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增殖的功能肽混合粉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26394507发布日期:2021-08-24 16:0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鱼骨提取肽
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增殖的功能肽混合粉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已跃居世界各种常见疾病的第7位,被公认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健康问题。骨质疏松的发病与生活习惯、激素调控及遗传多种因素有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研究学者大都从引起骨吸收和骨形成平衡被打破的因素找起。成骨细胞主要参与骨形成,破骨细胞参与骨吸收,从细胞生物学角度讲,骨平衡就是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骨成熟过程中的相互制约关系。成骨细胞作为骨形成过程中的最关键的功能细胞,其所分泌的骨基质,在骨重建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成骨细胞的增殖也可以生成丰富的胶原,通过基质钙化的方式生成更多的新的骨组织。此外若成骨细胞的数目减少,生物功能降低,将会导致骨形成的减少,骨密度的降低,骨小梁逐渐变窄,又因为成骨细胞聚集至骨陷窝处的能力减弱,被破骨细胞吸收的骨陷窝无法得到修补,最终导致骨的减少。所以骨质疏松发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成骨细胞的数量与功能相对不足。目前,传统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骨吸收抑制剂和骨形成促进剂。骨吸收抑制剂主要是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性,从而抑制骨的吸收来减缓骨钙的丢失,但由于骨质疏松症患者通常都会钙吸收不足,若单独应用此类药物则可能造成低钙血症。而骨形成促进剂目前研究较少,主要包括甲状旁腺激素、细胞因子、氟化物和锶制剂等,但其来源有限,靶向性差也限制了其应用。随着现代患者在饮食与健康方面的意识提高,食源性生物活性肽因其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价格竞争力强和易于吸收等优点在预防和治疗治骨质疏松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骨胶原蛋白占到骨组织有机质的90%以上,对于维持骨结构的完整性非常重要,并能够螯合钙质,防止骨组织钙质流失。骨胶原蛋白肽是骨胶原蛋白降解产生的多肽,研究表明,摄入胶原蛋白肽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流失的胶原蛋白,这可能是因为部分低于10个氨基酸的短肽可以被肠道上皮细胞直接吸收,在体内合成蛋白质。因此,摄入骨胶原蛋白肽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骨胶原蛋白,从而达到防治骨组织钙质流失和骨质疏松症的效果。专利号cn201910225417.0,
专利名称:“一种金枪鱼骨胶原多肽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枪鱼骨胶原多肽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金枪鱼骨蛋白与蒸馏水混匀,并进行加热加压处理,得到金枪鱼骨蛋白浆液;调节金枪鱼骨蛋白浆液ph,并加入木瓜蛋白酶进行酶解,得到酶解液;将酶解液灭酶,得到灭酶酶解液;将灭酶酶解液静置冷却,离心取上清液后再进行超滤处理,得胶原多肽粗液;将胶原多肽粗液依次加入到阴离子交换树脂层析柱中洗脱,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中洗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化处理,即得金枪鱼骨胶原多肽。其不足之处在于,骨胶原多肽后续服用过程中的容易被过早分解,稳定性难以保证,营养价值较低。