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产品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752341发布日期:2022-02-08 01:0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产品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清洗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电子产品是指以电能为工作基础的产品,如手机、电视机、录像机、电脑等等,而且随着社会发展,电子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3.而在对电子产品进行组装和加工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助焊剂、胶水等试剂,导致电子元件的表面会附着这些助焊剂、胶水以及油污等杂质,如果不对这些杂质进行及时的清理,会影响到电子产品的使用;由于助焊剂的成分主要是松香酸,因此常用碱性的水基清洗剂对电子产品进行清洗,通过松香酸和碱反应、油污和碱发生皂化等方式,使得杂质从电子产品上脱落,从而对电子产品进行清理。
4.但是,常用的水基清洗液中的碱性成分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于水后,钠离子处于游离状态,容易引入新的杂质离子。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新的杂质离子的引入,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用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用清洗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清洗剂,按质量百分比100%计,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制备而成:水基碱性溶液40-60%,螯合剂3-10%,ph值缓冲剂3-10%,缓蚀剂5-15%,洗涤助剂3-10%,氨基三甲叉磷酸8-17%,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6-17%,余量为其他助剂;所述水基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钙水溶液。
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选用氢氧化钙水溶液作为水基碱性溶液,氢氧化钙电离的氢氧根用于溶解油污和松香酸等,同时电离出的钙离子和氨基三甲叉磷酸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从而有效减少了清洗剂中游离金属离子的存在,并且氨基三甲叉磷酸配合缓蚀剂一起,起到缓蚀作用,减少清洗剂对电子产品的损伤;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具有很好的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可以促进油污和松香酸从电子产品表面上的脱落,而且部分的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的亲水侧和氨基三甲叉磷酸相互吸引,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的亲油侧亲近电子产品上的油污和松香酸,可以进一步减少钙离子螯合物与电子产品的接触,从而本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新的杂质离子的引入,提高对电子产品的清洗效果。
8.可选的,所述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的环氧乙烷聚合度为3-6。
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由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经过磷酸酯化而得,将异辛醇聚氧乙烯醚中的环氧乙烷聚合度控制为3-6,可以提高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的润湿性和渗透性,从而可以进一步促进油脂或松香酸从电子产品上的脱落,也可以促使氢氧根和油脂或松香酸反应的更加彻底,提高清洗剂对电子产品的清洗效果。
10.可选的,所述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中双酯和单酯的质量比为(3-7):1。
11.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中双酯的亲水侧和氨基三甲叉磷酸相互吸引,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中双酯的两个亲油侧相互靠近,从而使得氨基三甲叉磷酸可以更加稳定地远离电子产品,进一步减少钙离子螯合物和电子产品的接触。而且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中双酯渗透性较好,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中单质的水溶性和耐碱性较好,合理控制双酯和单酯的含量,可以进一步提高清洗剂的清洗效果。
12.可选的,所述洗涤助剂包括己基-d-葡萄糖苷和磷酸酯钾盐,所述磷酸酯钾盐和己基-d-葡萄糖苷的用量比为(1.5-4):1。
13.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己基-d-葡萄糖苷是一种烷基糖苷,表面张力低,去污能力好,可以很好地提高油污和松香酸从电子产品上的脱落,而且己基-d-葡萄糖苷的增溶性,使得电子产品上的杂质进一步分散或者溶解在水中,提高清洗剂的清洗效果;磷酸酯钾盐具有良好的去污、乳化和润湿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清洗剂对电子产品的清洗效果。
14.可选的,所述缓蚀剂包括二乙烯三胺五甲叉磷酸。
15.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二乙烯三胺五甲叉磷酸可以抑制碳酸盐或者硫酸盐垢的生成,从而有很好地阻垢缓蚀性能;而且二乙烯三胺五甲叉磷酸还具有很好的分散效果,可以提高清洗剂体系的分散效果,从而提供清洗剂的清洗效果。
16.可选的,所述其他助剂包括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
17.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是一种季铵碱,可以和氢氧化钙水溶液一起提供氢氧根,促使油污和松香酸的溶解,而且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可以和己基-d-葡萄糖苷进行复配,降低清洗剂的表面张力,提高清洗剂的乳化、润湿能力,提高清洗剂的清洗效果。
18.可选的,所述其他助剂还包括乙醇,所述乙醇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的用量比为(3-6):1。
19.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不溶于水但是溶于乙醇,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和乙醇在清洗剂中形成油包水的结构,然后在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接触到油污或者松香酸的时候,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和乙醇的油包水结构破开,乙醇被释放出来,乙醇可以更好地溶解油污和松香酸,促进油污和松香酸从电子产品上的脱离,而且相比于直接将乙醇溶解在水中,可以提高乙醇对油污和松香酸的溶解和润湿效果。
20.可选的,所述其他助剂还包括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脂,所述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脂、乙醇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的用量比为(1-3):(3-6):1。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脂具有很好的乳化性和润湿性能,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清洗剂的效果,而且,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脂中含有松香基,可以很好地和电子产品上的松香酸进行吸引,从而促进松香酸碎裂而离开电子产品的同时,也可以使得乙醇更好地溶解松香酸。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产品用清洗剂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基碱性溶液、ph值缓冲剂和氨基三甲叉磷酸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螯合剂、缓蚀剂、洗涤助剂、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和其他助剂混合,得到清洗剂。
