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油茶种仁α-亚麻酸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29807541发布日期:2022-04-27 00:11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油茶种仁α-亚麻酸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一种提高油茶种仁
α-亚麻酸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油茶品质改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提高油茶种仁α-亚麻酸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是我国特有的重要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因其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名副其实的优质食用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3.茶油中脂肪酸的组成与橄榄油极为相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以上,其中:油酸含量约80%,但α-亚麻酸(alpha-linolenic acid,ala)含量较低,仅约为0.25%。
4.ala是人体必需但不能自身合成的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油茶的品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油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研究如何提高油茶种仁中ala的含量,对于油茶品质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5.一般认为,提高ala的含量有两条途径:其一是培育高ala含量的优质油茶品种,另一方法则是通过栽培管理等措施提高油茶种仁的ala含量。广大油茶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对培育优质品种一直非常重视,也选育出一些优良品种;但对在生产中如何有效提高种仁中ala含量的研究相对较少。
6.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产中油茶种仁中α-亚麻酸(ala)含量相对较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提高油茶种仁α-亚麻酸含量的方法及其应用,以改变油茶种仁的脂肪酸的成分含量,尤其是提高油茶果实成熟期种仁的ala含量,可直接用于生产上油茶品质的改良。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9.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乙烯利在提高油茶种仁α-亚麻酸含量中的应用。
10.具体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乙烯利配置成调节剂,在油茶油脂合成初期(具体为7-8月)或油茶果实成熟前一周均匀喷施在油茶果表面。
11.详细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剂的有效成分还包括吐温80。
12.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调节剂中,乙烯利的浓度为0.50-1.50g/l,且吐温80的含量为0.035-0.06v%。
13.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剂的溶剂为水。
14.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施的次数为1次,且喷施剂量以叶片滴水为度,喷施后12h内若有下雨,要及时补喷1次。
15.详细地,所述喷施时间通常为上午10点前或下午5点后,其过程可采用手动喷雾器或电动喷雾器进行,喷施后使油茶树树膛内外枝条上的油茶果均匀喷透,并喷洒至叶片滴
水为止。
16.详细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油茶的品种为

华硕’或

湘林210’。
17.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油茶种仁α-亚麻酸含量的调节剂,其有效成分包括乙烯利。
18.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剂中乙烯利的浓度为0.50-1.50g/l。
19.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剂的有效成分由乙烯利和吐温80组成。
20.详细地,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调节剂中,乙烯利的浓度为0.50-1.50g/l,吐温80的含量为0.035-0.06v%。
21.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调节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22.按配比分别称取乙烯利和水,将两者混合均匀后,再按比例量取吐温80并加入,搅拌均匀,即可。
23.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调节剂或上述制备方法在提高油茶种仁α-亚麻酸含量中的应用。
2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5.(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提高油茶种仁α-亚麻酸含量的调节剂,该调节剂能促进油茶种仁中α-亚麻酸的积累,或能改变脂肪酸的成分含量,将其应用在茶油生产中,效果显著,应用前景好;
26.(2)本发明所提供的能提高油茶种仁α-亚麻酸含量的调节剂的成分简单,施用方便且需喷施的次数少,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便于操作,无需技术培训,对相关设备要求很低;
27.(3)本发明所提供的能提高油茶种仁α-亚麻酸含量的调节剂主要成分为植物内源激素,无环境污染,无副作用,效果明显;
28.(4)本发明所提供的能提高油茶种仁α-亚麻酸含量的调节剂应用范围广,对于不同的油茶品种都具有促进油茶α-亚麻酸积累的作用,且对油茶树的生长状况和油茶果的出油率没有影响;
29.(5)本发明所提供的能提高油茶种仁α-亚麻酸含量的调节剂应用范围广,不受树体大小和栽培条件等的限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应用例1中各组