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提取肽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增殖能力差的问题,提供一种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增殖的功能肽混合粉及其应用,通过在金枪鱼骨中提取的功能肽表面包覆保护层,控制功能肽的释放位置及释放速度,来提升功能肽的稳定性及其营养价值,促进人体肠道的吸收,制备出易于消化并能够充分吸收的功能肽制品,避免了功能肽的浪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增殖的功能肽混合粉,所述功能肽混合粉的配方包括:30~40%功能肽微胶囊;10~20%低聚半乳糖;5~10%酪蛋白磷酸肽;5~10%牛磺酸;5~10%维生素c;1~2%微晶纤维素和1~2%羧甲基纤维素;其余为乳清蛋白粉。上述各组分的添加既能增加功能肽混合粉的口感,又能提升功能肽混合粉的营养组分,使得功能肽混合粉整体的营养价值更高,各添加组分之间的融合性能较好,不会相互发生反应,破坏彼此的营养成分有效性。另外,功能肽微胶囊的壁材含有瓜尔豆胶和黄原胶,在水中溶解后会以胶体溶液形式存在,添加一定量的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可以提高功能肽混合粉溶液的稳定性,避免功能肽微胶囊在溶液中聚集成大颗粒而沉淀而影响其消化吸收。作为优选,所述功能肽混合粉的配方包括:32~38%功能肽微胶囊;12~18%低聚半乳糖;7~9%酪蛋白磷酸肽;6~9%牛磺酸;7~9%维生素c;1.2~1.8%微晶纤维素和1.2~1.8%羧甲基纤维素;其余为乳清蛋白粉。作为优选,所述功能肽混合粉的配方包括:35%功能肽微胶囊;15%低聚半乳糖;8%酪蛋白磷酸肽;8%牛磺酸;8%维生素c;1.5%微晶纤维素和1.5%羧甲基纤维素;其余为乳清蛋白粉。作为优选,所述功能肽微胶囊的制备过程为:(1)将醋酸纤维素溶于乙醇中,加入淀粉混合均匀,滴加二聚丙三醇,继续加入蚕丝蛋白纤维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升温至50-55℃反应,反应完毕后加入功能肽粉,并继续搅拌20-25min,2000-2300r/min条件下均质5-10min;所得溶液在进风温度45-50℃、出风温度30-35℃、进料速度70-90ml/h下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单层包覆微胶囊;(2)将壁材各组分按照比例混匀,加入上述单层包覆微胶囊混匀采用均质机进行乳化均质处理,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功能肽微胶囊。本发明的功能肽微胶囊通过内部单层与壁材共同包覆来实现其在肠道中才会分解,且其内部的功能肽缓慢释放及均匀释放,有利于促进肠道的均匀吸收,且不会一次释放过多功能肽导致肠道来不及吸收而造成浪费。壁材成分保证功能肽的口感及其在口腔、食管及胃中的稳定性,防止功能肽过早的释放,而在未达到肠道中时便发生水解,破坏功能肽的稳定性,影响其营养成分及其吸收后的功能作用。步骤(1)中单层包覆微胶囊中单层壳层的作用主要是对包覆的功能肽粉起到缓释且均匀释放的作用,因为单层包覆微胶囊壳层中含有淀粉及蚕丝蛋白纤维,而肠道中含有淀粉酶与胰蛋白酶,当功能肽微胶囊到达肠道中后,在碱性环境中壁材降解,将单层包覆微胶囊裸露出来。单层包覆微胶囊在肠液的作用下,由于淀粉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蚕丝蛋白纤维的亲水性要差,所以淀粉会更快受到淀粉酶的酶解作用,促进淀粉酶的水解,当淀粉被水解后,单层壳层产生小孔,内部的功能肽会开始释放;当功能肽微胶囊中的部分功能肽释放之后,肠液会通过小孔进入到功能肽微胶囊内部,单层包覆微胶囊的单层壳层会受到胰蛋白酶的内外渗透并酶解,蚕丝蛋白纤维被酶解消化之后会形成不连续的残段纤维,由于蚕丝蛋白纤维占单层壳层的比重较大,当其被部分酶解消化之后,单层壳层结构会逐步具有更多的孔隙甚至包覆结构坍塌,对内部剩余的功能肽起到释放或者挤压作用,促进剩余功能肽的释放。该结构变化避免了随着功能肽逐步释放所带来的功能肽微胶囊内部后续剩余肽无法快速释放或者充分释放的问题,使得功能肽微胶囊中功能肽充分释放并且是均匀释放,促进了肠道均匀吸收,避免了功能肽的浪费。单层壳层具体反应机理为:本发明采用含有多羧基与羟基的醋酸纤维素作为包覆层主体,再加入二聚丙三醇,二者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进一步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单层包覆微胶囊的壳层,二者在酯化反应与聚合反应的过程中,所形成酯化产物与聚合产物同时与蚕丝蛋白纤维表面的氨基及淀粉表面的羟基进行反应,使各成分之间产生连接的化学键,最终醋酸纤维素聚合产物与蚕丝蛋白纤维、淀粉形成一个整体性好且包覆性能好、流动性高,均匀性好的包覆壳层。