发酵的过程中需要对发酵物进行加热,启动加热杆6和加热环71,加热杆6对发酵物加热的过程中,无法对罐体4内壁边缘的发酵物进行均匀加热,启动电机81,电机81的输出轴带动齿轮一82、齿轮二83和扇形齿84旋转,扇形齿84带动齿板85进行左右的往复运动,齿板85带动连接板一72、连接板二73和三角板12、加热环71进行左右往复运动,此时,加热环71对罐体4进行均匀加热,罐体4对罐体4内壁边缘的发酵物进行均匀加热,从而具备了便于将发酵罐加热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