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

文档序号:29086270发布日期:2022-03-02 01:2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

1.本发明属于真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


背景技术:

2.铁皮石斛作为兰科植物有其生长的特殊性,在自然生境中部分或全部依靠与其共生的菌根真菌为其提供营养才能促使种子萌发及后继的生长发育。近年来,另一个重要群体—非菌根内生真菌因其多种生态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的研究发现植物内生真菌作为微生物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促进宿主生长、提高宿主对生物胁迫或非生物胁迫的抗性,还引起宿主次生代谢产物的变化,甚至能够诱导和促进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合成或积累。
3.现有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实验中,大多通过真菌培养室进行培养铁皮石斛内生真菌,但是真菌培养室较大,温度控制大多通过空调和制冷机实现温度调节,调节过程较慢,容易影响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生长,且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光照处理,在真菌培养室内并不能很好地接收到阳光,现有的真菌培养设备中,大多需要使用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催化和喂养处理,而现有的真菌培养设备中大多需要人工加入培养基,且需要打开培养皿投喂培养基,这就使得真菌会接触外部空气,影响真菌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实验温度调节过程较慢,容易影响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生长,且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成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光照处理,在真菌培养室内并不能很好地接收到阳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过程较快,使得铁皮石斛内生真菌可以很好地接收到阳光的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包括主体控温结构、补光结构和培养基投喂结构,其中:
7.补光结构和培养基投喂结构均安装在所述主体控温结构上;
8.主体控温结构用于控制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生长环境的温度;
9.补光结构用于补充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生长所需要的光照量;
10.培养基投喂结构用于对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培养基进行真空过滤,并将真空过滤后的培养基投放入位于主体控温结构中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上;
11.主体控温结构包括承载箱,所述承载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层隔离箱,所述承载箱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调温盒。
12.进一步,所述主体控温结构包括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固定安装于所述承载箱的外部,所述承载箱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进水口连通于所述水箱的内部,所述微型水泵的出水口贯穿所述调温盒的外壁且连通
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远离所述微型水泵的一端贯穿所述调温盒的外壁且连通于所述水箱的内部,所述承载箱的外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温控器和plc控制器,所述承载箱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热风机,所述承载箱远离所述热风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风机;
13.所述热风机、冷风机、加热管和微型水泵的电控端均与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所述温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14.进一步,所述补光结构包括上盖体,所述上盖体活动连接于所述承载箱上,所述上盖体的外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固定安装有日光灯,所述内层隔离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反光镜。
15.进一步,所述培养基投喂结构包括真空过滤器,所述真空过滤器固定安装于所述承载箱的外部,所述真空过滤器上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内部设有滤网,所述上盖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微型正反转电机,所述第一微型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远离所述第一微型正反转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上盖体的外部,所述上盖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光杆,所述第一丝杆和所述第一光杆的外部均活动连接有移动座;
16.其中一个所述移动座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微型正反转电机,所述第二微型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部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移动座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光杆,所述第二光杆远离所述移动座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块的外壁且固定安装于另一个所述移动座的外部,所述上盖体上固定安装有微型抽吸泵,所述微型抽吸泵的进料口连通于所述真空过滤器的内部,所述微型抽吸泵的出料口连通有第一软管,所述第一软管远离所述微型抽吸泵的一端贯穿所述上盖体的外壁且粘接于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远离所述第一软管的一侧粘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雾化片;