作为优选,步骤(1)中,醋酸纤维素、乙醇、淀粉、二聚丙三醇、蚕丝蛋白纤维、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及功能肽粉的比例为20-22g:450-480ml:15-18g:40-45ml:12-16g:0.5-0.8g:15-20g。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蚕丝蛋白纤维的长度为1-1.5mm作为优选,步骤(2)中,单层包覆微胶囊与壁材的质量比为5:1~10:1;乳化均质条件:温度50~60℃,转速1500~1800rpm;喷雾干燥的条件:进风温度40~50℃,出风温度30~35℃,进料速度35~40ml/min。作为优选,步骤(2)中,壁材组分及质量比:瓜尔豆胶、黄原胶、白糊精、桔子油香精、胡萝卜素、柠檬酸钠、苯甲酸、白砂糖及水=160~165g:182~185g:300~310g:182~185g:57~60g:380~390g:36~40g:30~35g:50~60g。本发明所使用的壁材与单层包覆微胶囊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同时壁材成分也与功能肽混合粉的组分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胶体溶液,对功能肽微胶囊起到多重保护作用。所述的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增殖的功能肽混合粉在饮品中的应用。作为优选,所述饮品的制备过程:在40~55℃的温水中加入质量分数2~5%的功能肽混合粉,搅拌均匀使其完全溶解,得到功能肽饮品。采用冲泡方式进行服用,能够随取随饮,功能肽混合粉在温水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与稳定性,且不会破坏功能肽微胶囊的结构,使得服用更加方便。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提供一种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增殖的功能肽混合粉及其应用,通过在金枪鱼骨中提取的功能肽表面包覆保护层,通过控制功能肽的释放位置及释放速度;(2)通过双层材料的包覆,来保证功能肽在肠道中释放,保护功能肽结构不被破坏,同时保证功能肽的释放速度达到匀速,最大限度的保证功能肽能够被及时吸收;(3)提升功能肽的稳定性及其营养价值,促进人体肠道的吸收,制备出易于消化并能够充分吸收的功能肽制品,避免了功能肽的浪费,降低功能肽制备成本。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总实施例1、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增殖的功能肽混合粉在饮品中的应用。所述饮品的制备过程:在40~55℃的温水中加入质量分数2~5%的功能肽混合粉,搅拌均匀使其完全溶解,得到功能肽饮品。2、所述功能肽混合粉的配方包括:30~40%功能肽微胶囊;10~20%低聚半乳糖;5~10%酪蛋白磷酸肽;5~10%牛磺酸;5~10%维生素c;1~2%微晶纤维素和1~2%羧甲基纤维素;其余为乳清蛋白粉。3、所述功能肽微胶囊的制备过程为:(1)将醋酸纤维素溶于乙醇中,加入淀粉混合均匀,滴加二聚丙三醇,继续加入蚕丝蛋白纤维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升温至50-55℃反应,反应完毕后加入功能肽粉,并继续搅拌20-25min,2000-2300r/min条件下均质5-10min;所得溶液在进风温度45-50℃、出风温度30-35℃、进料速度70-90ml/h下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单层包覆微胶囊;醋酸纤维素、乙醇、淀粉、二聚丙三醇、蚕丝蛋白纤维、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及功能肽粉的比例为20-22g:450-480ml:15-18g:40-45ml:12-16g:0.5-0.8g:15-20g;所述蚕丝蛋白纤维的长度为1-1.5mm。(2)将壁材各组分按照比例混匀,加入上述单层包覆微胶囊混匀采用均质机进行乳化均质处理,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功能肽微胶囊;壁材组分及质量比:瓜尔豆胶、黄原胶、白糊精、桔子油香精、胡萝卜素、柠檬酸钠、苯甲酸、白砂糖及水=160~165g:182~185g:300~310g:182~185g:57~60g:380~390g:36~40g:30~35g:50~60g;单层包覆微胶囊与壁材的质量比为5:1~10:1;乳化均质条件:温度50~60℃,转速1500~1800rpm;喷雾干燥的条件:进风温度40~50℃,出风温度30~35℃,进料速度35~40ml/min。