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2基因在制备诊断颅骨发育异常产品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25986328发布日期:2021-07-23 20:55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NF2基因在制备诊断颅骨发育异常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nf2基因在制备诊断颅骨发育异常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nf2基因又称神经纤维瘤ⅱ型基因,基因定位于22q12.2,含17个外显子,16和17外显子为可变化的剪切外显子,编码区cdna长度为1785bp或l761bp,5’端非编码区长144bp,其中有1个长89bp的框架内终止子位于第1个起始密码子atg的上游,3’端非编码区长135bp。目前nf2基因的研究大多都在于肿瘤的形成和发生,如肝癌、胃癌,以及神经纤维瘤。

颅面畸形占所有人类先天性疾病的3/4,影响了头部、面部和颈部的发育。颅面部的大部分骨骼都来源于颅神经嵴细胞,人类许多神经嵴病的临床症状也多与颅骨的缺陷、畸形相关。研究一些重要神经嵴病的发生机制,解析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的信号通路或关键调控因子,可以为这些疾病的产前诊断和干预等提供重要的靶点和理论依据。

nf2作为一个抑癌基因,其作用并不仅仅只限于肿瘤的抑制功能,在发育的过程中,nf2基因是维持个体正常发育的不可或缺的基因,nf2基因的突变或缺失会导致形成多种肿瘤和疾病。目前nf2基因在骨生物学方面并没有过多的研究报道,有研究发现,nf2基因的编码的merlin蛋白在小鼠大脑中广泛分布,说明nf2在调控小鼠大脑生长发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个颅骨发育的新的分子靶点,可以为治疗颅面发育异常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nf2基因在制备诊断颅骨发育异常产品中的应用。

nf2基因在筛选治疗颅骨发育异常药物中的应用。

nf2基因在制备治疗颅骨发育异常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通过构建wnt1-cre/nf2的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在颅骨组织中特异性敲除nf2基因,研究nf2基因敲除后对颅骨发育的影响,来阐明nf2基因对于颅骨发育的分子机制,为治疗颅面发育异常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发育不同时间段的条件性敲除(cko)小鼠的基因型鉴定。

图2为骨染色结果。其中:fb,额骨;pb,顶骨;ipb,间顶骨;nb,鼻骨;mx,上颌骨;md,下颌骨。

图3为组织切片染色结果。

图4为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结果。其中:fb:额骨,pb:顶骨,标尺:50µm。

图5为细胞培养结果。其中:a:alp染色显示nf2缺失导致成骨细胞活性减弱。b:alizarinreds染色显示成骨细胞矿化减少。c:wb实验证实nf2在成骨细胞中完全敲除。d:nf2缺失导致yap活性增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详细说明。以下的实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生化试剂商店购买得到的。

实施例1

本发明利用cre/floxp条件性敲除技术在小鼠(c57bl)颅骨中敲除nf2基因,在经过pcr鉴定基因型后获得发育不同时间段的条件性敲除的(cko)小鼠胚胎或幼鼠,拍照保存表型,取颅骨组织提取dna、rna,做western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水平,骨染色和切片,切片之后做化学染色以及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用以观察颅骨的发育情况,然后取小鼠颅骨做细胞体外培养。结合实验结果分析nf2基因可能存在的影响颅骨发育的分子机制。

1.cko胚胎获取

利用cre-floxp条件性敲除技术在小鼠(c57bl)颅骨中特异性敲除nf2基因,主要步骤包括培育f/f基因的母鼠,f/+wnt1/cre+基因的公鼠进行交配,获得的在母鼠怀孕一定的时间后获取f/fwnt1/cre+基因敲除的胚胎(cko)。

2.pcr基因型鉴定

2.1鼠尾dna的提取

部分鼠尾部组织放入pcr管中,加入50µl50mmnaoh,98℃处理30min,在冰中冷却;溶液中加入6µl1mtrisph8.0)中和强碱,所得溶液即含有组织dna用于pcr鉴定。

2.2pcr基因型鉴定

表1pcr反应体系

pcr反应程序:1)94℃预变性4min;2)94℃变性30秒,55℃退火35秒,72℃延伸60秒,循环35-40次;3)72℃延伸10分钟;4)4℃保存。

表2基因型鉴定引物序列

配制1.5%琼脂糖凝胶。冷却后,加入核酸染液,混匀后倒胶。室温下冷却后,放入电泳槽中,点样,10μl/孔。打开电泳仪电源,接好电极,电压设置为110v,跑胶30分钟左右。在凝胶仪中打开uv进行曝光拍照,根据pcr片段大小分析基因型类型。

3.颅骨组织的rna、蛋白质提取

取颅骨组织提取rna做rt-pcr来检测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提取蛋白质做western检测相关蛋白翻译表达水平。

3.1rna提取

(1)匀浆处理:

①组织将组织在液氮中磨碎,每50-100mg组织加入1mltrizol,用匀浆仪进行匀浆处理。样品体积不应超过trizol体积10%。

②单层培养细胞直接在培养板中加入trizol裂解细胞,每10cm2面积(即3.5cm直径的培养板)加1ml,用移液器吸打几次。trizol的用量应根据培养板面积而定,不取决于细胞数。trizol加量不足可能导致提取的rna有dna污染。

③细胞悬液离心收集细胞,每5-10×106动物、植物、酵母细胞或1×107细菌细胞加入1mltrizol,反复吸打。加trizol之前不要洗涤细胞以免mrna降解。一些酵母和细菌细胞需用匀浆仪处理。

(2)将匀浆样品在室温(15-30℃)放置5分钟,使核酸蛋白复合物完全分离。

(3)可选步骤:如样品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脂肪、多糖或胞外物质(肌肉,植物结节部分等)可于2-8℃10000×g离心10分钟,取上清。离心得到的沉淀中包括细胞外膜、多糖、高分子量dna,上清中含有rna。处理脂肪组织时,上层有大量油脂应去除。取澄清的匀浆液进行下一步操作。

(4)每使用1mltrizol加入0.2ml氯仿,剧烈振荡15秒,室温放置3分钟。

(5)2-8℃10000×g离心15分钟。样品分为三层:底层为黄色有机相,上层为无色水相和一个中间层。rna主要在水相中,水相体积约为所用trizol试剂的60%。

(6)把水相转移到新管中,如要分离dna和蛋白质可保留有机相,进一步操作见后。用异丙醇沉淀水相中的rna。每使用1mltrizol加入0.5ml异丙醇,室温放置10分钟。

(7)2-8℃10000×g离心10分钟,离心前看不出rna沉淀,离心后在管侧和管底出现胶状沉淀。移去上清。

(8)用75%乙醇洗涤rna沉淀。每使用1mltrizol至少加1ml75%乙醇。2-8℃不超过7500×g离心5分钟,弃上清。

(9)室温放置干燥或真空抽干rna沉淀,大约晾5-10分钟即可。不要真空离心干燥,过于干燥会导致rna的溶解性大大降低。加入25-200µl无rnase的水或0.5%sds,用枪头吸打几次,55-60℃放置10分钟使rna溶解。如rna用于酶切反应,勿使用sds溶液。rna也可用100%的去离子甲酰胺溶解,-70℃保存。

3.2蛋白质提取

(1)准备裂解夜

①溶pmsf(将pmsf晶体溶到pmsf溶剂中,即配成10ml100mm的pmsf液体)。

②裂解液的制备

组成:pira裂解液+pmsf溶剂+蛋白酶抑制剂

100mlpira=100µlpmsf=1片蛋白酶抑制剂。

③将配好的裂解液放在4℃备用。

(2)研磨组织(顶骨,额骨)

①准备研钵,药勺(2把),长镊子,保温箱(里面放入冰块),汤勺,离心管,天平,手套(2幅),液氮,冰盘,振荡器。

②将所有接触到组织的工具用液氮预冷。

③1人负责将组织组织给研磨者并随时加液氮(此人必须记住每次研磨者所研磨的组织的编号)2人研磨组织(多次快速),同时一人将1.5ml离心管编号预冷去皮。

④将研磨好的组织放在去皮处理的对应的离心管中称重。(用大白纸记录好每个样的重量,便于离心时配平用)。

⑤加裂解液(1mg组织加6µl裂解液)。

⑥震荡混匀后放入冰盘上,等所有的样加完后一起在摇床上摇1h。

(3)离心提取蛋白上清液

①提前30min预冷离心机(4℃)。

②配平。

③离心,按照配平时的组放样(13000r,5min)。

④取上清液,储存在-20℃备用。(提前将1.5ml的离心管编号)。

4.western和rt-pcr

4.1sds-page

(1)洗板、配胶:用洗衣粉洗到水可以在板上自由流动。用kit配胶。

12.5%分离胶组成如下:

混匀之后马上加到板中,到绿线下面1cm处,并用蒸馏水液封。等2个液面有明显分界面,倒掉蒸馏水,吸干,配浓缩胶。

浓缩胶组成如下:

混匀之后马上加到板中,加满,马上插入梳子,等凝。

(2)制样:提取的蛋白20μl+5xloading5μl(fb、pb),4μl+5xloading1μl(t),100℃金属浴5分钟,10000rpm离心5min。

(3)电泳:板夹紧、检漏,里面电泳液加满,外面电泳液加到1/3左右。上样20μl(fb、pb)、5μl(t),预染marker266165μl。先用80v把蛋白压成一条直线,再换成120v,跑到底部。结束后回收电泳液,用自来水轻轻冲洗胶并起膜,弃浓缩胶。

