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酯化单体、酯化产物以及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440887发布日期:2022-01-12 02:30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酯化单体、酯化产物以及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外加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酯化单体、酯化产物以及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应用不断普及,以其掺量低、减水率高、保坍性能优、收缩低、节能环保等诸多优点,逐渐在众多工程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砂石中含泥量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发挥影响显著,从而导致混凝土流动度差,坍落度损失大,极大地制约了聚羧酸减水剂的推广与应用。
3.保坍剂是能够保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快速损失的外加剂,通过特殊基团的作用减缓水泥水化凝结,达到保持坍落度的作用。现有技术中,搅拌站使用材料mb值越来越高,而普通保坍减水剂对mb值及其敏感,稍有变化性能就出现较大影响,甚至可能失效,在实际应用时常会因为混凝土原材料波动出现和易性差,易滞后泌水等问题。因此,开发一种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显得尤为重要。
4.2014年12月24日公布的公开号为cn104231182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酯类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酯化大单体溶液100重量份、不饱和单体2~6重量份、不饱和磷酸酯1.5~4重量份、氧化剂1~4重量份、还原剂0.9-3.5重量份、链转移剂1~3重量份、水108重量份和工业氢氧化钠溶液20重量份,其中酯化单体溶液的浓度为75~85%,且其溶质为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交联单体二缩三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不饱和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或丙烯酸羟丙酯。所述酯类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具备一定的实用性,然而其仅采用磷酸酯基团作为抗泥基团,抗泥性有限且根据该技术方案所制备的酯类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性能易受mb值影响。
5.2019年4月16日公布的公布号为cn109626859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抗泥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聚醚大单体、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酯、二元酸酐、交联剂、酰胺类单体、不饱和磷酸酯、磷酸盐、氧化剂、还原剂、链转移剂、中和剂和水为原料,在常温下合成抗泥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通过在聚羧酸减水剂分子结构中引入酯基、酰胺基和磷酸酯,并通过长链酯类交联剂使聚羧酸减水剂实现轻度交联,使该减水剂具有抗泥及保坍效果,然而其主要抗泥基团仅有磷酸酯基团,抗泥性有限且根据该技术方案制备的抗泥缓释保坍型聚羧酸减水剂性能易受mb值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聚羧酸减水剂性能易受mb值影响导致其适应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酯化单体,由所述不饱和酸酐、羟基磷酸酯甜菜碱和甲氧基聚乙二醇酯化反
应生成,所述羟基磷酸酯甜菜碱、所述不饱和酸酐和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的摩尔比为(0.5~5):(0.5~20):1。
7.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羟基磷酸酯甜菜碱为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十四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十六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和十八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中的一种或几种。
8.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不饱和酸酐为二甲基马来酸酐、柠康酸酐和衣康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9.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6000。
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酯化产物,由不饱和酸酐、羟基磷酸酯甜菜碱、甲氧基聚乙二醇酯化反应生成,用于制备所述酯化产物的所述羟基磷酸酯甜菜碱、所述不饱和酸酐和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的摩尔比为(0.5~5):(0.5~20):1,且所述不饱和酸酐过量,所述过量,是指所述羟基磷酸酯甜菜碱完全酯化后,所述不饱和酸酐仍有剩余,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在酯化反应完成后无剩余。
11.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羟基磷酸酯甜菜碱为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十四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十六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和十八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中的一种或几种。
