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细胞活化部的血液分离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93869发布日期:2023-07-06 04:2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具有细胞活化部的血液分离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离心分离装置的血液分离管,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具有细胞活化部的血液分离管,即,通过与离心分离的血液(blood)之间的碰撞来产生物理压力,从而使得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淋巴细胞等血液细胞实现活化。


背景技术:

1、通常,血液(blood)将由肺部吸入的氧搬运到组织细胞,从组织向肺部搬运二氧化碳来排出体外,将由消化器官吸收的营养素搬运到各个脏器或组织细胞,将作为组织的分解产物的生物体不需要的物质搬运到肾脏并排出体外,将由内分泌腺分泌的荷尔蒙搬运到作用器官及组织,通过均匀分散体内热量来维持稳定的体温,除此之外,还执行破坏、无害化瓦解侵入到生物体的细菌、异物等多种功能。

2、这种血液(blood)可大致分为血细胞成分和血浆成分,血细胞(hemocyte)为在总血液量中约占45%的血液的细胞成分,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的大部分为红细胞(99%)。

3、而且,血浆(plasma)为在总血液量中约占55%的淡黄色透明的血液液体成分,大部分的成分为水(91%)。除此之外,含有白蛋白或凝血因子等的血浆蛋白(7%)、电解质(na+、ci-、hco3-、k+等)、葡萄糖、氨基酸、脂质、维生素、代谢物、荷尔蒙等。

4、这种血液将用作判断各种疾病或健康状态的主要指标,但构成血液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会被分离出来用于各种治疗或研究。

5、因此,血液的分离不仅是所有生物学、遗传学或医学等中用于进行物质分析的最基本的作业,还是用于细胞的培养以及dna(脱氧核糖核酸)的确认及扩增的最基本的作业。

6、只要利用离心分离机来对所采集的血液进行离心分离就能分离成血浆成分和血细胞成分,血细胞成分会被再分为白细胞层(白膜层,buffy coat)和红细胞层。聚在最上层的血浆成分包含含有纤维蛋白原的液体成分的水、na+、ci-、纤维蛋白原等。

7、而且,由于红细胞的比重大,因而会聚在最下层,分离红细胞与血浆成分之间的白细胞层(白膜层,buffy coat)包含白细胞和血小板。

8、将通过注射针从血液分离管抽出通过这种离心分离过程大致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的成分并分别用于治疗或研究。

9、例如,血液中所包含的血小板主要存在于血浆,血浆分为富血小板血浆(prp,plate rich plasma)以及贫血小板血浆(ppp,platelet poor plasma)。其中,富血小板血浆起到通过移植到作为疼痛部位中的膝盖、韧带、肌肉等代表性部位来有助于刺激干细胞生成细胞的作用,以往用于治疗。

10、富血小板血浆中存在达到普通血液的2~7倍的血小板以及3~5倍的白细胞或单核细胞,从血小板生成及分泌的生长因子将促进伤口部位的细胞再生来有助于创伤治疗及细胞或组织的再生。

11、为了增加这种富血小板血浆的效果,韩国国内在临床中使用添加钙来使血小板提前实现活化并分泌生长因子后注射的方法,海外在临床中使用添加胶原蛋白、凝血酶的化学物质或血小板活化蛋白质等细胞活化剂来使血小板提前实现活化并分泌生长因子后注射的方法。

12、但是,将钙注射到软骨会被中和,因而没有意义,若注射到皮下脂肪,则有引起红晕及皮肤出疹、诱发疼痛等的副作用,并且,凝血酶和胶原蛋白为直接作用于血液凝固的物质,若以未能完全分离的状态向患者注射,则有成为潜在危险因素的隐患,添加方法需得到改进。

13、因此,有对通过施加物理压力(physical stress)而不是添加化学活性因子来使血小板等实现活化的方法做出的研究报告,基于此提出了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2-0129779号(专利文献0001)。

14、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2-0129779号所涉及的血小板活化装置包括:通路,内部直径为2mm以下,用于向包含血小板的生物学流体施加毛细管压力;一个以上的出入口,形成于上述通路的收容部及上述收容部的两个末端,可注入或排出上述生物学流体,可经反复通过毛细管通路来获得实现活化的血小板。

15、但是,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2-0129779号所涉及的是在上述通路中交替形成宽度小的区域和宽度大的区域来使血小板实现活化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中,需在微细的通路内部交替形成多个图案,因而很难制造,不仅如此,由于上述通路形成单一通道,因而想要实现所需的血小板活化,血液的往复次数只会随着血液量增加,存在血小板的活化消耗很多时间的问题。

16、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1429253号(专利文献0002)中公开了设置有多通道的血液通路的血小板活化装置,但需将注射器分别安装于在长度长的血小板活化装置的两端部所设置的主入口和排出口并需以使血液通过血小板活化装置并进行往复移动的方式用很大的力使两侧注射器的活塞进行多次往复运动,因而存在作业人员的作业压力增加的问题,而且需采集离心分离的血液来安装在单独的装置并施加物理压力。