实施例11、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增殖的功能肽混合粉在饮品中的应用。所述饮品的制备过程:在48℃的温水中加入质量分数3.5%的功能肽混合粉,搅拌均匀使其完全溶解,得到功能肽饮品。2、所述功能肽混合粉的配方包括:35%功能肽微胶囊;15%低聚半乳糖;8%酪蛋白磷酸肽;8%牛磺酸;8%维生素c;1.5%微晶纤维素和1.5%羧甲基纤维素;其余为乳清蛋白粉。3、所述功能肽微胶囊的制备过程为:(1)将醋酸纤维素溶于乙醇中,加入淀粉混合均匀,滴加二聚丙三醇,继续加入蚕丝蛋白纤维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升温至53℃反应,反应完毕后加入功能肽粉,并继续搅拌22min,2150r/min条件下均质8min;所得溶液在进风温度48℃、出风温度33℃、进料速度80ml/h下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单层包覆微胶囊;醋酸纤维素、乙醇、淀粉、二聚丙三醇、蚕丝蛋白纤维、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及功能肽粉的比例为21g:465ml:16.5g:42ml:14g:0.65g:18g;所述蚕丝蛋白纤维的长度为1.2mm。(2)将壁材各组分按照比例混匀,加入上述单层包覆微胶囊混匀采用均质机进行乳化均质处理,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功能肽微胶囊;壁材组分及质量比:瓜尔豆胶、黄原胶、白糊精、桔子油香精、胡萝卜素、柠檬酸钠、苯甲酸、白砂糖及水=162g:183.5g:305g:182~185g:58g:385g:38g:33g:55g;单层包覆微胶囊与壁材的质量比为7:1;乳化均质条件:温度55℃,转速1650rpm;喷雾干燥的条件:进风温度45℃,出风温度32℃,进料速度38ml/min。实施例21、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增殖的功能肽混合粉在饮品中的应用。所述饮品的制备过程:在40℃的温水中加入质量分数2%的功能肽混合粉,搅拌均匀使其完全溶解,得到功能肽饮品。2、所述功能肽混合粉的配方包括:30%功能肽微胶囊;20%低聚半乳糖;5%酪蛋白磷酸肽;10%牛磺酸;5%维生素c;2%微晶纤维素和1%羧甲基纤维素;其余为乳清蛋白粉。3、所述功能肽微胶囊的制备过程为:(1)将醋酸纤维素溶于乙醇中,加入淀粉混合均匀,滴加二聚丙三醇,继续加入蚕丝蛋白纤维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升温至50℃反应,反应完毕后加入功能肽粉,并继续搅拌25min,2000r/min条件下均质10min;所得溶液在进风温度45℃、出风温度35℃、进料速度70ml/h下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单层包覆微胶囊;醋酸纤维素、乙醇、淀粉、二聚丙三醇、蚕丝蛋白纤维、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及功能肽粉的比例为20g:450ml:15g:45ml:12g:0.8g:15g;所述蚕丝蛋白纤维的长度为1.5mm。(2)将壁材各组分按照比例混匀,加入上述单层包覆微胶囊混匀采用均质机进行乳化均质处理,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功能肽微胶囊;壁材组分及质量比:瓜尔豆胶、黄原胶、白糊精、桔子油香精、胡萝卜素、柠檬酸钠、苯甲酸、白砂糖及水=160g:185g:300g:182g:60g:380g:40g:30g:60g;单层包覆微胶囊与壁材的质量比为8:1;乳化均质条件:温度50℃,转速1500rpm;喷雾干燥的条件:进风温度50℃,出风温度30℃,进料速度40ml/min。实施例31、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增殖的功能肽混合粉在饮品中的应用。所述饮品的制备过程:在55℃的温水中加入质量分数2%的功能肽混合粉,搅拌均匀使其完全溶解,得到功能肽饮品。2、所述功能肽混合粉的配方包括:40%功能肽微胶囊;10%低聚半乳糖;5%酪蛋白磷酸肽;10%牛磺酸;5%维生素c;1%微晶纤维素和2%羧甲基纤维素;其余为乳清蛋白粉。