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采及高分子聚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田回注水用压裂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2.在石油领域,压裂是指采油或采气过程中,利用水力作用,使油气层形成裂缝的方法,是油气井增产普遍采用的主要措施之一。常规压裂施工所采用的压裂液体系,以水基压裂液为主。压裂施工完成后产生的压裂液废液主要来源于:施工前后采用活性水洗井作业产生的大量洗井废水;压裂施工完成后从井筒翻拍出来的压裂液破胶液,以及剩余原胶液(基液)。不同种类的压裂液形成不同种类的压裂返排液。
3.压裂返排液在现场经过自然沉降、混凝、简单过滤以后会形成大量的水,这些水具有很高的矿化度,现场施工方希望能够循环利用这些回注水,但普通的线性聚合物稠化剂在回注水中难以溶解,且常规稠化剂在高矿化度回注水中被小分子盐所影响,使得稠化剂分子链发生卷曲,造成其粘度降低。因此,现有稠化剂难以解决现场回注水的再利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田回注水用压裂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压裂稠化剂能够应用于油田回注水中,在高矿化度条件下溶解并达到携砂粘度,实现了现场回注水的循环再利用,而且该压裂稠化剂体系的粘度随着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10万矿化度下的粘度不低于120mpa
·
s。
5.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回注水用压裂稠化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将丙烯腈、长链烯烃和浓硫酸进行磺化反应,得到功能单体;所述功能单体包括离子化的基团和非离子基团;
7.其中,制备所述功能单体所用到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丙烯腈5~30份,所述长链烯烃3~10份、浓硫酸5~12份;所述长链烯烃为单烯烃,且不饱和双键位于所述长链烯烃的中间位置;
8.将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所述功能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去离子水和复合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所述压裂稠化剂;
9.所述压裂稠化剂的回注水体系的粘度随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10万矿化度下的粘度不低于120mpa
·
s。
10.优选地,所述长链烯烃为碳原子数≥12的烯烃中的至少一种。
11.优选地,所述烯烃的碳原子数为12~22。
12.优选地,所述功能单体的制备包括:
13.将丙烯腈、所述长链烯烃和浓硫酸混匀后于5~15℃下磺化反应11~13h,然后经过滤、清洗、干燥,得到所述功能单体;其中,所述清洗采用乙酸。
14.优选地,所述复合引发剂包括偶氮类引发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
15.所述偶氮类引发剂为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腈和4,4'-偶氮双(4-氰基戊酸)中的至少一种;
16.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包括过氧化苯甲酰、异丙苯过氧化氢、过硫酸钾、甲醛次硫酸氢钠、硫酸亚铁、亚硫酸氢钠中的至少两种。
17.更优选地,所述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18.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为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
19.更优选地,所述偶氮类引发剂与所述氧化还原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1.5):1。
20.优选地,所述压裂稠化剂的制备包括:
21.在反应器中加入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所述功能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去离子水进行混匀,得到混合溶液,并向所述混合溶液中通入氮气,然后再加入所述复合引发剂引发所述聚合反应,得到所述压裂稠化剂。
22.优选地,将所述混合溶液的ph调节至4~5;
23.将所述混合溶液的温度调节至5~15℃。
24.优选地,所述通入氮气的时间为30~60min;
25.所述聚合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5~2.5h。
26.优选地,制备所述压裂稠化剂所用到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丙烯酰胺100~150份,n,n-二甲基丙烯酰胺10~30份,所述功能单体5~20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50~150份,去离子水400-600份,复合引发剂0.03~1份。
27.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回注水用压裂稠化剂,应用于油田回注水中,采用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28.优选地,所述压裂稠化剂的溶解时间为低于20min。
