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血压的益生菌粉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41200发布日期:2023-04-06 10:0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降血压的益生菌粉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降血压的益生菌粉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高血压因其存在“三高一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及其严重损害心、脑、肾等靶器官而备受关注。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能引起心、脑、肾和血管等重要组织、脏器结构的功能障碍,是中风、心梗和心衰竭等恶性心脑血管事件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2、根据发病机制可将高血压分为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通常由其他疾病引起,肾动脉狭窄、肾实质性疾病以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其致病机制较为明确,但继发性高血压人数占比不及高血压患者的10%。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其患者数目超过高血压人群的90%。原发性高血压的致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不明确。先前的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失调具有相关性。

3、目前,高血压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抗高血压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共5大类60多种,但临床仍面临易产生耐药、药物不良反应大和患者治疗率以及达标率低,以及长期使用acei类降压药物能显著增加患者肺癌的发病率等问题。另外,大部分高血压患者都需要两种或更多降压药才能有效降压,而很多患者即使如此也不能有效控制血压。因此,面对这些问题亟需对高血压的发病和抗高血压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更多的研究,从而寻找新的良好安全性的药物治疗方案和策略。

4、人类肠道中含有大量的以细菌为主的微生物群落,它们与宿主保持共生关系,同时在维持宿主体内代谢平衡发挥构建作用。科学研究使我们对肠道菌群如何促进人类健康或影响疾病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扩大了我们对微生物组成和功能影响人类宿主的认识。

5、近年来研究表明,高脂肪饮食会引起肠道生态失调进而降低肠道的完整性,生态失调通过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进而加重了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不仅如此,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一些代谢物还与慢性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此类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的功能就像人体的内分泌器官一样,产生的代谢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宿主的生理活动。因此开发对高血压有显著干预作用的复合益生菌粉就有比较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6、益生菌作为肠道的清道夫,首先从主要营养吸收源头肠道为我们合理调配各种营养物质,清理体内垃圾。人体食入食物后,营养物质一般经过以下流程:肠道消化吸收、肝脏解毒、血液循环、各器官吸收。所以肠道是食物进入人体的第一道关口,肠内益生菌起到巡查的作用。

7、益生菌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调节血压:1、通过胞外蛋白酶、肽酶(羧肽酶、氮肽酶)的水解作用,包括具有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的抑制肽;2、菌体成分,如乳杆菌细胞壁成分,在原发性高血压大鼠和高血压患者体内表现出降血压作用;3、益生菌以活菌形式到达肠道,促进机体对部分可以调节血压的矿物质的吸收;4、部分益生菌产生的胞外多糖可能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

8、益生菌产品的功能性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是关于降血压功能在近十几年才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并且益生菌产品降血压功能的临床研究十分缺少。

9、综上,如何提供一种降血压的益生菌粉及其应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血压的益生菌粉及其应用。该益生菌粉降血压效果明显,且无毒副作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降血压的益生菌粉,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鼠李糖乳杆菌1~10份、发酵乳杆菌1~10份、嗜酸乳杆菌1~10份、长双歧杆菌1~10份、干酪乳杆菌1~10份、动物双歧杆菌1~10份、两岐双歧杆菌1~10份和植物乳杆菌1~10份;

4、上述植物乳杆菌为植物乳杆菌nx-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09,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0年06月19日,分类命名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5、上述鼠李糖乳杆菌为鼠李糖乳杆菌nx-2,保藏编号为cgmccno.20110,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0年06月19日,分类命名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6、上述动物双歧杆菌为动物双歧杆菌nx-6,保藏编号为cgmccno.20114,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0年06月19日,分类命名为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7、上述发酵乳杆菌为发酵乳杆菌e15,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772,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1年01月29日,分类命名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

8、上述嗜酸乳杆菌为嗜酸乳杆菌la-03,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239,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1年04月25日,分类命名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9、上述长双歧杆菌为长双歧杆菌nx-8,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16,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0年06月19日,分类命名为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10、上述干酪乳杆菌为干酪乳杆菌ls02,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007,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1年03月15日,分类命名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11、上述两歧双歧杆菌为两歧双歧杆菌nx-7,保藏编号为cgmccno.20115,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0年06月19日,分类命名为两歧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bifidum。

12、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植物乳杆菌具有很多保健作用,如1、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2、降低胆固醇含量和预防心血管疾病;3、维持肠道菌群平衡;4、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尤其是对部分可以调节血压的矿物质的吸收等。鼠李糖乳杆菌nx-2可提升宿主肠道粘膜屏障能力,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提升机体免疫力。动物双歧杆菌nx-6可通过抑制腐败菌生长调节肠道菌群结构,在肠道内可合成维生素b1、b2、b6和k等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并且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及加速胆固醇的代谢,降低机体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机体血压水平。

13、进一步的,一种降血压的益生菌粉,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鼠李糖乳杆菌nx-25份、发酵乳杆菌5份、嗜酸乳杆菌5份、长双歧杆菌5份、干酪乳杆菌5份、动物双歧杆菌nx-64份、两岐双歧杆菌5份和植物乳杆菌nx-14份;

14、所述植物乳杆菌为植物乳杆菌nx-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109;

15、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为鼠李糖乳杆菌nx-2,保藏编号为cgmccno.20110;

16、所述嗜酸乳杆菌为嗜酸乳杆菌la-03,保藏号为cgmcc no.22239;

17、所述长双歧杆菌为长双歧杆菌nx-8,保藏号为cgmcc no.20116;

18、所述干酪乳杆菌为干酪乳杆菌ls02,保藏号为cgmcc no.22007;

19、所述两岐双歧杆菌为两岐双歧杆菌nx-7,保藏号为cgmcc no.20115;

20、所述发酵乳杆菌为发酵乳杆菌e15,保藏号为cgmcc no.21772;

21、所述动物双歧杆菌为动物双歧杆菌nx-6,保藏编号为cgmccno.20114。

22、本发明益生菌粉主要降低血压机制包括:利用益生菌胞外蛋白酶、肽酶的水解作用,将食物蛋白中具有降压活性的肽片段释放出来,其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中心结合,竞争性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使血管紧张素ⅰ不能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并催化缓激肽水解成失活片段,从而起到降压作用;益生菌高效催化l-谷氨酸脱羧产生g-氨基丁酸,调节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脊髓的血管运动中枢,与起扩张血管作用的突触受体和交感神经末梢抑制作用受体结合,有效促进血管扩张,从而达到降压目的。

23、上述益生菌粉在制备辅助降血压产品中的应用。

24、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发明益生菌粉干预高血压模型大鼠6周后,血压明显下降,与阳性药物对照组的血压水平接近;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水平均有明显的降低,降至与正常大鼠水平相当;尿素氮和肌苷上升至正常大鼠水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