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的PARMS标记与应用

文档序号:25091704发布日期:2021-05-18 20:35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的PARMS标记与应用
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的parms标记与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的parms标记与应用,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 lrr保守结构域snp突变的功能性parms标记与应用。


背景技术:

2.褐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以水稻为主要的寄主,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褐飞虱通过口针吸食水稻维管束鞘汁液,严重时造成稻株基部变黑、倒伏甚至枯死,褐飞虱在取食时传播水稻草状丛矮病和齿叶矮缩病,同时也促使水稻纹枯病、小球菌核病的传播。随着耕作方式的改变和高产品种的大面积推广,褐飞虱危害逐年加重,已经成为水稻生产的首要虫害。
3.目前,防治褐飞虱的方法主要有: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其中培育抗(耐)虫水稻品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策略。分子育种实践表明,分析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基因结构变异,开发目标基因功能标记,可实现基因的直接选择和有效聚合,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时间。现已有相关的研究,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911291214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7、蛋白、载体、宿主细胞、分子标记、方法及应用,公开了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7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分子标记156

35可筛选含有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7的水稻,通过遗传转化,将bph37基因转入普通水稻品种,能够提高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从而减轻褐飞虱产生的危害,达到增产和稳产的目的。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510172218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6及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所述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6的核苷酸序列中,bph6基因定位于分子标记h和y37之间,并与二者紧密连锁,利用分子标记h和y37可筛选含有抗褐飞虱基因bph6的水稻,通过遗传转化和杂交,将bph6基因转入普通水稻品种,能够提高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从而减轻褐飞虱产生的危害,达到增产和稳产的目的。
4.目前常用的分子标记rflp,rapd,caps,aflp,ssr,issr,sts,srap和irap可用于目标基因的连锁分析、检测,但是这些标记检测耗时长、操作繁琐、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并且使用有毒物质等缺点,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基因型分析。
5.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指在基因组水平上引起的单个碱基的变异,其在群体中的发生频率不小于1%。snp可以发生在基因组的任何位置,作为新一代分子标记,具有数量多、分布均匀、多态性丰富、精度高等优点。parms技术,即五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是最新开发出的基于荧光检测的snp基因分型方法,该技术利用五条引物(一对通用荧光引物、一对等位基因特异引物和一条反向共用引物)对snp或短indel位点进行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通过荧光扫描进行基因分型,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的优势。基于parms技术开发的荧光分子标记,检测样品只通过一次pcr扩增,不需要电泳检测,而直接在原板上用荧光扫描仪获取扩增数据,经过软件分析,快速获得相应基因型结果。
6.研究建立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的parms标记与应用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中防治褐飞虱的标记检测耗时长、操作繁琐、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并且使用有毒物质、不适用于大规模的基因型分析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的parms标记与应用,具体是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 lrr保守结构域snp突变的功能性parms标记与应用,本发明利用一代测序检测bph26在高抗褐飞虱材料y224和易感褐飞虱品种日本晴中差异,发现在该基因富亮氨酸重复(lrr)结构域内发生c

t,c

t和t

a三个位点的突变,导致由异亮氨酸变成苯丙氨酸,谷氨酸变为赖氨酸,甘氨酸变为天冬氨酸,引起bph26的无功能,在设计的正向引物中引入这两个碱基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两条不同荧光标记通用引物,开发基于parms技术的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的荧光功能分子标记,便于bph26基因在水稻抗性分子育种上应用。
8.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的parms标记与应用,是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 lrr保守结构域snp突变的功能性parms标记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9.1)水稻材料褐飞虱抗性鉴定:以日本晴为对照,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多份水稻材料的褐飞虱抗性,筛选出抗褐飞虱材料y224;
10.2)bph26基因结构分析:提取y224和日本晴新鲜叶片的dna,分段扩增,纯化后送生物公司测序,利用软件vector nti 11分析bph26基因在两个水稻材料中的差异,发现在loc_os12g37280cds区域888bp,943bp和947bp位点发生c

