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微凝胶智能润滑剂,其特征在于:微凝胶中聚n
‑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聚丙烯酸交替连接,两者摩尔比为1.5~1.6:1,微结构呈多孔海绵状球形,粒径为100~200nm,分布均匀,动态光散射法分散性指数小于0.1;通过聚n
‑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聚丙烯酸的独特组分与微结构,实现同时对温度和ph的润滑响应,并吸附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润滑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按以下步骤制备:1)将0.95~1.8份n
‑
异丙基丙烯酰胺,0.2~2.0份丙烯酸,0.025~0.08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45~0.5份油酸,0.0.06~0.1份n,n'
‑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48~0.52份三乙醇胺,依次加入60~120份去离子水中,通入氮气去除反应溶液中的氧气,磁力搅拌40~50min,先在55~60℃水浴条件下反应2.5~3.5h,然后通过注射器将5份0.039~0.078mol
·
l
‑1的过硫酸铵溶液添加到反应溶液中,最后在60~70℃水浴条件下反应4.5~5.0h;2)将上述反应后溶液收集,放入透析袋置入去离子水中,过程中不断磁力搅拌以加快透析速度,每隔8~12h更换一次去离子水,在去离子水中透析5~8d,即得;其中,n
‑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摩尔比为1.5~1.6:1,油酸与三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2,所得微凝胶粒径为100~200nm,动态光散射法分散性指数小于0.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微凝胶智能润滑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水相溶液聚合,将多种单体、交联剂、表面活性剂前体等分散在水溶液中,先原位制备表面活性剂,再在引发剂作用下反应生成该智能润滑剂。本发明方法简单有效,制备的微凝胶润滑剂可实现基于温度和pH的润滑响应,有效提高摩擦副材料减摩润滑性能,同时,还能对典型金属摩擦副摩擦产生的重金属离子进行有效吸附,在智能润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景。景。
技术研发人员:徐玉福 钱宗鑫 胡苑华 姚路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11.10
技术公布日:2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