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探针标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895226发布日期:2021-10-09 12:35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探针标记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探针标记方法。


背景技术:

2.目前主要的荧光标记方法依然是切口平移法,随机引物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等,每种方法都各有其优缺点,随机引物法产量低,操作复杂;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得率较高,但方法不稳定,批间差比较大;切口平移法发展最早,最为成熟,但标记时间长,得率低。常规的切口平移法标记探针是将dnase i,dna polymerase i,bac质粒加入一个体系中进行反应,dnase i首先对质粒产生切口,dna polymerase i在切口处进行延伸,在延伸的过程中通过错配的方式将dutp

荧光素插入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中,从而获得标记的探针。但此方法反应时间比较长,2.5h左右,且反应结束后需要酒精沉淀纯化,有时需过夜沉淀,大大限制了探针生产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探针标记方法,该方法对常规切口平移法进行改进,既缩短了标记时间又提高了标记效率。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探针标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用dna酶i消化bac克隆质粒,形成大小不一的dna片段;
7.2)用tdt末端转移酶对dna片段进行末端标记;
8.3)配制探针溶液。
9.优选的,步骤1)中dna片段的长度为200

500bp。
10.优选的,步骤1)用dna酶i消化bac克隆质粒的酶切体系如下:bac克隆2μg,dnase i 1μl,10
×
dnase buffer 2μl,ddh2o补足20μl。进一步优选的,酶切程序为:37℃5

10min,75℃10min。
11.优选的,步骤2)中先对dna片段进行纯化再进行末端标记。进一步优选的,采用pcr产物纯化试剂盒对dna片段进行纯化。
12.优选的,步骤2)中标记体系如下:dna片段700ng,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0.5μl,5
×
reaction buffer 2μl,aminoallyl

dutp

xx

af555 0.5μl,ddh2o补足10μl,其中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的浓度为20u/μl。进一步优选的,标记程序如下:37℃25min,70℃5min。
13.优选的,步骤3)中按照杂交缓冲液:标记溶液:human cot

1dna:1
×
te buffer=7:1:1:1比例配制,获得探针溶液。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杂交缓冲液由水和甲酰胺、硫酸葡聚糖、氯化钠、柠檬酸组成,其中,甲酰胺的体积百分含量为30%,硫酸葡聚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8%,氯化钠的终浓度为8.75g/l,柠檬酸的终浓度为4.4g/l。
14.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15.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探针标记方法,是在切口平移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先将bac克隆的质粒进行dna酶1消化,使其片段化处理,处理后的质粒用过柱纯化也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标记。然后对片段化的质粒进行末端转移酶标记,将dutp

荧光素插入到dna片段的5’端,标记好的探针无需纯化,可以直接配制探针溶液进行杂交。整个流程在一小时内即可完成,并且中间过程损耗量少,探针得率高。试验证明,切口平移法标记探针每2μg的质粒可以得到10

20人份的探针,而本发明的方法每2μg的质粒可以得到40

50人份的探针,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切口平移法标记的探针结果;
17.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标记方法制备的探针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实施例及试验例中所用的仪器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常规仪器设备;所用试剂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常规试剂材料;其中,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购自碧云天生物,试剂盒包含reaction buffer(反应缓冲液)、tdt末端转移酶;recombinant dnase i(rnase

free)购自takara,试剂盒包含10
×
dnase i buffer(10
×
dna酶i缓冲液)、recombinant dnase i(rnase

free)(重组dna酶i(无rna酶));dna polymerase i(e.coli)购自takara,试剂盒包含dna polymerase i dna聚合酶i。aminoallyl

dutp

xx

af555(荧光素)和dtt(二硫苏糖醇)市售可得。
19.取同一批次质粒dna(以her2探针bac克隆ctd

2019c10为例)2μg,分别采用常规切口平移法和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标记方法标记探针,具体实施如下:
20.实施例 新型探针标记法
21.本实施例的新型探针标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1.探针的标记
23.配制酶切反应体系如下:
[0024][0025]
配置完毕后,用移液器吹打混匀,离心后,放在pcr仪上反应,程序如下:37℃,10min;75℃,10min;4℃,∞。
[0026]
配制标记体系,如下:
[0027][0028]
配置完毕后,用移液器吹打混匀后离心,放在pcr仪上反应,程序如下:37℃,25min;70℃,5min,4℃,∞。
[0029]
反应完毕后,即得探针溶液。
[0030]
2.探针的配制
[0031][0032]
其中,杂交缓冲液由水和甲酰胺、硫酸葡聚糖、氯化钠、柠檬酸组成,其中,甲酰胺的体积百分含量为30%,硫酸葡聚糖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8%,氯化钠的终浓度为8.75g/l,柠檬酸的终浓度为4.4g/l。
[0033]
上述试验中,tdt末端转移酶购自翊圣生物,货号:10302es76,aminoallyl

dutp

xx

af555购自jena;封闭剂cot

1dna购自invitrogen,货号1996778。
[0034]
对比例切口平移标记法
[0035]
本对比例的切口平移标记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6]
1.探针的标记
[0037]
配制反应体系如下:
[0038][0039][0040]
其中10*nick translation buffer配方为1m tris

hcl(ph7.8),500mm mgcl2,0.5mg/mlbsa;dtt购自sigma,dna polymerase i和recombinant dnase i购自takara。
[0041]
配置完毕后,用移液器吹打混匀,离心后,放在pcr仪上反应,程序如下:16℃,2h20min;80℃,10min,4℃,∞。
[0042]
2.探针的纯化
[0043]
a)将pcr产物转入到新的1.5ml ep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无菌去离子水和0.1倍的3m naac(ph=5.2)后混匀,
[0044]
b)再加入2.5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提前预冷),混匀;
[0045]
c)置于