12.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不饱和酸酐为二甲基马来酸酐、柠康酸酐和衣康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13.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6000。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酯化单体或所述酯化产物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所述不饱和酸酐、所述羟基磷酸酯甜菜碱、阻聚剂和催化剂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于50~100℃下恒温反应0.5~3h,再加入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继续反应0.5~4h并除水,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
15.优选的,所述室温为25℃。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催化剂为浓硫酸、苯磺酸、对甲苯磺酸、乙基磺酸和二甲氨基吡啶中的一种或几种。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催化剂用量为所述不饱和酸酐和所述羟基磷酸酯甜菜碱总质量的0.5~4.0%。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阻聚剂为对苯二酚、吩噻嗪和二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阻聚剂用量为所述不饱和酸酐和所述羟基磷酸酯甜菜碱总质量的0.5~4.0%。
2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由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所述酯化单体或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酯化产物,不饱和羧酸酯、不饱和羧酸和/或不饱和羧酸酐、和易性小单体自由基共聚而成。
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酯化产物,所述不饱和羧酸酯,所述不饱和羧酸和/或所述不饱和羧酸酐,所述和易性小单体的质量比为200:(15~42):(2~16):(0.5~4)。
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不饱和羧酸酯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不饱和羧酸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富马酸、衣康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不饱和羧酸酐马来酸酐和衣康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和易性小单体为甲基丙烯基酒石酸酯、丙烯酰胺和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ph为5~7。
2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采用碱调节ph。
2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将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所述酯化产物和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分别往反应釜中滴加所述不饱和羧酸酯、所述不饱和羧酸和/或所述不饱和羧酸酐、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所述和易性小单体、引发剂和分子量调节剂的水溶液,保持反应温度为5~60℃,滴加时间为0.5~3h,滴加结束后继续反应0~3.0h,用碱调节ph至5~7,即得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所述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
2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为水溶性无机过氧类引发剂、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或水溶性偶氮引发剂。
2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引发剂与所述酯化产物的质量比为(0.5~3.0):200。
3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溶性无机过氧类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3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溶性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为双氧水~甲醛次硫酸氢钠、双氧水~抗坏血酸、过硫酸盐~亚硫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3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溶性偶氮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盐酸盐、偶氮二氰基戊酸、偶氮二异丙基咪唑啉中的一种或几种。
3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子量调节剂为巯基乙酸、巯基丙酸、巯基乙醇、异丙醇、次磷酸钠、磷酸三钠、甲酸钠、乙酸钠和十二硫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3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子量调节剂与所述酯化产物的质量比为(0.2~5):200。
