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细菌培养繁殖接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88131发布日期:2021-06-22 17:0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细菌培养繁殖接种仪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细菌接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细菌培养繁殖接种仪。



背景技术:

接种仪主要起到于将细菌接种在培养皿上的作用,接种仪在化学、医疗、检测现场等领域做出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在医学行业,成绩更为显著;接种仪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测定准确自动定位等多项功能,能快捷的将细菌自动接种在培养皿上等功能,并且还具有接种速度极快、操作误差小、采菌液量准确、重现性高等特点。

目前,现有的设备在针对细菌微生物进行接种时,通常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的设备不能对培养皿进行消菌杀毒,培养皿内的细菌易对接种后的细菌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了细菌接种的效果;2、现有的设备不能实现对细菌进行连续接种的功能,从而降低了细菌接种的效率,并且,不能对接种后残留在接种装置上的细菌进行快速清理去除,易对下次接种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设备在针对细菌微生物进行接种时,不能对培养皿进行消菌杀毒,培养皿内的细菌易对接种后的细菌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了细菌接种的效果,同时,不能实现对细菌进行连续接种的功能,从而降低了细菌接种的效率,并且,不能对接种后残留在接种装置上的细菌进行快速清理去除,易对下次接种造成影响等难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细菌培养繁殖接种仪,包括支撑台、放置装置和接种装置,所述的支撑台上端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贯穿连接有放置装置,放置装置上方设置有接种装置,接种装置安装在支撑台上。

所述的放置装置包括滑动板、u型杆、环形板、卡紧柱和卡紧弹簧,所述的滑动板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支撑台连接,滑动板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贯穿连接有u型杆,u型杆靠近滑动板中部的上端卡接有培养皿,培养皿外侧设置有环形板,环形板安装在滑动板上端,环形板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多个紫外线灯,滑动板上端远离环形板的一侧开设有圆槽,圆槽侧壁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均匀连接有多个卡紧柱,卡紧柱与滑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卡紧柱远离卡紧弹簧的一端滑动配合有接种皿,具体工作时,首先,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培养皿放置在u型杆上,u型杆将培养皿带动到环形板内,之后,人工开启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对培养皿内部进行杀菌消毒,避免外界的细菌微生物对接种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接种的成功率,在消毒杀菌结束后,人工关闭紫外线灯,最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接种皿放置在圆槽内,卡紧柱通过卡紧弹簧对接种皿进行夹紧限位,从而避免接种皿在细菌提取时出现偏移,从而确保了细菌提取的成功率。

所述的接种装置包括支撑板、旋转环、支撑杆、接种机构、拉动环、卡接机构、清洗机构、烘干机构和灼烧机构,所述的支撑台上端左右对称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内端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环,旋转环内端均匀安装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旋转环之间设置有接种机构,接种机构与支撑杆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有拉动环,拉动环外表面均匀安装有多个圆柱杆,拉动环右侧设置有卡接机构,卡接机构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位于右侧的支撑板连接,接种机构前方设置有清洗机构,清洗机构安装在左侧的支撑板上,接种机构上方设置有烘干机构,烘干机构安装在左侧的支撑板上,接种机构后方设置有灼烧机构,灼烧机构安装在左侧的支撑板上,具体工作时,首先,在人工将接种皿放置在圆槽内后,人工拉开卡接机构,并转动拉动环,拉动环将接种机构穿过灼烧机构转至接种皿上方,灼烧机构对接种机构进行灼烧,从而将接种机构上的细菌进行去除,从而确保接种的精确性,避免空气中的细菌对接种造成影响,之后,人工转动接种机构,接种机构将接种皿内的细菌进行提取,人工推动滑动板,滑动板带动培养皿移动至接种机构下方,接种机构将细菌接种至培养皿内,最后,人工拉动卡接机构,拉动环将使用后的接种机构传动至清洗机构内,清洗机构对接种机构进行清洗,拉动环继续将清洗后的接种机构传动至烘干机构处,烘干机构对接种机构进行清理,从而避免对下次接种造成影响。

