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发酵过滤为一体的桑葚酒制备装置

文档序号:28463169发布日期:2022-01-12 07:3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发酵过滤为一体的桑葚酒制备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桑葚加工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集发酵过滤为一体的桑葚酒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2.桑葚具有大量游离酸和多种氨基酸,还含有人体所缺少的锌、铁、钙、锰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以及胡萝卜素、果糖、葡萄糖、丁二酸果胶、纤维素等,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桑葚可直接食用,也可晒干或蒸后晒干食用,也可泡酒。同样,通过桑葚与糖类等物质的混合发酵,能够制备桑葚酒,但是桑葚酒在制备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发酵装置、过滤装置、储存装置等,这些装置多较为分散,无法形成较为有效地统一,影响桑葚酒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发酵过滤为一体的桑葚酒制备装置,其能够将桑葚发酵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发酵装置、过滤装置及储存装置形成有效的统一,有助于提高桑葚酒的加工效率。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集发酵过滤为一体的桑葚酒制备装置,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发酵罐体、过滤罐体以及底部罐体,所述发酵罐体的顶部开口处活动连接有顶板,顶板的中心轴线处加工有供主轴穿过的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密封圈体,顶板的外边沿与发酵罐体的顶部开口内壁接触;所述顶板与顶板气缸的伸缩端连接,顶板气缸与顶板垂直设置;所述主轴的顶部加工有主轴驱动部,主轴驱动部上分布有若干主轴驱动齿,主轴驱动齿与被驱动电机驱动的驱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主轴的底端穿过顶板后伸入至发酵罐体内且与挤压块体连接;所述顶板气缸、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均位于顶部放置板上,顶部放置板位于发酵罐体的上方且通过板体支撑杆固定在过滤罐体上;所述过滤罐体的底部固定有球形过滤网,球形过滤网上分布有若干过滤孔;所述底部罐体位于球形过滤网的底部在一侧开口供转移筒体放置的开口。
6.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挤压块体的顶部与主轴连接,挤压块体的周向加工有与发酵罐体底端罐体密封面配合的斜面密封部,所述挤压块体的底部为与球形过滤网配合的球形部;所述过滤罐体的罐体内径大于发酵罐体的罐体外径,挤压块体在主轴驱动下使得斜面密封部与罐体密封面向下脱离时,挤压块体的边缘与过滤罐体内壁之间留有足够间隙。
7.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过滤罐体、发酵罐体构成一体,在过滤罐体与发酵罐体的内部设置有风冷夹层,在过滤罐体上加工有与风冷夹层连通的风机固定部,风机固定部上固定有送风风机。
8.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变速箱的输入
端,驱动变速箱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通过架体安装于顶部放置板上,所述的主轴驱动部穿过顶部放置板的驱动套筒后伸出,驱动套筒上加工有供驱动齿轮、主轴驱动齿啮合的开口。
9.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风冷夹层在位于发酵罐体顶端的出口处设置有风冷圈体,风冷圈体上分布有若干与风冷夹层连通的通孔。
10.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发酵罐体上加工有观察孔,观察孔上设置有玻璃板。
11.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过滤罐体在其底部位置处设置有罐体外环,罐体外环在过滤罐体的外壁形成台阶结构;所述过滤罐体放置于底部罐体后,底部罐体的顶面与罐体外环的底面接触。
12.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板与发酵罐体内壁接触的侧壁上设置有顶板密封圈。
13.进一步地讲,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顶板在主轴穿过位置处的顶面设置有顶板导向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发酵罐体、过滤罐体以及底部罐体形成有机整体,实现桑葚原材料投入至桑葚酒的产出在同一装置中完成,避免桑葚酒制备过程中的多次转移,有助于提高桑葚酒的制备效率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风冷夹层等结构,能够有助于桑葚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保证发酵过程的稳定性,避免发酵时温度过高。
17.3、本实用新型创造性地采用了挤压块体作为连接发酵罐体与过滤罐体的承接部,使得发酵罐体与过滤罐体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实现了发酵与过滤过程的结合。
附图说明
18.在下列附图中,受限于附图篇幅,为了更充分展示各个细节结构,对部分结构的比例关系做了适应性调整,例如过滤孔。但是上述附图中的适应性调整并不能够视为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其目的旨在辅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与掌握本技术所记载的技术方案。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发酵罐体与过滤罐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发酵罐体与过滤罐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挤压块体与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底部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转移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主轴驱动部;2、主轴驱动齿;3、顶板气缸;4、驱动齿轮;5、驱动套筒;6、驱动电机;7、驱动变速箱;8、顶部放置板;9、板体支撑杆;10、顶板;11、主轴;12、风冷圈体;13、发酵罐体;14、过滤罐体;15、罐体外环;16、转移筒体;17、底部罐体;18、观察孔;19、风机固