华硕’油茶树在喷施一个月后的树体照片(a-对照组1,b-实验组1,c-对比组1);
31.图2为本发明应用例2中各组

华硕’油茶树在喷施一周后的树体照片(a-对照组2,b-实验组2,c-实验组3,d-实验组4);
32.图3为本发明应用例3中各组

湘林210’油茶树在喷施一周后的树体照片(a-对照组3,b-实验组5,c-实验组6,d-实验组7)。
具体实施方式
33.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35.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所用手段均为本领域常规的手段。
36.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37.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38.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
39.实施例1
4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41.称取乙烯利5g,加水至10l,将两者混合均匀后,再加入5ml吐温80,搅拌均匀,即得乙烯利浓度为0.5g/l的调节剂。
42.实施例2
4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44.称取乙烯利10g,加水至10l,将两者混合均匀后,再加入5ml吐温80,搅拌均匀,即得乙烯利浓度为1.0g/l的调节剂。
45.实施例3
4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47.称取乙烯利15g,加水至10l,将两者混合均匀后,再加入5ml吐温80,搅拌均匀,即得乙烯利浓度为1.5g/l的调节剂。
48.实施例4
4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50.称取乙烯利20g,加水至10l,将两者混合均匀后,再加入5ml吐温80,搅拌均匀,即得乙烯利浓度为2.0g/l的调节剂。
51.实施例5
5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53.称取乙烯利25g,加水至10l,将两者混合均匀后,再加入5ml吐温80,搅拌均匀,即得乙烯利浓度为2.5g/l的调节剂。
54.对比例1
5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节剂,其制备方法如下:
56.称取乙烯抑制剂(aoaa),加水配置10l浓度为6.00m mol/l的溶液后,再加入5ml吐温80,搅拌均匀,即得乙烯抑制剂浓度为6.00m mol/l的调节剂。
57.实验例1在油茶油脂合成初期喷施不同调节剂对油茶品种

华硕’的影响
58.1、试验材料和处理方法
59.2020年在湖南望城县东城镇油茶试验基地选取管理条件一致的多年生的油茶品种

华硕’为研究对象,平行设置3组,分别在油茶油脂合成初期(7-8月)喷施实施例3的调节剂(实验组1)、对比例1的调节剂(对比组1)和水(对照组1);各组6棵树。喷施时间为上午9点,处理方式为用喷壶喷施油茶枝条直至叶片滴水为止。
60.分别观察并拍照记录各组油茶树在喷施后一个月的树体;结果如图1所示。在果实
成熟期进行取材,测定实验组1、对比组1和对照组1的种仁出油率和脂肪酸成分含量;结果如下表1所示。
61.表1不同处理对成熟

华硕’油茶种仁中出油率和脂肪酸成分相对含量的影响
[0062][0063]
注:表中数据代表平均值
±
标准差,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同一指标不同处理间在p<0.05下差异显著。
[0064]
对比分析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1(乙烯利处理后)和对比组1(乙烯抑制剂处理后)的油茶种仁出油率分别为29.45%和28.33%,相比对照组1(清水处理后)的油茶种仁出油率(29.75%)无显著变化;实验组1(乙烯利处理后)和对比组1(乙烯抑制剂处理后)的油茶种仁油酸含量分别为80.64%和85.23%,相比对照组1(清水处理后)油茶种仁油酸含量(82.81%)分别表现为降低了2.62%和升高了2.92%(表1);而实验组1(乙烯利处理后)的油茶种仁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相比对照组1(清水处理后)都显著升高,对比组1(乙烯抑制剂处理后)的油茶种仁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相比对照组1(清水处理后)都显著降低;实验组1(乙烯利处理后)的油茶种仁亚麻酸含量上升为0.40%,其相比对照组1(清水处理后)的0.30%升高了33.33%,而对比组1(乙烯抑制剂处理后)的油茶种仁亚麻酸含量相比对照组1(清水处理后)降低了20.00%;更重要的是,从图1中可以看出,实验组1(乙烯利处理后)和对比组1(乙烯抑制剂处理后)处理后一个月,油茶树没有出现落果现象,且油茶树树体生长也没有受到影响。此结果表明:在油茶油脂合成初期(7-8月)进行外源乙烯利处理可在不显著影响油茶出油率的前提下,改变果实成熟期的油茶种仁中脂肪酸的成分含量,促进油酸向亚油酸和亚麻酸转化,实现提高油茶种仁亚麻酸含量的目的,从而提高油茶品质。
[0065]
实验例2在油茶果实成熟前一周喷施不同调节剂对油茶品种

华硕’的影响
[0066]
1、试验材料和处理方法
[0067]
2020年在湖南浏阳县土桥镇油茶试验基地选取管理条件一致的多年生的油茶品种

华硕’为研究对象,平行设置4组,分别在油茶果实成熟前一周喷施实施例1-3的调节剂(分别为实验组2-4)和水(对照组2);各组6棵树。喷施时间为上午9点,处理方式为用喷壶喷施油茶枝条直至叶片滴水为止。分别观察并拍照记录各组油茶树在喷施一周后的树体;结
果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明确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对

华硕’油茶树和果实主要性状的影响,分析了实验组2-4和对照组2的油茶树体生长状态、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油茶果实主要性状,结果如下表2-3所示。
[0068]
表2不同浓度对成熟

华硕’油茶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0069][0070]
注:表中数据代表平均值
±
标准差。
[0071]
从图2中可以看出,喷施不同浓度的调节剂处理后一周,油茶树的生长状态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落叶和落果现象;由于色素含量与植株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对比表2中实验组2-4和对照组2的油茶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结果可以看出,喷施不同浓度的调节剂(实验组2-4)后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相比对照组2都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在特定时期喷施含0.50-1.50g/l乙烯利的调节剂不影响

