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相关的组合物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390412发布日期:2023-03-08 10:3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相关的组合物和方法与流程
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相关的组合物和方法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要求下列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于2020年5月11日提交的第63/022,883号、于2020年5月11日提交的第63/022,884号、于2020年5月11日提交的第63/022,888号、于2021年4月19日提交的第63/173,725号、于2021年4月19日提交的第63/173,731号和于2021年4月19日提交的第63/173,732号,所有这些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均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3.本公开涉及与源自人多能干细胞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相关的组合物和方法。


背景技术:

4.在不使用递送媒介物的情况下直接向患者施用治疗剂,如在一些用于治疗癌症或递送基因疗法的化学疗法中的情况,具有几个缺点,包括清除率快、生物利用度差、向靶细胞或组织的递送率低、非特异性细胞毒性和随之而来的全身副作用。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已经开发了多种合成纳米递送媒介物,其中一些已获得临床批准。
5.使用纳米递送媒介物进行治疗可以具有几个优点,包括降低肾脏清除率、改善位点特异性递送、同时递送多种治疗剂、防止酶促降解、免疫逃逸、连续多阶段释放、刺激响应激活和治疗诊断能力等。然而,这些特征中的大多数尚未在临床中使用,部分原因是实现多种功能所需的制造复杂且昂贵。临床批准的纳米颗粒中最大的一类是脂质体,它由围绕水性隔室的简单脂质双层组成。脂质体是多功能的药物递送媒介物,因为脂质膜和内部空间二者可以分别用于装载疏水性药物和亲水性药物。然而,除了治疗剂的靶非特异性和低效卸载之外,脂质体还可以在患者中引发不良效应,包括免疫反应和细胞毒性,因为脂质体是外来的合成实体且具有受限的细胞或组织靶向机制。腺病毒、逆转录病毒、aav和慢病毒载体是今日目前最流行的基因治疗病毒载体;分别占主动基因疗法临床试验的20%、16%、8%和8%(linden等人,2010,bulcha等人,sig.transduct.target ther.6:53(2021))。下一代方法已使用各种技术来改善产生、表达和安全谱。例子包括开发制造可放大的、可复制的无腺病毒的腺病毒载体的技术,以及掺入或删除基因序列以分别增强转基因表达或创建自灭活慢病毒载体。
6.然而,在血清存在下使用贴壁细胞系和瞬时转染来产生病毒载体的常规方法是不可放大的。除了靶向、制造的可放大性、免疫原性和安全问题之外,基因递送还存在一些额外的病毒依赖性限制。例如,逆转录病毒只能感染分裂细胞,并有插入诱变的风险。已知腺病毒会引起人类呼吸道感染,并可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缺乏病毒包膜导致细胞广泛摄取,从而降低细胞特异性。腺相关病毒(aav)的包装能力有限,转导效率低。此外,慢病毒具有插入诱变的风险和产生有复制能力的慢病毒的可能风险。此外,对于疱疹病毒,通常会产生针对此类病毒的抗体,并可导致快速清除率。此外,存在产生传染性菌株的风险。
7.因此,需要可以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大规模生产并且在施用于患者消除或减少时副作用的递送媒介物。


技术实现要素:

8.本文公开了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相关的组合物和方法。特别地,尤其是,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表现出独特的生物标志物谱和/或尺寸谱,这使得它们非常适合用于治疗递送和治疗各种疾病或病症。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文公开的组合物和方法可用于一种或多种遗传疾病的药物递送和治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公开的组合物和方法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药物递送和治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公开的组合物和方法可用于造血障碍疾病或病症,例如血小板减少症/贫血的药物递送和治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公开的组合物和方法可用于血红蛋白病的药物递送和治疗。本文公开的方法可以在体内或离体进行,并且可以用于例如基因替代疗法和基因编辑。
9.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其包含:多个基本上纯化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所述细胞外囊泡由围绕管腔的脂质双层膜构成并且源自人多能干细胞,其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管腔包含一种或多种选自mrna、trna、rrna、sirna、微小rna、调节rna以及非编码和编码rna的巨核细胞来源的核酸分子,并且脂质双层膜包含一种或多种与其结合或嵌入其中的蛋白质。
10.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本文所公开的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剂。
11.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移可递送的治疗剂的方法,包括:(a)获得本文公开的组合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b)将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治疗剂一起孵育,以使治疗剂填充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和/或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表面结合并产生可递送的治疗剂;以及(c)将可递送的治疗剂施用给患者或使可递送的治疗剂与生物细胞体外接触并将接触后的生物细胞施用给患者。
12.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本文公开的组合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方法,包括:(a)获得人多能干细胞,人多能干细胞是源自外周血或脐带血的原代cd34+造血干细胞;(b)在不添加促红细胞生成素和添加血小板生成素的情况下,将人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巨核细胞;以及(c)从巨核细胞中分离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
13.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文公开的组合物和方法可用于一种或多种遗传疾病的药物递送和治疗。
14.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本文公开的组合物。
15.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细胞的组合物,所述细胞与本文公开的组合物体外接触。
16.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造血功能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本文公开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所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编码功能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基因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或编码能够产生功能性血小板减少相关基因的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
17.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细胞的组合物,所述细胞与本文公开的组合物体外接触,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所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编码功能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基因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或编码能够产生功能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基因的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
18.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治疗血红蛋白病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本文公开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所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编码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或编码能够产生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的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
19.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治疗血红蛋白病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细胞的组合物,所述细胞与本文公开的组合物体外接触,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所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编码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或编码能够产生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的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
附图说明
20.图1a是显示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mkev”或“mv”)的分化步骤的示意图,其中显示了每个阶段的持续时间、收获时间和相关产率。图1b是显示在体外巨核细胞(mk)分化过程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产率随时间增加的实验数据图。作为参考,最后一点,从上到下的顺序是mkev、活细胞和活mk。图1c是显示mkev在培养中的表型的实验数据。上图: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的代表性直方图。下图:巨核细胞(左)和收获的mkev(右)的代表性显微术图像。
21.图2a-2f展示了显示mkev生物标志物表达的实验数据。将本公开的mkev的表面标志物表达与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和血小板来源的ev(plt ev)进行比较。图2a-2b是展示流式细胞术门控策略的代表图。图2c是展示本公开的cd41+mkev、cd41+pfp mkev和cd41+plt ev的标志物谱的代表图。与天然存在的mkev和血小板来源的ev相比,本公开的mkev具有不同的表面标志物表型。与cd41+天然存在的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散列条形)和cd41+血小板来源的ev(点条形)相比,cd41+strm mkev(黑条形)上共表达的表面标志物的差异表达。对于本公开的mkev和pfp mkev,条形代表平均百分比
±
标准偏差,n=2生物重复。倍数变化是相对于pfp ev。图2d是展示本公开的mkev与pfp mkev之间标志物表达的倍数变化的代表图。对于cd32a、gpvi和cd18,通过从0到0.01改变数值来计算倍数变化。图2e是展示了本公开的mkev与plt ev之间的标志物表达倍数变化的代表图。对于cd32a,通过从0到0.01改变数值来计算倍数变化。数据显示,与pfp mkev和plt ev相比,本公开的mkev表现出不同的表面标志物表达,并建立了本发明mkev相对于pfp mkev和plt ev的标志物谱。图2f是展示表明没有细胞污染的存在极少的draq5阳性事件的代表图。
22.图3a-3b是展示mkev表征的电子显微图像,包括尺寸和形态。图3a是对cd41进行免疫金标记的本公开的mkev的冷冻em图像。图3b是对磷脂酰丝氨酸进行免疫金标记的本公开的mkev的冷冻em图像。在冷冻em图像中测量mkev显示,mkev尺寸范围在100-500nm之间,平均直径约为250nm。图3c是cd41(大点)和ps(小点)共染色的从pfp血浆中分离的mkev的图
像。
23.图4a显示了与cd41+pfp mkev和血小板ev相比,本公开的cd41+mkev的尺寸分布(nm)。采用荧光cd41+抗体标记的流式细胞术分析。图4b是显示本公开的cd41+mkev与cd41+pfp(天然mkev和血小板cd41+ev)相比的尺寸分布的图。图4c是显示ev的尺寸分布百分比(nm)的图。图4d至图4e是pfp mkev的冷冻em图像。图4f至图4k是本公开的mkev的冷冻em图像。使用了cd41+免疫金标记,显示为黑点。
24.图5a-5b是显示尺寸排阻过滤有效地从未过滤产品中去除聚集体的实验数据图。图5a显示未过滤的mkev产品。图5b显示650-nm过滤的mkev产品。显示已通过使用650nm尺寸排阻过滤器进行收获后过滤成功清除了大聚集体材料(通过em在冷冻mkev样品中观察到)。图像来自流式细胞术实验。
25.图6a-6h是显示ev表征的实验数据图。在巨核细胞分离和纯化后24小时,从含有成熟的培养的mk的培养基中收集ev。用凝血酶(0.1u/ml)和胶原蛋白(1μg/ml)(传统的血小板激动剂)或lps(5μg/ml)刺激分离的人血小板。ev数量/血小板和尺寸通过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测量(图6a、图6b、图6e和图6f),cd41受体阳性和量通过电子显微术测量(图6c、图6d、图6g和图6h)。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发明部分基于对用于制备基本上纯化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组合物和方法的发现,这些细胞外囊泡通过特定的物理特性集合表征,例如生物标志物组成(例如生物标志物的存在、不存在或量)和尺寸,并且可以在管腔中携带货物(cargo)以用于递送治疗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同于天然存在的产物,后者从全血(无血小板血浆)收集或来源于活化的血小板(血小板ev)。因此,在一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获得和使用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组合物和方法,这些细胞外囊泡持续地产生,具有所需的性质,并携带特定的货物——使得它们的治疗用途更可能成功。
27.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是相对免疫沉默的,可以重复给药;与免疫原性病毒载体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在一些方面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可用于不需要调理治疗的体内基因组药物,因此人们可以在门诊设置中接受它们。该平台是基因治疗从离体到体内递送的重要范式转变,它将通过减少治疗时间和成本来使基因治疗大众化。
28.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其包含:多个基本上纯化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所述细胞外囊泡由围绕管腔的脂质双层膜构成并且源自人多能干细胞,其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管腔包含一种或多种选自mrna、trna、rrna、sirna、微小rna、调节rna以及非编码和编码rna的巨核细胞来源的核酸分子,并且脂质双层膜包含一种或多种与其结合或嵌入其中的蛋白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位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中的货物之外或作为其替代物,货物被装载到巨核细胞中以包装到细胞外囊泡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位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中的货物之外或作为其替代物,货物被直接装载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
29.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其包含:多个基本上纯化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所述细胞外囊泡由围绕管腔的脂质双层膜构成并且源自人多能干细胞,其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一种或多种与囊泡表面结合的选自mrna、trna、rrna、
sirna、微小rna、调节rna以及非编码和编码rna的核酸分子,并且脂质双层膜包含一种或多种与其结合或嵌入其中的蛋白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核酸分子是外源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位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中的货物之外或作为其替代物,货物被装载到巨核细胞中以包装到细胞外囊泡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位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中的货物之外或作为其替代物,货物被直接装载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
30.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其包含:多个基本上纯化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所述细胞外囊泡由围绕管腔的脂质双层膜构成并且源自人多能干细胞,其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适合将货物装载到管腔中,并且脂质双层膜包含一种或多种与其结合或嵌入其中的蛋白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是一种或多种治疗剂,包括本文所述的治疗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包含一种或多种巨核细胞来源的核酸分子,核酸分子选自mrna、trna、rrna、sirna、微小rna、调节rna以及非编码和编码rn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位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中的货物之外或作为其替代物,货物被装载到巨核细胞中以包装到细胞外囊泡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位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中的货物之外或作为其替代物,货物被直接装载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适合装载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表面结合的货物。
31.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其包含:多个基本上纯化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所述细胞外囊泡由围绕管腔的脂质双层膜构成并且源自人多能干细胞,其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管腔包含货物,并且脂质双层膜包含一种或多种与其结合或嵌入其中的蛋白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是一种或多种治疗剂,包括本文所述的治疗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包含一种或多种巨核细胞来源的核酸分子,核酸分子选自mrna、trna、rrna、sirna、微小rna、调节rna以及非编码和编码rn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位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中的货物之外或作为其替代物,货物被装载到巨核细胞中以包装到细胞外囊泡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位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中的货物之外或作为其替代物,货物被直接装载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适合装载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表面结合的货物。
32.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本文所公开的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剂。
33.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移可递送的治疗剂的方法,包括:(a)获得本文公开的组合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b)将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治疗剂一起孵育,以使治疗剂填充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并产生可递送的治疗剂;以及(c)将可递送的治疗剂施用给患者或使可递送的治疗剂与生物细胞体外接触并将接触后的生物细胞施用给患者。
34.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本文公开的组合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方法,包括:(a)获得人多能干细胞,人多能干细胞是源自外周血或脐带血或骨髓的原代cd34+造血干细胞;(b)在不添加促红细胞生成素和添加血小板生成素的情况下,将人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巨核细胞;以及(c)从巨核细胞中分离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
35.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治疗各种疾病或病症的方法。
36.生物标志物谱或指纹
37.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具有独特的生物标志物谱或指纹,将它们与例如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和/或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区分开来。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这样的生物标志物谱或指纹,其包括身份(例如存在或不存在)或量(例如在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群体中生物标志物基本上存在或基本上不存在);或群体中大多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存在或不存在;或具有生物标志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百分比)。
3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包含基本上纯化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泡囊,所述细胞外泡囊由围绕管腔的脂质双分子层膜构成并源自人多能干细胞,其中脂质双分子层膜包含一种或多种与其结合或嵌入其中的蛋白质(即生物标志物)。
39.在实施方案中,脂质双层膜包含选自cd54、cd18、cd43、cd11b、cd62p、cd41、cd61、cd21、cd51、磷脂酰丝氨酸(ps)、clec-2、lamp-1(cd107a)、cd63、cd42b、cd9、cd31、cd47、cd147、cd32a和gpvi的蛋白质。
40.在实施方案中,脂质双层膜包含磷脂酰丝氨酸,例如但不限于通过测试膜联蛋白v确定。
41.在实施方案中,脂质双层膜包含一种或多种选自cd62p、cd41和cd61的蛋白质。
42.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大于约50%、大于约60%、大于约70%、大于约80%、大于约90%、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也在脂质双层膜中包含cd61。
43.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54、cd18、cd43、cd11b、cd62p、cd41、cd61、cd21、cd51和clec-2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表达和/或存在。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ps、cd62p、lamp-1(cd107a)、cd42b、cd9、cd43、cd31和cd11b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表达和/或存在。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ps、cd61、cd62p、lamp-1(cd107a)、clec-2和cd63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表达和/或存在。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ps、cd62p、clec-2、cd9、cd31、cd147、cd32a和gpvi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表达和/或存在。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ps、cd62p、lamp-1(cd107a)、clec-2、cd9和cd31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表达和/或存在。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62p、cd41和cd61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表达和/或存在。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54、cd18、cd43、cd11b、cd62p、cd41、cd61、cd21、cd51和clec-2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基本表达和/或存在。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62p、cd41和cd61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基本表达和/或存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不表达和/或包含基本量的draq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基本上不含有draq5。
44.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
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
45.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
4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
4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
4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
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
49.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d62p。