t,c

t和t

a突变,导致由异亮氨酸变成苯丙氨酸,谷氨酸变为赖氨酸,甘氨酸变为天冬氨酸,引起bph26的无功能;
11.3)bph26基因功能标记的设计与合成:根据bph26第1外显子488bp位点t

c突变,设计了1个parms分子标记parms

bph26,该标记由3条bph26基因的特异引物构成,在设计的正向引物中引入两个碱基的差异:
12.正向引物bph26

ra:tggggagtggaggccatgaaggtgaccaagttcatgct;
13.正向引物bph26

rg:tggggagtggaggccaagaaggtcggagtcaacggatt;
14.反向引物bph26

f:cacacgcaacaacctcatctt;
15.另外包含两条通用引物,分别与两条正向引物中有下划线的部分一致,两条通用引物尾部加有不同的荧光标记:
16.#1:gaaggtgaccaagttcatgct;
17.#2:gaaggtcggagtcaacggatt;
18.4)parms

bph26的使用:标记的3条根据bph26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及两条通用荧光引物同时加入到pcr反应体系进行扩增,bph26等位基因序列根据snp差异与正向引物bph26

fg匹配而扩增获得fam荧光信号值,与正向引物bph26

fa匹配而扩增获得hex荧光信号值,如果水稻样品在该位点为杂合状态,则两种正向引物同时扩增;
19.5)bph26基因的pcr扩增与基因分型:鉴定聚合多个抗性基因的多份水稻材料的褐飞虱抗性后,利用parms

bph26对褐飞虱基因bph26分型,将所设计的3条引物bph26

fg、bph26

fa和bph26

r及#1、#2两条通用引物同时加入到pcr反应体系中,上述pcr反应体系为10μl:5μl 2
×
parms master mix,0.15μl10 mm bph26

fg标记引物,0.15μl10 mm bph26

fa标记引物,0.4μl10 mm bph26

r通用反向引物,1μl模板dna,3.3μl ddh2o;
20.pcr产物在包含fam、hex和rox三种荧光检测通道的酶标仪中进行快速检测,读取
荧光强度信号值,然后将荧光信号值文件通过snp decoder(http://www.snpway.com/snpdecoder01/)软件分析,获得每个样品扩增的fam和hex荧光信号强度,并对每个信号点用图形方式输出,最后根据荧光信号强度,自动进行基因分型,获得基因型结果;
21.根据荧光信号值进行分析,荧光扫描获得fam荧光信号(蓝色)的是易感褐飞虱bph26等位基因(t)类型材料,获得hex荧光信号(绿色)的是抗褐飞虱bph26(c)类型材料,灰色为阴性对照;
22.6)parms

bph26有效性评估:对聚合多个抗性基因的水稻材料进行分析,确定表型、基因型。
23.本发明中:
24.步骤1)所述的多份,是200

300份。
25.步骤2)所述的提取y224和日本晴新鲜叶片的dna,是采用ctab法提取y224和日本晴新鲜叶片的dna。
26.步骤5)所述的鉴定聚合多个抗性基因的多份水稻材料,是鉴定聚合多个抗性基因的40

65份水稻材料。
27.步骤5)所述的pcr反应体系中的pcr反应程序是:95℃,5min;然后10个循环95℃,20s,65℃(

0.8℃/循环),1min;然后32个循环95℃,20s,57℃,1min。
28.步骤6)所述的表型为抗褐飞虱、感褐飞虱;所述的基因型鉴定结果为tt型、cc型。
29.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30.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的parms标记与应用,只需一次pcr扩增,操作过程简易,便于掌握,不需要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
31.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的parms标记与应用,多态性极好,基因分型清楚,软件读取数据便捷,不易出错,而且parms

bph26检测结果准备可靠。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bph26基因在y224和日本晴两个水稻材料中的序列差异的图,显示在loc_os12g37280cds区域888bp,943bp和947bp位点发生c