35.基于上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羟基磷酸酯甜菜碱分子结构中引入到聚羧酸保坍剂中,制备的聚羧酸保坍剂由于分子链上同时含有羧酸酯、磷酸酯、季铵盐、羟基等功能基团,分子结构稳定,且磷酸酯基团(水解后释放出相较于羧酸基团优先吸附在黏土表面的磷酸基团,使羧酸基团不易吸附黏土)和季铵盐基团(n等阳离子吸附在带负电的黏土上,防止黏土吸水膨胀,同时降低聚羧酸减水剂对无机盐离子的敏感性,提升抗泥性)使其抗泥性佳,面对不同含泥量的材料,保坍性能不受影响,兼具了保坍和高适应(对mb值不敏感)的功效,运用于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和易性更好,更不容易发生滞后泌水问题(一般是因和易性不佳导致部分未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的自由聚羧酸减水剂进一步与水泥颗粒作用使得后续生产过程中泌水)。
36.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有益效果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有益效果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
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设计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应进一步理解,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应被理解为具有与这些术语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和相关领域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来理解,除本发明中明确如此定义之外。
39.本发明提供如下实施例和对比例。
40.实施例1
41.将66.00g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22.00g二甲基马来酸酐、3.80g浓硫酸和2.60g对苯二酚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在氮气保护下,于80℃下恒温反应2.0h,再加入200.00g分子量为1200的甲氧基聚乙二醇,继续反应2.0h,期间用抽真空或通氮气带水的方法除去水,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即得到酯化产物;
42.将200.00g所述酯化产物和120.00g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分别往反应釜中滴加丙烯酸、富马酸、丙烯酸羟乙酯和甲基丙烯基酒石酸酯的水溶液(其中丙烯酸6.00g,富马酸2.00g,丙烯酸羟乙酯25.00g,甲基丙烯基酒石酸酯3.00g,水10.00g),双氧水水溶液(其中双氧水2.20g,水10.00g),甲醛次硫酸氢钠水溶液(其中甲醛次硫酸氢钠0.60g,水10.00g),巯基乙酸水溶液(其中巯基乙酸0.80g,水10.00g),保持反应温度为5℃,滴加时间为3.0h,滴加结束后继续反应0.5h,用碱调节ph至5~7,即得所述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kzj-1。
43.实施例2
44.将133.00g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43.00g柠康酸酐、4.60g苯磺酸和2.80g吩噻嗪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在氮气保护下,于90℃下恒温反应2.0h,再加入200.00g分子量600甲氧基聚乙二醇,继续反应2.0h,期间用抽真空或通氮气带水的方法除去水,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即得到酯化产物;
45.将200.00g所述酯化产物和130.00g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分别往反应釜中滴加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酰胺的水溶液(其中丙烯酸8.00g,甲基丙烯酸3.00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0.00g,丙烯酰胺2.00g,水10.00g),双氧水水溶液(其中双氧水1.80g,水10.00g),抗坏血酸水溶液(其中抗坏血酸0.40g,水10.00g),巯基丙酸水溶液(其中巯基丙酸0.60g,水10.00g),保持反应温度为15℃,滴加时间为2.0h,滴加结束后继续反应1.0h,用碱调节ph至5~7,即得所述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kzj-2。
46.实施例3
47.将80.00g十四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26.00g衣康酸酐、5.20g对甲苯磺酸和3.20g二苯胺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在氮气保护下,于70℃下恒温反应3.0h,再加入200.00g分子量1000甲氧基聚乙二醇,继续反应1.0h,期间用抽真空或通氮气带水的方法除去水,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即得到酯化产物;
48.将200.00g所述酯化产物和160.00g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分别往反
应釜中滴加富马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和甲基丙烯基酒石酸酯的水溶液(其中富马酸2.00g,甲基丙烯酸6.00g,丙烯酸羟丙酯27.00g,甲基丙烯基酒石酸酯2.00g,水10.00g),过硫酸钠水溶液(其中过硫酸钠1.20g,水10.00g),亚硫酸氢钠水溶液(其中亚硫酸氢钠1.30g,水10.00g),巯基乙醇水溶液(其中巯基乙醇0.50g,水10.00g),保持反应温度为25℃,滴加时间为1.0h,滴加结束后继续反应1.0h,用碱调节ph至5~7,即得所述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kzj-3。
49.实施例4
