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孔材料具有自动调压功能的正渗透膜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4098发布日期:2022-04-14 22:13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孔材料具有自动调压功能的正渗透膜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多孔材料具有自动调压功能的正渗透膜发酵罐。


背景技术:

2.发酵罐,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一般为用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圆筒,其容积在1m3至数百m3。在设计和加工中应注意结构严密,合理,能耐受蒸汽灭菌、有一定操作弹性、内部附件尽量减少(避免死角)、物料与能量传递性能强,并可进行一定调节以便于清洗、减少污染,适合于多种产品的生产以及减少能量消耗。而现有的正渗透膜发酵罐缺乏调压装置或需手动调压,实用性差;同时现有的正渗透膜发酵罐安全性能低。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可以自动调节发酵处压强的一种基于多孔材料具有自动调压功能的正渗透膜发酵罐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孔材料具有自动调压功能的正渗透膜发酵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孔材料具有自动调压功能的正渗透膜发酵罐,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自动调压装置、密封装置、泄压报警装置,所述自动调压装置包括活动上板,所述活动上板通过弹簧连接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活动上板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侧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与活动上板滑动连接,所述活动上板的一侧设置有阻力板;自动调压装置的作用在于自动调节发酵处的压强,气囊内部的压强一定,当外部的气压发生变化时,气囊会膨胀或收缩,气囊的膨胀或收缩会带动顶杆移动,带动阻力板离开或接触壳体,使得活动上板可以在压强发生变化时自动调节高度,改变压强,在压强回复后,活动上板又被固定住。
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顶杆的一侧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轴承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与活动上板滑动连接;当压强增大时,气囊收缩,顶杆移动,带动轴承连接在顶杆一端的第一连接杆转动,带动周晨过来凝结在第一连接杆一端的控制杆移动。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通过弹簧连接在活动上板的内部,所述移动板的两侧均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轴承连接有滑杆,所述阻力板固定安装在滑杆的一端,所述滑杆与活动上板滑动连接;控制杆移动,带动固定安装在控制杆一端的移动板移动,带动轴承连接在移动板两侧的第二连接杆转动,带动轴承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两端的滑杆移动,带动阻力板远离壳体,活动上板在压强的作用下上移或下移,达到指定压强后,顶杆又会将阻力板顶杆壳体上,使壳体不可再移动,弹簧的作用是为了使初始情况时,活动上板保持在特定位置。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四个密封块,四个所述密封块分别设置在
活动上板两端的上下侧,所述活动上板上设置有四个凹槽,四个所述凹槽与密封块为配合结构;密封装置的作用在于避免壳体上下的气体混合导致发酵被污染,密封块、凹槽及壳体上的滑槽一起构成了一个密封结构,防止了气体的混合。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四个所述密封块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下侧所述密封块通过弹簧连接在壳体上;在活动上板移动的过程中,伸缩杆用来为密封块导向,防止密封块在移动的时候偏移,下侧弹簧的作用在于将下侧密封块始终顶持到活动上板上,使下侧密封结构始终保持密封。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两侧滑动连接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焊接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在壳体上,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报警杆,所述报警杆与壳体滑动连接;自动恒压装置的调节能力有限,当快要超过自动恒压装置的的调节上限时,高压强会使得活塞右移,报警杆顶出,当压力持续增加后活塞杆继续右移,给壳体泄压。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