t,c

t和t

a突变,导致由异亮氨酸变成苯丙氨酸,谷氨酸变为赖氨酸,甘氨酸变为天冬氨酸,引起bph26的无功能。
33.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bph26基因在y224和日本晴两个水稻材料中的荧光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35.实施例1:
36.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的parms标记与应用,是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 lrr保守结构域snp突变的功能性parms标记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37.1)水稻材料褐飞虱抗性鉴定:以日本晴为对照,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226份水稻材料的褐飞虱抗性,筛选出抗褐飞虱材料y224;
38.2)bph26基因结构分析:采用ctab法提取y224和日本晴新鲜叶片的dna,分段扩增,纯化后送生物公司测序,利用软件vector nti 11分析bph26基因在两个水稻材料中的差异,发现在loc_os12g37280cds区域888bp,943bp和947bp位点发生c

t,c

t和t

a突变,导致由异亮氨酸变成苯丙氨酸,谷氨酸变为赖氨酸,甘氨酸变为天冬氨酸(参见附图1),引起bph26的无功能
39.3)bph26基因功能标记的设计与合成:根据bph26第1外显子488位点t

c突变,设计了1个parms分子标记parms

bph26,该标记由3条bph26基因的特异引物构成,在设计的正向引物中引入两个碱基的差异:
40.正向引物bph26

ra:tggggagtggaggccatgaaggtgaccaagttcatgct;
41.正向引物bph26

rg:tggggagtggaggccaagaaggtcggagtcaacggatt;
42.反向引物bph26

f:cacacgcaacaacctcatctt;
43.另外包含两条通用引物,分别与两条正向引物中有下划线的部分一致,两条通用引物尾部加有不同的荧光标记:
44.#1:gaaggtgaccaagttcatgct;
45.#2:gaaggtcggagtcaacggatt;
46.4)parms

bph26的使用:标记的3条根据bph26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及两条通用荧光引物同时加入到pcr反应体系进行扩增,bph26等位基因序列根据snp差异与正向引物bph26

fg匹配而扩增获得fam荧光信号值,与正向引物bph26

fa匹配而扩增获得hex荧光信号值,如果水稻样品在该位点为杂合状态,则两种正向引物同时扩增;
47.5)bph26基因的pcr扩增与基因分型:鉴定聚合多个抗性基因的44份水稻材料的褐飞虱抗性后,利用parms

bph26对褐飞虱基因bph26分型,将所设计的3条引物bph26

fg、bph26

fa和bph26

r及#1、#2两条通用引物同时加入到pcr反应体系中,上述pcr反应体系为10μl:5μl 2
×
parms master mix,0.15μl10 mm bph26

fg标记引物,0.15μl10 mm bph26

fa标记引物,0.4μl10 mm bph26

r通用反向引物,1μl模板dna,3.3μl ddh2o;pcr反应程序是:95℃,5min;然后10个循环95℃,20s,65℃(

0.8℃/循环),1min;然后32个循环95℃,20s,57℃,1min
48.pcr产物在包含fam、hex和rox三种荧光检测通道的酶标仪中进行快速检测,读取荧光强度信号值,然后将荧光信号值文件通过snp decoder(http://www.snpway.com/snpdecoder01/)软件分析,获得每个样品扩增的fam和hex荧光信号强度,并对每个信号点用图形方式输出,最后根据荧光信号强度,自动进行基因分型,获得基因型结果;
49.根据荧光信号值进行分析,荧光扫描获得fam荧光信号(蓝色)的是易感褐飞虱bph26等位基因(t)类型材料,获得hex荧光信号(绿色)的是抗褐飞虱bph26(c)类型材料,灰色为阴性对照;
50.6)parms

bph26有效性评估:在63份材料中,有57份表型为抗褐飞虱,基因型鉴定结果为tt型;6份材料为感褐飞虱,基因型cc型(参见图2),该标记的有效性为98.4%,可用于水稻抗褐飞虱分子育种。
51.计算各品系褐飞虱平均抗性级别,公式如下:
52.平均抗级=∑(各抗级株数
×
对应抗性级别)/总株数。
53.平均抗性级别分为:
54.1.0

