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00860发布日期:2023-09-20 11: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用于制备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含有金属氯化合物、过渡金属组分和非过渡金属组分;所述过渡金属组分为四卤化钛和/或烷氧基钛,所述非过渡金属组分为含镁化合物;所述金属氯化物选自fecl2、zncl2、cucl2、pdcl2、mncl2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金属氯化物的含量为0.5-50重量%,所述过渡金属组分和非过渡金属组分中金属元素的总含量为2-80重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金属氯化物的含量为5-20重量%,所述过渡金属组分和非过渡金属组分中金属元素的总含量为10-20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过渡金属组分中过渡金属元素的含量为0.5-10重量%,所述非过渡金属组分中非过渡金属元素的含量为2-30重量%;所述金属氯化物的粒径在0.05~1.0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卤化钛为ticl4、tibr4和tii4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烷氧基钛的通式为r4pti(or5)4-p,r4和r5各自独立地为c1-c4的烷基,p为0-3的整数;优选地,所述烷氧基钛为钛酸四丁酯、甲基三乙氧基钛、甲基三甲氧基钛和钛酸四乙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含镁化合物为通式为mgx12的卤化镁和/或通式为rmgx2的格氏试剂;在mgx12中,x1为f、cl、br或i;在rmgx2中,r为c1-c10的烷基,x2为f、cl、br或i。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烯烃聚合催化剂还含有内给电子体化合物和助催化剂;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为二醚化合物和/或羧酸酯化合物;所述助催化剂为烷基铝,其通式为al(or′)qr″3-q,r′和r″各自独立地为c2-c10的烷基,0≤q≤3。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金属氯化物的用量与所述非过渡金属组分的重量比为1:0.5-99,优选为1:0.5-50;步骤(2)中,所述镁复合物与过渡金属组分的质量比为1:1~1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方式为:先将所述镁复合物与一部分四卤化钛和/或一部分烷氧基钛混合并在-20~20℃下反应0.5-2小时,然后再将温度升至80-130℃反应1-4小时,接着将反应产物固液分离,并将得到的固体产物与剩余部分四卤化钛和/或剩余部分烷氧基钛在80-130℃下反应1-4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部分烷氧基钛和剩余部分烷氧基钛各自独立地为ti(oet)cl3、ti(oet)2cl2、ti(oet)3cl、ti(oet)4和ti(obu)4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一部分四卤化钛和剩余部分四卤化钛的质量比为1:0.1~10。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中还添加内给电子体化合物,所述内给电子体化合物的添加方式为:在将镁复合物与一部分过渡金属组分在-20~20℃下反应0.5-2小时之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内给电子体化合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烯烃聚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烯烃聚合催化剂用于制备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该烯烃聚合催化剂含有金属氯化合物、过渡金属组分和非过渡金属组分;所述过渡金属组分为四卤化钛和/或烷氧基钛,所述非过渡金属组分为含镁化合物;所述金属氯化物选自FeCl2、ZnCl2、CuCl2、PdCl2、MnCl2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烯烃聚合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初始活性和整体活性,获得孔隙率高的聚丙烯颗粒。该催化剂在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过程中可获得高橡胶含量的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

技术研发人员:王莉,义建军,张明革,秦亚伟,孙阁,洪柳婷,祖凤华,雷珺宇,王科峰,朱百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