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检测菊花B病毒和番茄不孕病毒的样品载具

文档序号:32794136发布日期:2023-01-03 21:5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同步检测菊花B病毒和番茄不孕病毒的样品载具
同步检测菊花b病毒和番茄不孕病毒的样品载具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菊花病毒检测领域,尤其涉及同步检测菊花b病毒和番茄不孕病毒的样品载具。


背景技术:

2.菊花b病毒和番茄不孕病毒是危害菊花的两种主要优势病毒,对于两种病毒的检测,使用指示植物检测法、电子显微镜技术、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是目前所常用的检测方法,但结合实际检测来看,上述方法在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性方面均存在不足,容易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现象,因而引入rt-rpa双重荧光检测方法同步检测菊花b病毒和番茄不孕病毒,能够显著提高检测速度以及精度。
3.对于引入rt-rpa双重荧光检测方法,同步检测菊花b病毒和番茄不孕病毒,需配置与之相应的检测器材,诸如贮存菊花叶片的样品载具也需进行相关改进优化,究其原因在于菊花叶片置于管深较大的试管或者软管内,会出现因菊花叶片卡贴至管壁,所导致拾料困难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使用镊子等工具夹取菊花叶片本可快速解决,但结合检测需求来看,镊子的夹持,会使叶片夹取处出现深层次捏痕,影响后续检测,遂,为进一步提高检测速度以及精度,对样品载具等检测器材的深层次改进十分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同步检测菊花b病毒和番茄不孕病毒的样品载具,以解决菊花叶片置于管深较大的试管或者软管内,会出现因菊花叶片卡贴至管壁,所导致拾料困难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使用镊子等工具夹取菊花叶片本可快速解决,但结合检测需求来看,镊子的夹持,会使叶片夹取处出现深层次捏痕,影响后续检测的技术问题。
5.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同步检测菊花b病毒和番茄不孕病毒的样品载具,包括:
7.管座,该管座中部掏空,以掏空处为中,至管座座面设置环绕至掏空处的多个管槽;
8.导引组件,导引组件包括套管,其中,套管沿管槽长度方向转动设置在管槽内,于套管内环形阵列多个弹片,使弹片一端紧固至套管内壁,另一端倾斜向套管管腔延伸至套管内壁形成小于30
°
的夹角;
9.软管,软管一端密实,另一端具有使软管管腔向外敞开的管口,管口卡接至多个弹片至套管内壁形成的夹角处,用于推挤软管向掏空处移动时,使软管由内向外扭曲翻转,将菊花叶片无损推送至掏空处。
10.优选的,在所述套管外设置与弹片连接的弹片牵引件,该弹片牵引件拉拽弹片,使弹片紧压在软管管口处。
11.优选的,所述弹片牵引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套管外壁与弹片相对应的滑槽以及置于滑槽内滑动的牵引部;
12.在牵引部和弹片间设置绳,绳穿过套管,并且绳两端分别与牵引部和弹片连接,用于牵引部远离弹片移动时,使弹片至套管内壁所形成的夹角逐渐缩小。
13.优选的,所述牵引部为配重,该配重用于套管向掏空处翻转时,由重力作用下拉拽弹片。
14.优选的,所述牵引部包括滑动至滑槽内与绳一端连接的滑块以及圈套在套管处用于连接多个滑块的环套;
15.在套管还安装与套管外壁螺纹连接的旋套;
16.在旋套和环套之间设置承接旋套和环套的轴套,用于旋套至套管外壁旋转时,由环套连接的多个滑块拉拽弹片。
17.优选的,所述套管外壁刻蚀有螺纹。
18.优选的,在所述套管外壁安装向外凸出的两个转接扣,两个转接扣延伸至管槽槽壁处,使套管能够至管槽内旋转。
19.优选的,水平布置下的所述套管至管槽槽顶向外伸出,使套管任一一端翻转至管槽内与管槽槽底正相对。