17.所述第一微型正反转电机、第二微型正反转电机和微型抽吸泵的电控端均与plc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连接。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在主体控温结构中使用者可以将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菌种放置到内层隔离箱中,并通过plc控制器启动热风机,热风机的启动会向承载箱和内层隔离箱之间的中空层吹入热风,使得对内层隔离箱的内部进行升温处理,同时通过温控器实时监测温度,且当温度较高时,可以通过plc控制器启动冷风机向中空层内吹入冷风,从而对温度进行中和,同时通过加热管的设置,可以对承载箱内部加热,从而加快温度的升高,同时通过启动微型水泵,微型水泵的启动会将水箱内部的水流输送到蛇形管的内部,水流进入蛇形管的内部后会带动部分加热管和承载箱中的热量,从而加快温度的调整速度,且工作人员通过启动日光灯配合反光镜将模拟光照输送到内层隔离箱中,从而对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进行补给光照,在培养基投喂结构中,通过进料斗配合滤网对培养基的原料进行进一步过滤,同时在原料进入真空过滤器的内部后,通过真空过滤器对原料进行真空抽滤处理,在进行真空抽滤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微型抽吸泵将真空过滤器内部的原料抽入第一软管的内部,原料在进入第一软管的内部后会通过通孔输送到出料管当中,从而通过出料管将培养基送入真菌当中,且在进行培养基的输送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启动第一微型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座进行移动,并通过启动第二微型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出料
管进行位置调整,实现对不同位置的真菌进行投喂培养基。
19.进一步,所述上盖体通过销轴铰接于所述承载箱上,上盖体为透明亚克力板材质,通过铰接的上盖体可以对承载箱进行密封。
20.进一步,所述限位板卡接于所述限位槽的内部,通过限位槽对限位板进行卡接限位。
21.进一步,所述蛇形管和所述加热管均位于所述调温盒的内部,通过调温盒对蛇形管和加热管进行承载。
22.进一步,所述热风机和所述冷风机的出风口均贯穿所述承载箱的外壁,通过热风机和冷风机对内层隔离箱中进行调温处理。
23.进一步,一个所述移动座与所述第一丝杆之间为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移动座和所述第一光杆之间为滑动连接,移动座与第一丝杆之间的螺纹连接便于调整移动座的位置,且通过第一光杆对移动座的移动位置进行导向和限位。
24.进一步,所述雾化片铰接于所述出料管的外部,通过铰接的雾化片可以使得培养基通过雾化片时实现雾化效果,从而扩散培养基的输送范围。
25.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6.1、本发明提出的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通过内层隔离箱放置菌种,同时在进行温度控制时,可以通过启动加热管和热风机,同时对承载箱的内部进行快速升温,同时通过启动微型水泵将水箱中的水流输送到蛇形管的内部,并通过配合冷风机快速对承载箱的内部进行降温处理,使得承载箱的内部可以进行快速的升温和降温处理,避免调整温差时间过长导致菌种生长受到影响,且使用者通过启动日光灯配合反光镜可以对内层隔离箱的内部进行补光处理,便于菌种的生长。
27.2、本发明提出的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在进行投喂培养基时,通过真空过滤器对培养基进行真空过滤,且在进行过滤完成后,通过微型抽吸泵将过滤完成后的培养基输送到第一软管和出料管中,且在进行投放过程中,通过启动第一微型正反转电机和第二微型正反转电机带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固定块和出料管进行位置调整,将出料管调整到不同位置,从而实现对不同位置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进行培养基投放,减少内生真菌与外部空气的接触。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本发明的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中蛇形管和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本发明的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中上盖体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2.图5为本发明的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中进料斗和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为本发明的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图2中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图中标记说明:10-承载箱;11-内层隔离箱;12-调温盒;13-蛇形管;14-微型水泵;15-水箱;16-加热管;17-热风机;18-冷风机;19-温控器;101-plc控制器;20-上盖体;21-限
位板;22-日光灯;23-反光镜;24-限位槽;30-真空过滤器;31-进料斗;32-滤网;33-微型抽吸泵;34-第一软管;40-第一微型正反转电机;41、第一丝杆;42-第一光杆;43-第二微型正反转电机;44-第二丝杆;45-固定块;46-通孔;47-第二光杆;48-移动座;49-出料管;50-雾化片。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36.如图1-6所示,一种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包括主体控温结构、补光结构和培养基投喂结构。
37.其中,补光结构和培养基投喂结构均安装在主体控温结构上,主体控温结构用于控制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生长环境的温度,补光结构用于补充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生长所需要的光照量,培养基投喂结构用于对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培养基进行真空过滤,并将真空过滤后的培养基投放入位于主体控温结构中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上。
38.主体控温结构包括承载箱10,承载箱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层隔离箱11,承载箱10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调温盒12。
