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油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成品茶油过滤设备。
背景技术:2.茶油是从山茶科植物的种子压榨提炼而成的可用于食用的食用油,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3.经专利检索现有专利号为cn209322819u的实用新型包括滤容器本体,所述过滤容器本体的下部设置放置架;所述放置架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底板和竖管,所述过滤容器本体的上部设置进料斗,所述过滤容器本体内部设置凸台,所述凸台的上部设置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管、过滤网柱、收集盘、收集软管和收集桶,所述过滤管的内部设置所述过滤网柱;所述收集盘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板内,且所述过滤管的下部对应设置于所述收集盘内,所述收集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收集盘和所述收集桶。
4.基于上述,本人发现现有的茶油处于毛油阶段时通常会含有一些不同大小的杂质颗粒,如果不降这些颗粒物进行过滤,就会影响茶油成品的品质,现有的茶油过滤设备通常进行一次过滤导致过滤效果较差,过滤效率低,并且设备维护及其不便。
5.于是,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成品茶油过滤设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品茶油过滤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茶油处于毛油阶段时通常会含有一些不同大小的杂质颗粒,如果不降这些颗粒物进行过滤,就会影响茶油成品的品质,现有的茶油过滤设备通常进行一次过滤导致过滤效果较差,过滤效率低,并且设备维护及其不便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成品茶油过滤设备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8.一种成品茶油过滤设备,其中,该成品茶油过滤设备包括有第一过滤仓;所述第一过滤仓的左端顶部与进油管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仓的右侧顶部与回油管的左侧顶端相连接,且回油管的底部中间处设置有第二过滤仓,并且第二过滤仓的左侧设置有压力泵;所述第一过滤仓左侧端面的支架上安装有电机,且电机与螺旋输送器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过滤仓的底部右侧设置有出油管。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仓的左端顶部与进油管相连通,进油管的顶部设置有漏斗,第一过滤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桶,过滤桶的内壁与螺旋输送器的外壁相贴合,螺旋输送器的外壁上设置有细毛刷。
10.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右侧驱动轴上安装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与螺旋输送器左端的从动齿轮相啮合,并且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齿轮比为1:2。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过滤仓的顶部铰链连接有盖压板,盖压板的弧形凸块卡接于第二过滤仓顶部开设的盖板槽内,第二过滤仓的内壁中间处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卡接有过
滤网。
12.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网为锥形的滤网,滤网的窄端位于过滤网的左侧,滤网的宽端固定安装于过滤网的右端。
13.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过滤桶的设置,将茶油倒入漏斗,然后通过进油管输送到过滤桶中,通过过滤桶对茶油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茶油残渣会粘附在过滤桶的滤网上,便于通过螺旋输送器对过滤桶滤网上的茶油残渣清楚并向过滤桶右端输送到回油管中,防止过滤桶发生堵塞,提高过滤效果,方便对茶油进行多次过滤,减少茶油的浪费。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面轴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过滤仓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旋输送器与第一过滤仓拆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过滤仓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20.1、第一过滤仓;101、过滤桶;2、回油管;3、进油管;301、漏斗;4、电机;401、驱动齿轮;5、螺旋输送器;501、从动齿轮;6、出油管;7、第二过滤仓;701、盖压板;70101、弧形凸块;702、盖板槽;703、凹槽;8、压力泵;9、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4.实施例:
25.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2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品茶油过滤设备,包括有:第一过滤仓1,第一过滤仓1的左端顶部与进油管3相连通,进油管3的顶部设置有漏斗301,第一过滤仓1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桶101,过滤桶101的内壁与螺旋输送器5的外壁相贴合,螺旋输送器5的外壁上设置有细毛刷,在使用时,将未过滤的茶油倒入漏斗301,然后通过进油管3输送到过滤桶101中,通过过滤桶101对茶油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茶油残渣会粘附在过滤桶101的滤网上,便于通过螺旋
输送器5对过滤桶101滤网上的茶油残渣清楚并向过滤桶101右端输送到回油管2中,防止过滤桶101发生堵塞,提高过滤效果,方便对茶油进行多次过滤,减少茶油的浪费;第一过滤仓1的左端顶部与进油管3的右端相连接;第一过滤仓1的右侧顶部与回油管2的左侧顶端相连接,且回油管2的底部中间处设置有第二过滤仓7,并且第二过滤仓7的左侧设置有压力泵8;第一过滤仓1左侧端面的支架上安装有电机4,且电机4与螺旋输送器5传动连接;第一过滤仓1的底部右侧设置有出油管6。
27.其中,电机4的右侧驱动轴上安装有驱动齿轮401,且驱动齿轮401与螺旋输送器5左端的从动齿轮501相啮合,并且驱动齿轮401与从动齿轮501的齿轮比为1∶2,在使用时,电机4通过驱动齿轮401带动从动齿轮50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螺旋输送器5在过滤桶101内转动,对过滤桶101进行清洁并将茶油残渣汇聚推送,由于驱动齿轮401与从动齿轮501的齿轮比为1∶2,所以螺旋输送器5缓慢转动并不会对过滤桶101造成伤害,减少过滤桶101的损伤,增加过滤桶101的使用寿命。
28.其中,第二过滤仓7的顶部铰链连接有盖压板701,盖压板701的弧形凸块70101卡接于第二过滤仓7顶部开设的盖板槽702内,第二过滤仓7的内壁中间处开设有凹槽703,凹槽703内卡接有过滤网9,在使用时,茶油残渣和一部分茶油从第二过滤仓7右侧连接的回油管2输送到第二过滤仓7中,茶油残渣和一部分茶油通过过滤网9的过滤后从第二过滤仓7的左端排出,然后经回油管2输送到进油管3中,完成对茶油的二次过滤,当第二过滤仓7内部的过滤网9堵塞时,就可以打开盖压板701,将过滤网9从第二过滤仓7中取出进行更换,减少更换难度的同时提高茶油的过滤品质,提高油品质量。
29.其中,过滤网9为锥形的滤网,滤网的窄端位于过滤网9的左侧,滤网的宽端固定安装于过滤网9的右端,在使用时,锥形设置的过滤网9可以在过滤网9上茶油残渣过多时仍可以使用,减少过滤网9的更换频率,降低使用成本。
30.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31.在使用该成品茶油过滤设备时,将未过滤的茶油倒入漏斗301,然后通过进油管3输送到过滤桶101中,通过过滤桶101对茶油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茶油残渣会粘附在过滤桶101的滤网上,便于通过螺旋输送器5对过滤桶101滤网上的茶油残渣清楚并向过滤桶101右端输送到回油管2中,防止过滤桶101发生堵塞,提高过滤效果,方便对茶油进行多次过滤,减少茶油的浪费,电机4通过驱动齿轮401带动从动齿轮50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螺旋输送器5在过滤桶101内转动,对过滤桶101进行清洁并将茶油残渣汇聚推送,由于驱动齿轮401与从动齿轮501的齿轮比为1∶2,所以螺旋输送器5缓慢转动并不会对过滤桶101造成伤害,茶油残渣和一部分茶油从第二过滤仓7右侧连接的回油管2输送到第二过滤仓7中,茶油残渣和一部分茶油通过过滤网9的过滤后从第二过滤仓7的左端排出,然后经回油管2输送到进油管3中,完成对茶油的二次过滤,当第二过滤仓7内部的过滤网9堵塞时,就可以打开盖压板701,将过滤网9从第二过滤仓7中取出进行更换,减少更换难度的同时提高茶油的过滤品质,提高油品质量,锥形设置的过滤网9可以在过滤网9上茶油残渣过多时仍可以使用,减少过滤网9的更换频率,降低使用成本。
32.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
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