22.优选的,将乙醇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混合后,得到其他助剂。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混合乙醇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得到其他助剂,再将其他助剂加入到清洗剂体系中,有助于乙醇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在清洗剂体系中形成油包水的结构。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选用氢氧化钙水溶液作为水基碱性溶液,电离出的钙离子和氨基三甲叉磷酸形成稳定的螯合物,从而有效减少了清洗剂中游离金属离子的存在;2、本技术中部分的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的亲水侧和氨基三甲叉磷酸相互吸引,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的亲油侧亲近电子产品上的油污和松香酸,可以进一步减少钙离子螯合物与电子产品的接触,从而本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新的杂质离子的引入,提高对电子产品的清洗效果;3、本技术使得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和乙醇在清洗剂中形成油包水的结构,然后在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接触到油污或者松香酸的时候,乙醇被释放出来,乙醇可以更好地溶解油污和松香酸,促进油污和松香酸从电子产品上的脱离;4、本技术中的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脂具有很好的乳化性和润湿性能,促进松香酸碎裂而离开电子产品的同时,可以使得乙醇更好地溶解松香酸。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其他助剂的制备例制备例1以制备例1为例,其他助剂包括以下组分:乙醇30kg,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10kg。
27.其他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乙醇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放入搅拌机中,50转/分钟,混合10分钟,得到其他助剂。
28.制备例2-8制备例2-8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助剂中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具体见表1。
29.表1
制备例9制备例9和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助剂还包括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脂10kg。其他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乙醇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放入搅拌机中,50转/分钟,混合10分钟,得到第二混合液,然后将第二混合液倒入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脂中,得到其他助剂。
30.制备例10制备例10和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助剂还包括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脂28kg。
31.制备例11制备例11和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助剂还包括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脂30kg。
32.制备例12制备例12和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助剂还包括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脂5kg。
33.制备例13制备例13和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助剂还包括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脂8kg。
34.制备例14制备例14和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助剂还包括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脂32kg。
35.制备例15
制备例15与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助剂还包括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脂35kg。
36.制备例16制备例16与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助剂包括以下组分:乙醇45kg,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0kg。
37.其他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乙醇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放入搅拌机中,50转/分钟,混合10分钟,得到其他助剂。
38.制备例17制备例17与制备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他助剂包括以下组分:丙二醇45kg,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10kg。
39.其他助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丙二醇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放入搅拌机中,50转/分钟,混合10分钟,得到其他助剂。实施例
40.实施例1以实施例1为例,一种清洗剂,包括以下组分:水基碱性溶液45kg,螯合剂10kg,ph值缓冲剂6kg,缓蚀剂5kg,洗涤助剂3kg,氨基三甲叉磷酸15kg,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16kg。
41.水基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钙水溶液,氢氧化钙水溶液的浓度为0.0217mol/l。
42.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的环氧乙烷聚合度为4,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中双酯和单酯的质量比为5:1。
43.螯合剂为为三乙醇胺。
44.ph值缓冲剂为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和氨三乙酸三钠的混合物,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和氨三乙酸三钠的用量比为1:1:1。
45.缓蚀剂为二乙烯三胺五甲叉磷酸。
46.洗涤助剂为己基-d-葡萄糖苷和磷酸酯钾盐的混合物,所述磷酸酯钾盐和己基-d-葡萄糖苷的用量比为2.6:1。
47.一种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基碱性溶液、ph值缓冲剂和氨基三甲叉磷酸放入搅拌机中,60转/分钟,混合10分钟,得到第一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螯合剂、缓蚀剂、洗涤助剂、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放入搅拌机中,30转/分钟,混合8分钟,得到清洗剂。
48.实施例2-8实施例2-8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清洗剂中各组分的含量不同,具体见表2和表3。
49.表2
表3