定部;20、顶板密封圈;21、风冷夹层;22、挤压块体;23、斜面密封部;24、球形部;25、球形过滤网;26、过滤孔;27、顶板导向套;28、罐体密封面。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于“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创造所述的技术方案。
2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实施例1
31.一种集发酵过滤为一体的桑葚酒制备装置,包括发酵罐体13、过滤罐体14、底部罐体17,发酵罐体13与过滤罐体14构成一体,在发酵罐体13与过滤罐体14的连接位置处内部设置有挤压块体22,挤压块体22在其周向位置处加工有斜面密封部23,斜面密封部23与发酵罐体13底部的罐体密封面28贴合,所述罐体密封面28为斜面,过滤罐体14的内径大于发酵罐体13的外径,发酵罐体13的底部位于过滤罐体14的内部;所述挤压块体22的底面为球形部24,球形部24与过滤罐体14底部的球形过滤网25配合,球形过滤网25上分布有若干过滤孔26,且球形过滤网25固定或以可拆卸的方式与过滤罐体14的内壁底部连接;所述挤压块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主轴11,主轴11穿过发酵罐体13顶端开口处的顶板10后伸出,在主轴11穿过顶板10的位置处设置有带密封圈体的通孔,且可在该位置处的顶板10的顶面加工有顶板导向套27;所述的顶板10在其周向外表面加工有放置顶板密封圈20的凹槽,顶板密封圈20位于顶板10的周向外表面和发酵罐体13的内壁之间,且分别与两者接触后发生弹性形变。所述顶板10的顶面还连接有顶板气缸3的伸缩端,顶板气缸3固定在顶部放置板8上,而顶部放置板8则通过板体支撑杆9连接于过滤罐体14上。所述主轴11的顶部设置有主轴驱动部1,主轴驱动部1的一侧加工有主轴驱动齿2,主轴驱动齿2通过顶部放置板8上的驱动套筒5与驱动齿轮4啮合传动,驱动套筒5的一侧加工有供主轴驱动齿2与驱动齿轮4啮合的缺口。所述驱动齿轮4通过架体或板体安装于顶部放置板8上,且通过轴体及联轴器与驱动变速箱7的输出轴连接,驱动变速箱7的输入端连接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及驱动变速箱7均位于顶部放置板8上。所述的发酵罐体13上加工有可供观察内部发酵情况的观察孔18,观察孔18上设置有玻璃板。所述发酵罐体13与过滤罐体14均包括风冷夹层21,风冷夹层21与过滤罐体14上的风机固定部19连通,风机固定部19上固定有送风机;所述风冷夹层21的出口位于发酵罐体13的顶部端面,且在风冷夹层21的出口处设置有风冷圈体12,风冷圈体12上分布有若干通孔,这些通孔与风冷夹层21贯通。所述风冷圈体12固定在发酵罐体13上。所述过滤罐体14的底端外壁上设置有罐体外环15,罐体外环15在过滤罐体14的外壁形成台阶结构,当过滤罐体14与底部罐体17连接后,底部罐体17的顶端与罐体外环15的底端面接触;所
述底部罐体17的一侧开设有缺口,该缺口能够允许转移筒体16插入至底部罐体17中,且插入后的转移筒体16的顶端位于球形过滤网25的下方。
32.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
33.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待发酵的桑葚应当洗净、去掉坏果及杂质,洗净后的桑葚应当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其表面的水分蒸发完毕。然后按照待发酵的桑葚重量配比所需的冰糖或者砂糖,按照一层桑葚一层糖的比例放置于发酵罐体13中。
34.在初始状态下,主轴11应当处于提升至极限位置处,使得与主轴11连接的挤压块体22的斜面密封部23与发酵罐体13底端的罐体密封面28贴合,使得挤压块体22与发酵罐体13在发酵时构成一体,挤压块体22作为发酵罐体13的底面。而在发酵罐体13的顶部设置有顶板10,顶板10通过其周向外表面设置的顶板密封圈20与发酵罐体13连接。顶板10、发酵罐体13、挤压块体22构成较为密闭的发酵环境。同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通过观察孔18上的玻璃板体观察内部的发酵情况,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在发酵罐体13或顶板10等合适位置处设置用于监测发酵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实现对发酵罐内部温度的监测。当发酵温度较高时,通过与风机固定部19连接的送风机实现对风冷夹层21的送风,通过风冷夹层21对发酵罐体13进行降温,保证发酵罐体13中发酵环境的稳定。
35.在本实用新型中,当发酵罐体13中的发酵完成后,驱动电机6开始动作,通过驱动变速箱7带动驱动齿轮4转动,驱动齿轮4通过驱动套筒5一侧的缺口带动与之啮合的主轴驱动齿2,通过主轴驱动齿2带动主轴驱动部1向下运动。主轴驱动部1向下运动使得主轴11带动挤压块体22向下运动。挤压块体22向下运动使得斜面密封部23与罐体密封面28脱离接触,由于过滤罐体14的内部直径大于发酵罐体13的外部直径,因此斜面密封部23与罐体密封面28脱离接触时,挤压块体22的边缘与过滤罐体14的内壁之间形成足够的间隙后停止,发酵后的桑葚混合料(固液混合态)通过该间隙进入到过滤罐体14内部,并逐步掉落于球形过滤网25上。由于发酵过程中发酵罐体13内产生的压力大于过滤罐体14,因此上述固液混合态的桑葚混合料通过足够的间隙掉落于球形过滤网25承载的过滤罐体14的过程比较顺利。为了加速上述过程,可将挤压块体22的顶面加工有斜面,挤压块体22的顶部中心点较高,外侧边沿处较低,有助于实现固液混合态桑葚混合料的排出。
36.同时,在上述过程中,位于发酵罐体13顶部开口处的顶板10可在顶板气缸3的作用下向下运动,以使得通过向下运动的顶板10促进发酵罐体13内的桑葚混合料排出。
37.当桑葚混合料基本排出至挤压块体22下方后,挤压块体22在主轴11的带动下继续向下运动,将位于挤压块22下方的桑葚混合料向球形过滤网25处挤压,球形过滤网25上分布有若干过滤孔26。经过过滤后的桑葚酒滴落于底部罐体17内的转移筒体16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球形过滤网25的下方固定比球形过滤网25更为细密的纱布,以增加过滤效果。
3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转移筒体16插接于底部罐体17一侧的开口中,在承接完成后通过把手抽出底部罐体17即可。
39.最后,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
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