3、所述功能肽微胶囊的制备过程为:(1)将醋酸纤维素溶于乙醇中,加入淀粉混合均匀,滴加二聚丙三醇,继续加入蚕丝蛋白纤维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升温至50℃反应,反应完毕后加入功能肽粉,并继续搅拌25min,2000r/min条件下均质5min;所得溶液在进风温度50℃、出风温度30℃、进料速度70ml/h下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单层包覆微胶囊;醋酸纤维素、乙醇、淀粉、二聚丙三醇、蚕丝蛋白纤维、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及功能肽粉的比例为20g:480ml:15g:45ml:12g:0.8g:15g;所述蚕丝蛋白纤维的长度为1mm。(2)将壁材各组分按照比例混匀,加入上述单层包覆微胶囊混匀采用均质机进行乳化均质处理,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功能肽微胶囊;壁材组分及质量比:瓜尔豆胶、黄原胶、白糊精、桔子油香精、胡萝卜素、柠檬酸钠、苯甲酸、白砂糖及水=160g:182g:310g:182g:60g:380g:40g:30g:60g;单层包覆微胶囊与壁材的质量比为5:1;乳化均质条件:温度50℃,转速1800rpm;喷雾干燥的条件:进风温度40℃,出风温度35℃,进料速度35ml/min。实施例41、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增殖的功能肽混合粉在饮品中的应用。所述饮品的制备过程:在43℃的温水中加入质量分数3%的功能肽混合粉,搅拌均匀使其完全溶解,得到功能肽饮品。2、所述功能肽混合粉的配方包括:32%功能肽微胶囊;12%低聚半乳糖;6%酪蛋白磷酸肽;6%牛磺酸;9%维生素c;1.2%微晶纤维素和1.8%羧甲基纤维素;其余为乳清蛋白粉。3、所述功能肽微胶囊的制备过程为:(1)将醋酸纤维素溶于乙醇中,加入淀粉混合均匀,滴加二聚丙三醇,继续加入蚕丝蛋白纤维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升温至51℃反应,反应完毕后加入功能肽粉,并继续搅拌21min,2100r/min条件下均质6min;所得溶液在进风温度46℃、出风温度31℃、进料速度75ml/h下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单层包覆微胶囊;醋酸纤维素、乙醇、淀粉、二聚丙三醇、蚕丝蛋白纤维、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及功能肽粉的比例为21.5g:470ml:17g:44ml:15g:0.7g:19g;所述蚕丝蛋白纤维的长度为1.4mm。(2)将壁材各组分按照比例混匀,加入上述单层包覆微胶囊混匀采用均质机进行乳化均质处理,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功能肽微胶囊;壁材组分及质量比:瓜尔豆胶、黄原胶、白糊精、桔子油香精、胡萝卜素、柠檬酸钠、苯甲酸、白砂糖及水=161g:183g:302g:184g:59g:382g:37g:32g:52g;单层包覆微胶囊与壁材的质量比为6:1;乳化均质条件:温度52℃,转速1600rpm;喷雾干燥的条件:进风温度42℃,出风温度31℃,进料速度39ml/min。实施例51、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增殖的功能肽混合粉在饮品中的应用。所述饮品的制备过程:在53℃的温水中加入质量分数4%的功能肽混合粉,搅拌均匀使其完全溶解,得到功能肽饮品。2、所述功能肽混合粉的配方包括:38%功能肽微胶囊;18%低聚半乳糖;8%酪蛋白磷酸肽;6%牛磺酸;8%维生素c;1.8%微晶纤维素和1.8%羧甲基纤维素;其余为乳清蛋白粉。3、所述功能肽微胶囊的制备过程为:(1)将醋酸纤维素溶于乙醇中,加入淀粉混合均匀,滴加二聚丙三醇,继续加入蚕丝蛋白纤维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升温至54℃反应,反应完毕后加入功能肽粉,并继续搅拌24min,2250r/min条件下均质8min;所得溶液在进风温度49℃、出风温度34℃、进料速度85ml/h下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单层包覆微胶囊;醋酸纤维素、乙醇、淀粉、二聚丙三醇、蚕丝蛋白纤维、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及功能肽粉的比例为21.5g:455ml:16g:42ml:13g:0.6g:17g;所述蚕丝蛋白纤维的长度为1.1mm。