1.9为高抗(hr),
55.2.0

3.9为抗(r),
56.4.0

5.9为中抗(mr),
57.6.0

7.9为中感(ms),
58.8.0

9.0为高感(hs)。
59.实施例2:
60.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的parms标记与应用,是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 lrr保守结构域snp突变的功能性parms标记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61.1)水稻材料褐飞虱抗性鉴定:以日本晴为对照,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200份水稻材料的褐飞虱抗性,筛选出抗褐飞虱材料y224;
62.2)bph26基因结构分析:采用ctab法提取y224和日本晴新鲜叶片的dna,分段扩增,纯化后送生物公司测序,利用软件vector nti 11分析bph26基因在两个水稻材料中的差异,发现在loc_os12g37280cds区域888bp,943bp和947bp位点发生c

t,c

t和t

a突变,导致由异亮氨酸变成苯丙氨酸,谷氨酸变为赖氨酸,甘氨酸变为天冬氨酸,引起bph26的无功能
63.3)bph26基因功能标记的设计与合成:根据bph26第1外显子488位点t

c突变,设计了1个parms分子标记parms

bph26,该标记由3条bph26基因的特异引物构成,在设计的正向引物中引入两个碱基的差异:
64.正向引物bph26

ra:tggggagtggaggccatgaaggtgaccaagttcatgct;
65.正向引物bph26

rg:tggggagtggaggccaagaaggtcggagtcaacggatt;
66.反向引物bph26

f:cacacgcaacaacctcatctt;
67.另外包含两条通用引物,分别与两条正向引物中有下划线的部分一致,两条通用引物尾部加有不同的荧光标记:
68.#1:gaaggtgaccaagttcatgct;
69.#2:gaaggtcggagtcaacggatt;
70.4)parms

bph26的使用:标记的3条根据bph26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及两条通用荧光引物同时加入到pcr反应体系进行扩增,bph26等位基因序列根据snp差异与正向引物bph26

fg匹配而扩增获得fam荧光信号值,与正向引物bph26

fa匹配而扩增获得hex荧光信号值,如果水稻样品在该位点为杂合状态,则两种正向引物同时扩增;
71.5)bph26基因的pcr扩增与基因分型:鉴定聚合多个抗性基因的63份水稻材料的褐飞虱抗性后,利用parms

bph26对褐飞虱基因bph26分型,将所设计的3条引物bph26

fg、bph26

fa和bph26

r及#1、#2两条通用引物同时加入到pcr反应体系中,上述pcr反应体系为10μl:5μl 2
×
parms master mix,0.15μl10 mm bph26

fg标记引物,0.15μl10 mm bph26

fa标记引物,0.4μl10 mm bph26

r通用反向引物,1μl模板dna,3.3μl ddh2o;pcr反应程序是:95℃,5min;然后10个循环95℃,20s,65℃(

0.8℃/循环),1min;然后32个循环95℃,20s,57℃,1min
72.pcr产物在包含fam、hex和rox三种荧光检测通道的酶标仪中进行快速检测,读取
荧光强度信号值,然后将荧光信号值文件通过snp decoder(http://www.snpway.com/snpdecoder01/)软件分析,获得每个样品扩增的fam和hex荧光信号强度,并对每个信号点用图形方式输出,最后根据荧光信号强度,自动进行基因分型,获得基因型结果;
73.根据荧光信号值进行分析,荧光扫描获得fam荧光信号(蓝色)的是易感褐飞虱bph26等位基因(t)类型材料,获得hex荧光信号(绿色)的是抗褐飞虱bph26(c)类型材料,灰色为阴性对照;
74.6)parms

bph26有效性评估:在63份材料中,有57份表型为抗褐飞虱,基因型鉴定结果为tt型;6份材料为感褐飞虱,基因型cc型,该标记的有效性为98.4%,可用于水稻抗褐飞虱分子育种。
75.实施例3:
76.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的parms标记与应用,是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 lrr保守结构域snp突变的功能性parms标记与应用,包括如下步骤:
77.1)水稻材料褐飞虱抗性鉴定:以日本晴为对照,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300份水稻材料的褐飞虱抗性,筛选出抗褐飞虱材料y224;
78.2)bph26基因结构分析:采用ctab法提取y224和日本晴新鲜叶片的dna,分段扩增,纯化后送生物公司测序,利用软件vector nti 11分析bph26基因在两个水稻材料中的差异,发现在loc_os12g37280cds区域888bp,943bp和947bp位点发生c