2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0.(1)本发明采用水溶液聚合工艺制油田回注水用备压裂稠化剂,该压裂稠化剂中包含刚性基团、磺酸基团以及疏水型侧链结构,因而使其具有极强的抗盐性能。本发明制备的稠化剂的侧基是成对出现的多疏水侧链,处于高矿化度环境中时,水中的各个侧链之间产生缔合作用,使稠化剂具有更加强大的空间网络结构,具有更好的增黏、抗盐性能;而且随着矿化度增强,缔合作用也越强,粘度也会越大。因此,当稠化剂水溶液中加入支撑剂时,空间网络结构能锁住支撑剂,防止支撑剂下沉,从而起到很好的携砂作用。
31.(2)与粘度会随体系矿化度的增高而急剧下降的现有压裂稠化剂的普通聚合物体系不同,本发明的油田回注水用压裂稠化剂体系的粘度会随着体系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极强的抗盐性能,尤其在10万矿化度下的粘度不低于120mpa
·
s,在5万矿化度下的粘度也不低于72mpa
·
s。
32.(3)本发明提供的功能单体中疏水链包含成对出现的大分子长链结构,为稠化剂提供了疏水型侧链结构;n,n-二甲基丙烯酰胺的引入使稠化剂的聚合物分子链的刚性增强,由于位阻作用,能有效阻止其分子主链在高矿化度条件下的蜷曲,使得聚合物的抗盐性能显著增强,进而使其水溶液在高矿化度条件下保持较高的粘度。
33.(4)本发明制备的稠化剂中包含强极性单体的磺酸根基团,磺酸根基团由功能单体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引入,由于该基团具有很强的水化作用,因而能改善稠化剂
聚合物的溶解性;同时,更主要的是该离子基团之间的静电排斥驱使大分子链扩张,强离子性基团对盐又具有较大的容忍度,且不会与金属离子结合发生相分离,因而使稠化剂的抗盐性能显著增强。
34.(5)本发明提高的制备方法步骤简单,操作工艺简便,且易于控制,功能单体也易得,因而有利于规模化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回注水用压裂稠化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7.将丙烯腈、长链烯烃和浓硫酸进行磺化反应,得到功能单体;功能单体包括离子化的基团和非离子基团;
38.其中,制备功能单体所用到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丙烯腈5~30份(例如,可以为5份、8份、10份、12份、15份、18份、20份、22份、25份、28份或30份),长链烯烃3~10份(例如,可以为3份、4份、5份、6份、7份、8份、9份或10份)、浓硫酸5~12份(例如,可以为5份、6份、7份、8份、9份、10份、11份或12份);长链烯烃为单烯烃,且不饱和双键位于长链烯烃的中间位置;
39.将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功能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去离子水和复合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压裂稠化剂;
40.压裂稠化剂的回注水体系的粘度随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10万矿化度下的粘度不低于120mpa
·
s(例如,可以为120mpa
·
s、125mpa
·
s、130mpa
·
s、135mpa
·
s、140mpa
·
s、145mpa
·
s、150mpa
·
s或155mpa
·
s等)。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功能单体中离子化的基团为磺酸基团,非离子基团为碳碳长链。
42.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长链烯烃为碳原子数≥12(例如,可以为12、16、18、20、24或26等)的烯烃中的至少一种。
43.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一种即为任意一种或任意几种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混合物。例如,长链烯烃可以为十二烯和十八烯的混合物;具体地,十二烯可以为正十二烯及其同分异构体中的至少一种,十八烯也可以为正十八烯及其同分异构体中的至少一种。
44.在本发明中,功能单体中具有疏水碳链和磺酸基团,且疏水链包含成对出现的大分子长链结构,为压裂稠化剂提供疏水型侧链结构,使得该稠化剂处于高矿化度环境中时,水中的各个侧链之间产生缔合作用,使稠化剂具有更加强大的空间网络结构,具有更好的增黏、抗盐性能;而且随着矿化度增强,缔合作用也越强,粘度也会越大。因此,相比随着矿化度增高,粘度会急剧下降的普通稠化剂聚合物,本发明所制得的稠化剂随着矿化度增大,粘度不仅不下降,反而会升高。故而当稠化剂水溶液中加入支撑剂时,空间网络结构能锁住支撑剂,防止支撑剂下沉,从而起到很好的携砂作用。
45.现有技术中压裂稠化剂的普通聚合物体系的粘度会随体系矿化度的增高而急剧下降,但是相反地,本发明的油田回注水用压裂稠化剂体系的粘度会随着体系矿化度的增加而增加,表现出极强的抗盐性能,尤其在10万矿化度下的粘度不低于120mpa
·
s,在5万矿化度下的粘度也不低于72mpa
·
s。
46.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烯烃的碳原子数为12~22(例如,可以为12、13、14、15、16、17、18、19、20、21或22)。
47.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烯烃为单烯烃,且不饱和双键位于烯烃的中间位置。
48.具体地,例如长链烯烃为十八烯时,优选为9-十八烯。如此,采用该长链烯烃制备功能单体时,基于该功能单体制备的压裂稠化剂中会包含有成对出现的多疏水侧链,该对侧链长度相同,更有利于在水中产生缔合作用,使该稠化剂的空间网络结构更强大,增黏、抗盐性更好。
49.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功能单体的制备包括:
50.将丙烯腈、长链烯烃和浓硫酸混匀后于5~15℃(例如,可以为5℃、6℃、8℃、10℃、12℃或15℃)下磺化反应11~13h(例如,可以为11h、11.5h、12h、12.5h或13h),然后经过滤、清洗、干燥,得到功能单体;其中,清洗采用乙酸。
51.具体地,干燥温度为40~50℃(例如,可以是40℃、42℃、45℃、48℃或50℃)。
52.更具体地,功能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重量份数,将丙烯腈5~30份,长链烯烃3~10份、浓硫酸5~12份充分混匀后加入四口烧瓶中,四口烧瓶上装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温度计,开启搅拌并放入5~15℃的恒温水浴中,反应11~13h后抽滤,除去滤液,然后用少量乙酸清洗抽滤以去除未反应的原料及杂质,得到白色固体,再经过40~50℃烘干后得到白色固体产品即为功能单体。
53.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复合引发剂包括偶氮类引发剂和氧化还原引发剂;
54.偶氮类引发剂为2,2'-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腈和4,4'-偶氮双(4-氰基戊酸)中的至少一种;
55.氧化还原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异丙苯过氧化氢、过硫酸钾、甲醛次硫酸氢钠、硫酸亚铁、亚硫酸氢钠中的至少两种。
56.根据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偶氮类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
57.氧化还原引发剂为过硫酸钾和亚硫酸氢钠。
58.根据一些更优选的实施方式,偶氮类引发剂与氧化还原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1.5):1(例如,可以为1:1、1.1:1、1.2:1、1.3:1、1.4:1或1.5:1)。
59.在本发明中,复合引发剂能够借助氧化还原引发剂低温下引发聚合反应释放的热量促使反应体系温度升高,从而使偶氮类引发剂分解生成自由基持续引发聚合反应,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提高聚合反应转化率。
60.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压裂稠化剂的制备包括:
61.在反应器中加入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功能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去离子水进行混匀,得到混合溶液,并向混合溶液中通入氮气,然后再加入复合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得到压裂稠化剂。
62.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将混合溶液的ph调节至4~5(例如,可以为4、4.1、4.2、4.4、4.5、4.6、4.8或5);
63.将混合溶液的温度调节至5~15℃(例如,可以为5℃、6℃、8℃、10℃、12℃、14℃或15℃)。
64.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通入氮气的时间为30~60min(例如,可以为30min、35min、40min、45min、50min、55min或60min);
65.聚合反应的反应时间为1.5~2.5h(例如,可以为1.5h、2h或2.5h)。
66.在本发明中,因为氧气作为阻聚剂,会影响压裂稠化剂的聚合反应,所以需要通入氮气,去除氧气,以确保聚合反应正常进行。
67.在本发明中,制备压裂稠化剂的聚合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充分引发后,随着温度持续升高,聚合物的分子量也随之增加,但当温度过高时,分子热运动加剧,又会使自由基之间相互碰撞加快,放热过快,不易控制且会发生溢出甚至烫伤等危险,因此需要控制引发温度为5~15℃,在引发后依靠自身反应的放热经1.5~2.5h便可升温至65~87℃,然后在65~87℃下保温熟化2h,便能充分完成聚合反应。
68.根据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制备压裂稠化剂所用到的原料的重量份数如下:丙烯酰胺100~150份(例如,可以为100份、105份、110份、115份、120份、125份、130份、135份、140份、145份或150份),n,n-二甲基丙烯酰胺10~30份(例如,可以为10份、15份、20份、25份或30份),功能单体5~20份(例如,可以为5份、6份、8份、10份、12份、15份、18份或20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50~150份(例如,可以为50份、60份、70份、80份、90份、100份、110份、120份、130份、140份或150份),去离子水400-600份(例如,可以为400份、420份、450份、480份、500份、520份、550份、560份、580份或600份),复合引发剂0.03~1份(例如,可以为0.03份、0.05份、0.06份、0.1份、0.15份、0.2份、0.5份、0.6份、0.8份或1份)。
69.在本发明中,采用水溶液聚合工艺通过对将上述原料配比进行调节,使所得到的压裂稠化剂中包含刚性基团、磺酸基团以及疏水型侧链结构,且具有极强的抗高盐的性能。由于聚合物在高矿化度条件下,聚合物离子化的侧链基团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蜷缩,而非离子化的侧链基团构象几乎不变,因此本发明通过利用侧链基团的蜷缩程度的差异化,使得离子化侧链基团蜷缩以后,更多的非离子侧链基团暴露出来,进而使新暴露出来的基团之间产生缔合作用,形成更紧密的空间网络结构,使其具有更加强大的空间网络结构,从而表现出极强的抗盐性能。