实施例11实施例11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清洗剂,包括以下组分:水基碱性溶液50kg,螯合剂4kg,ph值缓冲剂6kg,缓蚀剂5kg,洗涤助剂8kg,氨基三甲叉磷酸11kg,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12kg,其他助剂4kg,本实施例的其他助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
50.一种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基碱性溶液、ph值缓冲剂和氨基三甲叉磷酸放入搅拌机中,60转/分钟,混合10分钟,得到第一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螯合剂、缓蚀剂、洗涤助剂、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放入搅拌机中,30转/分钟,混合8分钟,得到清洗剂。
51.实施例12-16实施例12-16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各个组分的含量不同,具体见表4。
52.表4
实施例17-33实施例17-33和实施例14的不同之处在于:所用的其他助剂不同,具体见表5。同时,实施例17-33中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基碱性溶液、其他助剂80转/分钟,混合15分钟,然后将ph值缓冲剂和氨基三甲叉磷酸放入搅拌机中,60转/分钟,混合10分钟,得到第一混合液;将第一混合液、螯合剂、缓蚀剂、洗涤助剂、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放入搅拌机中,30转/分钟,混合8分钟,得到清洗剂。
53.表5
实施例34实施例34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的环氧乙烷聚合度为3。
54.实施例35实施例34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的环氧乙烷聚合度为6。
55.实施例36实施例36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中双酯和单酯的质量比为3:1。
56.实施例37实施例37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中双酯和单酯的质量比为7:1。
57.实施例38实施例38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的环氧乙烷聚合度为2。
58.实施例39实施例39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的环氧乙烷聚合度为7。
59.实施例40实施例40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中双酯和单酯的质量比为2:1。
60.实施例41实施例41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中双酯和单酯的质量比为8:1。
61.实施例42实施例42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中双酯和单酯的质量比为9:1。
62.实施例43实施例43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磷酸酯钾盐和己基-d-葡萄糖苷的用量比为1.5:1。
63.实施例43实施例43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磷酸酯钾盐和己基-d-葡萄糖苷的用量比为4:1。
64.对比例对比例1对比例1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氨基三甲叉磷酸用量为19kg,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用量为4kg。
65.对比例2对比例2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氨基三甲叉磷酸用量为20kg,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用量为3kg。
66.对比例3对比例2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氨基三甲叉磷酸用量为4kg,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用量为19kg。
67.对比例4对比例4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将氨基三甲叉磷酸替换成等量的二乙烯三胺五甲叉磷酸。
68.对比例5对比例5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水基碱性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
69.对比例6一种电子产品清洗剂包含:ph值为7.5的液体氢氧化钠25kg,葡萄糖酸钠15kg,二乙烯三胺五甲叉磷酸9kg,己基-d-葡萄糖苷3kg,磷酸酯钾盐6kg,磷酸氢二钾7kg,磷酸二氢
钾6kg,三乙酸三钠4kg。
70.清洗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原料的配方组成,液体氢氧化钠、葡萄糖酸钠、己基-d-葡萄糖苷、三乙酸三钠,60转/分钟,混合10分钟,制得溶液a;(2)按原料的配方组成,将二乙烯三胺五甲叉磷酸、磷酸酯钾盐、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等依次加入步骤1所制得的溶液a中,60转/分钟,混合10分钟,制得所需的电子产品清洗剂。
71.性能检测试验1.利用实施例1-43和对比例1-6的清洗剂对pcb板进行清洗,并对清洗前后的pcb板进行sir测试,具体操作如下:清洗方法:对smt过后的pcb板依次进行超声波清洗(40℃,30khz,10min)和喷淋清洗(40℃,风切水,10min)。
72.sir测试:sir测试方法参考“ipc-tm-650.2.6.3.7”中的方法。检测结果见表6。
73.2.利用实施例3、6-10、34-42和对比例1-6的清洗剂对pcb板进行清洗,并对清洗前后的pcb板进行离子含量测试,具体操作如下:清洗方法:对smt过后的pcb板依次进行超声波清洗(40℃,30khz,10min)和喷淋清洗(40℃,风切水,10min)。
74.离子含量测试:采用“ipc-tm-650section2.3.28”中的方法。检测结果见表7。
75.表6
表7
由实施例1-5和对比例6的检测结果可知,本技术的清洗剂清洗过后的pcb板的绝缘电阻值更大,残留的离子更少,其中实施例5的性能最优。
76.由实施例6-10以及对比例1-4的检测结果可知,当主要是氨基三甲叉磷酸或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的含量发生改变时,清洗后pcb板的绝缘电阻值有所下降,同时离子残留变多;但是当氨基三甲叉磷酸和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的含量同时发生改变时,清洗后pcb板的绝缘电阻值改变更大,离子残留更多,说明氨基三甲叉磷酸和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之间有一定的配合作用。
77.由对比例5的检测结果可知,氢氧化钠的使用,降低了洗过后的pcb板的绝缘电阻值,同时,钠离子的残留增多,可能是因为钠离子的引入。
78.由实施例11-14的检测结果可知,其他助剂的加入有助于提高清洗后pcb板的绝缘电阻值,其中实施例14的清洗剂性能最优。
79.由实施例17-20和实施例32-33的检测结果可知,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的加入,可以进一步提高清洗后pcb板的绝缘电阻值;同时结合实施例21-24的检测结果可知,将乙醇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氢氧化铵的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提高清洗后pcb板的绝缘电阻值。
80.由实施例25-27的检测结果可知,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脂的加入,可以进一步提高清洗后pcb板的绝缘电阻值;同时结合实施例28-31的检测结果可知,将松香聚乙二醇柠檬酸脂的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助于提高清洗后pcb板的绝缘电阻值。
81.由实施例34-42的检测结果可知,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的环氧乙烷聚合度、异辛醇聚氧乙烯醚磷酸脂中双酯和单酯的质量比,对清洗剂的清洗效果有影响。
8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