t,c

t和t

a突变,导致由异亮氨酸变成苯丙氨酸,谷氨酸变为赖氨酸,甘氨酸变为天冬氨酸,引起bph26的无功能
79.3)bph26基因功能标记的设计与合成:根据bph26第1外显子488位点t

c突变,设计了1个parms分子标记parms

bph26,该标记由3条bph26基因的特异引物构成,在设计的正向引物中引入两个碱基的差异:
80.正向引物bph26

ra:tggggagtggaggccatgaaggtgaccaagttcatgct;
81.正向引物bph26

rg:tggggagtggaggccaagaaggtcggagtcaacggatt;
82.反向引物bph26

f:cacacgcaacaacctcatctt;
83.另外包含两条通用引物,分别与两条正向引物中有下划线的部分一致,两条通用引物尾部加有不同的荧光标记:
84.#1:gaaggtgaccaagttcatgct;
85.#2:gaaggtcggagtcaacggatt;
86.4)parms

bph26的使用:标记的3条根据bph26基因序列设计的引物及两条通用荧光引物同时加入到pcr反应体系进行扩增,bph26等位基因序列根据snp差异与正向引物bph26

fg匹配而扩增获得fam荧光信号值,与正向引物bph26

fa匹配而扩增获得hex荧光信号值,如果水稻样品在该位点为杂合状态,则两种正向引物同时扩增;
87.5)bph26基因的pcr扩增与基因分型:鉴定聚合多个抗性基因的63份水稻材料的褐飞虱抗性后,利用parms

bph26对褐飞虱基因bph26分型,将所设计的3条引物bph26

fg、bph26

fa和bph26

r及#1、#2两条通用引物同时加入到pcr反应体系中,上述pcr反应体系为10μl:5μl 2
×
parms master mix,0.15μl10 mm bph26

fg标记引物,0.15μl10 mm bph26

fa标记引物,0.4μl10 mm bph26

r通用反向引物,1μl模板dna,3.3μl ddh2o;pcr反应程序是:95℃,5min;然后10个循环95℃,20s,65℃(

0.8℃/循环),1min;然后32个循环95℃,
20s,57℃,1min
88.pcr产物在包含fam、hex和rox三种荧光检测通道的酶标仪中进行快速检测,读取荧光强度信号值,然后将荧光信号值文件通过snp decoder(http://www.snpway.com/snpdecoder01/)软件分析,获得每个样品扩增的fam和hex荧光信号强度,并对每个信号点用图形方式输出,最后根据荧光信号强度,自动进行基因分型,获得基因型结果;
89.根据荧光信号值进行分析,荧光扫描获得fam荧光信号(蓝色)的是易感褐飞虱bph26等位基因(t)类型材料,获得hex荧光信号(绿色)的是抗褐飞虱bph26(c)类型材料,灰色为阴性对照;
90.6)parms

bph26有效性评估:在63份材料中,有57份表型为抗褐飞虱,基因型鉴定结果为tt型;6份材料为感褐飞虱,基因型cc型,该标记的有效性为98.4%,可用于水稻抗褐飞虱分子育种。
91.总结:
92.1、现有技术中,常规的dna标记检测方法主要有聚丙烯酰胺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这些检测方法具有耗时长、操作繁琐、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并且使用有毒物质等缺点;毛细管电泳存在由于进样量少,因而制备能力差;由于毛细管直径小,使光路太短,用一些检测方法(如紫外吸收光谱法)时,灵敏度较低;电渗会因样品组成而变化,进而影响分离重现性等局限性。通过实施例1

3,说明本发明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的parms标记与应用,通过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 lrr保守结构域snp突变的功能性parms标记与应用,只需一次pcr扩增,操作过程简易,便于掌握,不需要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避免接触有毒化学物质。
93.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bph26的parms标记与应用,多态性极好,基因分型清楚,软件读取数据便捷,不易出错,而且parms

bph26检测结果准备可靠。
9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