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细胞的实验样品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83338发布日期:2022-05-18 04:5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生物细胞的实验样品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实验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生物细胞的实验样品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进行生物细胞实验时,需要先对待实验生物细胞的样品进行适宜环境的培养,从而保证后续实验时获取的数据准确,保证实验效果,为保证实验样品培养箱内的样品培养效果,需要使培养箱内处于一个无菌或少菌环境,从而在后续启动装置内的消毒措施时能够使装置内的少量细菌被全面快速杀除,从而实现细胞培养的适宜环境,在实验人员手工将各个细胞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内时,由于手部和手臂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接触部位较多,故会使得手臂和手部上粘连大量细菌,若是使用人工进行细胞培养皿的安装易造成手臂上的大量细菌进入培养箱内,进入箱内的细菌数量较多,无法保证后续细胞培养效果,故需要一种能够自动进行培养皿安放的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行培养皿安放的培养装置。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用于生物细胞的实验样品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盘、放置槽、导向杆、夹持板、培养箱和紫外线灯,培养盘上设置有多个放置槽,培养盘滑动连接在培养箱内,培养盘上滑动连接有导向杆,两个夹持板均能够沿着导向杆上下移动,两个夹持板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
6.一种用于生物细胞的实验样品培养装置:还包括分割槽,培养盘上固接有分割槽板,分割槽板上设置有一个矩形槽,分割槽板内部为空心。
7.一种用于生物细胞的实验样品培养装置:还包括连接板和喷头,连接板设置在培养箱内,连接板上固接有多个喷头。
附图说明
8.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9.图1为培养盘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和图3为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
11.图4为橡胶条的结构示意图;
12.图5为夹持板的结构示意图;
13.图6为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14.图7为培养箱的结构示意图;
15.图8为扣合盖的结构示意图;
16.图9和图10为一种用于生物细胞的实验样品培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图4、图5、图7所示,这个例子解决了能够保证培养装置内整体的少菌环境的问题,
18.本装置包括放置槽102、导向杆202、培养盘101、夹持板501、紫外线灯801和培养箱701,多个放置槽102均设置在培养盘101上,培养箱701内滑动连接有培养盘101,导向杆202滑动连接在培养盘101上,两个夹持板501均能够沿着导向杆202上下移动,两个夹持板501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培养箱701上设置有一个开口用于放置培养皿,开口处设置有两个滑条,培养箱701内设置有多个电热板,培养箱701内设置有电动推杆ⅰ,电动推杆ⅰ的伸缩杆与培养盘101固定连接,培养盘101上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丝杠,第一丝杠与导向杆202螺纹连接,第一电机固接在培养盘101上。
19.为保证实验样品培养箱内的样品培养效果,需要使培养箱内处于一个无菌或少菌环境,从而在后续启动装置内的消毒措施时能够使装置内的少量细菌被全面快速杀除,从而实现细胞培养的适宜环境,在实验人员手工将各个细胞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701内时,由于手部和手臂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接触部位较多,故会使得手臂和手部上粘连大量细菌,若是使用人工进行细胞培养皿的安装易造成手臂上的大量细菌进入培养箱701内,进入箱内的细菌数量较多,无法保证后续细胞培养效果,故需要一种无需实验人员将手臂伸入装置内部进行培养皿的安放的培养装置,保证培养效果,在使用本装置进行细胞培养时,可操作导向杆202滑动至培养盘101右侧,随后操作两个夹持板501沿着导向杆202向上滑动,进而使得两个夹持板501移动至培养箱701上的开口处,随后将多个培养皿放置在两个夹持板501之间,并使得两个夹持板501相互靠近,进而使得两个夹持板501对多个培养皿进行夹持,随后再使得两个夹持板501和导向杆202配合移动,进而多个培养皿自动安放至培养盘101上的多个放置槽102内,进而减少在放置培养皿过程中进行箱体内的细菌含量,从而保证后续启动装置内的消毒措施时能够使装置内的少量细菌被全面快速杀除,从而实现细胞培养的适宜环境,在完成将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盘101上的多个放置槽102内的操作后,将一个盖板沿着开口处的滑条划入开口处前方,并进行密封处理使得开口关闭进而保证箱体内不会再进入细菌,随后启动多个紫外线灯801并使得多个紫外线灯801启动至大功率状态,从而对箱体内残留的少量细菌进行快速杀除,便于后续进行细胞培养,完成杀菌操作后,可根据不同培养细胞的照射需求,进而调节培养盘101在培养箱701内滑动,从而使得照射高度可调,进而便于对不同细胞进行培养,同时可配合使用多个电热板,进而使得多个电热板发出不同程度的热量,从而改变培养箱701内的环境温度,进而使得细胞能够在适宜环境内进行培养,提高培养效果。
20.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这个例子解决了能够设置光照对照组的问题,
21.本装置还包括分割槽103,分割槽板103固定连接在培养盘101上,分割槽板103上设置有一个矩形槽。
22.在进行细胞培养过程中,实验人员可通过将一个能够插入分割槽板103的l型隔板插入分割槽板103内,从而使得分割槽板103上的矩形槽被l型隔板挡住,从而使得在多个紫外线灯801对培养盘101进行照射过程中,紫外线发出的灯光会被被l型隔板所阻挡,进而使得位于分割槽板103下方多个放置槽102内的培养皿能够不受紫外线发出的灯光,仅受培养箱701内的温度变化影响,从而使得本装置能够设置接受光照和未接收光照的对比组,从而