(2)将壁材各组分按照比例混匀,加入上述单层包覆微胶囊混匀采用均质机进行乳化均质处理,再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功能肽微胶囊;壁材组分及质量比:瓜尔豆胶、黄原胶、白糊精、桔子油香精、胡萝卜素、柠檬酸钠、苯甲酸、白砂糖及水=164g:184g:308g:184g:58g:388g:37g:33g:58g;单层包覆微胶囊与壁材的质量比为9:1;乳化均质条件:温度58℃,转速1750rpm;喷雾干燥的条件:进风温度48℃,出风温度34℃,进料速度39ml/min。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功能肽未进行包覆,其余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功能肽微胶囊未包覆壁材,其余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功能肽微胶囊未进行内层包覆,即未包覆单层壳层,其余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单层包覆微胶囊之比过程中未加入蚕丝蛋白纤维,其余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蚕丝蛋白纤维的加入量过量,由14g增加到了25g,其余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单层包覆微胶囊与壁材的质量比过大为15:1,其余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比例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功能肽混合粉中未加入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其余步骤均与实施例1相同。对以上实施例及对比例,通过检测成骨功能肽微胶囊在模拟胃液环境和模拟小肠液环境中的释放速度,评估微胶囊对成骨功能肽在胃液环境下的保护效果以及在肠道环境的缓释效果。(1)在模拟胃液环境中的释放精确称取已干燥的微囊100mg装入100ml锥形瓶,加入新鲜配制的人工胃液50ml,恒温水浴振荡器中(37±1)℃、60r/min条件下反应,每隔1h取出3ml模拟胃液,在28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同时补充同体积模拟胃液。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模拟胃液中肽含量,计算肽的释放率。释放率(%)=胃液模拟液中释放的总肽量/(加入的微囊质量×载药质量)×100(2)在模拟小肠液环境中的释放将100mg微囊加入50ml模拟肠液中,测定方法与在模拟胃液中相同。表1成骨功能肽微胶囊在胃蛋白酶和淀粉酶作用下的保持率结果对以上实施例及对比例,通过检测成骨功能肽混合粉对成骨前体细胞增殖率和分化的影响,进行评估其应用效果。(1)成骨前体细胞增殖率检测从液氮中取出冻存架,取成骨前体细胞mc3t3-e进行复苏培养传代1-2次后,取正常生长的成骨前体细胞mc3t3-e1,以每孔5×103/100μl/孔接种到96孔板,培养1天后,换液含加功能肽混合粉终浓度至500mg/l的培养液培养,设不含功能肽的培养液为对照组,每组设5个重复孔,培养2天后加5mg/ml的mtt20μl/孔,培养4h后去除上清,每孔加100μldmso震荡10min,570nm酶标仪检测吸光度od值。增殖率=(od样品-od对照)×100%/od对照(2)成骨前体细胞的分化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是成骨细胞分泌的一种功能性酶,组织与细胞表达的特异性强,alp通过分解磷酸酯使局部的无机磷浓度增加,以促进基质的矿化,alp的活力与骨的形成密切相关,因此是检测成骨细胞的存在和成骨细胞分化成熟的特异性标志。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培养,以每孔5×103/100μl/孔接种到96孔板,培养1天后,换液含加功能肽粉混合粉终浓度至500mg/l培养液培养,设不含功能肽粉培养液为对照组,每组设5个重复孔,隔天换液,培养5天后弃培养液,用pbs洗两次,加入0.2%的tritonx-10050μl4℃过夜裂解细胞,取裂解液上清根据碱性磷酸酶(alp)检测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检测碱性磷酸酶(alp)的活力。