39.主体控温结构包括加热管16,加热管16固定安装于承载箱10的外部,承载箱10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水箱15,水箱15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微型水泵14,微型水泵14的进水口连通于水箱15的内部,微型水泵14的出水口贯穿调温盒12的外壁且连通有蛇形管13,蛇形管13远离微型水泵14的一端贯穿调温盒12的外壁且连通于水箱15的内部,承载箱10的外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温控器19和plc控制器101,承载箱10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热风机17,承载箱10远离热风机1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冷风机18。
40.主体控温结构的原理:主体控温结构中,通过plc控制器101启动加热管16和热风机17可以快速承载箱10内部的温度提高,并将温度传输到内层隔离箱11中,同时通过plc控制器101可以启动冷风机18,冷风机18的启动可以将冷气输送到承载箱10和内层隔离箱11之间,从而降低温度,且通过启动微型水泵14,微型水泵14的启动可以将水箱15内部的水流输送到蛇形管13的内部,通过蛇形管13循环水流,从而将部分热量带走,从而加快温度的降低,通过温控器19的设置,对承载箱10和内层隔离箱11之间的温度进行监控。
41.具体的,补光结构的组成:补光结构包括上盖体20,上盖体20活动连接于承载箱10上,上盖体20的外部开设有限位槽24,限位槽2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板21,限位板21上固定安装有日光灯22,内层隔离箱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反光镜23。
42.补光结构的原理:补光结构中,上盖体20为透明亚克力板,且在进行补光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启动日光灯22并配合反光镜23对内层隔离箱11内部的菌种进行补光处理。
43.具体的,培养基投喂结构的组成:培养基投喂结构包括真空过滤器30,真空过滤器30固定安装于承载箱10的外部,真空过滤器30上连通有进料斗31,进料斗31的内部设有滤网32,上盖体20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微型正反转电机40,第一微型正反转电机40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丝杆41,第一丝杆41远离第一微型正反转电机40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上盖体20的外部,上盖体20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光杆42,第一丝杆41和第一光杆42的外部均活动连接有移动座48。
44.其中一个移动座4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微型正反转电机43,第二微型正反转电机43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丝杆44,第二丝杆44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固定块45,固定块45的外部开设有多个通孔46,移动座48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多个第二光杆47,第二光杆47远离移动座48的一端贯穿固定块45的外壁且固定安装于另一个移动座48的外部,上盖体20上固定安装有微型抽吸泵33,微型抽吸泵33的进料口连通于真空过滤器30的内部,微型抽吸泵33的出料口连通有第一软管34,第一软管34远离微型抽吸泵33的一端贯穿上盖体20的外壁且粘接于固定块45上,固定块45远离第一软管34的一侧粘接有出料管49,出料管49的外部活动连接有雾化片50。
45.培养基投喂结构的原理:在培养基投喂结构中,通过进料斗31配合滤网32对培养基的原料进行进一步过滤,同时在原料进入真空过滤器30的内部后,通过真空过滤器30对原料进行真空抽滤处理,在进行真空抽滤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微型抽吸泵33将真空过滤器30内部的原料抽入第一软管34的内部,原料在进入第一软管34的内部后会通过通孔46输送到出料管49当中,从而通过出料管49将培养基送入真菌当中,且在进行培养基的输送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启动第一微型正反转电机40带动第一丝杆4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座48进行移动,并通过启动第二微型正反转电机43带动第二丝杆4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出料管49进行位置调整,实现对不同位置的真菌进行投喂培养基。
46.工作原理:在进行使用时,使用者将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菌种放置到内层隔离箱11中,并通过plc控制器101启动热风机17,热风机17的启动会向承载箱10和内层隔离箱11之间的中空层吹入热风,使得对内层隔离箱11的内部进行升温处理,同时通过温控器19实时监测温度,且当温度较高时,可以通过plc控制器101启动冷风机18向中空层内吹入冷风,从而对温度进行中和,同时通过加热管16的设置,可以对承载箱10内部加热,从而加快温度的升高,同时通过启动微型水泵14,微型水泵14的启动会将水箱15内部的水流输送到蛇形管13的内部,水流进入蛇形管13的内部后会带动部分加热管16和承载箱10中的热量,从而加快温度的调整速度,且工作人员通过启动日光灯22配合反光镜23将模拟光照输送到内层隔离箱11中,从而对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进行补给光照,在进行培养基投喂时,工作人员将原料投入进料斗31的内部,且通过滤网32对原料进行过滤处理,通过滤网32过滤后原料会进入真空过滤器30的内部,在原料进入真空过滤器30的内部后,工作人员通过真空过滤器30对原料进行真空抽滤处理,在进行真空抽滤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微型抽吸泵33将真空过滤器30内部的原料抽入第一软管34的内部,原料在进入第一软管34的内部后会通过通孔46输送到出料管49当中,从而通过出料管49将培养基送入真菌当中,且在进行培养基的输送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启动第一微型正反转电机40带动第一丝杆4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座48进行移动,并通过启动第二微型正反转电机43带动第二丝杆4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出料管49进行位置调整,实现对不同位置的真菌进行投喂培养基。
47.以上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控温的铁皮石斛内生真菌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