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1-二芳基甲基取代-2-萘酚类化合物的绿色新方法

文档序号:24742467发布日期:2021-04-20 22:0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备1

二芳基甲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的绿色新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1

二芳基甲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的应用催化合成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2

萘酚类化合物与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类化合物高效反应制备1

二芳基甲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背景技术:

[0002]1‑
二芳基甲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医药中间体、农药合成、聚合材料及不对称催化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0003]
目前文献已报道的合成1

烷基/芳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的方法主要包括:(1)傅

克烷基化反应:一般用强路易斯酸(ticl
4、
alcl3、fecl3、znbr2)或强布朗斯特酸(hf或cf3so3h等)催化烷基卤代物与2

萘酚的烷基化反应,但强酸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多数强酸属于危险化学品,对设备的腐蚀性较强,且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2)过渡金属(rh, ir, re等)通过与烯烃的双键发生氧化加成反应,进而与2

萘酚的1

位c

h键发生(氧化)交叉偶联反应或加成反应,从而制得对应的1

烷基/芳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但是反应过程中存在着需要采用特殊配体(卡宾或者有机膦等),且催化剂制备过程繁琐,催化剂昂贵且难以回收利用,反应条件苛刻,选择性及产品偏低,官能团兼容性差等缺陷。
[0004]
迄今为止,关于1

二芳基甲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方法还没有报道,且已报道的1

烷基/芳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合成方法存在着原料质量、生产的安全性(路易斯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以及产品的稳定性及纯度等几个方面的难题,合成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只有美、日等国的几家公司在生产,而我国2

萘酚类化合物部分产品目前主要是依靠于进口。
[0005]
针对现有的2

萘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合成工艺的不足,业界正着力于利用廉价催化剂高效催化研制由稳定、廉价易得的2

萘酚类化合物作为合成砌块制备对应的1

二芳基甲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的新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廉价易得的2

萘酚类化合物与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类化合物作为原料的高效、高选择性合成对应的1

二芳基甲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的新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7]
本发明包含下述步骤:取反应量的2

萘酚类化合物、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催化剂和溶剂在氮气条件下置于反应容器中进行混合,在搅拌下于25~120 o
c下反应8~14小时,即制得相应的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1

二芳基甲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具体反应式如下:
(i)其中,所述催化剂选自磷酸(h3po4),溶剂选自水;ar是选自苯基、2

甲基苯基、4

甲基苯基、2

羟基苯基、4

乙基苯基、4

叔丁基苯基、4

异丙氧基苯基、4

苄氧基苯基、3

甲氧基苯基、2,5

二甲氧基苯基、3

氰基苯基、4

氰基苯基、4

三氟甲基苯基、2

氟苯基、3

氟苯基、4

氟苯基、2

溴苯基、3

溴苯基、4

溴苯基、3

硝基苯基、 3

甲氧基
‑4‑
羟基苯基、4

醛基苯基、2

吡啶基、6

苯并

2,3

二氢呋喃基、2

噻吩基、3

噻吩基;r1是甲基、异丙基、叔丁基;r2是6

氰基、6

溴、7

溴、6

甲氧基、3

羟基、7

羟基、6

甲酸甲酯基、7

甲氧基、6

羧基、6

醛基。
[0008]
上述由2

萘酚类化合物与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类化合物合成1

二芳基甲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的方法中,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是选自4

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2

甲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甲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2

羟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乙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叔丁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异丙氧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苄氧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3

甲氧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2,5

二甲氧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3

氰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氰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三氟甲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2

氟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3

氟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氟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2

溴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3

溴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溴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3

硝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3

甲氧基
‑4‑
羟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4

醛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2

吡啶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6

苯并

2,3

二氢呋喃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2

噻吩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3

噻吩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苯基亚甲基

2,6

二甲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4

苯基亚甲基

2,6

二异丙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
[0009]
上述由2

萘酚类化合物与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类化合物合成1

二芳基甲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的方法中,2

萘酚类化合物是选自是6

氰基
‑2‑
萘酚、6


‑2‑
萘酚、7


‑2‑
萘酚、6

甲氧基
‑2‑
萘酚、2,3

二羟基萘、2,7

二羟基萘、6



‑2‑
萘甲酯、7

甲氧基
‑2‑
萘酚、6

羟基
‑2‑
萘甲酸、6

羟基
‑2‑
萘甲醛。
[0010]
上述由2

萘酚类化合物与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类化合物合成1

二芳基甲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的方法中,所述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类化合物与2

萘酚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类化合物与磷酸的摩尔比为1:[0.01

0.2]。
[0011]
本发明所提供由2

萘酚类化合物和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类化合物高效、高选择性的合成1

二芳基甲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反应过程温和易控制。在获得较高产率和100%选择性的同时,该方法简单易行,绿色环保,而且所用催化剂廉价易得,制备简单、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一、测试与分析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反应产物的结构分析、目标产物选择性和产率采用agilent公司生产的配置hp