50.将50.00g十六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16.00g二甲基马来酸酐、3.20g乙基磺酸和5.20g对苯二酚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在氮气保护下,于60℃下恒温反应3.0h,再加入200.00g分子量1600甲氧基聚乙二醇,继续反应1.0h,期间用抽真空或通氮气带水的方法除去水,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即得到酯化产物;
51.将200.00g所述酯化产物和150.00g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分别往反应釜中滴加富马酸、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和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的水溶液(其中富马酸9.00g,衣康酸1.00g,甲基丙烯酸羟丙酯32.00g,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1.50g,水10.00g),过硫酸铵水溶液(其中过硫酸铵1.20g,水20.00g),次磷酸钠水溶液(其中次磷酸钠2.00g,水10.00g),保持反应温度为35℃,滴加时间为2.0h,滴加结束后继续反应1.0h,用碱调节ph至5~7,即得所述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kzj-4。
52.实施例5
53.将40.00g十八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13.00g柠康酸酐、2.20g二甲氨基吡啶和1.60g吩噻嗪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在氮气保护下,于80℃下恒温反应2.0h,再加入200.00g分子量2000甲氧基聚乙二醇,继续反应3.0h,期间用抽真空或通氮气带水的方法除去水,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即得到酯化产物;
54.将200.00g所述酯化产物和120.00g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分别往反应釜中滴加富马酸、马来酸酐、丙烯酸羟丙酯和甲基丙烯基酒石酸酯的水溶液(其中富马酸1.00g,马来酸酐8.00g,丙烯酸羟丙酯30.00g,甲基丙烯基酒石酸酯1.20g,水10.00g),偶氮二氰基戊酸水溶液(其中偶氮二氰基戊酸0.80g,水20.00g),磷酸三钠水溶液(其中磷酸三钠1.80g,水10.00g),保持反应温度为45℃,滴加时间为0.5h,滴加结束后继续反应2.0h,用碱调节ph至5~7,即得所述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kzj-5。
55.实施例6
56.将30.00g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9.00g衣康酸酐、1.50g对甲苯磺酸和1.80g二苯胺加入到反应釜中混合,在氮气保护下,于100℃下恒温反应1.0h,再加入200.00g分子量3000甲氧基聚乙二醇,继续反应4.0h,期间用抽真空或通氮气带水的方法除去水,反应结束后降至室温,即得到酯化产物;
57.将200.00g所述酯化产物和100.00g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分别往反应釜中滴加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酐、甲基丙烯酸甲酯和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的水溶液(其中甲基丙烯酸10.00g,衣康酸酐2.00g,甲基丙烯酸甲酯32.00g,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2.40g,水10.00g),过硫酸钾水溶液(其中过硫酸钾1.60g,水20.00g),巯基乙酸水溶液(其中巯基乙酸1.00g,水10.00g),保持反应温度为55℃,滴加时间为2.0h,滴加结束后继续反应1.0h,用碱调节ph至5~7,即得所述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
kzj-6。
58.对比例1
59.市售型号为am-jt缓释型聚羧酸保坍剂pce-1。
60.对比例2
61.以实施例2工艺为基础工艺,用市售保坍功能单体mac代替实施例2中所述酯化产物,在自由基共聚步骤中将2.00gmac代替所述酯化产物加到反应釜里面,其他不变,制得pce-2.
62.对比例3
63.以实施例2工艺为基础工艺,酯化反应不加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酯,其他不变,制得pce-3。
64.对比例4
65.以实施例2工艺为基础工艺,酯化反应不加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酯,用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摩尔替换所述酯化产物(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多加24g),其他不变,制得pce-4。
66.对比例5
67.以实施例2工艺为基础工艺,不加丙烯酰胺,其他不变,制得pce-5。
68.对比例6
69.以实施例2工艺为基础工艺,所述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为620g、所述柠康酸酐为750g,所述分子量600甲氧基聚乙二醇为200g,所述阻聚剂和催化剂按实施例3中的种类比例配制,其他不变,制得pce-6。
70.对比例7
71.以实施例2工艺为基础工艺,所述十二烷基羟丙基磷酸酯甜菜碱为55g、所述柠康酸酐为15g,所述分子量600甲氧基聚乙二醇为200g,所述阻聚剂和催化剂按实施例3中的种类比例配制,其他不变,制得pce-7。
72.对比例8
73.以实施例2工艺为基础工艺,将200g所述酯化产物和120g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分别往反应釜中滴加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酰胺的水溶液(其中丙烯酸18g,甲基丙烯酸3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45g,丙烯酰胺6g,水10g),双氧水水溶液(其中双氧水1.8g,水10g),抗坏血酸水溶液(其中抗坏血酸0.4g,水10g),巯基丙酸水溶液(其中巯基丙酸0.6g,水10g),其他不变,制得pce-8。