所述的接种机构包括转动管、滑动杆、复位弹簧、圆板、接种针、辅助框、辅助板、转动杆和凸轮,所述的转动管与支撑杆固定连接,转动管侧壁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贯穿连接有多个滑动杆,滑动杆靠近转动管中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珠,滑动杆外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一端与转动管内壁连接,复位弹簧另一端与滑动杆端部连接,滑动杆远离转动管中部的一端安装有圆板,圆板远离滑动杆的端面均匀安装有多个接种针,所述接种针外侧设置有辅助框,辅助框安装在转动管外表面,辅助框与接种针滑动配合,辅助框远离转动管的一端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辅助板,辅助板与接种针滑动配合,转动管中部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通过轴承与左侧支撑板连接,转动杆靠近转动管的一端安装有凸轮,凸轮与滚珠滑动配合,具体工作时,首先,在人工将接种皿放置在圆槽内后,人工拉开卡接机构,并转动拉动环,拉动环通过转动管带动滑动杆转动,滑动杆通过圆板带动接种针穿过灼烧机构转至接种皿上方,并将卡接机构复位,之后,人工转动转动杆,转动杆通过凸轮带动滑动杆进行进给,滑动杆通过圆板带动接种针进入接种皿内,将细菌提取至接种针上,在凸轮转动出滑动杆后,滑动杆带动接种针复位,同时,凸轮在转动一圈时,分别对位于清洗机构和烘干机构处的接种针进行推挤,清洗机构和烘干机构对接种针进行清洗和烘干,最后,人工推动滑动板,滑动板带动培养皿移动至接种机构下方,人工转动转动杆,转动杆通过凸轮带动滑动杆进行进给,滑动杆通过圆板带动接种针进入培养皿内,将细菌接种至培养皿内,从而实现接种的功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卡接机构包括连接弹簧、卡接板和卡接柱,所述的连接弹簧安装在右侧的支撑板外端,连接弹簧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板,卡接板靠近连接弹簧的一端均匀安装有多个卡接柱,卡接柱与右侧的支撑板贯穿连接,卡接柱远离卡接板的一端与右侧的旋转环滑动配合,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的方式拉动卡接板,卡接板拉动卡接柱,从而解除对旋转环的限位,之后,人工转动拉动环,拉动环通过转动管带动滑动杆转动,滑动杆通过圆板带动接种针进行换位,从而实现连续接种的功能,提高了接种的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清洗机构包括清洗杆、清洗框、清洗板、水泵和落水管,所述的清洗杆安装在左侧的支撑板内端,清洗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清洗框,清洗框靠近转动管的一端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孔,清洗框内壁安装有清洗板,清洗板内部设置有储水腔,储水腔通过注水管连接有水泵,水泵安装在清洗框远离转动管的端面上,清洗框下端安装有落水管,具体工作时,转动杆通过凸轮带动滑动杆进行进给,滑动杆通过圆板带动接种针进入清洗框内后,水泵将酒精注入清洗板内,清洗板将酒精注入接种针内,从而对接种针上残留的细菌进行清洗,避免对下次接种造成影响,清洗后的酒精通过落水管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烘干机构包括烘干杆、烘干框、气泵和出气框,所述的烘干杆安装在左侧的支撑板内端,烘干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烘干框,烘干框上端通过连杆安装有气泵,气泵下端通过进气管连接有出气框,出气框位于烘干框内部,出气框下壁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气孔,烘干框下壁均匀开设有多个烘干孔,具体工作时,转动杆通过凸轮带动滑动杆进行进给,滑动杆通过圆板带动接种针进入烘干框内,之后,人工启动气泵,气泵将过滤后的洁净空气注入出气框内,出气框将空气吹至清洗后的接种针上,从而对接种针进行烘干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灼烧机构包括长杆、灼烧框和喷焰器,所述的长杆安装在左侧的支撑板内端,长杆远离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灼烧框,灼烧框靠近转动管的一端均匀安装有多个喷焰器,具体工作时,人工将喷焰器打开,喷焰器将火喷出,之后,人工拉开卡接机构,并转动拉动环,拉动环通过转动管带动滑动杆转动,滑动杆通过圆板带动接种针穿过喷焰器转至接种皿上方,喷焰器对接种针进行灼烧处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清洗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清洗孔,清洗孔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出水孔与储水腔连通,清洗孔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多个清理毛刷,具体工作时,在接种针进入清洗框内后,水泵将酒精注入清洗板内,清洗板将酒精通过出水孔注入接种针表面,清理毛刷对接种针进行清理,从而将残留的细菌进行去除,避免对下次接种造成影响。

(三)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细菌培养繁殖接种仪,所采用的放置装置可以对培养皿进行消菌杀毒,避免培养皿内的细菌对接种后的细菌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细菌接种的效果;

2.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细菌培养繁殖接种仪,所采用的接种装置可以在接种前进行灼烧处理,从而避免接种装置上的细菌微生物对接种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接种的精确性,避免了细菌的污染;

3.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细菌培养繁殖接种仪,所采用的接种装置可以实现对细菌进行连续接种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细菌接种的效率,并且,可以对接种后残留在接种装置上的细菌进行快速清理去除,从而避免对下次接种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前往后看);

图2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后往前看);

图3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从上往下看);

图4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图4中a-a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图5中n向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图6中x向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微生物细菌培养繁殖接种仪,包括支撑台1、放置装置2和接种装置3,所述的支撑台1上端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贯穿连接有放置装置2,放置装置2上方设置有接种装置3,接种装置3安装在支撑台1上。