50.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62p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2p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51.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62p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源性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2p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52.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2p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低约4倍至约32倍或约8倍至约16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2p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低约15倍或约16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2p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32倍至约128倍、约50倍至约75倍、或约60倍至约70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2p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60倍、约64倍或约70倍。
53.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
膜。
54.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
5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
5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
5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
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
58.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41。
59.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41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1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60.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41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1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61.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1/cd61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2倍至约8倍,或约2倍至约4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1/cd61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2倍、约3倍或约4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1/cd61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高约1.1倍至约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1/cd61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高约1.1倍或约1.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1/cd61含量与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基本上相同。
62.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
63.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
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
6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
6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
6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
67.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61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
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1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68.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61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源性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1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69.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1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2倍至约8倍或约2倍至约4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1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2倍、约3倍或约4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1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1.1倍至约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1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1.1倍或约1.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1含量与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基本上相同。
70.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
71.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
7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
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
7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
7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
75.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54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54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76.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54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2倍至约10倍或约2倍至约4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54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3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
cd54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高约1.1倍至约4倍或约1.1倍至约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54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高约1.5倍。
77.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54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源性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54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78.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
79.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
8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
8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
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
8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
83.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18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8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84.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8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2倍至约10倍、8倍至约64倍,或约16倍至约32倍,或约16倍至约24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8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20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8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高约1.1倍至约4倍或约1.1倍至约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8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高约1.5倍。
85.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18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源性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8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
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86.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
87.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
8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
8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
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
9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
91.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43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3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92.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3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4倍至约64倍、或约8倍至约32倍,或约8倍至约16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3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10倍或约1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3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高约1.5倍至约8倍或约2倍至约4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3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高约3倍或约4倍。
93.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43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源性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3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94.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
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
95.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
9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
9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
9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
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
99.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11b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1b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00.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1b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2倍至约8倍,或约2倍至约4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1b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3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1b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高约1.1倍至约4倍或约1.1倍至约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1b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高约1.5倍。
101.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11b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1b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02.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11b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源性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1b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03.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
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
104.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
10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
10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
10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
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
108.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21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09.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21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2倍至约64倍,约4倍至约32倍,或约8倍至约16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21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10倍或约1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21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高约2倍至约8倍,或约4倍至约8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21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高约4倍或约5倍。
110.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21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源性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21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含量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11.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
112.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
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
1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
1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
1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
116.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51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51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
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17.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51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源性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51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18.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51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低约1.1倍至约4倍,或约1.1倍至约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51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低约1.5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51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1.1倍至约4倍,或约1.1倍至约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51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1.5倍。
119.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
120.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
1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
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
1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
12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
124.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lec-2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lec-2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25.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lec-2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lec-2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
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26.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lec-2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低约2倍至约16倍,或约4倍至约8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lec-2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低约4倍或约5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lec-2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4倍至约32倍,或约8倍至约16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lec-2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10倍或约12倍。
127.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
128.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
12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
13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
13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
132.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lamp-1(cd107a)。
133.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lamp-1(cd107a)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lamp-1(cd107a)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34.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lamp-1(cd107a)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lamp-1(cd107a)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35.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lamp-1(cd107a)含量比无血小板血
浆(pfp)mkev低约1倍至约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lamp-1(cd107a)量与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基本上相同。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lamp-1(cd107a)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2倍至约8倍,或约2倍至约4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lamp-1(cd107a)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3倍或约4倍。
136.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
137.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
13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
13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
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
14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
14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0%至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3%至约1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
142.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63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3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43.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63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源性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3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44.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3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2倍至约8倍,或约2倍至约4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3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2倍或约3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3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1.1倍至约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
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3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1.1倍或约1.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63含量与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基本上相同。
