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水止漏型管道封堵泡沫材料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85909发布日期:2022-11-30 06:1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水止漏型管道封堵泡沫材料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电力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水止漏型管道封堵泡沫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电力管道是电力电缆载体以及城市地下管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电力管道的两端,以及管道入室的端口都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封堵。
3.封堵目的:
4.1、防止雨水从管道倒灌入室,造成室内潮气大,电气柜内部产生凝露现象,从而绝缘性能降低,造成设备短路、击穿等问题。
5.2、泥沙、建筑垃圾等从管道流入检修井及地下站室,久而久之建筑垃圾腐蚀产生毒性气体以及可燃性气体(如硫化氢、甲烷等),对人身安全造成很大隐患。
6.传统的封堵方法有以下几种方式:
7.1、充气式管道密封袋:充气式密封袋为铝箔袋与丁基胶带组成,现场使用时将密封袋塞入电力管道内部,用压缩气体对密封袋进行充气,从而密封袋逐渐将管道端口封堵。但其最大劣势则是耐久性差,由于密封袋内膨胀部靠气体撑紧,而气体存在容易漏气、以气压衰减的现象;久而久之气压减小,密封袋气压不足,不能再起到有效的封堵,从而再次出现渗水、漏水现象。
8.2、传统聚氨酯发泡剂封堵,存在强度差,硬度差,防火性能低等劣势。
9.3、传统防火泥封堵,存在老化脱落,粘结力差,当管道内部存在水压时即不能阻挡水流而被冲掉。
10.4、水泥、堵漏灵封堵,存在封堵后材料硬度高,易开裂渗水,且后期拆卸难、扩容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1.针对上述技术背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水止漏型管道封堵泡沫材料。
1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3.一种带水止漏型管道封堵泡沫材料,包括双组份聚氨酯发泡剂,所述双组份聚氨酯发泡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
14.所述a组分包括:聚醚多元醇60-90份、聚合物多元醇10-30份、催化剂1-4份、水1-3份、憎水剂1-4份、sap高吸水树脂4-8份、阻燃填料30-50份、三聚氰胺8-12份、匀泡剂0.5-1.5份、全氟己酮0.5-2份;
15.所述b组分包括:异氰酸酯60-90份。
16.进一步地,所述a组分包括:聚醚多元醇80份、聚合物多元醇20份、催化剂1-3份、水1-2份、憎水剂1-3份、sap高吸水树脂4-6份、阻燃填料30-50份、三聚氰胺8-12份、匀泡剂
0.5-1.5份、全氟己酮0.5-1份;
17.所述b组分包括:异氰酸酯80份。
18.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包括胺类催化剂、有机锡催化剂的一种或两种混合。
19.进一步地,所述催化剂由胺类催化剂、有机锡催化剂按照(2-4):1的质量比复配组成。
20.更进一步地,所述胺类催化剂为三乙烯二胺、四甲基乙二胺、二甲基乙醇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21.进一步地,所述阻燃填料包括膨胀石墨、氢氧化铝、聚磷酸铵,三者的质量比为(0.5-1.5):(1-3):1。
22.进一步地,所述异氰酸酯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纯mdi、碳化二亚胺改性mdi、mdi-50和聚合mdi i中的一种或多种。
23.进一步地,所述异氰酸酯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24.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水止漏型管道封堵泡沫材料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1)将a组分中各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到搅拌设备内进行混合,用高速分散机分散混合20-60min,制得a组分料;
26.(2)将混合后的a组分料与b组分料按照比例分别装入双组份胶瓶内,使用时将双组份胶瓶装入胶枪,将混合胶嘴装入胶瓶;
27.(3)使用时,利用胶枪将双组份胶瓶内的组分料注入至电力管道内部,注胶后的材料快速发泡,膨胀充满管道内各缝隙,完成止水密封工作。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29.本发明中采用高活性的聚醚多元醇配合胺催化剂以及有机锡催化剂,使材料发泡速度快,凝胶速度快,固化后硬度高,且在横向管道封堵过程中,材料不易流挂,快速胀满管道形成封闭体。
30.本发明聚氨酯发泡材料中,添加高吸水树脂,使得材料遇水后能够二次膨胀,将水快速止住。