20.优选的,多个弹片至套管内形成环形阻挡,该环形阻挡最窄处所圈绕的口径小于软管的管口口径。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发明中软管向套管内伸入时,通过使软管管口卡接至多个弹片至套管内壁形成的夹角内,对软管一端进行束缚,使其受束缚的一端无法在软管的持续推进中,于套管内移动,据此,结合软管的特性,在持续推进软管于套管内移动时,使软管由内向外扭曲翻转,将置于软管内的菊花叶片向掏空处显露,从而无损拾取菊花叶片。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同步检测菊花b病毒和番茄不孕病毒的样品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在下料前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实施例2中软管正在插入导引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实施例2中软管与导引组件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实施例2中软管正在插入导引组件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实施例2中软管于导引组件处反向戳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7为实施例2中软管于导引组件处反向戳出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0.图8为实施例3中样品载具的结构示意图;
31.图9为实施例3中软管正在插入导引组件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10为实施例3中软管正在插入导引组件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1、软管;2、管座;3、导引组件;31、绳;32、转接扣;33、牵引部;34、滑槽;35、套管;36、弹片;331、旋套;332、轴套;333、环套;334、滑块;4、管槽。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
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35.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36.实施例1
37.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同步检测菊花b病毒和番茄不孕病毒的样品载具,包括管座2,该管座2中部掏空,以掏空处为中,至管座2座面设置环绕至掏空处的多个管槽4,管槽4内设置导引组件3,该导引组件3包括沿管槽4长度方向转动设置在管槽4内的套管35,于套管35内环形阵列多个弹片36,使弹片36一端紧固至套管35内壁,另一端倾斜向套管35管腔延伸至套管35内壁形成小于30
°
的夹角;
38.设置导引组件3在于归置软管1,即,将软管1推入套管35内,并在软管1反向推出中,由多个弹片36夹持软管1的一端,使质地柔软的软管1能够由内向外扭曲翻转。
39.以下,对软管1如何由内向外扭曲翻转并推送菊花叶片至管座2掏空处的说明:
40.软管1为贮存菊花叶片的容器,其一端密实,另一端具有使软管1管腔向外敞开的管口,管口卡接至多个弹片36至套管35内壁形成的夹角处,用于推挤软管1向掏空处移动时,使软管1由内向外扭曲翻转,将菊花叶片无损推送至掏空处。
41.请参阅图1-10,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能够无损拾取菊花叶片的样品载具,该样品载具结合软管1、管座2、套管35以及弹片36等构件,旨在软管1向套管35内伸入时,通过使软管1管口卡接至多个弹片36至套管35内壁形成的夹角内,来对软管1一端进行束缚,使其受束缚的一端无法在软管1的持续推进中,于套管35内移动,据此,结合软管1的特性,在持续推进软管1于套管35内移动时,使软管1由内向外扭曲翻转,使置于软管1内的菊花叶片向掏空处显露,从而无损拾取菊花叶片。
42.需要说明的是,软管1于套管35中内向外扭曲翻转时,软管1持续向掏空处推进,据此,即使菊花叶片位于软管1底部,也能在持续推进中,至掏空处显露。
43.实施例2
44.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同步检测菊花b病毒和番茄不孕病毒的样品载具,包括管座2,该管座2中部掏空,以掏空处为中,至管座2座面设置环绕至掏空处的多个管槽4,管槽4内设置导引组件3,该导引组件3包括沿管槽4长度方向转动设置在管槽4内的套管35,于套管35内环形阵列多个弹片36,使弹片36一端紧固至套管35内壁,另一端倾斜向套管35管腔延伸至套管35内壁形成小于30
°
的夹角;
45.软管1为贮存菊花叶片的容器,其一端密实,另一端具有使软管1管腔向外敞开的管口,管口卡接至多个弹片36至套管35内壁形成的夹角处,用于推挤软管1向掏空处移动时,使软管1由内向外扭曲翻转,将菊花叶片无损推送至掏空处。
46.不同于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于套管35外设置与弹片36连接的弹片牵引件,该弹片牵引件拉拽弹片36,使弹片36紧压在软管1管口处。
47.以下,对本实施例中弹片牵引件做进一步说明:
48.弹片牵引件包括设置在套管35外壁与弹片36相对应的滑槽34以及置于滑槽34内滑动的牵引部33,在牵引部33和弹片36间设置绳31,绳31穿过套管35,并且绳31两端分别与牵引部33和弹片36连接,用于牵引部33远离弹片36移动时,使弹片36至套管35内壁所形成的夹角逐渐缩小。
49.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牵引部33为配重,该配重用于套管35向掏空处翻转时,由重力作用下拉拽弹片36。
50.请参阅图1-10,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利用重力使弹片36紧压在软管1管口处的样品载具,该样品载具结合软管1、管座2、绳31、配重、滑槽34、套管35、弹片36等构件,旨在套管35朝向掏空处的一端向下翻转时,使位于滑槽34内的配重牵拉绳31,并由此拉拽弹片36紧压至软管1管口处,避免软管1由内向外扭曲翻转时,软管1管口由夹角处脱离。
51.实施例3
52.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了同步检测菊花b病毒和番茄不孕病毒的样品载具,包括管座2,该管座2中部掏空,以掏空处为中,至管座2座面设置环绕至掏空处的多个管槽4,管槽4内设置导引组件3,该导引组件3包括沿管槽4长度方向转动设置在管槽4内的套管35,于套管35内环形阵列多个弹片36,使弹片36一端紧固至套管35内壁,另一端倾斜向套管35管腔延伸至套管35内壁形成小于30
°
的夹角;
53.软管1为贮存菊花叶片的容器,其一端密实,另一端具有使软管1管腔向外敞开的管口,管口卡接至多个弹片36至套管35内壁形成的夹角处,用于推挤软管1向掏空处移动时,使软管1由内向外扭曲翻转,将菊花叶片无损推送至掏空处。
54.不同于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于套管35外设置与弹片36连接的弹片牵引件,该弹片牵引件拉拽弹片36,使弹片36紧压在软管1管口处。
55.以下,对本实施例中弹片牵引件做进一步说明:
56.弹片牵引件包括设置在套管35外壁与弹片36相对应的滑槽34以及置于滑槽34内滑动的牵引部33,在牵引部33和弹片36间设置绳31,绳31穿过套管35,并且绳31两端分别与牵引部33和弹片36连接,用于牵引部33远离弹片36移动时,使弹片36至套管35内壁所形成的夹角逐渐缩小。
57.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牵引部33包括滑动至滑槽34内与绳31一端连接的滑块334以及圈套在套管35处用于连接多个滑块334的环套333;
58.在套管35(套管35外壁刻蚀有螺纹)还安装与套管35外壁螺纹连接的旋套331,在旋套331和环套333之间设置承接旋套331和环套333的轴套332,用于旋套331至套管35外壁旋转时,由环套333连接的多个滑块334拉拽弹片36。
59.请参阅图8-10,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利用重力使弹片36紧压在软管1管口处的样品载具,该样品载具结合软管1、管座2、绳31、旋套331、轴套332、环套333、滑块334、滑槽34、套管35、弹片36等构件,旨在根据具体需求,调整弹片36压制软管1管口的紧实度,即,使旋套331至套管35处旋转,以在轴套332的转接中,控制环套333以及滑块334至滑槽34处的移动量,并由此控制绳31拉拽弹片36的力度,以对弹片36压制软管1管口的紧实度进行调整。
60.如下,举例说明:
61.例1,牵引部33由滑槽34逐渐远离弹片36,由此,绳31在移动中拉拽弹片36,并不断施加紧压力至软管1管口处,使软管1管口能够牢牢的卡接至弹片36与套管35之间所形成的夹角内。
62.例2,牵引部33由远处逐渐接近弹片36,由此,绳31所受牵拉力度逐渐递减,施加至软管1管口处的紧压力随着绳31牵拉力度的递减逐渐消失,弹片36对软管1管口的紧压力度
趋于实施例1中弹片36对软管1管口的紧压力。
63.请参阅图5、图7以及图10,实施例1-3中,多个弹片36至套管35内形成环形阻挡,该环形阻挡最窄处所圈绕的口径小于软管1的管口口径。
64.请参阅图2、图3和图9,在套管35外壁安装向外凸出的两个转接扣32,两个转接扣32延伸至管槽4槽壁处,使套管35能够至管槽4内旋转。
65.请参阅图1和图8,实施例1-3中,水平布置下的套管35至管槽4槽顶向外伸出,使套管35任一一端翻转至管槽4内并与管槽4槽底正相对,据此,套管35与管座2的组合体可成为放置软管1的管架,如图5所示,软管1正在插入套管35内,此外,为对插入至套管35内的软管1做进一步固定,使软管1穿过多个弹片36至套管35处形成的环形阻挡,由弹片36接触并施压至软管1外壁,以维持其在套管35内的稳定归置。
6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