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有机硅季铵盐的温敏性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9970581发布日期:2022-05-11 11:22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有机硅季铵盐的温敏性凝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季铵盐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且综合成本低,被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消毒,循环水杀菌及抗菌整理剂等。但小分子季铵盐在水中易于扩散,浓度降低,失去抑菌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温敏性包合季铵盐凝胶的制备方法。
4.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含有有机硅季铵盐的温敏性凝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合成羟丙基甲壳素(hpch)。
7.将naoh、尿素和水混匀并预冷到-30~-10℃,此时溶液为半结冰状态,将冰块粉碎,将甲壳素粉末分散于其中,之后进行冷冻,在冷冻过程中进行搅拌,保证甲壳素粉末分散均匀;40~60h后取出,解冻后得到澄清透亮的甲壳素溶液;
8.1~5℃下在上述甲壳素溶液中加入1,2-环氧丙烷,在温度为1~5℃反应20~30h,随后升温至10~20℃,反应3~9h,调节反应体系至中性,终止反应;透析,冷冻干燥,即得到白色海绵状羟丙基甲壳素;
9.(2)将白色海绵状羟丙基甲壳素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温敏性凝胶前驱体溶液;
10.(3)将有机硅季铵盐加入到上述的温敏性凝胶前驱体溶液中,低温下搅拌得到澄清透明溶液;
11.(4)将步骤(3)的澄清透明溶液静置后形成含有有机硅季铵盐的温敏性凝胶。
12.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甲壳素粉末:naoh:尿素:水的质量比为1~5:8~15:1~8:75~90。
13.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步骤(1)中甲壳素溶液和1,2-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为100:7~20。
14.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得到的前驱体溶液固含量范围为1-5%。
15.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所述的有机硅季铵盐为三甲基[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cas:35141-36-7),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cas:27668-52-6)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6]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步骤(3)加入的有机硅季铵盐与温敏性凝胶前驱体溶液质量比为0.05~1:1。
[0017]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低温范围为4-15℃。
[0018]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的静置温度为25-37℃,静置时间为1~3min。
[0019]
含有有机硅季铵盐的温敏性凝胶,采用上述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002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1]
1,可原位形成水凝胶,使得季铵盐扩散程度降低;
[0022]
2,提高了局部季铵盐浓度,具有长效抑菌能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24]
实施例1
[0025]
(1)合成羟丙基甲壳素(hpch)。
[0026]
称取11g naoh和5g尿素到烧杯中,加入83g水,溶解,预冷到-18℃,称取2g的甲壳素粉末分散于其中,放置在冰箱冷冻室中冷冻,在冷冻过程中要适时搅拌,保证甲壳素分散均匀。48h后取出解冻后成澄清透亮的水溶液。2℃下向100g 2wt%甲壳素溶液中加入12g 1,2-环氧丙烷,升温至5℃反应24h,随后升温至15℃,反应6h。用hcl调节反应体系的ph为7,终止反应。透析,冷冻干燥,即得到白色海绵状羟丙基甲壳素(hpch)。
[0027]
(2)将海绵状hpch 4℃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1%温敏性凝胶前驱体溶液。
[0028]
(3)将三甲基[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氯化铵加入到上述的温敏性凝胶前驱体溶液中,使有机硅季铵盐与1%温敏性凝胶前驱体溶液质量比为0.05:1,4℃下搅拌一定时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