5ms毛细管色谱柱(30m
×
0.45mm
×
0.8μm)的气相色谱仪(6890n),气相

质谱仪联用仪gc/ms (6890n/5973n)以及bruker公司生产的bruker avance

iii 500核磁共振分析仪。
[0013]
二、实施例实施例1将28.8 mg (0.2 mmol) 2

萘酚、58.8 mg (0.2 mmol) 4

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磷酸 (0.002 mmol, 0.01 mmol, 0.02 mmol, 0.04mmol)和1.0 ml水在氮气环境下加入schlenk管里,于100 o
c搅拌反应8小时。通过气相色谱产率检测分析,当磷酸的用量为0.01 mmol时,结果最优,该反应的产率为97%。
[0014]
实施例2将28.8 mg (0.2 mmol) 2

萘酚、58.8 mg (0.2 mmol) 4

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0.01 mmol) 磷酸和1.0 ml水在氮气环境下加入schlenk管里,分别置于25 o
c, 40 o
c, 60 o
c, 80 o
c, 100 o
c和120 o
c搅拌反应14小时。通过气相色谱产率检测分析,当反应温度为100 o
c时,结果最优,该反应的产率为97%。
[0015]
实施例3将44.6 mg (0.2 mmol) 6


‑2‑
萘酚、58.8 mg (0.2 mmol) 4

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0.01 mmol)磷酸和1.0 ml水在氮气环境下加入schlenk管里,于100 o
c搅拌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92%。
[0016]
实施例4将33.8 mg (0.2 mmol) 6

氰基
‑2‑
萘酚、58.8 mg (0.2mmol) 4

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0.01 mmol)磷酸和1.0 ml水在氮气环境下加入schlenk管里,于100 o
c搅拌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70%。
[0017]
实施例5
将44.6mg (0.2 mmol) 7


‑2‑
萘酚、58.8 mg (0.2 mmol) 4

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0.01 mmol)磷酸和1.0 ml水在氮气环境下加入schlenk管里,于100 o
c搅拌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80%。
[0018]
实施例6将34.8 mg (0.2 mmol) 6

甲氧基
‑2‑
萘酚、58.8 mg (0.2 mmol) 4

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0.01 mmol)磷酸和1.0 ml水在氮气环境下加入schlenk管里,于100 o
c搅拌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90%。
[0019]
实施例7将32.0mg (0.2 mmol) 2,3

二羟基萘、58.8 mg (0.2 mmol) 4

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0.01 mmol)磷酸和1.0 ml水在氮气环境下加入schlenk管里,于100 o
c搅拌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73%。
[0020]
实施例8将40.44 mg (0.2mmol) 6

羟基
‑2‑
萘甲酯、58.8 mg (0.2 mmol) 4

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0.01 mmol)磷酸和1.0 ml水在氮气环境下加入schlenk管里,于100 o
c搅拌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95%。
[0021]
实施例9将34.4 mg (0.2 mmol) 6

羟基
‑2‑
萘甲醛、58.8 mg (0.2 mmol) 4

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0.01 mmol)磷酸和1.0 ml水在氮气环境下加入schlenk管里,于100 o
c搅拌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70%。
[0022]
实施例10将37.6 mg (0.2 mmol) 6

羟基
‑2‑
萘甲酸、58.8 mg (0.2 mmol) 4

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0.01 mmol)磷酸和1.0 ml水在氮气环境下加入schlenk管里,于100 o
c搅拌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91%。
[0023]
实施例11将28.8 mg (0.2 mmol) 2

萘酚、72.44 mg (0.2 mmol) 4

(4

甲基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0.01 mmol)磷酸和1.0 ml水在氮气环境下加入schlenk管里,于100 o
c搅拌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99%。
[0024]
实施例12将28.8 mg (0.2 mmol) 2

萘酚、72.4 mg (0.2 mmol) 4

(3

氟苯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0.01 mmol)磷酸和1.0 ml水在氮气环境下加入schlenk管里,于100 o
c搅拌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87%。
[0025]
实施例13将28.8 mg (0.2 mmol) 2

萘酚、42.0 mg (0.2 mmol) 4

苯基亚甲基

2,6

二甲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 、(0.01 mmol)磷酸和1.0ml水在氮气环境下加入schlenk管里,于100 o
c下搅拌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90%。
[0026]
实施例14将28.8 mg (0.2 mmol) 2

萘酚、53.2 mg (0.2 mmol) 4

苯基亚甲基

2,6

二异丙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 、(0.01 mmol)磷酸和1.0ml水在氮气环境下加入schlenk管里,于100 o
c下搅拌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96%。
[0027]
实施例15将28.8 mg (0.2 mmol) 2

萘酚、60.0 mg (0.2 mmol) 4

(2

噻吩基)亚甲基

2,6

二叔丁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 、(0.01 mmol)磷酸和1.0ml水在氮气环境下加入schlenk管里,于100 o
c下搅拌反应8小时。待反应结束后,经过柱层析色谱分离提纯,目标产物的产率为92%。
[0028]
由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所采用的利用2

萘酚类化合物与4

芳基亚甲基

2,6

二烷基

2,5

环己二烯
‑1‑
酮类化合物高效反应制备相应的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1

二芳基甲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的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催化剂廉价易得,以及制备简单等优点。此外,该方法还具有底物适用性广、高产率等优点,提供了一种高效合成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1

二芳基甲基取代
‑2‑
萘酚类化合物的方法。
[0029]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