(4)转膜:pvdf膜准备:甲醇中浸泡充分→蒸馏水中清洗充分→转膜缓冲液中浸泡。夹子顺序:黑面→滤纸→胶→膜→滤纸→白面。贴膜时气泡必须全部赶出。在低温下110v转膜70分钟。

免疫印迹(westernblot)

(1)剪膜:剪下目的条带。tbst洗2次,每次5min。

(2)封闭:5%脱脂奶粉(tbst配),封闭1h。

(3)tbst洗3次,每次5min。

(4)孵一抗:1:1000(tbst配)稀释一抗,4℃孵育过夜。

(5)回收一抗,保存在4摄氏度,膜条用tbst洗3次,每次5min。

(6)孵二抗:1:2000(tbst配)稀释二抗,孵育1h。

(7)tbst洗3次,每次5min。

(8)压片:

①准备显影液、水、定影液、镊子、ep管、ecl试剂盒

②黑暗环境中,裁胶片。在ep管中加等量a液和b液,混匀。

③膜条平铺在暗夹中,在目的条带滴加ecla+b混合液。

④盖上保鲜膜,盖上胶片,夹紧暗夹。

⑤等一定时间后,取出胶片,依次放入显影液、水、定影液。在显影液中浸泡至有黑影,在定影液中浸泡至黑影不再变化后,放入烘箱烘干。

4.2rt-pcr

1.总rna的提取

按照总rna提取实验步骤提取组织或细胞中的总rna。

2.cdna第一链的合成

目前试剂公司有多种cdna第一链试剂盒出售,其原理基本相同,但操作步骤不一。现以gibicol公司提供的superscripttmpreamplificationsystemforfirststrandcdnasynthesis试剂盒为例。

①在0.5ml微量离心管中,加入总rna1~5μg,补充适量的depch2o使总体积达11μl。在管中加10μmoligo(dt)12~181μl,轻轻混匀、离心;

②70℃加热10min,立即将微量离心管插入冰浴中至少1min;

③取0.5mlpcr管,依次加入下列试剂:第一链cdna2μl;上游引物(10pm)2μl;下游引物(10pm)2μl;dntp(2mm)4μl;10×pcrbuffer5μl;taq酶(2u/μl)1μl。轻轻混匀,离心。42℃孵育2~5min;

④加入superscriptⅱ1μl,在42℃水浴中孵育50min;

⑤于70℃加热15min以终止反应;

⑥将管插入冰中,加入rnaseh1μl,37℃孵育20min,降解残留的rna。-20℃保存备用。

3.pcr

①取0.5mlpcr管,依次加入下列试剂:第一链cdna2μl;上游引物(10pm)2μl;下游引物(10pm)2μl;dntp(2mm)4μl;10×pcrbuffer5μl;taq酶(2u/μl)1μl;

②加入适量的ddh2o,使总体积达50μl。轻轻混匀,离心;

③设定pcr程序。在适当的温度参数下扩增28~32个循环。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与准确,可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加入一对内参(如g3pd)的特异性引物,同时扩增内参dna,作为对照;

④电泳鉴定: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灯下观察结果;

⑤密度扫描、结果分析:采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对电泳条带进行密度扫描,结果如图1所示。

5.骨染色

将胚胎周期为18.5天的胚胎除去肌肉,内脏等组织后保留骨骼,进行骨染色。拍照观察染色情况分析骨骼发育是否正常。

不同胚胎阶段的动物,体式显微镜下解剖去除表皮组织,加入100%的乙醇溶液进行脱水3天,中间换液一次,换液丙酮溶液脱脂1-2天,配置骨染色溶液(0.3%alcianblue:0.1%alizardred:冰醋酸:70%无水乙醇=1:1:1:17),骨染色液体中染色3天,自来水简单冲洗,加入1%koh溶液放置12-24h,骨骼细胞中的软骨组织染蓝,骨染变红,胚胎组织依次过不同浓度的甘油溶液,20%甘油80%(1%koh),40%甘油60%(1%koh),70%甘油30%(1%koh),100%甘油,每步骤约需要4-12h左右。骨染色组织进行观察、拍照、分析骨骼异常情况。

如图2所示,alcianblue和alizarinred染色显示nf2缺失导致头颅发育较小(e17.5-p1),nf2缺陷导致额骨和顶骨组织发育不全(箭头),可以明显观察到颅骨异常,整个颅骨骨架缩短,上下颚以及鼻骨畸形,额骨和顶骨部分缺失。说明nf2基因在调控颅骨正常发育的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6.组织切片