20℃冰箱沉淀过夜或

80℃冰箱沉淀2h;
[0046]
d)取出离心管,4℃12000rpm离心20min;
[0047]
e)弃上清,加入700μl 70%乙醇,4℃12000rpm离心10min;
[0048]
f)重复上述步骤一次;
[0049]
g)弃上清,4℃12000rpm离心10min;
[0050]
h)室温放置5~10min,以使乙醇挥发完全;
[0051]
i)加入10μl 1*te(ph8.0)溶解沉淀即得探针溶液。
[0052]
3.探针的配制:
[0053][0054]
试验例 探针检测
[0055]
1.样本收集及玻片制备:
[0056]
1)样本于常温下在10%中性福尔马林缓冲液中固定6~48小时,为了达到最佳的和均匀的固定与石蜡包埋效果,样本大小不宜超过0.5cm3。
[0057]
2)标准操作和石蜡包埋,使用高质量的石蜡。渗透和包埋应在低于65℃下进行。
[0058]
3)切成3μm厚度的切片。
[0059]
2.玻片预处理程序:
[0060]
1)56

65℃左右烤片三小时以上(过夜)。
[0061]
2)提前预热胃蛋白酶处理液,使其温度达到37℃保温备用。
[0062]
3)二甲苯中室温放置切片10分钟,重复该步骤两次。
[0063]
4)无水乙醇中室温放置切片5分钟,重复该步骤一次。
[0064]
5)依次85%、70%乙醇中室温处理切片3分钟。
[0065]
6)去离子水洗2分钟,重复3次。
[0066]
7)用微波炉将适量的预处理缓冲液煮沸后,然后使其处于保温状态,放入切片修复20分钟,或是在高压锅内加入适量的预处理缓冲液,高压修复5分钟。
[0067]
8)取出玻片,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将切片直接放入蛋白酶消化液中,消化15
±
10分钟。
[0068]
注:根据不同的组织(细胞)类型及切片厚度,消化时间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建议预实验找到样本的最佳消化时间。
[0069]
9)去离子水清洗2分钟,三次。
[0070]
10)脱水:70%,85%,100%乙醇溶液中依次处理各2分钟,晾干。
[0071]
3.fish操作步骤
[0072]
警告和预防:荧光基团遇强光会产生光漂白现象。将含有荧光基团的试剂与玻片
避光有助于减少此效应。所有需避光的步骤均在暗处进行。fish实验操作过程中请注意防护,试剂勿与皮肤直接接触。
[0073]
a)标本变性与杂交
[0074]
1)将配制好的探针的杂交液从冰箱取出,瞬时离心,用移液器取10μl至各个样本。滴加至目标区域;
[0075]
2)样本盖上盖玻片,避免气泡;封片胶封片;
[0076]
3)将玻片放入杂交仪,80℃(
±
2℃)变性6分钟,40℃过夜杂交(建议使用82℃变性6分钟,40℃杂交过夜)。
[0077]
注意:杂交期间片子不能干!
[0078]
b)杂交后的处理
[0079]
1)提前30分钟将洗涤液i水浴加热到73
±
1℃,小心除去封片胶;
[0080]
2)将切片置于洗涤液ii溶液中,放置5

10分钟,除去盖玻片;
[0081]
3)将切片置于洗涤液i洗液(水浴加热到73
±
1℃)中,上下提拉切片1

3s,放置分钟;
[0082]
4)室温条件下,将切片置于洗涤液ii洗液中,上下提拉1

3s,处理切片2分钟;
[0083]
5)在70%、85%的乙醇溶液中依次放置2分钟。
[0084]
6)避光晾干样本。
[0085]
注:考普林缸中每次最好同时放置4张切片,当最后一张玻片放入考普林缸时开始计时。
[0086]
c)观察
[0087]
1)滴加10μl dapi复染液到切片组织上,盖上盖玻片,避免气泡,暗处

20℃处理15分钟。
[0088]
2)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0089]
3)长期保存应放于

20℃。
[0090]
4.结果分析
[0091]
1)探针产量对比
[0092]
2μg质粒用对比例1的切口平移法共获得探针100μl,即10人份探针;而用本专利提供新型标记方法(参见实施例)共获得探针476μl,约为47人份探针。
[0093]
2)标记时间对比
[0094]
对比例的切口平移法标记共计需要工作时间4h左右(不计过夜时间);而本发明实施例的新型标记方法共计工作时长1h左右。
[0095]
3)标记结果对比
[0096]
图1

2为切口平移法和新型标记法对比,图1为对比例切口平移法标记探针,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标记方法制备的探针。
[0097]
4)标记效率分析
[0098]
切口平移法标记的1人份探针包含200ng质粒dna,而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标记方法标记的1人份探针包含42ng质粒dna,从结果看出两者信号亮度相当,可得知两个探针中荧光素的总量相当,而后者质粒总量较少,由此可知,本发明的新型探针标记法的荧光素插入率要显著高于切口平移法,即是说,本发明方法标记探针效率要远远高于传统的切口平移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