11.(1)通过设置有自动恒压装置,使得当压强增大时,气囊收缩,顶杆移动,带动轴承连接在顶杆一端的第一连接杆转动,带动周晨过来凝结在第一连接杆一端的控制杆移动,带动固定安装在控制杆一端的移动板移动,带动轴承连接在移动板两侧的第二连接杆转动,带动轴承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两端的滑杆移动,带动阻力板远离壳体,活动上板在压强的作用下上移或下移,达到指定压强后,顶杆又会将阻力板顶杆壳体上,使壳体不可再移动,弹簧的作用是为了使初始情况时,活动上板保持在特定位置,通过上述步骤,可以使得自动保持壳体内部的压强;
12.(2)通过设置有密封装置,使得密封装置的作用在于避免壳体上下的气体混合导致发酵被污染,密封块、凹槽及壳体上的滑槽一起构成了一个密封结构,防止了气体的混合,在活动上板移动的过程中,伸缩杆用来为密封块导向,防止密封块在移动的时候偏移,下侧弹簧的作用在于将下侧密封块始终顶持到活动上板上,使下侧密封结构始终保持密封,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达到保证上下部的气体不会混合的目的;
13.(3)通过设置有泄压报警装置,因为自动恒压装置的调节能力有限,当快要超过自动恒压装置的的调节上限时,高压强会使得活塞右移,报警杆顶出,为操作员报警,当压力持续增加后活塞杆继续右移,给壳体泄压,通过上述步骤,可以达到当压强有异常增加后给操作员报警在报警后压强继续增加,装置会给壳体泄压。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上板一侧结构的示意图;
17.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上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壳体;2、活动上板;3、第一连接杆;4、顶杆;5、气囊;6、控制杆;7、伸缩杆;8、密封块;9、移动板;10、第二连接杆;11、滑杆;12、阻力板;13、活塞;14、报警杆;15、压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孔材料具有自动调压功能的正渗透膜发酵罐,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自动调压装置、密封装置、泄压报警装置,自动调压装置包括活动上板2,活动上板2通过弹簧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活动上板2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气囊5,气囊5的一侧设置有顶杆4,顶杆4与活动上板2滑动连接,活动上板2的一侧设置有阻力板12;自动调压装置的作用在于自动调节发酵处的压强,气囊内部的压强一定,当外部的气压发生变化时,气囊会膨胀或收缩,气囊的膨胀或收缩会带动顶杆移动,带动阻力板离开或接触壳体,使得活动上板可以在压强发生变化时自动调节高度,改变压强,在压强回复后,活动上板又被固定住。
22.顶杆4的一侧轴承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第一连接杆3的另一端轴承连接有控制杆6,控制杆6与活动上板2滑动连接;当压强增大时,气囊收缩,顶杆移动,带动轴承连接在顶杆一端的第一连接杆转动,带动周晨过来凝结在第一连接杆一端的控制杆移动。
23.控制杆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板9,移动板9通过弹簧连接在活动上板2的内部,移动板9的两侧均轴承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0的另一端轴承连接有滑杆11,阻力板12固定安装在滑杆11的一端,滑杆11与活动上板2滑动连接;控制杆移动,带动固定安装在控制杆一端的移动板移动,带动轴承连接在移动板两侧的第二连接杆转动,带动轴承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两端的滑杆移动,带动阻力板远离壳体,活动上板在压强的作用下上移或下移,达到指定压强后,顶杆又会将阻力板顶杆壳体上,使壳体不可再移动,弹簧的作用是为了使初始情况时,活动上板保持在特定位置。
24.密封装置包括四个密封块8,四个密封块8分别设置在活动上板2两端的上下侧,活动上板2上设置有四个凹槽,四个凹槽与密封块8为配合结构;密封装置的作用在于避免壳体上下的气体混合导致发酵被污染,密封块、凹槽及壳体上的滑槽一起构成了一个密封结构,防止了气体的混合。
25.四个密封块8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7,下侧密封块8通过弹簧连接在壳体1上;在活动上板移动的过程中,伸缩杆用来为密封块导向,防止密封块在移动的时候偏移,下侧弹簧的作用在于将下侧密封块始终顶持到活动上板上,使下侧密封结构始终保持密封。
26.壳体1两侧滑动连接活塞13,活塞13的一侧焊接有压力弹簧15,压力弹簧15的另一端焊接在壳体1上,活塞1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报警杆14,报警杆14与壳体1滑动连接;自动恒压装置的调节能力有限,当快要超过自动恒压装置的的调节上限时,高压强会使得活塞右移,报警杆顶出,当压力持续增加后活塞杆继续右移,给壳体泄压。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
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