145.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
146.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
14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
14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
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
14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2b的脂质双层膜。
150.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42b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2b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51.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42b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源性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2b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52.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2b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低约8倍至约32倍,或约10倍至约20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2b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低约16倍或约20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2b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64倍至约128倍,或约50倍至约75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2b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64倍或约70倍。
153.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
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
154.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
15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
15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
15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
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
15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至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2%至约68%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5%至约66%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
15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
160.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9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9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61.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9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源性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9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62.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9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1.5倍至约4倍,或约2倍至约4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9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9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1.1倍至约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9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1.1倍或约1.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9含量与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基本上相同。
163.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
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
164.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
16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
16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
16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
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
16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0%至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0%至约3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3%至约3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
169.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31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31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70.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31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源性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31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71.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31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低约1.1倍至约4倍,或约1.1倍至约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31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低约1.5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31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2倍至约4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31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2倍或约3倍。
172.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
173.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
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
17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
17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
17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
质双层膜。
17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0%至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20%至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25%至约3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
178.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47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7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79.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47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源性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7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80.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7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128倍至约512倍,或约256倍至约512倍,或约250倍至约300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7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256倍或约300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7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1.1倍至约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7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1.1倍或约1.5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7量与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基本上相同。
181.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
182.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
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
18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
18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
18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
18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
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3%至约8%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至约7%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
187.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147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47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88.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147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源性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47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89.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47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低约2倍至约8倍,或约2倍至约4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47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低约2倍或约3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47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1.1倍至约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47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1.1倍或约1.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147量与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基本上相同。
190.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
191.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
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
19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
19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
19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
195.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d32a。
196.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32a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
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32a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97.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32a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源自巨核细胞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源性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32a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198.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32a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低约50倍至约100倍,128倍至约512倍,或约256倍至约512倍,或约250倍至约300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32a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低约250倍或约256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32a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250倍至约400倍,或约256至约51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32a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256倍或约300倍。
199.在实施方案中,大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pv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pv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6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pv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pv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8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pv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pv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
200.在实施方案中,约5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4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6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8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9%或更少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
20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4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3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
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
20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1%至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5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7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5%至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
20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1%、约1%、约2%、约3%、约4%、约5%、约6%、约7%、约8%、约9%、约10%、约11%、约12%、约13%、约14%、约15%、约16%、约17%、约18%、约19%、约20%、约21%、约22%、约23%、约24%、约25%、约26%、约27%、约28%、约29%、约30%、约31%、约32%、约33%、约34%、约35%、约36%、约37%、约38%、约39%、约40%、约41%、约42%、约43%、约44%、约45%、约46%、约47%、约48%、约49%、约50%、约51%、约52%、约53%、约54%、约55%、约56%、约57%、约58%、约59%、约60%、约61%、约62%、约63%、约64%、约65%、约66%、约67%、约68%、约69%、约70%、约71%、约72%、约73%、约74%、约75%、约76%、约77%、约78%、约79%、约80%、约81%、约82%、约83%、约84%、约85%、约86%、约87%、约88%、约89%、约90%、约91%、约92%、约93%、约94%、约95%、约96%、约97%、约98%、约99%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
204.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gpvi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gpvi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205.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gpvi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
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gpvi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206.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gpvi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8倍至约64倍,或约16倍至约3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gpvi含量比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高约30倍或约32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gpvi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2倍至约16倍,或约4倍至约8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gpvi含量比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低约4倍或约5倍。
207.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lamp-1(cd107a)。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和/或血小板来源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具有更少的lamp-1(cd107a)。
208.在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或小于约15%、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
209.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具有cd62p以及不含或基本上不含lamp-1(cd107a)。
210.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群体,其中小于约20%、或小于约15%、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且大于约40%、大于约50%、大于约60%、大于约70%、大于约80%、大于约90%、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
2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70%、或小于约60%、或小于约50%、小于约40%、小于约30%、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磷脂酰丝氨酸(ps)的脂质双层膜。
212.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磷脂酰丝氨酸(ps)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磷脂酰丝氨酸(ps)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213.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不含或基本上不含磷脂酰丝氨酸(ps)。
2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群体,其中小于约50%、小于约40%、小于约30%、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磷脂酰丝氨酸(ps)的脂质双层膜,且大于约40%、大于约50%、大于约60%、大于约70%、大于约80%、大于约90%、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
215.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41的表达和/或存在高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和/或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1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和/或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216.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cd41的表达和/或存在低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和/或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41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和/或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低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
217.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含有全长细丝蛋白a。
218.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磷脂酰丝氨酸的脂质双层膜。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群体,其中大于约40%、大于约50%、大于约60%、大于约70%、大于约80%、大于约90%、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磷脂酰丝氨酸的脂质双层膜。
219.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呈膜联蛋白v阳性的脂质双层膜。例如,与磷脂酰丝氨酸(ps)相互作用的膜联蛋白v可用作磷脂酰丝氨酸表达和/或存在或不存在的替代物。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群体,其中大于约40%、大于约50%、大于约60%、大于约70%、大于约80%、大于约90%、或大于约9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呈ps阳性。
2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磷脂酰丝氨酸(ps)、cd62p、lamp-1(cd107a)、cd42b、cd9、cd43、cd31和cd11b中的2、3、4、5、6、7或8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ps、cd62p、cd9和cd11b中的2、3或4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磷脂酰丝氨酸(ps)、cd62p、lamp-1(cd107a)、cd42b、cd9、cd43、cd31和cd11b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不表达基本量的draq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基本上不含有draq5。
2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磷脂酰丝氨酸(ps)、cd61、cd62p、lamp-1(cd107a)、clec-2和cd63中的2、3、4、5或6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ps、cd61和cd63中的2或3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磷脂酰丝氨酸(ps)和cd61。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磷脂酰丝氨酸(ps)、cd61、cd62p、lamp-1(cd107a)、clec-2和cd63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