17、因此,需要开发如下的血液分离管,即,由于结构简单并省略了双重离心分离作业及在离心分离后单独施加物理压力的过程,因而消除了医务人员的作业压力,可防止有可能在搬运过程中产生的细胞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本发明涉及用于离心分离装置的血液分离管,更详细地涉及如下的具有细胞活化部的血液分离管,即,通过与离心分离的血液(blood)之间的碰撞来产生物理压力,从而使得血液中的血小板、白细胞、淋巴细胞等血液细胞实现活化。

3、技术方案

4、为了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发明的具有细胞活化部的血液分离管包括:管体,形成有用于收容血液的腔室;以及细胞活化部,在上述腔室的内侧面或内部突出形成,以通过与离心分离的血液物理碰撞来使血液细胞实现活化。

5、在此情况下,细胞活化部包括以规定高度和宽度在腔室的内侧面沿着长度方向突出形成的多个微细凹凸壁或以留有间隔的方式突出形成于上述腔室的内侧面的多个微细突起中的一种。

6、根据需要,细胞活化部还包括多个碰撞隔板,沿着腔室的内侧面长度方向形成规定高度和宽度,比微细凹凸壁或微细突起更突出地形成。

7、优选地,微细凹凸壁及隔板以与管体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式配置。

8、另一方面,根据需要,细胞活化部还包括活性柱,在腔室的下部呈棒状,在外周面形成沿着长度方向突出的多个微细凹凸壁。

9、并且,根据需要,细胞活化部为活性杆,上述活性杆设置在腔室的内部且长度大于腔室的横向宽度或直径,并以微细槽或微细突起形态在外周面形成压纹。

10、另一方面,作为一实施例,管体的腔室包括:上部腔室,呈具有预设直径和长度的圆柱状;以及下部腔室,与上部腔室相连通,以从上述上部腔室的下端部逐渐缩管的方式向下延伸而成。

11、作为再一实施例,管体的腔室包括:上部腔室,呈具有预设直径和长度的圆柱状;中间腔室,呈圆柱状,形成有从上部腔室的下端部逐渐缩管的缩管部,上述中间腔室的预设直径小于上部腔室的直径,从上述缩管部朝向下方延伸而成;以及下部腔室,呈圆柱状,形成有从中间腔室的下端部逐渐扩管的扩管部,上述下部腔室的预设直径大于中间腔室的直径,从上述扩管部朝向下方延伸而成。

12、在此情况下,细胞活化部包括以规定高度和宽度在腔室的内侧面沿着长度方向突出形成的多个微细凹凸壁或以留有预设间隔的方式突出形成于腔室的内侧面的多个微细突起中的一种,且形成于上部腔室或下部腔室中的至少一个。

13、而且,细胞活化部还包括多个碰撞隔板,沿着上部腔室的内侧面长度方向形成规定高度和宽度,比微细凹凸壁或微细突起更突出且以留有预设间隔的方式形成。

14、并且,还有一实施例的管体的腔室可包括:上部腔室,具有预设直径和长度;以及下部腔室,呈圆柱状,从上部腔室的下端部逐渐扩管并向下方延伸而成,预设直径和长度大于上述上部腔室。

15、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下部腔室可呈底面开口的形态。

16、在此情况下,下部腔室还包括下部塞,通过形成用于对开口的底面进行密封的下部密封件来以能够拆装的方式相结合。

17、在此情况下,细胞活化部还包括活性柱,在下部塞或下部密封件呈棒状,在外周面形成沿着长度方向突出的多个微细凹凸壁或微细突起中的至少一种。

18、并且,根据需要,下部塞或下部密封件可通过外力沿着上述下部腔室的内周面或外周面上升或下降。

19、发明的效果

20、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具有细胞活化部的血液分离管利用在离心分离的过程中在血液分离管内产生的漩涡现象来使得血液与细胞活化部产生物理碰撞并向血液施加物理压力,因而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省略了双重离心分离作业及在离心分离后单独施加物理压力的过程,因而消除了医务人员的作业压力,可防止有可能在搬运过程中产生的细胞污染。

21、并且,由于能够以没有损失的方式将通过细胞活化部施加物理压力的白细胞层(白膜层,buffy coat)移动到直径小的中间腔室,因而可使医务人员边用肉眼确认,边完整地采集白细胞层(白膜层,buffy coat)。

22、而且,由于通过与细胞活化部之间的物理碰撞来使血液实现活化,因而去除了向血液分离管注入单独的细胞活化剂的过程,使得细胞活化变得容易,由于不注入细胞活化剂,因而可事先预防微细的二氧化硅粉末或其他所注入的二氧化硅粉末被重新注入到人体的事故。

23、并且,与管体的中心轴线平行的微细凹凸壁起到引导比重大的红细胞在离心分离过程中不停留在上部,而是沿着微细凹凸壁轻松移动到下部的作用,因而有助于红细胞在离心分离时不在上部腔室停留并快速移动到下部腔室,从而可得到干净的白细胞层和血浆。

24、此外,所形成的多个微细凹凸壁和碰撞隔板增加了产生物理碰撞的区域,可更轻松地向离心分离的血液施加物理压力,从而可实现血液细胞的活化。

25、并且,在以形成角度的方式进行的离心分离过程中,构成细胞活化部的活性柱和活性杆可在血液分离管进行旋转时搅动下部侧血液,使得存在于体积大的红细胞之间的比重小的白细胞及血小板轻松上升到血液分离管的中间层,从而将提高血液分离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