解剖分离cko和对照鼠的头颅,使用4%pfa固定组织24h,组织使用1xpbs清洗30min-1h,分离好的组织标记好,放入石蜡磨具中进行不同酒精浓度的脱水,75%酒精脱水1h→80%酒精脱水1h→90%酒精脱水1h→95%酒精脱水1h→无水乙醇i脱水1h→无水乙醇ii脱水1h→二甲苯i脱水1h→二甲苯ii脱水1h→进入石蜡液体1h→进入石蜡液体1h,进行组织包埋,包埋好的组织准备切片,将蜡块放入莱卡切片机,进行适当的修理,6μm厚度组织切片,切片组织于42℃水浴中展开,使用载玻片进行捞片,并标记载玻片的组织来源,切好的石蜡切片放入65℃烘箱进行烘干2-4h,组织切片整理入石蜡盒偏于后续染色。

he染色拿出染缸,依次倒入he染色所需的溶液,产品选购同盛生物,将选好的石蜡切片65℃中预热30min,准备好计时器,开始he染色流程,脱蜡液1,放置5min,脱蜡液2,放置5min,无水乙醇1,放置2min,无水乙醇2,放置5min,95%乙醇放置2min,75%乙醇放置2min,自来水中放置2min,进入苏木素缓冲液1min,苏木素染液6min,自来水洗片2min,进入酸性液5-6s,自来水洗片2min,进入碱性液2min,自来水洗片2min,进入伊红缓冲液10s,伊红染色30s,直接进入95%乙醇2min,95%乙醇2min,无水乙醇5min,无水乙醇5min,进入组织透明液1放置5min,透明液2放置5min,使用封片剂进行封片,避免气泡的产生,染色好的组织准备拍照和分析。

如图3所示,在对照组中,h&e染色胚胎e18.5天额骨和顶骨其表皮到骨膜的距离明显大于nf2敲除组(红色括弧),vonkossa染色显示矿化层在对照组明显高于nf2敲除组(红色箭头),顶骨组织的矿化消失(红色箭头),说明nf2缺失导致成骨细胞矿化缺陷。

7.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

免疫组化、免疫荧光用以观察颅骨的发育情况,分析某些特定分子的表达水平。

7.1免疫组化

(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2)3%h2o2室温孵育5-1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3)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分钟x2(如需抗原修复,可在此步后进行)。

(4)5-10%正常山羊血清(pbs稀释)封闭,室温孵育10分钟,倾去血清,勿洗。滴加一抗工作液,37℃孵育1-2小时或4℃过夜。

(5)pbs冲洗,5分钟x3次。

(6)滴加适量生物素标记二抗工作液,37℃孵育10-30分钟。

(7)pbs冲洗,5分钟x3次。

(8)滴加适量的辣根酶或碱性磷酸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孵育10-30分钟。

(9)pbs冲洗,5分钟x3次。

(10)显色剂显色3-15分钟(dab或nbt/bcip)

(11)自来水充分冲洗,复染,脱水,透明,封片。

7.2免疫荧光

(1)tbs溶液清洗组织片5分钟×2,有利于抗原抗体结合(可选)。

(2)封闭液(10%血清+1%bsa)+0.3%triton-100*室温封闭2小时,亦可4℃过夜,除个别膜抗原外,都需要加triton-100*;个人习惯的做法是把封闭液分装成1ml/管,保存在-20度,用前添加3微升triton-100。

(3)一抗孵育4℃过夜,一抗浓度需要通过预实验进行确定,比较常见的是1μg/ml。

(4)tbs溶液清洗组织片5分钟×3。

(5)二抗孵室温两小时或4℃过夜,感觉背景深的话,建议4℃过夜。

(6)tbs溶液中置于摇床上清洗组织片5分钟×3。

(7)暗室内将组织片贴于载玻片上,室温晾干,载玻片最好经甲醛明胶处理过,防止粘不牢脱片。微弱的光线对贴片造成相当的困难,特别是像神经节和小鼠脊髓这样的较小的切片,切片皱折,相互覆盖都会导致无法拍照,我的经验是可以用吸管将切片全部吸到载玻片上,然后尽量吸掉水,也可用毛笔等进一步去掉水份,然后室温晾干,大约一小时左右即可。光线方面也不是特别严格,可以用台灯的反射光进行照明,目前认为只要不是光线直射就可以。

(8)90%甘油封片,注意汽泡。90%提前配好,用一个20ml玻璃小瓶或者试管,加入甘油和pbs(或者tbsor生理盐水)混匀,放臵以消去气泡。封片时甘油通常会加多,可以在封片后用卫生纸或者滤纸在边缘吸取多余的甘油,以防止粘到显微载物台上。

(9)荧光观察。

如图4所示,runx2和osterix阳性免疫信号在nf2缺失的额骨组织和顶骨中显著下降,说明nf2缺失导致成骨细胞分化异常。

8.细胞培养

之后取小鼠颅骨细胞做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取幼鼠颅骨(额骨,顶骨)胰酶消化骨膜后进行细胞体外培养,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

如图5所示,nf2基因的缺失导致yap活性增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