不表达基本量的draq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基本上不含有draq5。
2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磷脂酰丝氨酸(ps)、cd62p、clec-2、cd9、cd31、cd147、cd32a和gpvi中的2、3、4、5、6、7或8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磷脂酰丝氨酸(ps)、cd9、cd31和cd147中的2、3或4种。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磷脂酰丝氨酸(ps)、cd62p、clec-2、cd9、cd31、cd147、cd32a和gpvi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不表达基本量的draq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基本上不含有draq5。
22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磷脂酰丝氨酸(ps)、cd62p、lamp-1(cd107a)、clec-2、cd9和cd31中的2、3、4、5或6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磷脂酰丝氨酸(ps)、cd62p和cd9中的2或3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ps和cd9。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磷脂酰丝氨酸(ps)、cd62p、lamp-1(cd107a)、clec-2、cd9和cd31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含量比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例如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lt ev),和/或无血小板血浆(ppf)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高约2倍、或约10倍、或约50倍、或约100倍、或约300倍、或约500倍或约1000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不表达基本量的draq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基本上不含有draq5。
22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和/或多个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和/或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群体包含脂质双层膜,其中
225.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4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26.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8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27.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3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28.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1b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29.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2p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30.大于约40%、或大于约50%、或大于约60%、或大于约70%、或大于约80%、或大于约90%、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31.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
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1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32.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51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33.大于约40%、或大于约50%、或大于约60%、或大于约70%、或大于约80%、或大于约90%、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1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34.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147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35.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1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36.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47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37.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32a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38.大于约40%、或大于约50%、或大于约60%、或大于约70%、或大于约80%、或大于约90%、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9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39.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lec-2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40.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lamp-1(cd107a)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41.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24b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42.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gvpi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43.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cd63的脂质双层膜,和/或
244.小于约50%、或小于约40%、或小于约30%、或小于约20%、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含磷脂酰丝氨酸(ps)的脂质双层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于约40%,大于约50%,或大于约60%,或大于约70%,或大于约80%,或大于约90%,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和/或多个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和/或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群体包含含cd41的脂质双层膜。
245.尺寸谱或指纹
246.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具有独特的尺寸(例如囊胚直径)谱或指纹,将它们与例如天然存在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和/或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区分开来。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其尺寸谱或指纹有利于形成更大的颗粒,例如与天然存在的巨核细
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和/或源自血小板的囊泡或细胞外囊泡相比,这使得它们具有更高的载运能力。
247.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偏向于形成约30nm至约100nm的颗粒。
248.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偏向于形成约30nm至约400nm的颗粒。
249.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偏向于形成约100nm至约200nm的颗粒。
250.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偏向于形成约100nm至约300nm的颗粒。
251.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偏向于形成约100nm至约500nm的颗粒。
252.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偏向于形成约100nm至约600nm的颗粒。
253.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偏向于形成直径平均为约200nm的颗粒。
254.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特征在于偏向于形成直径平均为约250nm的颗粒。
255.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小于约100nm。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30nm至约3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30nm至约4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100nm至约3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200nm至约3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300nm至约4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400nm至约5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500nm至约6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600nm至约7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700nm至约8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800nm至约9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900nm至约10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500nm至约10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600nm至约10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100nm至约5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100nm至约6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150nm至约5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100nm至约2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100nm至约200nm之间。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200nm至约600nm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基本上在约30nm至100nm之间,或约30nm至400nm之间,或约100nm至约200nm之间,或约100nm至约500nm之间,或约200nm至约350nm
之间,或约400nm至约600nm之间。
256.在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多、或约95%或更多、或约97%或更多、或约99%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在约30至100nm之间。
257.在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多、或约95%或更多、或约97%或更多、或约99%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在约30至400nm之间。
258.在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多、或约95%或更多、或约97%或更多、或约99%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在约100nm至约200nm之间。
259.在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多、或约95%或更多、或约97%或更多、或约99%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在约100nm至约300nm之间。
26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多、或约95%或更多、或约97%或更多、或约99%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在约200nm至约350nm之间。
26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多、或约95%或更多、或约97%或更多、或约99%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在约100nm至约600nm之间。
26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多、或约95%或更多、或约97%或更多、或约99%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在约400nm至约600nm之间。
26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多、或约95%或更多、或约97%或更多、或约99%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在约200nm至约600nm之间。
26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多、或约95%或更多、或约97%或更多、或约99%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在约30至约100nm之间,和/或约30至约400nm和/或约100nm至约200nm和/或约100nm至约300nm和/或约200nm至约350nm之间和/或约400nm至约600nm之间.
265.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不同直径的囊泡的各种亚群。例如,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或四种):直径约50nm的亚群、直径约150nm的亚群、直径约200nm、直径约250nm的亚群、直径约300nm的亚群、直径约400nm的亚群、直径约500nm的亚群和直径约600nm的亚群。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一种、或两种、或三种、或四种):直径约45nm的亚群、直径约135nm的亚群、直径约285nm的亚群,和直径约525nm的亚群。
26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约90%或更多、或约95%或更多、或约97%或更多、或约99%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为约50nm,和/或直径为约150nm,和/或直径为约300nm,和/或直径为约500nm。
26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群体表现出以下特性:
268.a)群体中约80%或更多、约85%或更多、约90%或更多、约95%或更多、约97%或更多、或约99%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细胞核;
269.b)约90%或更多、或约95%或更多、或约97%或更多、或约99%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在约100nm至约600nm之间;
270.c)群体中约40%或更多、约50%或更多、约60%或更多、约70%或更多、约80%或更多、或约90%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含有cd41;以及
271.d)群体包含约1x107或更多、约1.5x107或更多、约5x107或更多、约1x108或更多、约1.5x108或更多、约5x108或更多、约1x109或更多、约5x109或更多、约1x10
10
或更多、或约
1x10
10
或更多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
27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群体表现出以下特性:
273.a)群体中约80%或更多、约85%或更多、约90%或更多、约95%或更多、约97%或更多、或约99%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细胞核;
274.b)约90%或更多、或约95%或更多、或约97%或更多、或约99%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直径在约100nm至约600nm之间;
275.c)群体中约40%或更多、约50%或更多、约60%或更多、约70%或更多、约80%或更多、或约90%或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含有cd61;以及
276.d)群体包含约1x107或更多、约1.5x107或更多、约5x107或更多、约1x108或更多、约1.5x108或更多、约5x108或更多、约1x109或更多、约5x109或更多、约1x10
10
或更多、或约1x10
10
或更多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
277.本公开预期涵盖用于确定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群体中的细胞核含量的任何方法。方法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用细胞核染色剂如draq5对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进行染色,其中染色不足表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细胞核。
278.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来源和表征
279.巨核细胞是源自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的大型多倍体细胞,包含在cd34
+
细胞区室内。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的特征在于cd41、cd62p、gpvi、clec-2、cd42b和cd61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表达和/或存在。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是cd42b+、cd61+和dna+中的一种或多种。成熟巨核细胞的一个形态特征是大的多叶核的发育。成熟的巨核细胞可以停止增殖,但通过细胞内有丝分裂继续增加其dna含量,同时细胞尺寸平行增加。
28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细胞外囊泡之外,巨核细胞可以脱落前血小板和原始血小板以及血小板样颗粒。这些脱落部分可以成熟为血小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前血小板和原始血小板以及血小板样颗粒都是不同的产物,它们可以通过尺寸、形态、生物标志物表达和/或存在以及功能来区分。
281.巨核细胞来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hsc)前体。hsc主要由肝脏、肾脏、脾脏和骨髓产生,并且能够根据它们接收的信号产生各种血细胞。
282.血小板生成素(tpo)是诱导hsc分化为巨核细胞的主要信号。用于诱导巨核细胞分化的其他分子信号包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il-6、il-11、scf、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白细胞介素9(il-9)等。产生细节也在本文别处描述。
28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基本上纯化的源自人多能干细胞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
284.在实施方案中,人多能干细胞是原代cd34+造血干细胞。在实施方案中,原代cd34+造血干细胞来源于外周血或脐带血。在实施方案中,外周血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成人外周血(mpb)。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人多能干细胞是由肝脏、肾脏、脾脏或骨髓产生的hs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hsc由肝脏产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hsc由肾脏产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hsc由脾脏产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hsc由骨髓产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通过接收选自以下一种或多种的分子信号来诱导hsc分化成巨核细胞:tpo、gm-csf、il-3、il-6、il-11、scf、flt3l、il-9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子信号是tpo。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子信号
是gm-csf。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子信号是il-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子信号是il-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子信号是il-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子信号是il-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子信号是scf。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子信号是il-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子信号是flt3l。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子信号是il-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子信号是il-9。
28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子信号是趋化因子。
28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子信号促进细胞命运决定朝向巨核细胞生成。
28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分子信号缺乏红细胞生成素(epo)。
288.在实施方案中,人多能干细胞是胚胎干细胞(esc)。esc有能力从身体的所有三个胚层形成细胞,不管胚胎干细胞是通过什么方法获得的。胚胎干细胞是功能性干细胞,可以具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特征:(a)当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时能够诱导畸胎瘤;(b)能够区分所有三个胚层的细胞类型(即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细胞类型);(c)表达胚胎干细胞的一种或多种标志物(例如,oct 4、碱性磷酸酶、ssea-3表面抗原、ssea-4表面抗原、ssea-5表面抗原、nanog、tra-l-60、tra-1-81、sox2、rex1等)。
289.在实施方案中,人多能干细胞是诱导多能干细胞(ipcs)。成熟的分化细胞可以重编程和去分化成胚胎样细胞,具有胚胎干细胞样特性。ipsc可以使用胎儿、产后、新生儿、幼年或成人体细胞生成。成纤维细胞可以通过例如某些转录因子的逆转录病毒转导逆转为多能性,从而产生ips。在一些实施方案中,ips由各种组织产生,包括成纤维细胞、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血细胞、骨髓细胞、脂肪细胞和组织驻留祖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ipsc通过一种或多种重编程或山中(yamanaka)因子产生,例如oct3/4、sox2、klf4和c-myc。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至少两种、三种或四种重编程因子在体细胞中表达以重编程体细胞。
290.一旦多能细胞完成分化并成为成熟的巨核细胞,它就会开始产生血小板的过程,血小板不包含细胞核,直径可能约为1-3um。巨核细胞也产生细胞外囊泡。
291.在实施方案中,诱导本发明的巨核细胞以有利于产生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而不是血小板。亦即,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产生基本上更多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而非血小板。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基本上不含血小板。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小于约10%、或小于约7%、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3%、或小于约2%、或小于约1%的血小板。
292.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基本上不含来源于血小板的细胞外囊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含有小于约10%、或小于约7%、或小于约5%、或小于约3%、或小于约2%、或小于约1%的来源于血小板的细胞外囊泡。
293.在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细胞器。污染的细胞器的非限制性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线粒体和细胞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线粒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包含本公开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制剂基本上不含外来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细胞器。
29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细胞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80%至约100%、约85%至约100%、约90%至约100%或约95%至约10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细胞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大于约80%、大于约85%、大于约90%、大于约95%、大于约99%或约10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
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细胞核。
295.寻靶
296.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可以归巢到一系列靶细胞。当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靶细胞结合时,它们可以通过靶细胞对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内化的各种机制释放它们的货物。
