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微藻培养箱,尤其涉及一种满足不同微藻培养实验要求的多功能的微藻培养箱。
背景技术:2.不同种类的微藻,其最适生长条件存在一定差异。而多数培养箱功能较为单一,一般更适合培养微藻以外的其他微生物,难以为不同种类的微藻同时提供更优的生长条件。此外,某些实验室没有适宜的条件和空间专门设立微藻培养室,因此,配备一款多功能的微藻培养箱就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的微藻培养箱,具有满足不同微藻培养实验要求的特点。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的微藻培养箱,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多功能的微藻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位于该培养箱本体前方的开关门、设置在该培养箱本体上的电源模块和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的控制模块,所述培养箱本体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上培养室和位于所述上培养室下方的下培养室,所述上培养室和所述下培养室内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温控模块,所述上培养室处于静置条件状态,所述下培养室内设置有可振动的摇床结构。
5.优选的,所述上培养室和所述下培养室均可设置两个温控区的一种,包括第一温控区和第二温控区,所述第一温控区范围为22-25℃,所述第二温控区范围为27-30℃。
6.优选的,所述培养箱本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源模块相连的培养箱电源开关;所述培养箱本体上在上培养室区域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第一触屏数控面板,所述培养箱本体上在下培养室区域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第二触屏数控面板。
7.优选的,所述上培养室和所述下培养室内设置有若干灯管,若干所述灯管分别通过控制元器件与控制模块相连。
8.优选的,所述上培养室内设置有若干上下层叠设置有培养皿抽屉、位于相应所述培养皿抽屉上方的培养皿架,培养皿位于所述培养皿抽屉中或者所述培养皿架上。
9.优选的,所述培养皿架为由若干培养皿架单元上下层叠设置的透明塑料材料组成;所述培养皿抽屉为透明塑料材料。
10.优选的,所述上培养室上设置有若干位于上培养室内壁上的定点卡槽,相应所述培养皿抽屉沿所述定点卡槽滑配在所述上培养室内;所述培养皿抽屉上设置有用于拉出的培养皿抽屉把柄。
11.优选的,所述下培养室内设置的摇床结构包括可振动的振动试管架、位于该摇床结构下方用于限制试管自由度的试管架固定装置,试管位于振动试管架上。
12.优选的,所述试管架固定装置包括垂直于正平面插入所述振动试管架内的铁条、
与所述铁条相连的固定端、安装在所述固定端上的可调旋钮,所述可调旋钮位于铁条上靠近使用者一侧,所述铁条插入后限制位于所述振动试管架内的试管的横向自由度。
13.优选的,所述培养箱本体上设置有位于培养箱本体下方的散热孔;所述开关门上设置有两块可视玻璃窗,两块所述可视玻璃窗分别与上培养室和下培养室相正对。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不同种类的微藻对于水体动静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例如易沉底的硅藻在振荡条件下可快速生长,而栅藻、盘星藻等淡水绿藻则偏好静水环境。本培养箱下部培养室设计为摇床结构,上部培养室均为静置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了空间,使不同需求的藻类可同处于一个培养箱。