所述的放置装置2包括滑动板21、u型杆22、环形板23、卡紧柱24和卡紧弹簧25,所述的滑动板21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支撑台1连接,滑动板21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贯穿连接有u型杆22,u型杆22靠近滑动板21中部的上端卡接有培养皿,培养皿外侧设置有环形板23,环形板23安装在滑动板21上端,环形板23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多个紫外线灯,滑动板21上端远离环形板23的一侧开设有圆槽,圆槽侧壁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均匀连接有多个卡紧柱24,卡紧柱24与滑动板21之间固定连接有卡紧弹簧25,卡紧柱24远离卡紧弹簧25的一端滑动配合有接种皿,具体工作时,首先,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培养皿放置在u型杆22上,u型杆22将培养皿带动到环形板23内,之后,人工开启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对培养皿内部进行杀菌消毒,避免外界的细菌微生物对接种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接种的成功率,在消毒杀菌结束后,人工关闭紫外线灯,最后,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接种皿放置在圆槽内,卡紧柱24通过卡紧弹簧25对接种皿进行夹紧限位,从而避免接种皿在细菌提取时出现偏移,从而确保了细菌提取的成功率。

所述的接种装置3包括支撑板31、旋转环32、支撑杆33、接种机构34、拉动环35、卡接机构36、清洗机构37、烘干机构38和灼烧机构39,所述的支撑台1上端左右对称安装有支撑板31,支撑板31内端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环32,旋转环32内端均匀安装有多个支撑杆33,所述旋转环32之间设置有接种机构34,接种机构34与支撑杆33固定连接,位于右侧的支撑杆33之间固定连接有拉动环35,拉动环35外表面均匀安装有多个圆柱杆,拉动环35右侧设置有卡接机构36,卡接机构36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位于右侧的支撑板31连接,接种机构34前方设置有清洗机构37,清洗机构37安装在左侧的支撑板31上,接种机构34上方设置有烘干机构38,烘干机构38安装在左侧的支撑板31上,接种机构34后方设置有灼烧机构39,灼烧机构39安装在左侧的支撑板31上,具体工作时,首先,在人工将接种皿放置在圆槽内后,人工拉开卡接机构36,并转动拉动环35,拉动环35将接种机构34穿过灼烧机构39转至接种皿上方,灼烧机构39对接种机构34进行灼烧,从而将接种机构34上的细菌进行去除,从而确保接种的精确性,避免空气中的细菌对接种造成影响,之后,人工转动接种机构34,接种机构34将接种皿内的细菌进行提取,人工推动滑动板21,滑动板21带动培养皿移动至接种机构34下方,接种机构34将细菌接种至培养皿内,最后,人工拉动卡接机构36,拉动环35将使用后的接种机构34传动至清洗机构37内,清洗机构37对接种机构34进行清洗,拉动环35继续将清洗后的接种机构34传动至烘干机构38处,烘干机构38对接种机构34进行清理,从而避免对下次接种造成影响。

所述的接种机构34包括转动管341、滑动杆342、复位弹簧343、圆板344、接种针345、辅助框346、辅助板347、转动杆348和凸轮349,所述的转动管341与支撑杆33固定连接,转动管341侧壁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贯穿连接有多个滑动杆342,滑动杆342靠近转动管341中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珠,滑动杆342外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343,复位弹簧343一端与转动管341内壁连接,复位弹簧343另一端与滑动杆342端部连接,滑动杆342远离转动管341中部的一端安装有圆板344,圆板344远离滑动杆342的端面均匀安装有多个接种针345,所述接种针345外侧设置有辅助框346,辅助框346安装在转动管341外表面,辅助框346与接种针345滑动配合,辅助框346远离转动管341的一端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有辅助板347,辅助板347与接种针345滑动配合,转动管341中部设置有转动杆348,转动杆348通过轴承与左侧支撑板31连接,转动杆348靠近转动管341的一端安装有凸轮349,凸轮349与滚珠滑动配合,具体工作时,首先,在人工将接种皿放置在圆槽内后,人工拉开卡接机构36,并转动拉动环35,拉动环35通过转动管341带动滑动杆342转动,滑动杆342通过圆板344带动接种针345穿过灼烧机构39转至接种皿上方,并将卡接机构36复位,之后,人工转动转动杆348,转动杆348通过凸轮349带动滑动杆342进行进给,滑动杆342通过圆板344带动接种针345进入接种皿内,将细菌提取至接种针345上,在凸轮349转动出滑动杆342后,滑动杆342带动接种针345复位,同时,凸轮349在转动一圈时,分别对位于清洗机构37和烘干机构38处的接种针345进行推挤,清洗机构37和烘干机构38对接种针345进行清洗和烘干,最后,人工推动滑动板21,滑动板21带动培养皿移动至接种机构34下方,人工转动转动杆348,转动杆348通过凸轮349带动滑动杆342进行进给,滑动杆342通过圆板344带动接种针345进入培养皿内,将细菌接种至培养皿内,从而实现接种的功能。