74.对比例9
75.以实施例2工艺为基础工艺,将200g所述酯化产物和120g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至溶解均匀,分别往反应釜中滴加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酰胺的水溶液(其中丙烯酸1g,甲基丙烯酸0.5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0g,丙烯酰胺0.4g,水10g),双氧水水溶液(其中双氧水1.8g,水10g),抗坏血酸水溶液(其中抗坏血酸0.4g,水10g),巯基丙酸水溶液(其中巯基丙酸0.6g,水10g),其他不变,制得pce-9。
76.对比例10
77.以实施例1工艺为基础工艺,不加甲基丙烯基酒石酸酯,其他不变,制得pce-10。
78.对比例11
79.以实施例4工艺为基础工艺,不加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其他不变,制得pce-11。
80.上述制备方法,实施例和对比例中采用的原料的牌号和其他所述技术指标可以按照现有技术内自行选择,如本发明规定了技术指标则在本发明规定的范围内选择,不影响本发明技术效果。
81.性能测试:
82.实施例1~6和对比例1~11制得的保坍剂与科之杰减水剂poi ntts04按照折固掺量为5:5复配成12%的样品,实施例1~6按照掺量为1.0%时(相对于胶凝材料用量)减水率均高于30%,1d抗压强度比均大于180%,28d抗压强度比均大于150%,28d收缩率比均小于80%。
83.采用孟电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400kg/m3、粉煤灰50kg/m3、矿粉90kg/m3、机制砂730kg/m3、石子1015kg/m3、水155kg/m3,按照上述外加剂配方分别对对实施例1~6和对比例1~11制得的保坍剂进行性能测试,其中机制砂为2种,一种机制砂含泥量为3.6%,另一种机制砂含泥量为8.0%,分别测试初始、2h和3h混凝土经时流动,不同外加剂的测试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表1为低含泥量机制砂试验结果,表2为高含泥量机制砂试验结果。
84.表1低含泥量机制砂试验结果
85.[0086][0087]
表2为高含泥量机制砂试验结果
[0088]
[0089][0090]
采用冀东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代替孟电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试验条件与表1试验相同,对比保坍剂与不同水泥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见表3。
[0091]
表3采用冀东水泥试验结果
[0092]
[0093][0094]
由表1、表2和表3可见,本发明专利产品的2h和3h保坍性能均优于对比例;采用不同含泥量机制砂试验可见,本发明专利制得的高适应性保坍剂的性能相当,而对比例相差较大,且有不同程度的泌水;采用不同牌号水泥试验可见,本发明专利制得的高适应性保坍剂的性能相当,对比例的性能波动较大,由此可见,本发明专专利产品具有较好的保坍性能,且与不同含泥量机制砂和不同牌号水泥的适应性较好,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当本发明中合成酯化单体的羟基磷酸酯甜菜碱、不饱和酸酐和甲氧基聚乙二醇的摩尔比超过本发明公开的摩尔比上限或下限时,会导致混凝土减水率下降、保坍性能变差,这是由于引入的所述酯化单体的酯化率太低,将其引入保坍剂的合成中,侧链密度太小,在水泥颗粒间的空间位阻小,合成的保坍剂对水泥颗粒的吸附量较小,导致混凝土损失过快的现象。当本发明自由基共聚步骤中的各反应物质量比超过本发明公开的质量比上限或低于本发明公开的质量比下限时,均会导致坍落度和扩展度下降,这是由于各种不饱和单体在参与共聚存在竞聚率的问题,若各反应物质量比不在该范围内,导致合成的保坍剂转化率较低,混凝土保坍性能变差、泌水等问题。
[0095]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将羟基磷酸酯甜菜碱分子结构中引入到聚羧酸保坍剂中,制备的聚羧酸保坍剂由于分子链上同时含有羧酸酯、磷酸酯、季铵盐、羟基等功能基团,分子结构稳定,且磷酸酯基团(水解后释放出相较于羧酸基团优先吸附在黏土表面的磷酸基团,使羧酸基团不易吸附黏土)和季铵盐基团(n等阳离子吸附在带负电的黏土上,防止黏土吸水膨胀,同时降低聚羧酸减水剂对无机盐离子的敏感性,提升抗泥性)使其抗泥性佳,面对不同含泥量的材料,保坍性能不受影响,兼具了保坍和高适应(对mb值不敏感)的功效,运用于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和易性更好,更不容易发生滞后泌水问题(一般是因和易性不佳导致部分未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的自由聚羧酸减水剂进一步与水泥颗粒作用使得后续生产过程中泌水)。本发明的制备的高适应性聚羧酸保坍剂成产工艺简单,原材料来源广泛,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0096]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尽管现有技术中存在许多问题,但是,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或技术方案可以仅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而不必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或者背景技术中列出的全部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于一个权利要求中没有
提到的内容不应当作为对于该权利要求的限制。
[0097]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酯化单体、不饱和酸酐、酯化产物、不饱和羧酸酯、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酐、和易性小单体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9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