297.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适合体内归巢到骨髓。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适合体外归巢到骨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2倍、或约3倍、或约4倍、或约5倍、或约6倍、或约7倍、或约8倍、或约9倍、或约10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骨髓。
29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体内归巢到骨髓中的一种或多种骨髓生成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种或多种骨髓生成细胞选自成髓细胞、早幼粒细胞、嗜中性髓细胞、嗜酸性髓细胞、嗜中性晚幼粒细胞、嗜酸性晚幼粒细胞、嗜中性杆状核细胞、嗜酸性杆状核细胞、分叶核嗜中性粒细胞、分叶核嗜酸性粒细胞、分叶核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体内归巢到骨髓中的一种或多种红细胞生成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种或多种红细胞生成细胞选自原正成红细胞、嗜碱性正成红细胞、多染性正成红细胞和正染性成红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体内归巢到浆细胞、网状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核细胞中的一种或多种。
29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体内归巢到骨髓中的一种或多种造血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体内归巢到骨髓中的一种或多种造血细胞,例如血小板生成细胞。
30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体内归巢到骨髓中的一种或多种造血干细胞。
301.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适合体内归巢到hsc。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适合体外归巢到hs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2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hs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3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hs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4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hs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5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hs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6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hs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7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hs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8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hs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9倍的特异性体内归
巢到hs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10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hsc。
302.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适合体内归巢到淋巴细胞。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适合体外归巢到淋巴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2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淋巴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3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淋巴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4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淋巴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5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淋巴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6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淋巴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7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淋巴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8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淋巴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9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淋巴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10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淋巴细胞。
303.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适合体内归巢到调节性t细胞。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适合体外归巢到调节性t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2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调节性t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3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调节性t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4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调节性t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5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调节性t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6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调节性t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7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调节性t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8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调节性t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9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调节性t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以比对另一种细胞类型、或对另一种器官、或对所有其他组合细胞类型高约10倍的特异性体内归巢到调节性t细胞。
30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转移可递送的治疗剂的方法,包括:(a)获得
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b)将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治疗剂一起孵育,以使治疗剂填充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并产生可递送的治疗剂;以及(c)将可递送的治疗剂施用给患者或使可递送的治疗剂与生物细胞体外接触并将接触后的生物细胞施用给患者。
30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转移可递送的治疗剂的方法,包括:(a)获得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b)将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治疗剂一起孵育,以使治疗剂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表面结合并产生可递送的治疗剂;以及(c)将可递送的治疗剂施用给患者或使可递送的治疗剂与生物细胞在体外接触并将接触后的生物细胞施用给患者。
306.在一方面中,本公开提供了用于转移可递送治疗剂的离体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a)获得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b)将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治疗剂一起孵育,以使治疗剂填充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并产生可递送的治疗剂;(c)自患者获得生物细胞;以及(d)使可递送的治疗剂与生物细胞体外接触并将接触后的生物细胞施用给患者。
30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a)获得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b)将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治疗剂一起孵育,以使治疗剂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表面结合并产生可递送的治疗剂;(c)自患者获得生物细胞;以及(d)使可递送的治疗剂与生物细胞体外接触并将接触后的生物细胞施用给患者。
30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递送的治疗剂与生物细胞的接触包括将可递送的治疗剂与生物细胞共培养以提供货物从可递送的治疗剂到生物细胞的转移。
309.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患者细胞上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步骤(c)的接触后生物细胞上的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生物细胞是癌细胞、肿瘤细胞、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结缔组织细胞、健康细胞、病变细胞、分化细胞和多能细胞中的一种或多种。
310.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患者细胞的细胞外膜融合。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步骤(c)的生物细胞的细胞外膜融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生物细胞是癌细胞、肿瘤细胞、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结缔组织细胞、健康细胞、病变细胞、分化细胞和多能细胞中的一种或多种。
311.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被患者的细胞内吞。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被步骤(c)的生物细胞内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生物细胞是癌细胞、肿瘤细胞、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结缔组织细胞、健康细胞、病变细胞、分化细胞和多能细胞中的一种或多种。
312.产生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方法
3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采用细胞培养过程从原代人外周血cd34+hsc产生同种异体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通过以下方法产生,所述方法包括从商业供应商处获得原代人外周血cd34+hsc,并从干细胞维持培养基转变到hsc扩增培养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通过包括获得原代人脐带血cd34+hsc的方法产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通过包
括获得原代人骨髓cd34+hsc的方法产生。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将hsc培养物置于巨核细胞分化培养基中并从培养上清液中收集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因此,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由起始cd34+hsc产生。
3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分化通过cd41、cd61、cd42b、巨核细胞特异性细胞骨架蛋白β1-微管蛋白、α颗粒组分(例如血小板因子4和冯威勒布兰特因子)、分泌颗粒和超微结构特征(例如内陷膜系统、致密管系统、多泡体)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生物标志物表达和/或存在来证实。
3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每个细胞产生约500至约1500个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其直径在约100与约600nm之间(平均约200nm),为dna-和cd4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通过切向流过滤进一步分离/浓缩,并以约1.5x108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毫升的靶浓度包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表现出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特异性生物标志物、rna和胞质蛋白的稳健表达和/或存在。
3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用纳米颗粒分析、电子显微术、流式细胞术和/或蛋白质印迹来确认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生物标志物表达和/或存在和组成。
317.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是从在不添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情况下产生的巨核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是从在添加促血小板生成素的情况下产生的巨核细胞中分离出来的。
3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使用基本上没有外部施加生物力学应力(例如对源细胞)的方法从源细胞(例如巨核细胞)中分离。基本上没有外部施加生物力学应力的分离方法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切向流过滤和差速离心。
31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核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自体核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rn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核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自体核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公开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自体rna。rna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rrna、sirna、微小rna、调节rna和/或非编码和编码rn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来自所述囊泡所源自的细胞的rna。在非限制性实例中,由于制备囊泡的方法和/或由于使用rnase去除天然rna,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rna。
3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自体dn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来自所述囊泡所源自的细胞的dna。在非限制性实例中,由于制备囊泡的方法和/或由于使用dnase去除天然dna,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dna。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以下一种或多种:(a)巨核细胞,(b)巨核细胞来源的血小板,和(c)源自血小板的细胞外囊泡。
3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获得冷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的人外周血cd34+细胞并培养至巨核细胞,随后在培养之前富集cd41+细胞(巨核细胞),然后测量cd41表达和/或存在和通过流式细胞仪或纳米颗粒分析在细胞培养物中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浓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通过一系列例如以递增的速度/力进行的离心产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通过以下方法产生:(a)以例如约150
×
g离心例如约10分钟从培养基中除去细胞;(b)通过以例如约1000
×
g离
心例如约10分钟去除血小板样颗粒(plp)和细胞碎片;(c)通过在例如约25,000rpm(38000
×
g)下在例如约4℃下超速离心例如约1小时,从上清液中富集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
32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用具有不同ph和po2或pco2以及不同细胞因子混合物的多阶段培养过程来大大增加巨核细胞的产生。
32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通过以下方法产生:(a)用促进巨核细胞祖细胞产生的分子信号/因子/细胞因子混合物培养cd34+hsc;(b)将细胞转移到不同的条件以从祖细胞中扩增成熟的巨核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用商业培养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用无血清的培养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变ph以增加巨核细胞的产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变co2百分比以增加巨核细胞的产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改变分子信号/因子/细胞因子的特性以增加巨核细胞的产生。在实施方案中,分子信号/因子/细胞因子混合物包含tpo、gm-csf、il-3、il-6、il-11、scf、flt3l、il-9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324.在实施方案中,本生产方法进一步涉及例如但不限于通过纳米颗粒分析、电子显微术、流式细胞术和/或蛋白质印迹分析来表征所得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cd54、cd18、cd43、cd11b、cd62p、cd41、cd61、cd21、cd51、clec-2、lamp-1(cd107a)、cd63、cd42b、cd9、cd31、cd47、cd147、cd32a和gpvi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步骤。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生产方法进一步涉及对所得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进行磷脂酰丝氨酸表征的步骤,例如但不限于通过测试膜联蛋白v,例如但不限于通过纳米颗粒分析、电子显微术、流式细胞术和/或蛋白质印迹分析。
32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是从成熟巨核细胞产生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是从不成熟巨核细胞产生的。
32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产生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方法被标准化以实现大规模生产。
32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产生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本发明方法批次间/供体间的变化性小于约20%、或小于约15%、或小于约10%、或小于约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发了产生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方法,使得批次间/供体间的变化性小于12.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发了产生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方法,使得批次间/供体间的变化性小于1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发了产生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方法,使得批次间/供体间的变化性小于7.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发了产生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方法,使得批次间/供体间的变化性小于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开发了产生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方法,使得批次间/供体间的变化性小于2.5%。
32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包含约1x107或更多、约1.5x107或更多、约5x107或更多,1x108或更多、约1.5x108或更多、约5x108或更多、约1x109或更多、约5x109或更多、约1x10
10
或更多,或约1x10
10
或更多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
32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作为群体分离出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群体基本上是同质的。
33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5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0%至约5%、约0%至约10%、约15%至约90%、约30%至约80%、或约50%至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5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
中大于约20%、大于约30%、大于约40%、大于约50%、大于约60%、大于约70%、大于约80%、大于约90%、或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5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30%、小于约25%、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5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d54。
33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0%至约5%、约0%至约10%、约15%至约90%、约30%至约80%、或约50%至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大于约20%、大于约30%、大于约40%、大于约50%、大于约60%、大于约70%、大于约80%、大于约90%、或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30%、小于约25%、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1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d18。
33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4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1%至约30%、约1%至约25%、约1%至约20%、或约1%至约15%、约0%至约5%或约0%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4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30%、小于约25%、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4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d43。
33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11b。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0%至约5%、约0%至约10%、约1%至约50%、约5%至约40%、或约10%至约3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11b。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50%、小于约45%、小于约40%、小于约35%、小于约30%、小于约25%、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或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11b。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d11b。
33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62p。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0%至约40%、约0%至约30%、约0%至约20%、约0%至约10%、或约0%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62p。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40%、小于约30%、小于约20%、小于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62p。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d62p。
33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4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15%至约90%、约30%至约80%、或约50%至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4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大于约20%、大于约30%、大于约40%、大于约50%、大于约60%、大于约70%、大于约80%、大于约90%、或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41。