表1各项目制备得到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增殖功能肽对成骨前体细胞增殖率影响项目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率mc3t3-e1成骨细胞alp活性实施例124.3%0.85u/mgprot实施例226.0%0.87u/mgprot实施例325.6%0.88u/mgprot实施例424.9%0.86u/mgprot实施例525.4%0.85u/mgprot对比例119.2%0.73u/mgprot对比例217.7%0.72u/mgprot对比例315.8%0.71u/mgprot对比例416.5%0.69u/mgprot对比例516.9%0.71u/mgprot对比例617.3%0.73u/mgprot对比例713.9%0.61u/mgprot结论:经过评估后的结果可以看出,由实施例1-5可以看出,在本发明制备步骤及制备工艺范围内制备出来的功能肽具有较高的促mc3t3-e1成骨细胞增殖率,并且促进mc3t3-e1成骨细胞的分化,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与促吸性,保质期限更长,保证功能肽在肠道中释放,保护功能肽结构不被破坏,同时保证功能肽的释放速度达到匀速,最大限度的保证功能肽能够被及时吸收,大大提升功能肽混合粉的营养价值。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功能肽未进行包覆;未进行包覆的功能肽稳定性较差,当其从口腔经食管到达胃部的时候,均会发生水解,当其到达肠道吸收部位的时候,功能肽的结构大部分以遭到破坏,所以其性能评估较差。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功能肽微胶囊未包覆壁材;本发明的壁材是能够起到防止功能肽微胶囊在到达肠道之前发生水解的作用,若未包覆壁材,则单层微胶囊在胃部便会发生酶解释放,功能肽会遭到破坏,致使其最终的功能性下降。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功能肽微胶囊未进行内层包覆,即未包覆单层壳层;当功能肽微胶囊到达肠道之后,在碱性肠液的作用下功能肽微胶囊内部的功能肽会瞬间释放,使得肠道来不及充分吸收,多余的功能肽便提早释放遭到破坏或者前往下一站,造成功能肽浪费,同时也缩短了肠道吸收周期。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单层包覆微胶囊之比过程中未加入蚕丝蛋白纤维;未加入蚕丝蛋白纤维,当淀粉被水解后内部的功能肽被释放出来,但是随着功能肽的逐步释放,功能肽微胶囊内的功能肽便会减少,在相同孔径释放通路的条件下,会使得其释放浓度降低,后续功能肽释放过慢甚至来不及完全释放便随着微胶囊壳体一起排出体外,降低功能肽混合粉的营养价值。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功能肽微胶囊中蚕丝蛋白纤维的加入量过量,由14g增加到了25g;由于内层单层壳层中蚕丝蛋白纤维的加入量过多,就使得内层单层壳层在胰蛋白酶的酶解作用下过多的破坏并过早的坍塌,使得最终功能肽过多过早的释放,造成与对比例3类似的影响。对比例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单层包覆微胶囊与壁材的质量比过大为15:1;壁材成分过少,会使得其对功能肽微胶囊整体的保护性能较差,最终对功能肽微胶囊的包覆结构造成过早的破坏,进而破坏功能肽分子结构,降低其营养价值。对比例7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功能肽混合粉中未加入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未添加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会使得功能肽混合粉在水中稳定性降低,导致功能肽微胶囊聚集成大的颗粒而沉淀,影响功能肽的消化吸收。由上述实施例1~5及对比例1~7相关的数据可知,只有在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方案,才能够在各方面均能满足上述要求,得出最优化的方案,得到最优的功能肽混合粉。而对于配比的改动、原料的替换/加减,或者加料顺序的改变,均会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本发明中所用原料、设备,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用原料、设备;本发明中所用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方法。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