华硕’树体的生长。
[0072]
表3不同浓度调节剂处理一周后

华硕’油茶果实主要性状的影响
[0073][0074]
注:表中数据代表平均值
±
标准差。
[0075]
对比表3中实验组2-4和对照组2的不同浓度调节剂处理一周后

华硕’油茶果实主要性状的结果可以看出,喷施不同浓度的调节剂(实验组2-4)后油茶果的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和鲜出籽率等相比对照组2都无显著变化,表明特定浓度的乙烯利处理不影响果实主要性状指标。
[0076]
在果实成熟期进行取材,测定实验组2-4和对照组2的种仁出油率和脂肪酸成分含量;结果如下表4所示。
[0077]
表4不同浓度对成熟

华硕’油茶种仁中出油率和脂肪酸成分含量的影响
[0078][0079]
注:表中数据代表平均值
±
标准差,*和**分别代表处理组相比对照组在p<0.05和p<0.01上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0080]
结果表明:实验组2-4中的三种不同浓度的调节剂处理后都能显著降低油茶种仁的油酸含量,都显著升高了油茶种仁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且随着调节剂中乙烯利浓度的升高,其促进油酸向亚油酸和亚麻酸转化的效率更大,即在油茶果实成熟期前一周进行特定浓度的乙烯利喷施试验,也会显著提高油茶种仁中的ala含量;具体表现为经乙烯利浓度为0.50g/l、1.00g/l和1.50g/l的调节剂处理后油茶种仁中亚麻酸含量分别为0.24%,0.25%和0.25%,相比经对照组2喷施水后(油茶种仁中亚麻酸含量为0.21%)分别提高了14.29%、19.05%和19.05%。
[0081]
实验例3在油茶果实成熟前一周喷施不同调节剂对油茶

湘林210’的影响
[0082]
1、试验材料和处理方法
[0083]
2020年在湖南望城县东城镇油茶试验基地选取管理条件一致的多年生的油茶品种

湘林210’为研究对象,平行设置4组,分别在油茶果实成熟前一周喷施实施例3-5的调节剂(分别为实验组5-7)和水(对照组3);各组6棵树。
[0084]
喷施时间为上午9点,处理方式为用喷壶喷施油茶枝条直至叶片滴水为止。
[0085]
分别观察并拍照记录各组油茶树在喷施一周后的树体;结果如图3所示。
[0086]
为了进一步明确不同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对

湘林210’油茶树和果实主要性状的影
响,分析了实验组5-7和对照组3的油茶树体生长状态、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油茶果实主要性状,结果如如图3下表5所示。
[0087]
表5不同浓度对成熟

湘林210’油茶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
[0088][0089]
注:表中数据代表平均值
±
标准差。
[0090]
从图3和表5中可以看出,喷施不同浓度(1.50g/l、2.00g/l和2.50g/l)的调节剂处理后一周,

湘林210’油茶树的油茶果全部脱落,且完全开裂;经喷施高浓度的调节剂(实验组6-7)后,油茶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显著降低,经喷施乙烯利浓度为1.5g/l的调节剂(实验组5)后,油茶叶片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差异;综合以上结果表明,调节剂中乙烯利的浓度会影响油茶树树体的生长状态,选择合适浓度的调节剂喷施处理油茶树非常重要。
[0091]
在果实成熟期进行取材,测定实验组5-7和对照组3的种仁出油率和脂肪酸成分含量;结果如下表6所示。
[0092]
表6不同浓度对成熟

湘林210’油茶种仁中出油率和脂肪酸成分含量的影响
[0093][0094]
注:表中数据代表平均值
±
标准差,*和**分别代表处理组相比对照组在p<0.05
和p<0.01上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0095]
结果表明:实验组5-7中的三种不同浓度的调节剂处理后对其油茶种仁出油率影响不显著;实验组5-7中的三种不同浓度的调节剂处理后都能显著降低油

湘林210’茶种仁的油酸含量,都显著升高了油茶种仁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经乙烯利浓度为2.50g/l的调节剂处理(实验组7)后,不仅显著降低了油酸的含量,而且显著升高了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具体表现为油酸的含量相比对照组3降低了8.74%,而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相比对照组3则分别升高了82.52%和64.00%;经乙烯利浓度为1.50g/l的调节剂处理(实验组5)后,在不影响树体生长和种仁出油率的情况下,会显著提高

湘林210’油茶种仁中的ala含量,其亚麻酸含量(0.30%)相比对照组3(0.25%)提高了20.00%。综上,考虑到高浓度的乙烯利处理影响树体的生长,选择合适的乙烯利浓度对油茶品质的改良非常重要。
[0096]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
[0097]
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