便于后续进行细胞实验的分组实验操作,培养箱701上设置有能够通过l型隔板的槽口,在将l型隔板由槽口塞入后再对槽口进行密封,从而保证培养箱701内不会进入大量细菌,保证培养效果,分割槽板103上的矩形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在不插入l型隔板即不需设置对比组时,培养盘101上多个培养皿能够被统一照射,保证照射效果。
23.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如图6所示,这个例子解决了对细胞淋撒培养液的问题,
24.本装置还包括喷头603和连接板602,培养箱701内设置有连接板602,多个喷头603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板602上,连接板602上设置有一个连接口。
25.培养箱701内设置有装有培养液的带泵箱体,且带泵箱体与连接板602上设置的连接口之间通过软管连接,在进行培养过程中,定期启动水泵,进而使得营养液从软管中被传入连接板602内,随后从连接板602上的多个喷头603喷出,进而使得本装置能够对培养皿进行培养液的淋撒,进一步保证培养效果。
26.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如图6所示,这个例子解决了进行全面喷洒培养液的问题,
27.本装置还包括滑杆601,培养箱701内固定连接有滑杆601,滑杆601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板602,滑杆601上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丝杠,第二丝杠与连接板602螺纹连接。
28.操作连接板602在滑杆601上左右滑动,进而使得多个喷头603的位置能够变换,从而使得多个喷头603能够在不同位置进行培养液喷洒,进而便于对多个培养皿进行全面淋撒。
29.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如图2所示,这个例子解决了能够设置淋撒对照组的问题,
30.本装置还包括扣合盖301和连接架401,连接架401能够沿着导向杆202上下滑动,多个扣合盖301均滑动连接在连接架401上,两个夹持板501均滑动连接在连接架401上,连接架401设置有多个用于推动扣合盖301的电动推杆ⅱ,连接架40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推动夹持板501的电动推杆ⅲ。
31.在进行培养液淋撒时,实验人员可在本装置外侧操作导向杆202至某一列培养皿前方,随后操作连接架401上的多个扣合盖301向下滑动,进而使得某一列的培养皿内不会存在淋撒的培养液,从而设置未淋撒培养液的对照组,进而便于后续实验的进行,在需要进行培养皿的放置时可将两个用于推动夹持板501的电动推杆ⅲ的伸缩杆伸出,从而对一列的培养皿进行夹持,进而便于安装培养皿。
32.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如图2、图4所示,这个例子解决了设置加入培养液后摇晃的对照组的问题
33.本装置中还包括转动头403,导向杆202上滑动连接有转动头403,转动头403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架401,导向杆202上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丝杠,转动头403与第三丝杠螺纹连接,转动头403上设置有第四电机,连接架401与第四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34.在淋撒培养液结束后,实验人员操作连接架401移动至某一列培养皿上方,随后操作两个夹持板501滑动,进而使得连个夹持板501对某一列的培养皿进行夹持,随后向下滑动多个扣合盖301,进而使得多个扣合盖301扣合在某一列的培养皿上方,随后操作连接架401向上滑动,进而使得该列培养皿提起一段距离,随后启动第四电机,使得第四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从而使得连接架401往复摆动,进而使得该列培养皿中洒入的培养液与细胞混合,
从而设置摇晃对照组,进一步便于后续进行不同的对照实验。
35.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如图4所示,这个例子解决了对培养皿进行保护的同时便于将装有不合格细胞的培养皿单独取出的问题
36.本装置中还包括橡胶条502,多个橡胶条502分别设置在两个夹持板501上。
37.多个橡胶条502能够减缓两个夹持板501对培养皿的夹持压力,进而防止夹持力过大导致培养皿破碎的情况出现;
38.同时由于多个橡胶条502的可变形材质,当实验人员观察到某一个培养皿中的培养样品出现严重缺陷需要更换时,操作两个夹持板501对该列的培养皿进行整体夹持,随后操作该列另外两个培养皿上方的电动推杆ⅱ伸出,进而使得两个扣合盖301向下滑动,随后向上滑动连接架401,在滑动过程中两个电动推杆ⅱ的伸缩杆不断伸出,进而将不许提出的两个培养皿从两个橡胶条502之间顶出,从而使得两个夹持板501能够对某一个培养皿进行单独夹持和取出,从而便于进行更换操作。
39.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如图7所示,这个例子解决了便于对培养箱701内部整体清洁的问题
40.本装置中还包括透明观察板704和清洁槽703,培养箱701上设置有两个透明观察板704,培养箱701前方设置有清洁槽703。
41.实验人员可通过两个透明观察板704进而对培养箱701内部的培养情况进行观察,进而确定是否有严重不符合实验目的培养皿存在,确定是否需要更换培养皿,同时能够观察培养箱701内部整洁情况,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对培养箱701内部进行彻底清洁,需要进行清洁时可通过清洁槽703从而对培养箱701内部清洁,在清洁结束后再将清洁槽703遮盖并密封即可。
42.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如图7所示,这个例子解决了便于对清洁槽703遮盖的问题
43.本装置中还包括连接螺纹孔702,多个连接螺纹孔702分别设置在培养箱701上清洁槽703周围。
44.清洁人员可将一个遮挡盖板通过多个连接螺纹孔702连接在清洁槽703前方,从而对清洁槽703前方进行遮挡,进而使得在培养过程中能够保证培养环境。
45.另外,作为一个例子,如图1-2示,这个例子解决了进一步便于进行清洁的问题
46.本装置中还包括撞击环402和辅助板201,多个撞击环402均固定连接在连接架401上,两个辅助板201均固定连接在培养盘101上。
47.在完成一次实验样品培养后,并将培养皿均取出后,可操作连接架401转动90度,随后操作连接架401上下滑动,进而使得撞击环402撞击两个辅助板201,从而使得培养盘101发生轻微震动,进而使得培养盘101上附着的外部带来的灰尘跟随震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与培养盘101分离,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灰尘结垢的情况出现,从而在后续进行整体清洁时,降低清洁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