70.在本发明中,以水作为共聚反应的反应介质,不仅成本低,还能消除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制备过程简单,且无需加热。而且反应介质的环境为中性,制备过程对环境友好、无污染、能耗低、产物无毒无腐蚀性、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符合绿色环保化工助剂的发展方向。
7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在聚合反应完成后得到的压裂稠化剂为胶状物,对该胶状物进行造粒,并于55~75℃下进行干燥至其固含量为88~92%,然后取出该干燥的胶粒进行粉碎即得压裂稠化剂产品,将该产品进行封装,更加便于存储和运输,能够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
7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油田回注水用压裂稠化剂,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油田回注水用压裂稠化剂。
73.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对一种油田回注水用压裂稠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74.以下实施例中,均以重量份数来表示丙烯腈、长链烯烃、浓硫酸、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功能单体、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去离子水和复合引发剂的质量;其中,浓硫酸为质量百分比浓度为98%的浓硫酸。
75.实施例1
76.功能单体的制备:向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丙烯腈25份,9-十八烯8份、浓硫酸6份中,开启搅拌充分混匀,并将四口烧瓶放入8~10℃的恒温水浴中,反应12h后进行抽滤,除去滤液,然后用少量乙酸清洗抽滤得到白色固体,再于45℃下烘干后得到白色固体产品即为功能单体;其化学反应式如下:
[0077][0078]
r1、r2均为-(ch2)7ch3。
[0079]
压裂稠化剂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加入丙烯酰胺100份、n,n-二甲基丙烯酰胺20份、功能单体8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100份、去离子水500份进行混匀,得到混合溶液,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以将其ph值调节为5,然后并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氮气60min,然后再加入偶氮二异丁腈0.03份、过硫酸钾0.015份、亚硫酸氢钠0.01份于15℃下引发聚合反应,反应2.5h后,反应器升温至80℃,然后于80℃下保温2h,得到压裂稠化剂。
[0080]
实施例2
[0081]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
[0082]
压裂稠化剂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加入丙烯酰胺120份、n,n-二甲基丙烯酰胺18份、功能单体7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90份、去离子水520份进行混匀,得到混合溶液,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以将其ph值调节为4.5,然后并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氮气60min,然后再加入偶氮二异丁腈0.04份、过硫酸钾0.02份、亚硫酸氢钠0.015份于14℃下引发聚合反应,反应2h后,反应器升温至84℃,然后于87℃下保温2h,得到压裂稠化剂。
[0083]
实施例3
[0084]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
[0085]
压裂稠化剂的制备:在反应器中加入丙烯酰胺150份、n,n-二甲基丙烯酰胺30份、功能单体18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150份、去离子水600份进行混匀,得到混合溶液,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以将其ph值调节为4.2,然后并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氮气60min,然后再加入偶氮二异丁腈0.03份、过硫酸钾0.015份、亚硫酸氢钠0.01份于15℃下引发聚合反应,反应2h后,反应器升温至87℃,然后于87℃下保温2h,得到压裂稠化剂。
[0086]
实施例4
[0087]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
[0088]
压裂稠化剂的制备中:丙烯酰胺100份、n,n-二甲基丙烯酰胺10份、功能单体20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100份、去离子水498份。
[0089]
实施例5
[0090]
实施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
[0091]
压裂稠化剂的制备中:丙烯酰胺100份、n,n-二甲基丙烯酰胺20份、功能单体5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100份、去离子水503份。
[0092]
实施例6
[0093]
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之处在于:
[0094]
压裂稠化剂的制备中:丙烯酰胺100份、n,n-二甲基丙烯酰胺10份、功能单体10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50份、去离子水400份。
[0095]
实施例7
[0096]
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0097]
压裂稠化剂的制备中: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节为4,然后并向该混合溶液中通入氮气30min;聚合反应的引发温度为5℃,反应1.5h后再保温2h,得到压裂稠化剂。
[0098]
实施例8
[0099]
实施例8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0100]
功能单体的制备中丙烯腈5份,9-十八烯3份、浓硫酸5份。
[0101]
实施例9
[0102]
实施例9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0103]
功能单体的制备中丙烯腈30份,9-十八烯10份、浓硫酸12份。
[0104]
实施例10
[0105]
实施例10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0106]
功能单体的制备中长链烯烃为5-十二烯4份和顺式-9-二十三烯4份。
[0107]
对比例1
[0108]
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分子量2500万,水解度21%。
[0109]
对比例2
[0110]
对比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不包括功能单体的制备,压裂稠化剂的制备中无功能单体,即压裂稠化剂的制备中:丙烯酰胺100份、n,n-二甲基丙烯酰胺20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100份、去离子水508份。
[0111]
对比例3
[0112]
对比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未加入n,n-二甲基丙烯酰胺,即压裂稠化剂的制备中:丙烯酰胺100份、功能单体8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100份、去离子水520份。
[0113]
对比例4
[0114]
对比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未加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即压裂稠化剂的制备中:丙烯酰胺100份、n,n-二甲基丙烯酰胺20份、功能单体8份、去离子水600份。
[0115]
对比例5
[0116]
对比例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功能单体的制备中,将9-十八烯替换为1-十八烯。
[0117]
对比例6
[0118]
对比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功能单体的制备中,将8份9-十八烯替换为16份1-壬烯。
[0119]
对比例7
[0120]
对比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功能单体的制备中,将9-十八烯替换为n-(n-十八基)丙烯酰胺。
[0121]
将实施例1至10以及对比例2至7中得到的胶状物压裂稠化剂进行造粒,并将得到的胶粒置于70℃的烘箱中进行干燥,经2h后取出胶粒并粉碎得到压裂稠化剂产品。
[0122]
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企业标准q/hs 2032-2012《海上油田驱油用丙烯酰胺类聚合物的性能指标和评价方法》中的测试方法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压裂稠化剂产品的指标进行测定。其中,矿化水分别选用矿化度为10万,ca
2+
、mg
2+
离子总浓度为3500mg/l的模拟盐水;矿化度为2万,ca
2+
、mg
2+
离子总浓度为700mg/l的模拟盐水;矿化度为5万,ca
2+
、mg
2+
离子总浓度为1750mg/l的模拟盐水;并在90℃下测定压裂稠化剂产品浓度为2000mg/l时,该体系的粘度,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0123]
表1
[0124]
[0125][0126]
需要说明的是,“难溶解”是指无对应数据,由于对比例7采用n-(n-十八基)丙烯酰胺,其在高矿化度下难溶解,因而所制备的压裂稠化剂产品在高矿度下也难溶解,故无法测试得到对应数据。
[0127]
经实验证实,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得到的压裂稠化剂的溶解时间与现有市售压裂稠化剂的溶解时间相近,均低于20min。由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所制备的压裂稠化剂随着矿化度增大,粘度不仅不下降,反而会升高,完全不同于对比例1中的压裂稠化剂。同时,通过比较实施例以及对比例,发现本发明制备的压裂稠化剂能够在高矿化度条件下溶解并达到携砂粘度,具有优异的抗盐性能,能够实现现场回注水的循环再利用。尤其通过对比例5至7可以发现,碳碳双键的位置对压裂稠化剂体系的粘度起决定性作用,在更换为α-长链烯烃后,使得压裂稠化剂聚合物的构象发生了改变,进而导致疏水缔合作用明显下降,造成其对应体系粘度变化很大。而且,对比例7中的n-烷基丙烯酰胺属于非离子型单体,与本发明中包括离子化的基团和非离子基团的功能单体也不同,且在测试过程中,相同的溶解时间下对比例7制备的压裂稠化剂溶解性较差,使得该压裂稠化剂体系中仍存在很多胶粒状不溶物。
[012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