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羽绒清洗蓬松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841380发布日期:2021-10-08 22:55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羽绒清洗蓬松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属于日用化学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羽绒清洗蓬松剂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羽绒清洗蓬松剂。
技术背景
2.羽绒为一种天然蛋白纤维,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质地轻柔,并且具有吸湿散热的良好性能,能够不断吸收并排出人体汗液,给人温暖舒适感受。其中羽绒的蓬松度是衡量羽绒的保暖轻柔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蓬松度越高,羽绒的弹性、保温性和舒适性越好。由于羽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其结构中的二硫键容易被氧化剂破坏,使蛋白质降解造成蓬松度降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成团、起球、发黄现象都会降低羽绒的蓬松度,影响舒适度。
3.目前处理羽绒的普遍方法是利用优良的蓬松剂处理羽绒,羽绒蓬松剂中柔软(顺)剂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成分,其结构大多是长链季铵盐,均难溶于冷水。若蓬松剂不易溶于冷水,不仅使漂洗困难浪费水资源,而且过多的柔软剂残留在羽绒表面反而对羽绒蓬松起到抑制作用,现有的多数羽绒蓬松剂均需要加入乙醇等溶剂进行增溶,使蓬松剂易溶于冷水,溶剂的加入虽然对羽绒的蓬松度影响较小,但对羽绒具有较强的脱脂作用,使羽绒的保暖性能大打折扣。
4.基于上述分析,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季铵盐类阳离子表面活性,控制一定疏水度可以很好溶解于水溶液中使羽绒达到蓬松效果,并且清洗过后基本在羽绒表面没有残留。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不足,本技术解决了传统的蓬松剂成分复杂,成本较高并且水溶性不高的难题,整个制备工艺中无需乙醇等辅助溶剂增溶。有效减弱辅助溶剂对羽绒的脱脂作用,从而提高羽绒保暖性。本发明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用良好溶解性,并且有较强去污能力。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手段实现的:
6.一种羽绒蓬松剂,包括:表面活性剂5

35份、水60

75份、香精5

9份、除臭剂5

12份。
7.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25份、水60份、香精5份、除臭剂10份。
8.进一步的,所述除臭剂为水溶性茶多酚。
9.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上述任一羽绒清洗蓬松剂的方法,包括:
10.将水放入反应罐中加热;
11.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10分钟,加入除臭剂;
12.静置降温,加入香精搅拌,即得一种羽绒清洗蓬松剂。
13.进一步的,所述表面活性剂由如下方法制得:
14.(1)取月桂酸、3

二甲氨基
‑1‑
丙醇、对甲苯磺酸,溶解在乙腈溶剂中,加热回流,得到第一产物;
15.(2)将第一产物与溴代正丁烷在乙腈溶剂中,加热回流,得到第二产物;
16.(3)向第二产物中加入正己烷,洗涤后产生白色固体,过滤后加入丙酮溶解,在低温下析出终产物,即得表面活性剂。
17.进一步的,所述月桂酸、3

二甲氨基
‑1‑
丙醇、对甲苯磺酸的质量比为1:1:0.05。
18.进一步的,所述将第一产物与溴代正丁烷的质量比为1:1。
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加热温度为85℃,回流时间为24h;所述步骤(2)加热温度为85℃,回流时间为24h。
20.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根据上述任一制备方法制得的羽绒清洗蓬松剂。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2.本发明解决了蓬松剂成分复杂,成本较高并且水溶性不高的难题,无需乙醇等辅助溶剂增溶。减弱辅助溶剂对羽绒的脱脂作用,提高羽绒保暖性。本发明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用良好溶解性,并且有较强去污能力。
附图说明
23.图1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1
25.一种羽绒蓬松剂及其制备方法
26.该羽绒蓬松剂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水65份、表面活性剂35份、香精9份、除臭剂11份,除臭剂为水溶性茶多酚。
27.①
将水放入反应罐中加热至40℃;
28.②
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10分钟,加入除臭剂;
29.③
将步骤

中的混合液静置至温度降低至30℃左右,加入香精搅拌;
30.④
将步骤

中的混合液冷却至室温。
31.实施例2
32.一种羽绒蓬松剂及其制备方法
33.该羽绒蓬松剂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水60份、表面活性剂30份、香精5份、除臭剂5份,除臭剂为水溶性茶多酚。
34.①
将水放入反应罐中加热至40℃;
35.②
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10分钟,加入除臭剂;
36.③
将步骤