33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6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40%至约100%、约60%至约100%、或约85%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6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大于约40%、大于约50%、大于约60%、大于约70%、大于约80%、大于约85%、大于约90%、或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的
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61。
33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0%至约10%、约0%至约5%、约15%至约90%、约30%至约80%、或约50%至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大于约20%、大于约30%、大于约40%、大于约50%、大于约60%、大于约70%、大于约80%、大于约90%、或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50%、小于约45%、小于约40%、小于约35%、小于约30%、小于约25%、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或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d21。
33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5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0%至约10%、约0%至约5%、约15%至约90%、约30%至约80%、或约50%至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5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大于约20%、大于约30%、大于约40%、大于约50%、大于约60%、大于约70%、大于约80%、大于约90%、或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5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50%、小于约45%、小于约40%、小于约35%、小于约30%、小于约25%、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或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5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d51。
33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lec-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0%至约10%、约0%至约5%、或约0%至约1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lec-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10%、小于约5%、或小于约2%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lec-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lec-2。
34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lamp-1(cd107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0%至约20%、约1%至约15%、约2%至约10%、约0%至约5%、或约0%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lamp-1(cd107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或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lamp-1(cd107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lamp-1(cd107a)。
34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或小于约5%的cd41+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群体包含lamp-1(cd107a)。
34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基本上不含draq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0%至约20%、约0%至约15%、约0%至约10%、或约0%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draq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或小于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draq5。
34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6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1%至约20%、约1%至约15%、或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6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
10%、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6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d63。
34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42b。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0%至约20%、约0%至约15%、约0%至约10%、或约0%至约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42b。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42b。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d42b。
34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40%至约100%、约50%至约80%、或约60%至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大于约30%、大于约40%、大于约50%、大于约60%、大于约70%、大于约80%、大于约90%、或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9。
34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3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1%至约30%、约1%至约25%、约1%至约20%、或约1%至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3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30%、小于约25%、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3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d31。
34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4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1%至约40%、约1%至约35%、约1%至约20%、约20%至约30%、约30%至约40%或约1%至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4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40%、小于约30%、小于约25%、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4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d47。
34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14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1%至约30%、约1%至约25%、约1%至约20%、约20%至约30%、或约1%至约15%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14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30%、小于约25%、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14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d147。
34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32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0%至约20%、约1%至约15%、或约1%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32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cd32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cd32a。
35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gvpi。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0%至约5%、约0%至约10%、约0%至约30%、约0%至约15%、或约0%至约1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gvpi。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30%、小于约25%、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
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gvpi。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gvpi。
35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基本上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磷脂酰丝氨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约15%至约90%、约30%至约80%、或约50%至约70%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磷脂酰丝氨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大于约20%、大于约30%、大于约40%、大于约50%、大于约60%、大于约70%、大于约80%、大于约90%、或大于约95%或大于约99%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磷脂酰丝氨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小于约30%、小于约25%、小于约20%、小于约15%、小于约10%、小于约5%或小于约1%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gvpi。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群体中所有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不含或基本上不含磷脂酰丝氨酸。
35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通过以下方法产生:(a)获得人多能干细胞,人多能干细胞是源自外周血或脐带血的原代cd34+hsc;(b)在不添加epo和添加tpo的情况下,将人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巨核细胞;以及(c)从巨核细胞中分离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
353.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是体内方法。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是离体方法。
354.在实施方案中,源自外周血的cd34+hsc是源自志愿者的多能干细胞,干细胞通过施用动员剂例如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而动员到血流中。
355.在实施方案中,脐带血包含源自分娩后留在胎盘和附着的脐带中的血液的多能干细胞。
356.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是患者自身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从患者中提取人多能干细胞并用于产生巨核细胞,从中产生包含所选货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然后施用于患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从患者中提取分化细胞并用于产生ipsc,ipsc继而用于产生巨核细胞,从中产生包含所选货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然后施用于患者。
357.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患者是同种异体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从不是患者的人受试者中提取人多能干细胞并用于产生巨核细胞,从中产生包含所选货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然后施用于患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从不是患者的人受试者中提取分化细胞并用于产生ipsc,ipsc继而用于产生巨核细胞,从中产生包含所选货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然后施用于患者。
358.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患者是异种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从非人受试者中提取多能干细胞并用于产生巨核细胞,从中产生包含所选货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然后施用于患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从非人受试者中提取分化细胞并用于产生ipsc,ipsc继而用于产生巨核细胞,从中产生包含所选货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然后施用于患者。
359.在实施方案中,孵育包括超声处理、皂苷透化、机械振动、低渗透析、通过多孔膜挤出、胆固醇缀合、施加电流及其组合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实施方案中,孵育包括电穿孔、转化、转染和显微注射中的一种或多种。
360.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d)使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辐射接
触。在实施方案中,辐射是γ辐射。在实施方案中,γ辐射的量大于12kgy、25kgy或50kgy。在一些实施方案中,γ辐射的量在约12kgy和15kgy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γ辐射的量在约15kgy和20kgy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γ辐射的量在约20kgy和25kgy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γ辐射的量在约25kgy和30kgy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γ辐射的量在约30kgy和35kgy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γ辐射的量在约35kgy和40kgy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γ辐射的量在约40kgy和45kgy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γ辐射的量在约45kgy和50kgy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γ辐射的量在约50kgy和55kgy之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γ辐射的量在约55kgy和60kgy之间。
361.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基本上无血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大于60%无血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大于70%无血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大于80%无血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大于90%无血清。
362.在各种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包含基本上纯化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实施方案中,基本上纯化与生物纯同义。在实施方案中,基本上纯化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很大程度上不同程度地不含在其天然状态中发现的通常伴随它的组分。“分离”表示与原始来源或环境分离的程度。在实施方案中,基本上纯化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充分不含其他物质,使得任何杂质不会实质性地影响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学特性或导致其他不利后果。在实施方案中,基本上纯化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充分不含生产可能需要的细胞材料、病毒材料或培养基。纯度和均质性通常使用本领域已知的生化技术确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使用尺寸排阻过滤来纯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过滤器具有约650nm的孔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使用尺寸排阻过滤纯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过滤器具有约50nm至约600nm的孔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过滤器具有至少为50nm的孔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过滤器具有约600nm的孔径。
363.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货物
364.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可能含有多种货物,例如mrna、微小rna和细胞因子。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能够转移其货物以改变靶细胞的功能。它们通过表面受体信号传导、质膜融合和内化对靶细胞施加影响。通过将生物或治疗性货物装载到巨核细胞或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可以进一步用作递送媒介物以实现靶向治疗效果。到目前为止,小rna(sirna和mirna)、小线性dna和质粒dna都已成功装载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用于各种递送应用。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寻靶由它们的表面蛋白补体定义,并且可以进一步工程化以表达或去除相关的特定生物标志物,以改善生物分布和细胞-细胞识别。例如,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具有其独特的生物标志物谱,特别适合于递送有效载荷,例如疗法。
365.在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适合将货物装载到管腔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选自rna、dna、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生物分子和小分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是生物方式产生的组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是合成方式产生的组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被预先装载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生物组分在巨核细胞中过表达,使得产生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生物组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被后装载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在一些实施
方案中,纯化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货物混合,以产生装载有货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是疏水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是亲水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被结合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脂质双层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位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中。
36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位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中的货物之外或作为其替代物,货物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结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表面和/外部结合。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结合的货物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共价结合至囊泡表面的货物或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表面结合的货物。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结合的货物即使在未装载到囊泡管腔时仍可被运输。
36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用物理诱导和/或化学诱导的主动装载策略将货物装载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主动装载策略是物理诱导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物理诱导的主动装载策略包括通过外力例如电穿孔、超声处理、冻融循环和挤出来以机械或物理方式破坏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脂质双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电穿孔涉及使用电场在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脂质双层中诱导自发孔形成,其中电场的存在破坏脂质双层,而电场的去除使得孔能够闭合并且在货物被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吸收后重新形成脂质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超声处理涉及通过超声仪探头施加超声能量,降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脂质双层的刚性,从而实现货物扩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冻融循环使用热能来促进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货物装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挤出是按照用于形成合成脂质体的既定方案进行的,其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与游离货物混合并通过含有纳米级孔的膜,其中剪切力破坏脂质双层,允许外源货物进入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
36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主动装载策略是化学诱导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化学诱导的主动装载策略包括使用化学试剂,例如皂苷或转染剂,以绕过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脂质双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化学试剂是去污剂,例如皂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用皂苷选择性地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脂质双层中去除胆固醇,从而在脂质双层中打开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化学试剂是转染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转染剂用于通过利用促进与脂质双层相互作用和随后内化的阳离子物质将核酸递送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转染剂是阳离子脂质体和/或基于脂质的试剂。
36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进入本公开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核酸负载比(即每个囊泡的核酸拷贝数)为约1至约1000、约1至约500、约1至约100、约10至约1000、约100至约1000、约500至约1000、约100至约500,000、约1000至约300,000、约100,000至约300,000、约1000至约10,000、或约1000至约500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核酸为dn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核酸为质粒dna。
37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于将诸如核酸的货物装载到本公开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的装载效率为约1%至约99%、约10%至约90%、约30%至约70%、约40%至约60%、约40%至约50%、或约50%至约6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为核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核酸为dn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核酸为质粒dn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装载效率使用以下等式计算:
5-羟基假异胞苷、2-硫代-n4-甲基-5-甲基胞苷、2-硫代-n4-甲基-5-氨基胞苷、2-硫代-n4-甲基-5-羟基胞苷、2-硫代-n4-甲基-5-甲基-5-氮杂胞苷、2-硫代-n4-甲基-5-氨基-5-氮杂胞苷、2-硫代-n4-甲基-5-羟基-5-氮杂胞苷、2-硫代-n4-甲基-5-甲基假异胞苷、2-硫代-n4-甲基-5-氨基假异胞苷、2-硫代-n4-甲基-5-羟基假异胞苷、2-硫代-n4-氨基-5-氮杂胞苷、2-硫代-n4-氨基假异胞苷、2-硫代-n4-氨基-5-甲基胞苷、2-硫代-n4-氨基-5-氨基胞苷、2-硫代-n4-氨基-5-羟基胞苷、2-硫代-n4-氨基-5-甲基-5-氮杂胞苷、2-硫代-n4-氨基-5-氨基-5-氮杂胞苷、2-硫代-n4-氨基-5-羟基-5-氮杂胞苷、2-硫代-n4-氨基-5-甲基假异胞苷、2-硫代-n4-氨基-5-氨基假异胞苷、2-硫代-n4-氨基-5-羟基假异胞苷、2-硫代-n4-羟基-5-氮杂胞苷、2-硫代-n4-羟基假异胞苷、2-硫代-n4-羟基-5-甲基胞苷、n4-羟基-5-氨基胞苷、2-硫代-n4-羟基-5-羟基胞苷、2-硫代-n4-羟基-5-甲基-5-氮杂胞苷、2-硫代-n4-羟基-5-氨基-5-氮杂胞苷、2-硫代-n4-羟基-5-羟基-5-氮杂胞苷、2-硫代-n4-羟基-5-甲基假异胞苷、2-硫代-n4-羟基-5-氨基假异胞苷、2-硫代-n4-羟基-5-羟基假异胞苷、n6-甲基腺苷、n6-氨基腺苷、n6-羟基腺苷、7-脱氮杂腺苷、8-氮杂腺苷、n6-甲基-7-脱氮杂腺苷、n6-甲基-8-氮杂腺苷、7-脱氮杂-8-氮杂腺苷、n6-甲基-7-脱氮杂-8-氮杂腺苷、n6-氨基-7-脱氮杂腺苷、n6-氨基-8-氮杂腺苷、n6-氨基-7-脱氮杂-8-氮杂腺苷、n6-羟基腺苷、n6-羟基-7-脱氮杂腺苷、n6-羟基-8-氮杂腺苷、n6-羟基-7-脱氮杂-8-氮杂腺苷、6-硫代鸟苷、7-脱氮杂鸟苷、8-氮杂鸟苷、6-硫代-7-脱氮杂鸟苷、6-硫代-8-氮杂鸟苷、7-脱氮杂-8-氮杂鸟苷和6-硫代-7-脱氮杂-8-氮杂鸟苷。
37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包括基因编辑和/或基因校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包括合成的基于rna的基因编辑和/或基因校正,例如使用包含非规范核苷酸的rna,例如编码下列中的一种或多种的rna:核酸酶、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核酸酶(talen)、锌指核酸酶、大范围核酸酶、切口酶、成簇的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相关蛋白、dna修复蛋白、dna修饰蛋白、碱基修饰蛋白、dna甲基转移酶、引起dna去甲基化的蛋白、以dna为底物的酶或其天然或工程变体、家族成员、直系同源物、片段或融合构建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基因编辑和/或基因校正的效率高,例如,高于基于dna的基因编辑和/或基因校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基因编辑和/或基因校正足以有效地用于体内应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基因编辑和/或基因校正方法足够有效而不需要细胞选择(例如选择已被编辑的细胞)。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的基因编辑效率为约1%、或约2%、或约3%、或约4%、或约5%、或约6%、或约7%、或约8%、或约9%、或约10%、或约20%、或约30%、或约40%、或约50%、或约60%、或约70%、或约80%、或约90%、或约10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的基因校正效率为约1%、或约2%、或约3%、或约4%、或约5%、或约6%、或约7%、或约8%、或约9%、或约10%、或约20%、或约30%、或约40%、或约50%、或约60%、或约70%、或约80%、或约90%、或约100%。
37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包括高效基因编辑蛋白,其包含工程核酸酶切割或dna修饰结构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高效基因编辑蛋白,其包含工程核酸酶切割或dna修饰结构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包括高保真基因编辑蛋白,其包含工程dna结合结构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高保真基因编辑蛋白包含工程dna结合结构域。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包含工程化重复序列的基因编辑蛋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包含一种或多种crispr相关家族成员的基因编辑蛋白。在一些实施方案
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用基因编辑蛋白转染细胞或诱导细胞表达基因编辑蛋白来改变细胞的dna序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改变存在于体外培养物中的细胞的dna序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改变存在于体内的细胞的dna序列。
37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在转染培养基中包含一种或多种类固醇和/或一种或多种抗氧化剂,可以提高体内转染效率、体内重编程效率和体内基因编辑效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使细胞或患者接触糖皮质激素,例如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强的松龙、甲基强的松龙、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使细胞与含有类固醇的培养基接触并使细胞与一种或多种核酸分子接触来诱导细胞表达相关蛋白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核酸分子包含合成rna。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类固醇是氢化可的松。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氢化可的松以约0.1um至约10um或约1um的浓度存在于培养基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使细胞与含有抗氧化剂的培养基接触并使细胞与一种或多种核酸分子接触来诱导细胞表达相关蛋白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抗氧化剂是抗坏血酸或抗坏血酸-2-磷酸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抗坏血酸或抗坏血酸-2-磷酸盐以约0.5mg/l至约500mg/l,包括约50mg/l的浓度存在于培养基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使细胞与含有类固醇和/或抗氧化剂的培养基接触并且使细胞与一种或多种核酸分子接触来对细胞进行体内重编程和/或基因编辑,其中所述一种或多种核酸分子编码一种或多种重编程和/或基因编辑蛋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细胞存在于生物体中,并且类固醇和/或抗氧化剂被递送至生物体。
380.在实施方案中,核酸治疗剂编码基因编辑蛋白和/或用于基因编辑功能的相关元件。在实施方案中,基因编辑蛋白选自锌指(zf)、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tale)、大范围核酸酶和成簇的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相关蛋白。在实施方案中,crispr相关蛋白选自cas9、casx、casy、cpf1和其grna复合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crispr相关蛋白选自cas9、xcas9、cas12a(cpf1)、cas13a、cas14、casx、casy、1类cas蛋白、2类cas蛋白、mad7及其grna复合物。
381.在实施方案中,治疗剂是生物治疗剂。在实施方案中,生物治疗剂是蛋白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生物治疗剂是干扰素、单克隆抗体和/或白细胞介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生物治疗剂用于实现选自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非特异性主动免疫疗法、被动免疫疗法和细胞毒疗法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免疫疗法。
382.在实施方案中,生物治疗剂是重组蛋白。
383.在实施方案中,生物治疗剂是病毒。
384.在实施方案中,生物治疗剂是抗体或抗体片段、融合蛋白、基因编辑蛋白、细胞因子、抗原和肽中的一种。
385.在实施方案中,治疗剂是小分子治疗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小分子治疗剂是药物、抑制剂或辅因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药物用于癌症治疗。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抑制剂是激酶抑制剂、蛋白酶体抑制剂和靶向细胞凋亡的抑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386.在实施方案中,治疗剂是疫苗和/或免疫原性抗原。
387.使用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治疗方法
388.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文公开的组合物和方法可用于一种或多种遗传疾病的药物递送和治疗。
389.感染性疾病
390.感染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人畜共患疾病是当传播给人类时会引起疾病的动物感染性疾病。
391.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本文公开的组合物。
392.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细胞的组合物,所述细胞与本文公开的组合物体外接触。
393.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本文所公开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含货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由围绕管腔的脂质双层膜构成并衍生自人多能干细胞,其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管腔包含货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位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中的货物之外或作为其替代物,货物与囊泡表面结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选自rna、dna、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生物分子和小分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是一种或多种治疗剂。
39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和方法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用于治疗患者中由病毒引起的感染(病毒感染),其中病毒感染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a)普通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和腺病毒引起;(b)由肠道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hsv)以及西尼罗河病毒引起的脑炎和脑膜炎;(c)hpv和hsv引起的疣和皮肤感染;(d)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肠胃炎;(e)寨卡病毒;(f)aids/hiv;(g)肝炎;(h)脊髓灰质炎;(i)流感,包括h1n1猪流感;(j)登革热;(k)埃博拉病毒。
39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用于治疗患者中由细菌引起的感染(细菌感染),其中细菌感染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霍乱、白喉、痢疾、腺鼠疫、肺结核、伤寒、斑疹伤寒、细菌性脑膜炎、中耳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胃炎、食物中毒、眼部感染、鼻窦炎、尿路感染、皮肤感染、性传播感染。
39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用于治疗患者中由真菌引起的感染(真菌感染),其中真菌感染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谷热(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念珠菌病、脚气、癣、眼部感染和皮肤感染。
39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用于治疗患者中由寄生虫引起的感染(寄生虫感染),其中寄生虫感染选自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疟疾、昏睡病、阿米巴病、锥虫病、虱病、南美锥虫病、环孢子虫病、绦虫感染、包虫病、食源性疾病、贾第鞭毛虫病、角膜炎、利什曼病、盘尾丝虫病、旋毛虫病、水传播疾病和人畜共患疾病。
39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用于治疗与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一种或多种症状。
399.冠状病毒(cov)是冠状病毒科的成员,包括最近才知道会侵入人类的β冠状病毒和α冠状病毒呼吸道病原体。冠状病毒科包括乙型冠状病毒,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hcov-hku1和hcov-oc43。α冠状病毒包括例如hcov-nl63和hcov-229e。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本发明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治疗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hcov-hku1和hcov-oc43中的任何一种感染的一种或多
种症状中的治疗用途。α冠状病毒包括例如hcov-nl63和hcov-229e。
400.不希望受理论束缚,冠状病毒通过利用其“刺突”表面糖蛋白侵入细胞,刺突”表面糖蛋白负责病毒识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这是哺乳动物宿主上促进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受体。(zhou等人,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nature 2020)。
401.与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症状包括但不限于发烧、疲倦、干咳、疼痛、气短和其他呼吸困难、腹泻、上呼吸道症状(例如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咳嗽、喉咙痛)和/或肺炎。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可用于治疗或减轻这些症状中的任何一种。
40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本发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治疗由sars-cov-2引起的感染,包括sars-cov-2(例如,2019-ncov)造成的2019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一种或多种症状中的治疗用途。
403.在实施方案中,感染性疾病是冠状病毒感染。在实施方案中,冠状病毒感染是β冠状病毒或α冠状病毒感染,任选地其中β冠状病毒选自sars-cov-2、sars-cov、mers-cov、hcov-hku1和hcov-oc43,或α冠状病毒选自hcov-nl63和hcov-229e。在实施方案中,冠状病毒感染是sars-cov-2感染。在实施方案中,感染性疾病是covid-19。
404.在实施方案中,感染性疾病是流感感染,任选地选自a型、b型、c型和d型流感。
405.在实施方案中,感染性疾病是逆转录病毒感染,任选地选自人免疫缺陷(hiv)和猿免疫缺陷(siv)。
406.在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包含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其包含编码疫苗蛋白和/或免疫原性抗原的核酸分子。在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包含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其包含编码与感染性相关的蛋白质的核酸分子。
407.在实施方案中,疫苗蛋白是β冠状病毒蛋白或α冠状病毒蛋白,任选地其中β冠状病毒蛋白选自sars-cov-2、sars-cov、mers-cov、hcov-hku1和hcov-oc43蛋白或其抗原片段,或α冠状病毒蛋白选自hcov-nl63和hcov-229e蛋白或其抗原片段。
408.在实施方案中,sars-cov-2蛋白是刺突表面糖蛋白、膜糖蛋白m、包膜蛋白e和核衣壳磷蛋白,或其抗原片段。在实施方案中,刺突表面糖蛋白是s1或s2亚基,或其抗原片段。
409.在实施方案中,编码与感染性相关的蛋白质的核酸分子是mrna,并且mrna任选地是体外转录的或合成的。在实施方案中,mrna包含一种或多种非规范核苷酸,任选地选自假尿苷和5-甲氧基尿苷。
410.在实施方案中,mrna编码sars-cov-2刺突表面糖蛋白、膜糖蛋白m、包膜蛋白e和核衣壳磷蛋白,或其抗原片段。
411.在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包含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编码具有降低的c-c趋化因子受体5型(ccr5)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活性的蛋白质的核酸。在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包含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编码突变ccr5或cxcr4的核酸分子。
412.在实施方案中,组合物包含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编码能降低c-c趋化因子受体5型(ccr5)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活性的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分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编码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分子将趋化因子受体5型(ccr5)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活性降低约10%至约20%。在一些实施方
案中,编码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分子将趋化因子受体5型(ccr5)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活性降低约20%至约3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编码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分子将趋化因子受体5型(ccr5)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活性降低约30%至约4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编码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分子将趋化因子受体5型(ccr5)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活性降低约40%至约5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编码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分子将趋化因子受体5型(ccr5)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活性降低约50%至约6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编码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分子将趋化因子受体5型(ccr5)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活性降低约60%至约7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编码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分子将趋化因子受体5型(ccr5)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活性降低约70%至约80%。
413.血小板减少症/贫血
414.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以血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为特征的疾病或病症的方法。在实施方案中,此类疾病或病症是遗传疾病或病症。
415.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造血功能疾病或病症的方法。
416.血小板减少症与低于150,000/μl的血清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减少症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分别对应于75,000-150,000/μl、50,000-75,000/μl和小于50,000/μl的血小板计数)。
417.在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本文所公开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含货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由围绕管腔的脂质双层膜构成并衍生自人多能干细胞,其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管腔包含货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位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中的货物之外或作为其替代物,货物与囊泡表面结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选自rna、dna、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生物分子和小分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是一种或多种治疗剂。
418.在一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本文公开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所述细胞外囊泡包含编码功能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基因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或编码能够产生功能性血小板减少相关基因的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
419.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细胞的组合物,所述细胞与本文公开的组合物体外接触,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所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编码功能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基因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或编码能够产生功能性血小板减少症相关基因的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
42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和方法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用于治疗患有轻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和方法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用于治疗患有中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组合物和方法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用于治疗患有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
42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向患有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施用包含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治疗与选自(a)血小板输注和(b)施用tpo受体激动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治疗联合。
422.在实施方案中,血小板减少症选自先天性无巨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camt)、血小板减少症伴桡骨缺失、桡尺骨融合伴先天性血小板减少症、x连锁巨血小板减少症伴地中海贫血、gb11b相关血小板减少症、x连锁血小板减少症/wiskott-aldrich综合征、冯威勒布兰特病2b型、血小板型冯威勒布兰特病、cycs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骨髓消融/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
423.在实施方案中,血小板减少症是camt。
424.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促进患者的巨核细胞生成。
425.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使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增加。
426.在实施方案中,血小板计数的增加大于约100x107个血小板/升,或大于约100x108个血小板/升,或大于约100x109个血小板/升,或大于约110x109个血小板/升,或大于约120x109个血小板/升,或大于约130x109个血小板/升,或大于约140x109个血小板/升,或大于约150x109个血小板/升。
427.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降低了患者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或白血病的可能性。
428.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消除了对造血干细胞(hsc)移植的需要。
42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患有晚期肝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与没有晚期肝病的人相比,患有晚期肝病的患者的冯威勒布兰特因子浓度增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有晚期肝病的患者的例如抗凝血酶和蛋白c等抗凝血因子的浓度降低,和/或促凝血因子viii水平升高。
430.在实施方案中,患者是婴儿。
431.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在患者中提供功能性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
432.在实施方案中,基因是功能性c-mpl基因或编码能够形成功能性c-mpl基因的基因编辑蛋白。
433.在实施方案中,疾病或病症的特征在于异常的(例如,相对于未患病状态降低的)血细胞功能。例如,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疾病或病症的特征可能不是血细胞数量的减少,而是活性降低(例如由于功能失调的蛋白质)。
434.血红蛋白病
435.血红蛋白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之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方法和组合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用于治疗患者的血红蛋白病。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血红蛋白病属于以下分类:(a)地中海贫血综合征,或(b)结构性血红蛋白(hb)变体(异常血红蛋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地中海贫血综合征是α-地中海贫血或β-地中海贫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结构性血红蛋白变体是hb变体。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结构性血红蛋白变体是hbs、hbe或hb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用于治疗选自轻度低色素性贫血、中度血液病和伴有多器官受累的严重终生输血依赖性贫血的血红蛋白病的一种或多种临床表现。