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微藻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微藻培养箱中培养皿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的微藻培养箱中振荡试管架和试管架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01-培养箱本体;02-开关门;03-上培养室;04-下培养室、1-培养箱电源开关;21-第一触屏数控面板;22-第二触屏数控面板;3-灯管;4-培养皿抽屉;5-培养皿架;6-定点卡槽;7-振荡试管架;8-试管架固定装置;81-铁条;82-固定端;83-可调旋钮;9-培养皿抽屉把柄;10-摇床结构;11-散热孔;12-可视玻璃窗;13-试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的微藻培养箱包括培养箱本体01、位于该培养箱本体前方的开关门02、设置在该培养箱本体上的电源模块和与电源模块相连的控制模块,培养箱本体包括上下层叠设置的上培养室03-和位于上培养室下方的下培养室04,上培养室和下培养室内分别设置有与控制模块相连的温控模块,上培养室处于静置条件状态,下培养室内设置有可振动的摇床结构10。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不同种类的微藻对于水体动静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例如易沉底的硅藻在振荡条件下可快速生长,而栅藻、盘星藻等淡水绿藻则偏好静水环境。本培养箱下部培养室设计为摇床结构,上部培养室均为静置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了空间,使不同需求的藻类可同处于一个培养箱。
21.上培养室和下培养室均可设置两个温控区的一种,包括第一温控区和第二温控区,第一温控区范围为22-25℃,所述第二温控区范围为27-30℃。上下两个独立培养室可分别设置温度,某些藻类如海水硅藻的最适温度多为22-25℃,而某些淡水绿藻的最适温度为27-30℃。以往培养条件单一的情况下,一般只能取中间值,设置25-27℃使两种藻类都可正常生长,但达不到最理想的状态。分别设置温度则可为大多数藻类提供最佳温度条件。
22.上述培养箱本体上设置有与电源模块相连的培养箱电源开关1;培养箱本体上在上培养室区域设置有与控制模块相连的第一触屏数控面板21,培养箱本体上在下培养室区域设置有与控制模块相连的第二触屏数控面板22。本培养箱采用触屏数控面板,上下两个培养室具备独立面板,可设置温度以及各灯管的光质、光强、开关,下层还可设置振荡转速,操作灵活、简便、清晰。
23.上述的上培养室和下培养室内设置有若干灯管3,若干灯管分别通过控制元器件与控制模块相连。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微藻对最佳光质、光强的需求不同。本培养箱可分别设置每个灯管的光质和光强,可提供多种颜色的光源,可定时光照。此外,将多数灯管置于培养箱内壁侧面,满足一般锥形瓶、试管培藻时更为合理的光源分布,大大提高了光照利用率,更便于观察微藻生长状况。
24.上述的上培养室内设置有若干上下层叠设置有培养皿抽屉4、位于相应培养皿抽屉上方的培养皿架5,培养皿位于培养皿抽屉中或者培养皿架上。培养皿架为由若干培养皿架单元上下层叠设置的透明塑料材料组成;培养皿抽屉为透明塑料材料。上培养室上设置有若干位于上培养室内壁上的定点卡槽6,相应培养皿抽屉沿定点卡槽滑配在上培养室内;培养皿抽屉上设置有用于拉出的培养皿抽屉把柄9。为了更加灵活与合理地利用空间,上部培养室采用定点卡槽设计,并采用透明塑料抽屉,抽屉内可放置培养皿或ep管,抽屉上可放置锥形瓶、试管架等,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调整每一层的空间高度。另配备了透明塑料的培养皿架,使培养皿放置稳固且方便取用。这些设计有利于观察培养皿的微藻生长情况,无需每次观察都要将一叠培养皿同时取出,也避免了掉落等情况造成的培养皿损失。
25.上述的培养室内设置的摇床结构包括可振动的振动试管架7、位于该摇床结构下方用于限制试管自由度的试管架固定装置8,试管13位于振动试管架上。试管架固定装置包括垂直于正平面插入振动试管架内的铁条81、与铁条相连的固定端82、安装在固定端上的可调旋钮83,可调旋钮位于铁条上靠近使用者一侧,铁条插入后限制位于振动试管架内的试管的横向自由度。不同种类的微藻对于水体动静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例如易沉底的硅藻在振荡条件下可快速生长,而栅藻、盘星藻等淡水绿藻则偏好静水环境。本培养箱下部培养室设计为摇床,上部培养室均为静置条件,合理有效地利用了空间,使不同需求的藻类可同处于一个培养箱。
26.上述的培养箱本体上设置有位于培养箱本体下方的散热孔11;开关门上设置有两块可视玻璃窗12,两块可视玻璃窗分别与上培养室和下培养室相正对。
27.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性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