[0029]
(4)将上步得到的透明溶液静置于37℃下2min可形成温敏性包合季铵盐凝胶。
[0030]
实施例2
[0031]
1)合成羟丙基甲壳素(hpch)。
[0032]
称取11g naoh和2g尿素到烧杯中,加入83g水,溶解,预冷到-20℃,称取2g的甲壳素粉末分散于其中,放置在冰箱冷冻室中冷冻,在冷冻过程中要适时搅拌,保证甲壳素分散均匀。52h后取出解冻后成澄清透亮的水溶液。2℃下向100g 2wt%甲壳素溶液中加入15g 1,2-环氧丙烷,升温至5℃反应24h,随后升温至15℃,反应6h。用hcl调节反应体系的ph为7,终止反应。透析,冷冻干燥,即得到白色海绵状羟丙基甲壳素(hpch)。
[0033]
(2)将海绵状hpch 4℃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2%温敏性凝胶前驱体溶液。
[0034]
(3)将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加入到上述的温敏性凝胶前驱体溶液中,使有机硅季铵盐与2%温敏性凝胶前驱体溶液质量比为0.25:1,8℃下搅拌一定时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
[0035]
(4)将上步得到的透明溶液静置于30℃下2min可形成温敏性包合季铵盐凝胶。
[0036]
实施例3
[0037]
1)合成羟丙基甲壳素(hpch)。
[0038]
称取11g naoh和4g尿素到烧杯中,加入83g水,溶解,预冷到-25℃,称取2g的甲壳素粉末分散于其中,放置在冰箱冷冻室中冷冻,在冷冻过程中要适时搅拌,保证甲壳素分散均匀。54h后取出解冻后成澄清透亮的水溶液。2℃下向100g 2wt%甲壳素溶液中加入10g 1,2-环氧丙烷,升温至5℃反应24h,随后升温至15℃,反应6h。用hcl调节反应体系的ph为7,终止反应。透析,冷冻干燥,即得到白色海绵状羟丙基甲壳素(hpch)。
[0039]
(2)将海绵状hpch 4℃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3%温敏性凝胶前驱体溶液。
[0040]
(3)将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加入到上述的温敏性凝胶
前驱体溶液中,使有机硅季铵盐与3%温敏性凝胶前驱体溶液质量比为0.75:1,12℃下搅拌一定时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
[0041]
(4)将上步得到的透明溶液静置于28℃下1min可形成温敏性包合季铵盐凝胶。
[0042]
实施例4
[0043]
1)合成羟丙基甲壳素(hpch)。
[0044]
称取11g naoh和3g尿素到烧杯中,加入83g水,溶解,预冷到-18℃,称取2g的甲壳素粉末分散于其中,放置在冰箱冷冻室中冷冻,在冷冻过程中要适时搅拌,保证甲壳素分散均匀。56h后取出解冻后成澄清透亮的水溶液。2℃下向100g 2wt%甲壳素溶液中加入12g 1,2-环氧丙烷,升温至5℃反应24h,随后升温至15℃,反应6h。用hcl调节反应体系的ph为7,终止反应。透析,冷冻干燥,即得到白色海绵状羟丙基甲壳素(hpch)。
[0045]
(2)将海绵状hpch 4℃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得到5%温敏性凝胶前驱体溶液。
[0046]
(3)将二甲基十八烷基[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氯化铵加入到上述的温敏性凝胶前驱体溶液中,有机硅季铵盐与5%温敏性凝胶前驱体溶液质量比为1:1,15℃下搅拌一定时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
[0047]
(4)将上步得到的透明溶液静置于25℃下1min可形成温敏性包合季铵盐凝胶。
[0048]
凝胶转变温度:
[0049]
对所有实施例所得到的凝胶转变温度测定:
[0050]
表1凝胶转变温度
[0051]
样品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凝胶转变温度37℃30℃28℃25℃
[0052]
结论:由表1可见实施例得到的温敏性包合季铵盐凝胶的转变温度为25-37℃,均可以在较低温度形成凝胶。
[0053]
抑菌实验:
[0054]
制备e.coil和s.aureus菌悬液104cfu/ml,取4ml放入小瓶中,加入实施例中凝胶0.3ml,置于摇床150r/min,37℃。注意观察溶液浑浊情况,以此判断细菌生长情况。
[0055]
表2凝胶抑菌能力(e.coil)
[0056]
样品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溶液浑浊时间72h96h》7d》7d
[0057]
表3凝胶抑菌能力(s.aureus)
[0058]
样品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溶液浑浊时间》7d》7d》7d》7d
[0059]
结论:由表2和表3可见实施例得到的温敏性包合季铵盐凝胶均具有抑菌能力,加入的季铵盐浓度越大,抑菌能力越强。本实例中加入的浓度均可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长效抑菌能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