43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血红蛋白病是镰状细胞病(scd)。镰状细胞病(scd)包括由snp rs334染色体11中的一个或两个等位基因中正常腺嘌呤到胸腺嘧啶的单核苷酸单基因突变转座引起的一组血液疾病。胸腺嘧啶代替腺嘌呤的转座导致异常血红蛋白(例如hbs)的转录,从而导致缺血和/或梗塞的间歇性或永久性发作。镰状血红蛋白改变了正常血红蛋白的解剖结构和弹性特性,使包含在镰状血红蛋白中的红细胞更粘稠,向远端器官和组织运输
和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能力降低。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治疗杂合镰状血红蛋白(又名镰状细胞性贫血),其中两个等位基因都受到snp rs334中胸腺嘧啶(t)代替腺嘌呤(a)的转座的影响。在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组合物和方法治疗杂合镰状血红蛋白,其中一个等位基因受到影响(a/t)。
437.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血红蛋白病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本文所公开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含货物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由围绕管腔的脂质双层膜构成并衍生自人多能干细胞,其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管腔包含货物。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除了位于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管腔中的货物之外或作为其替代物,货物与囊泡表面结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选自rna、dna、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质、生物分子和小分子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货物是一种或多种治疗剂。
438.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治疗血红蛋白病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本文公开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所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编码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或编码能够产生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的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
439.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治疗血红蛋白病的方法,包括施用有效量的包含细胞的组合物,所述细胞与本文公开的组合物体外接触,其中所述组合物包含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所述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包含编码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或编码能够产生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的基因编辑蛋白的核酸,或其蛋白质产物。
44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治疗与以下一项或多项联合:(a)干细胞移植;(b)终生定期输血,并联合祛铁治疗;(c)药物,包括镇痛剂、抗生素、ace抑制剂和羟基脲。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治疗与诊断测试相结合。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诊断测试选自以下一项或多项:(a)缺铁测试;(b)红细胞计数;(c)dna测试;(d)血红蛋白测试。
44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用于治疗地中海贫血性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用于治疗患有异常血红蛋白的患者。镰状细胞病包括hbs水平异常的所有表现,尤其是hbs超过50%。
442.在实施方案中,血红蛋白病是镰状细胞病。在实施方案中,血红蛋白病是β-地中海贫血。
443.在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减少或防止红细胞变形、溶血性贫血、微血管阻塞和缺血性组织损伤中的一种或多种。
444.在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是编码血红蛋白的一部分的基因。在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是编码血红蛋白球蛋白链的基因。
445.在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将血红蛋白溶解度、稳定性和/或氧亲和力恢复到未患病的水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将血红蛋白溶解度、稳定性和/或氧亲和力恢复到未患病的水平的约40%至约5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将血红蛋白溶解度、稳定性和/或氧亲和力恢复到未患病的水平的约50%至约6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将血红蛋白溶解度、
稳定性和/或氧亲和力恢复到未患病的水平的约60%至约7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将血红蛋白溶解度、稳定性和/或氧亲和力恢复到未患病的水平的约70%至约8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将血红蛋白溶解度、稳定性和/或氧亲和力恢复到未患病的水平的约80%至约9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将血红蛋白溶解度、稳定性和/或氧亲和力恢复到未患病的水平的约90%至约100%。在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相比未患病的水平改善血红蛋白溶解度、稳定性和/或氧亲和力。在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增加血红蛋白溶解度、稳定性和/或氧亲和力。在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相比未患病的水平增加血红蛋白溶解度、稳定性和/或氧亲和力
446.在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将血红蛋白量恢复到未患病的水平。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将血红蛋白量恢复到未患病的水平的约40%至约5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将血红蛋白量恢复到未患病的水平的约50%至约6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将血红蛋白量恢复到未患病的水平的约60%至约7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将血红蛋白量恢复到未患病的水平的约70%至约8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将血红蛋白量恢复到未患病的水平的约80%至约9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将血红蛋白量恢复到未患病的水平的约90%至约100%。在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相比未患病的水平改善血红蛋白量。在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增加血红蛋白量。在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相比未患病的水平增加血红蛋白量。
447.在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预防或减少rbc镰状化。
448.在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预防或减少镰状血红蛋白聚合。
449.在实施方案中,功能性血红蛋白病相关基因为β球蛋白(hbb)。在实施方案中,所述基因编码能够形成功能性β球蛋白(hbb)基因的基因编辑蛋白。
450.药物组合物
451.治疗性治疗包括使用一种或多种给药途径和一种或多种制剂,旨在以有效剂量实现治疗效果,同时使对接受治疗的患者的毒性最小化。
45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有效剂量是基本上避免体内细胞毒性的量。在各种实施方案中,有效剂量是基本上避免人类患者中的免疫反应的量。例如,免疫反应可以是由先天免疫系统介导的免疫反应。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标志物(例如细胞因子、干扰素、tlr)来监测免疫反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有效剂量消除了使用用于缓和残余毒性的免疫抑制剂治疗人类患者的需要。
453.当配制时,以与剂量制剂相容的方式且以如本文所述的治疗有效量施用溶液。制剂是以诸如注射液等多种剂型容易地施用。例如,对于在水溶液中的肠胃外给药,溶液通常被适当地缓冲并且首先用例如足量的盐水或葡萄糖使液体稀释剂等渗。此类水溶液可用于例如静脉内、肌肉内、皮下和腹膜内给药。优选地,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无菌水性介质。
454.药物制剂可以另外包含递送试剂(又名“转染剂”、又名“媒介物”、又名“递送媒介物”)和/或赋形剂。药学上可接受的递送试剂、赋形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包括制备
药物制剂和将药物制剂施用于患者的方法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在许多出版物中有所阐述,包括例如美国专利申请us 2008/0213377号,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在各个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组合物,其包含本文所公开的组合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或载剂。
455.例如,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是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形式。这样的盐包括在例如下列中列出的那些:j.pharma.sci.66,2-19(1977)和the 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salts;properties,selection,and use.p.h.stahl and c.g.wermuth(编辑),verlag,zurich(switzerland)2002,所述文献特此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非限制性实例包括:硫酸盐、柠檬酸盐、乙酸盐、草酸盐、盐酸盐、氢溴酸盐、氢碘酸盐、硝酸盐、硫酸氢盐、磷酸盐、酸式磷酸盐、异烟酸盐、乳酸盐、水杨酸盐、酸性柠檬酸盐、酒石酸盐、油酸盐、鞣酸盐、泛酸盐、酒石酸氢盐、抗坏血酸盐、琥珀酸盐、马来酸盐、龙胆酸盐、富马酸盐、葡萄蔗糖酸盐、葡萄糖醛酸盐、蔗糖酸盐、甲酸盐、苯酸盐、谷氨酸盐、甲磺酸盐、乙磺酸盐、苯磺酸盐、对-甲苯磺酸盐、樟脑磺酸盐、双羟萘酸盐、苯乙酸盐、三氟乙酸盐、丙烯酸盐、氯苯甲酸盐、二硝基苯甲酸盐、羟基苯甲酸盐、甲氧基苯甲酸盐、甲基苯甲酸盐、邻-乙酰氧基苯甲酸盐、萘-2-苯甲酸盐、异丁酸盐、苯丁酸盐、α-羟基丁酸盐、丁炔-1,4-二羧酸盐、己炔-1,4-二羧酸盐、癸酸盐、辛酸盐、肉桂酸盐、乙醇酸盐、马尿酸盐、马尿酸盐、苹果酸盐、羟基马来酸盐、丙二酸盐、扁桃酸盐、甲磺酸盐、烟酸盐、邻苯二甲酸盐、对苯二甲酸盐、丙炔酸盐、丙酸盐、苯基丙酸盐、癸二酸盐、辛二酸盐、对-溴苯磺酸盐、氯苯磺酸盐、乙基磺酸盐、2-羟基乙基磺酸盐、甲基磺酸盐、萘-1-磺酸盐、萘-2-磺酸盐、萘-1,5-磺酸盐、二甲苯磺酸盐、酒石酸盐,碱金属如钠、钾和锂的氢氧化物;碱土金属如钙和镁的氢氧化物;其他金属例如铝和锌的氢氧化物;氨和有机胺,例如未经取代的或经羟基取代的单、二或三烷基胺,二环己胺;三丁胺;吡啶;n-甲胺、n-乙胺;二乙胺;三乙胺;单-、双-、或三-(2-oh-低级烷基胺),例如单-、双-、或三-(2-羟乙基)胺、2-羟基叔丁胺或三-(羟甲基)甲胺、n,n-二-低级烷基-n-(羟基-低级烷基)-胺,例如n,n-二甲基-n-(2-羟乙基)胺或三-(2-羟乙基)胺;n-甲基-d-葡糖胺;和氨基酸,如精氨酸、赖氨酸等。
456.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包含赋形剂,其包括液体,诸如水和油,包括石油、动物、植物或合成来源的那些,诸如花生油、大豆油、矿物油、芝麻油等。药物赋形剂可以是例如盐水、阿拉伯胶、明胶、淀粉糊、滑石、角蛋白、胶态二氧化硅、脲等。此外,可使用助剂、稳定剂、增稠剂、润滑剂和着色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向患者施用时,药学上可接受的赋形剂是无菌的。合适的药用赋形剂还包括淀粉、葡萄糖、乳糖、蔗糖、明胶、麦芽、米、面粉、白垩、硅胶、硬脂酸钠、单硬脂酸甘油酯、滑石、氯化钠、脱脂奶粉、丙三醇、丙二醇、水、乙醇等。如果需要,本文所述的任何剂还可包含少量的润湿剂或乳化剂或ph缓冲剂。
45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组合物被配制用于局部、鞘内、病灶内、冠状动脉内、静脉内(iv)、关节内、肌肉内、鼻内和支气管内给药和通过胰内血管内注射、髓核内、腰椎穿刺、心肌内、经心内膜、瘘管内、髓间间隙、鼻内和硬膜内空间注射给药中的一种或多种。
458.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组合物被配制适于输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组合物被配制适于输注,其中组合物通过患者静脉中的针通过外周线、中心线、隧道式线、可植入端口和/或导管递送至患者的血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患者还可以通过输注接受支持性药物或治疗,例如水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组合物被配制适于静脉输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输注是连
续输注、二次静脉注射治疗(iv)和/或iv推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通过使用选自输液泵、皮下注射针头、滴注器、外周插管和压力袋中的一种或多种的设备来施用组合物的输注。
459.在实施方案中,将组合物以药妆品的形式引入皮肤中或皮肤上,例如,表皮内、皮内或皮下施用(参见,例如,epstein,h.,clin.dermatol.27(5):453-460(2009))。在实施方案中,组合物是霜剂、洗剂、软膏剂、凝胶、喷雾剂、溶液等形式。在实施方案中,组合物还包括渗透促进剂,例如但不限于表面活性剂、脂肪酸、胆汁盐、螯合剂、非螯合非表面活性剂等。在实施方案中,所述组合物还可以包括香料、着色剂、防晒剂、抗菌剂和/或保湿剂。
460.为了使本文所公开的本发明可以更有效地被理解,提供了以下实施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性目的,而不应视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461.实施例
462.实施例1: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生成
463.采用细胞培养过程从原代人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hsc)产生同种异体的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图1a)。
464.将源自商业供应商的原代人cd34+hsc解冻并从干细胞维持培养基转变到hsc扩增培养基。在此期间,hsc显著扩增。然后将这些培养物置于巨核细胞分化培养基中,并从培养上清液中收集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cd41、cd61、cd42b、巨核细胞特异性细胞骨架蛋白β1-微管蛋白、α颗粒组分(血小板因子4和冯威勒布兰特因子)、分泌颗粒和超微结构特征(内陷膜系统、致密管系统、多泡体)的生物标志物表达证实了巨核细胞分化。巨核细胞产生500-1500个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细胞,其直径在30-600nm之间,100-300nm,dna-,cd41+。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通过切向流过滤进一步分离/浓缩,并以1.5x108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ml的靶向浓度包装。巨核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表现出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特异性生物标志物、rna和胞质蛋白的稳健表达。
465.纳米颗粒分析、流式细胞术和冷冻透射电子显微术证实了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和组成。
466.发现在体外巨核细胞(mk)分化期间mkev的产率随时间增加(图1b)。评估了培养物中mkev的表型(图1c),并产生了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的代表性直方图以及巨核细胞和收获的mkev的显微术图像。
467.检查了mkev生物标志物表达。将本公开的mkev的表面标志物表达与无血小板血浆(pfp)mkev和血小板来源的ev(plt ev)进行比较(图2a-2e)。示出了展示下列的代表图:流式细胞术门控策略(图2a-2b),本公开的cd41+mkev、cd41+pfp mkev和cd41+plt ev的标志物谱(图2c)和本公开的mkev与pfp mkev之间的标志物表达的倍数变化(图2d),以及本公开的mkev与plt ev之间的标志物表达的倍数变化(图2e)。数据显示,与pfp mkev和plt ev相比,本公开的mkev表现出不同的表面标志物表达,并建立了本发明mkev相对于pfp mkev和plt ev的标志物谱。draq5阳性事件的最少存在,表明没有细胞污染(图2f)。
468.表征了本公开的mkev的尺寸和形态。制作了cd41(图3a)和磷脂酰丝氨酸(图3b)免疫金标记的本公开的mkev的冷冻em图像。在冷冻em图像中测量mkev,显示mkev尺寸范围为100-300nm,平均直径约为250nm。图3c是从pfp血浆中分离出的mkev的图像,其中cd41(大点)和ps(小点)共染色(参见brisson等人,platelets28:263-271(2017),其通过引用以其
整体并入本文)。关于细胞器含量,初步分析显示,没有证据表明mkev中的线粒体证据,如通过(1)电子显微术和(2)线粒体呼吸分析(agilent seahorse)评估。通过对编码rna和非编码mirna进行测序来进行基因组分析。使用质谱法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并且蛋白质组学数据验证流动和em表面标志物。
469.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和用cd41+免疫金标记的冷冻em分析将本公开的mkev与pfp mkev进行尺寸比较。本公开的mkev的尺寸分布与pfp mkev和血小板来源的ev的尺寸分布有重叠但不同(图4a至图4k)。(图4c改编自arraud等人,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 12:614-627(2014);图4d和图4e见于brisson等人,platelets 28:263-271(2017),所有这些文献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470.还检查了mkev的纯化,并且发现尺寸排阻过滤可有效去除未过滤产品中的聚集体。例如,与未过滤的mkev产品(图5a)相比,发现使用650nm尺寸排阻过滤器的收获后过滤能够成功清除大的聚集体材料(通过em在冷冻的mkev样品中观察到)(图5b)。
471.实施例2:mv制造过程和产品放行以进行体内基因递送
472.本实施例与从原代人cd34+hsc中标准化和规模化制造以及分离mkev的过程有关。对mkev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批次间变化性和放行测试。确定了mkev的基因装载和转染效率,这使得能够跟踪体内生物分布和功效,并为基因递送应用确定产品参数。
473.对于临床进入,mkev制造必须满足放行标准,包括组织采购、制造、生产、测试和存储的标准化。限定了mkev质量和关于身份、纯度、功效和产率的批次间变化性,并且其用于界定产品放行标准。mkev满足或超过最低质量和存储要求。
474.采用由原代人cd34+细胞制造的mkev用于约400ml的批量培养(约1200cm2的培养面积,相当于约5x t225),以每批生产约8e10mkev。mkev进行了测试以评估身份和纯度(生物标志物表达、组成%)和产率(每批次的总mkev事件)。表1显示了mkev放行规范的实例。
475.表1:mkev放行规范实例
[0476][0477][0478]
从原代人cd34+hsc中制造和分离mkev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流程:使用了原代人cd34+造血干细胞(hsc)。hsc(90-95%纯度)的初始分离、富集和存储是根据fda指导使用一系列测定进行和达标的,以证明身份、无菌性、活力和存储稳定性。通过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将hsc从供体骨髓动员到血液中,并通过单采术从外周血中收集,并在存储前测试chagas、cmv、hepb、hepc、hiv-1/hiv-2plus o、htlv i/ii、梅毒、hbv、hcv和wnv(包括covid-19测试)。hsc小瓶在运输前冷冻保存在临床批准的培养基中,并在解冻后表现出存活力。在非限制性实施例中,hsc小瓶在运输前冷冻保存在临床批准的培养基中,并在解冻后表现出存活
力。
[0479]
初始阶段mkev生产的工艺流程:利用可放大的与cgmp兼容的工艺从hsc制造mv。mkev生产分为2个不连续部分:(a)hsc扩增、巨核细胞分化和mkev生产,以及(b)通过切向流过滤和小瓶填充进行mv分离/浓缩(1.5e8 mv/ml)。将mkev小瓶冷冻保存进行存储。集中制造旨在用于hsc扩增和mkev生产/加工/灌装。
[0480]
a部分:原代人cd34+hsc以5e6个细胞/批次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经历了约30倍的生物量扩增,产生了约1.5e8个巨核细胞/批次。cd34+hsc分化为巨核细胞祖细胞发生在7-9天的时间段内。每个巨核细胞产生500-1500个mv,导致在从上清液中收获之前,总批次产率约为7.5e10 mkev/批次。
[0481]
b部分:通过切向流过滤(必要时差速离心作为替代方案)分离/浓缩mkev,以将体积减少至约500ml。mkev以约1.5e8 mkev/ml的浓度包装,以产生约500瓶/批次。
[0482]
实施例3:mkev的表征以及批次间变化性和放行测试的性能
[0483]
mkev是从批处理中收集的。使用高灵敏度流式细胞术来确定表面生物标志物表达(cd41、cd62p、clec-2、lamp-1(cd107a))、细胞器含量(线粒体)和磷脂组成(磷脂酰丝氨酸),联合核染料(draq5),以与有核细胞区分开。在减去荧光团缀合的igg抗体特异性对照后计算总荧光强度。检查mkev的前向和侧向光散射以评价尺寸分布、纯度和聚集。尺寸确定的纳米颗粒用作门控对照。使用纳米颗粒分析仪(nanosight,malvern instruments)确定mkev尺寸和总批次产率。mkev蛋白含量(alix和tsg101)通过elisa测定并测量dna含量以估算细胞碎片和细胞核造成的潜在污染。mkev完整性和纯度通过冷冻电子显微术和免疫金标记得到证实,并允许进一步测定表面分子(cd41、磷脂酰丝氨酸)。对于多个独立的mkev批次,这些实验每批次重复多次。在一个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对于最少3个独立的mkev批次,每批重复实验至少3次。来自人全血的mkev/pev用作阳性对照。
[0484]
mkev分别从巨核细胞和血小板中收集或产生,并使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结合免疫金标记和电子显微术表征来量化cd41+表达。人cd34+来源的巨核细胞每个巨核细胞产生500-1500个mkev(图6a),介于鼠骨髓和胎儿肝细胞培养对照之间,具有相似的平均尺寸,约为200nm/mkev(图6b)。虽然来自人cd34+来源的巨核细胞培养物的cd41+mkev的百分比与鼠骨髓来源的mkev相当,但通过免疫金电子显微术检查,人mkev具有更多的cd41结合金颗粒(图6c-6d)。用传统激动剂(凝血酶和胶原蛋白)和炎症刺激物(lps,模拟体内模型)激活的人血小板产生了相似数量的ev/血小板(图6e),并且尺寸大于mkev(图6f)(对于图6a-6f,参见french等人,blood advances,4:3011-3023(2020),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血小板来源的ev也可能含有线粒体和其他细胞器(与mkev不同),因为它们尺寸较大。将cd41+pev的百分比和pev对cd41结合的金颗粒的相对表达与人mkev和鼠mkev对照进行比较(图6g-6h)。
[0485]
实施例4:限定mkev的基因装载和转染效率
[0486]
为了限定基因装载效率,使用label it tracker cy5(mirus)将约500bp、3,000bp和6,000bp质粒dna缀合至cy5荧光标记;每个质粒4-10个标记分子,如前所述。使用maxcyte vlx将mkev用cy5+标记的dna以250x103(dna/mv)的比率在100μl中进行电穿孔(15分钟,37c),maxcyte vlx是一种可放大的符合cgmp的电穿孔系统,每批可转染多达2000亿个细胞,用于商业制造。洗涤mkev以改善mkev聚集的核酸,并在冰上孵育20分钟以恢复,随后离
心以去除电穿孔过程中产生的大聚集体。mkev在pbs中洗涤并重新悬浮在共培养基中用于转染研究。为了限定pdna拷贝数,使用qiaprep spin miniprep kit(qiagen)从装载的mkev中纯化pdna,并使用qubit dsdna hs assay kit(invitrogen)量化其浓度。
[0487]
装载效率(%)=cy5+mv#/总mv#
[0488]
pdna拷贝#=[装载的pdna(ng)*10^9/分子量]*阿伏伽德罗数
[0489]
cy5是指cy5阳性巨核细胞囊泡的数量;mv#是指巨核细胞囊泡的数量;装载的pdna是指装载到mv中的pdna量;分子量是指pdna的分子量。
[0490]
pdna拷贝数通过定量pcr扩增质粒dna部分和凝胶电泳可见的扩增子来确认。为了确定体外转染效率,mkev与cd34+hsc以每个hsc的25、50、100个mkev的比率共培养,并使用先前描述的方法(kao和papoutsakis,science advances 4:1-11(2018),其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在37℃下以600xg离心30分钟。通过流式细胞术在24、48和72小时量化cy5+hsc的百分比。为了确定细胞核转染效率,如前所述,在24小时分离hsc的细胞核,并通过流式细胞术量化cy5+细胞核的百分比。
[0491]
每个mkev的装载效率预计与pdna尺寸成正比;并且约50-60%的转染效率。预计ev中dna的装载效率和容量取决于dna尺寸,与使用这种方法的较大线性dna和质粒dna相比,长度小于1000bp的线性dna分子与mkev更有效地缔合。如果pdna装载效率有限,则这些研究将使用线性dna重复,并将结果与其他mkev的历史研究进行比较。将遗传物质装载到mkev中的其他非限制性方法包括超声处理、皂苷透化、低渗透析、胆固醇缀合和巨核细胞显微注射/转染。转染效率研究为体内给药策略提供信息。
[0492]
等效方案
[0493]
尽管已经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描述本发明,但应理解本发明能够具有进一步的修改,并且本技术旨在涵盖大体上符合本发明原理的、包括虽然不属于本发明所公开内容范围但属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公知技术或常用的技术手段并可以应用于上文中阐述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所列出的必要特征中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变更。
[0494]
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或能够仅使用常规实验来确定本文具体描述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许多等效物。此类等效物旨在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0495]
通过引用并入
[0496]
本文引用的所有专利和出版物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
[0497]
本文所讨论的出版物仅为其在本技术的申请日之前的公开而提供。本文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被解释为承认本发明无权凭借先前的发明先于这种公开。
[0498]
如本文所用,所有标题仅用于组织并且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任何单独部分的内容可能同样适用于所有部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