所述的卡接机构36包括连接弹簧361、卡接板362和卡接柱363,所述的连接弹簧361安装在右侧的支撑板31外端,连接弹簧361右端固定连接有卡接板362,卡接板362靠近连接弹簧361的一端均匀安装有多个卡接柱363,卡接柱363与右侧的支撑板31贯穿连接,卡接柱363远离卡接板362的一端与右侧的旋转环32滑动配合,具体工作时,通过人工的方式拉动卡接板362,卡接板362拉动卡接柱363,从而解除对旋转环32的限位,之后,人工转动拉动环35,拉动环35通过转动管341带动滑动杆342转动,滑动杆342通过圆板344带动接种针345进行换位,从而实现连续接种的功能,提高了接种的效率。

所述的清洗机构37包括清洗杆371、清洗框372、清洗板373、水泵374和落水管375,所述的清洗杆371安装在左侧的支撑板31内端,清洗杆371远离支撑板31的一端安装有清洗框372,清洗框372靠近转动管341的一端均匀开设有多个圆孔,清洗框372内壁安装有清洗板373,清洗板373内部设置有储水腔,储水腔通过注水管连接有水泵374,水泵374安装在清洗框372远离转动管341的端面上,清洗框372下端安装有落水管375,具体工作时,转动杆348通过凸轮349带动滑动杆342进行进给,滑动杆342通过圆板344带动接种针345进入清洗框372内后,水泵374将酒精注入清洗板373内,清洗板373将酒精注入接种针345内,从而对接种针345上残留的细菌进行清洗,避免对下次接种造成影响,清洗后的酒精通过落水管375排出。

所述的清洗板373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清洗孔,清洗孔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出水孔与储水腔连通,清洗孔内壁上均匀安装有多个清理毛刷,具体工作时,在接种针345进入清洗框372内后,水泵374将酒精注入清洗板373内,清洗板373将酒精通过出水孔注入接种针345表面,清理毛刷对接种针345进行清理,从而将残留的细菌进行去除,避免对下次接种造成影响。

所述的烘干机构38包括烘干杆381、烘干框382、气泵383和出气框384,所述的烘干杆381安装在左侧的支撑板31内端,烘干杆381远离支撑板31的一端安装有烘干框382,烘干框382上端通过连杆安装有气泵383,气泵383下端通过进气管连接有出气框384,出气框384位于烘干框382内部,出气框384下壁均匀开设有多个出气孔,烘干框382下壁均匀开设有多个烘干孔,具体工作时,转动杆348通过凸轮349带动滑动杆342进行进给,滑动杆342通过圆板344带动接种针345进入烘干框382内,之后,人工启动气泵383,气泵383将过滤后的洁净空气注入出气框384内,出气框384将空气吹至清洗后的接种针345上,从而对接种针345进行烘干处理。

所述的灼烧机构39包括长杆391、灼烧框392和喷焰器393,所述的长杆391安装在左侧的支撑板31内端,长杆391远离支撑板31的一端安装有灼烧框392,灼烧框392靠近转动管341的一端均匀安装有多个喷焰器393,具体工作时,人工将喷焰器393打开,喷焰器393将火喷出,之后,人工拉开卡接机构36,并转动拉动环35,拉动环35通过转动管341带动滑动杆342转动,滑动杆342通过圆板344带动接种针345穿过喷焰器393转至接种皿上方,喷焰器393对接种针345进行灼烧处理。

接种时:s1:首先,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培养皿放置在u型杆22上,u型杆22将培养皿带动到环形板23内,人工开启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对培养皿内部进行杀菌消毒,之后,人工关闭紫外线灯,最后,人工将接种皿放置在圆槽内;

s2:人工拉开卡接机构36,并转动拉动环35,拉动环35通过转动管341带动滑动杆342转动,滑动杆342通过圆板344带动接种针345穿过灼烧机构39转至接种皿上方,并将卡接机构36复位;

s3:人工转动转动杆348,转动杆348通过凸轮349带动滑动杆342进行进给,滑动杆342通过圆板344带动接种针345进入接种皿内,将细菌提取至接种针345上,在凸轮349转动出滑动杆342后,滑动杆342带动接种针345复位,同时,凸轮349继续旋转,从而将接种针345推挤至清洗机构37和烘干机构38内,清洗机构37和烘干机构38对接种针345进行清洗和烘干;

s4:人工推动滑动板21,滑动板21带动培养皿移动至接种机构34下方,之后,人工转动转动杆348,转动杆348通过凸轮349带动滑动杆342进行进给,滑动杆342通过圆板344带动接种针345进入培养皿内,将细菌接种至培养皿内,接种完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