31.全氟己酮为物理发泡剂以及降温剂,由于材料混合发泡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积聚于电力管道内部,会超过100℃,存在烫伤电缆绝缘层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而引入全氟己酮可有效降低材料发泡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发泡中心温度小于70摄氏度;且全氟己酮替代以往氯氟烃类物理发泡剂,氯氟烃类发泡剂有毒,且污染环境、破坏臭氧层,在《蒙特利尔协议》中规定对于损坏臭氧的物质要逐步淘汰。全氟己酮沸点低,仅49℃左右,常温下为液体、环保无毒、不燃,安全可靠。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33.实施方式:一种带水止漏型管道封堵泡沫材料,包括双组份聚氨酯发泡剂,所述双组份聚氨酯发泡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
34.所述a组分包括:聚醚多元醇60-90份、聚合物多元醇10-30份、催化剂1-4份、水1-3
份、憎水剂1-4份、sap高吸水树脂4-8份、阻燃填料30-50份、三聚氰胺8-12份、匀泡剂0.5-1.5份、全氟己酮0.5-2份;
35.所述b组分包括:异氰酸酯60-90份。
36.其中,所述催化剂由胺类催化剂、有机锡催化剂按照(2-4):1的质量比复配组成。
37.其中,所述阻燃填料包括膨胀石墨、氢氧化铝、聚磷酸铵,三者的质量比为(0.5-1.5):(1-3):1。
38.使用方法:
39.(1)将a组分中各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到搅拌设备内进行混合,用高速分散机分散混合20-60min,制得a组分料;
40.(2)将混合后的a组分料与b组分料按照比例分别装入双组份胶瓶内,使用时将双组份胶瓶装入胶枪,将混合胶嘴装入胶瓶;
41.(3)使用时,利用胶枪将双组份胶瓶内的组分料注入至电力管道内部,注胶后的材料快速发泡,膨胀充满管道内各缝隙,完成止水密封工作。
42.施工时先用阻燃海绵塞入管道内部距离管口20cm处,用来阻止材料膨胀流向管道深处,使封堵厚度定型在距离管口20cm处,随后即可对准电力管道内部注胶,注胶后的材料会在10秒内发泡,快速膨胀充满管道各缝隙,从而快速挡住水流,再使用瓦楞板盖住管口,阻止材料膨胀溢出管口。材料固化后抗水压可达0.1兆帕以上,耐水性好,密封性好。
43.由于材料为泡沫体,内部为均匀气泡孔结构,在具备高硬度性能的同时又容易切割,再后期检修扩容的情况下,容易拆除。
44.以下具体实施例仅说明a组分的组成,其它与上述实施方式中一致。
45.实施例1
46.所述a组分为:高活性聚醚多元醇80份,聚合物多元醇20份,胺类催化剂1.5份,有机锡催化剂0.5份,水1份,憎水剂2份,sap高吸水树脂5份,膨胀石墨10份,氢氧化铝20份,三聚氰胺10份,聚磷酸铵10份,匀泡剂1份,全氟己酮1份。
47.实施例2
48.所述a组分为:高活性聚醚多元醇80份,聚合物多元醇18份,胺类催化剂1.2份,有机锡催化剂1.0份,水1份,憎水剂2份,sap高吸水树脂5份,膨胀石墨10份,氢氧化铝20份,三聚氰胺10份,聚磷酸铵10份,匀泡剂1份,全氟己酮1份。
49.实施例3
50.所述a组分为:高活性聚醚多元醇80份,聚合物多元醇18份,胺类催化剂2.0份,有机锡催化剂0.5份,水1份,憎水剂2份,sap高吸水树脂6份,膨胀石墨10份,氢氧化铝20份,三聚氰胺10份,聚磷酸铵10份,匀泡剂1份,全氟己酮1份。
51.对比例1
52.所述a组分为:高活性聚醚多元醇80份,聚合物多元醇20份,胺类催化剂1.5份,有机锡催化剂0.5份,水1份,憎水剂2份,膨胀石墨10份,氢氧化铝20份,三聚氰胺10份,聚磷酸铵10份,匀泡剂1份,全氟己酮1份。
53.对比例2
54.所述a组分为:高活性聚醚多元醇80份,聚合物多元醇18份,胺类催化剂1.2份,有机锡催化剂1.0份,水1份,憎水剂2份,sap高吸水树脂6份,膨胀石墨10份,氢氧化铝20份,三
聚氰胺10份,聚磷酸铵10份,匀泡剂1份。
55.检测实验
56.依据ul 94-2013rev.6:2016的检测方法对阻燃等级进行测定;依据gb/t10294-2008的检测方法对导热系数进行检测;依据gb/t 8813-2008的检测方法对抗压强度进行检测;依据gb/t 8810-2008的检测方法对吸水率进行检测。
57.依据gb/t 7124-2008的检测方法对粘合强度进行检测,基材:铝合金25mm
×
100mm
×
2mm 10片;混合双组份a:b=1:0.9;涂胶面积12.5mm
×
25mm;固化条件:23℃
×
24h;制样数量5件。
58.依据gb/t 8811-2008的检测方法对尺寸稳定性进行检测,分别检测-25℃,48h、100℃,48h环境条件下的尺寸稳定性。
[0059][0060][0061]
依据表中数据可知,本发明产品固化后具有良好的绝热性,可有效隔绝热量传导,固化后可达ul94-v0级阻燃性能,固化后的吸水率低于0.5%,不添加高吸水树脂的对比例1材料固化后吸水率也较低,但其固化时间延长了,不具备二次吸水膨胀的止水作用;本发明产品尺寸稳定性低于参考标准1%,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可在使用期内保持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
[006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