中的混合液静置至温度降低至30℃左右,加入香精搅拌;
37.④
将步骤

中的混合液冷却至室温。
38.实施例3
39.一种羽绒蓬松剂及其制备方法
40.该羽绒蓬松剂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水60份、表面活性剂25份、香精5份、除臭剂10份,除臭剂为水溶性茶多酚。
41.①
将水放入反应罐中加热至40℃;
42.②
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10分钟,加入除臭剂;
43.③
将步骤

中的混合液静置至温度降低至30℃左右,加入香精搅拌;
44.④
将步骤

中的混合液冷却至室温。
45.实施例4
46.一种羽绒蓬松剂及其制备方法
47.该羽绒蓬松剂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水60份、表面活性剂20份、香精8份、除臭剂12份,除臭剂为水溶性茶多酚。
48.①
将水放入反应罐中加热至40℃;
49.②
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10分钟,加入除臭剂;
50.③
将步骤

中的混合液静置至温度降低至30℃左右,加入香精搅拌;
51.④
将步骤

中的混合液冷却至室温。
52.实施例5
53.一种羽绒蓬松剂及其制备方法
54.该羽绒蓬松剂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水70份、表面活性剂10份、香精8份、除臭剂12份,除臭剂为水溶性茶多酚。
55.①
将水放入反应罐中加热至40℃;
56.②
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10分钟,加入除臭剂;
57.③
将步骤

中的混合液静置至温度降低至30℃左右,加入香精搅拌;
58.④
将步骤

中的混合液冷却至室温。
59.实施例6
60.一种羽绒蓬松剂及其制备方法
61.该羽绒蓬松剂由以下重量份数配比:水75份、表面活性剂5份、香精8份、除臭剂12份,除臭剂为水溶性茶多酚。
62.①
将水放入反应罐中加热至40℃;
63.②
加入表面活性剂搅拌10分钟,加入除臭剂;
64.③
将步骤

中的混合液静置至温度降低至30℃左右,加入香精搅拌;
65.④
将步骤

中的混合液冷却至室温。
66.试验例1
67.羽绒清洗测试
68.首先各称取50g的羽毛放入洗毛机中,编号为0,1,2,3,4,5,6,7。其中0为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羽绒蓬松剂。7为市面上普通的蓬松剂。1,2,3,4,5,6分别对应加入实施例1,2,3,4,5,6制得的羽绒蓬松剂,添加质量均为5g,之后将其清洗20min,再烘干处理。
69.将烘干的羽绒放入前处理箱,用蒸汽发生器吹风相同时间使羽绒完全干燥,放置24h恢复至自然状态。
70.称取30g恢复自然状态的羽绒,缓慢倒入蓬松度测量桶内,用搅拌棒把试样表面铺平。盖上压盘,使其缓慢自然下落至样品表面时记录蓬松数值。开始计时,2min后记录压盘的刻度值,同一试样反复测试三次求取平均值。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71.表1各组羽绒清洗后蓬松度比较
[0072][0073]
根据表1的实验数据可知:

采用实施例1~6所制得的蓬松剂对羽绒有很好的蓬松效果,1~6组羽绒蓬松剂清洗、干燥处理后的羽绒蓬松度显著优于组7(市售蓬松剂处理)的蓬松度,由此可见,本发明制得的羽绒蓬松剂在对羽绒进行清洗后的羽绒蓬松增长率明显优于于市面蓬松剂。

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在对羽绒的蓬松度影响上,并非表面活性含量越高越好,其中以表面活性剂使用量为25份(即实施例3)时膨松最高,达到502in3/oz,且明显优于实施例1中使用35份表面活性剂时的蓬松度(481in3/oz)、实施例2中使用30份表面活性剂时的蓬松度(487in3/oz)。由于表面活性含量增高后,其残留会增高,影响蓬松度,故推测可能在水与表面活性的比例为0.2

0.3时,羽绒清洗后的蓬松度会达到最高值。而随着表面活性剂使用量的减少(以实施例4~6分别使用表面活性剂20份、10份、5份为例),羽绒清洗后的蓬松度从494in3/oz依次降到474in3/oz、461in3/oz,故而可以推断出当表面活性剂使用量为25份时,羽绒清洗后的蓬松度效果最佳。
[007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