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咖啡因绿原酸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25142发布日期:2023-04-06 00:1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绿原酸提取,具体涉及一种无咖啡因绿原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绿原酸是由咖啡酸与奎尼酸形成的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不仅是众多药材和中成药抗菌解毒、消炎利胆的主要有效成分,其分子结构中有酯键、不饱和双键及多元酚三个不稳定部分,还具有抗病毒、增高白血球、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清除自由基和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等作用。绿原酸广泛存在于植物中,以金银花、杜仲、绿咖啡豆中的含量较高,从天然植物中高效提取绿原酸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绿咖啡豆来源于茜草科植物小果咖啡、中果咖啡及大果咖啡的种子。在绿咖啡豆中含有较多的绿原酸,可作为绿原酸提取物的原料。但是,绿咖啡内含有咖啡因,在提取绿原酸时,咖啡因作为杂质,混合在绿原酸提取物中,难以去除,造成绿原酸纯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咖啡因绿原酸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绿原酸中含有咖啡因的问题,采用树脂吸附和溶剂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咖啡因的梯度去除,配合绿原酸和咖啡因的溶解差,实现咖啡因的浸除效果。

2、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无咖啡因绿原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1,将绿咖啡豆细化成颗粒,然后加入至氯化钠-乙醇胶液中搅拌均匀,经湿法球磨处理后形成均质胶体;所述绿咖啡豆经过机械粉碎的方式形成细粉颗粒,所述氯化钠-乙醇胶液中的氯化钠与乙醇的质量比为1:1-2,绿咖啡豆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1-3,搅拌速度为1000-2000r/min;湿法球磨处理的温度为30-50℃,球磨压力为0.5-0.9mpa;在该处理过程中,绿咖啡豆采用机械粉碎的方式形成细粉颗粒,该颗粒属于物理形式的机械破坏,并不会对活性成分形成影响,同时在该碎化过程中,咖啡豆受力断裂,大大提升了裸露面积,从而带来后续接触面积的急剧上升;当细粉颗粒放入氯化钠乙醇胶液中时,氯化钠自身不溶于乙醇,在乙醇形成胶体结构的细小颗粒,即,氯化钠在该体系中形成稳定的分散结构,同时氯化钠以细小颗粒的状态均质分布在乙醇内,当绿咖啡细粉颗粒放入胶液中时,球磨处理过程中,细小颗粒的氯化钠基于自身结构的稳定性,能够作为球磨颗粒对细粉颗粒进一步碎化,进一步降低了细小颗粒的粒径,增加了绿咖啡颗粒的比表面积,同时,氯化钠自身的吸水性,能够在接触的过程中将绿咖啡颗粒表面的水分子吸收释放,造成绿咖啡颗粒表面的失活状态,即,绿咖啡颗粒的活性降低,提升了绿咖啡颗粒的可磨性,大大提升了绿咖啡颗粒的细化效果,并且基于乙醇的渗透性与溶出效果,将绿咖啡细粉粒形成初步溶出体系;因此,在该步骤中,初步溶出是盐提和醇提形成的复合提取体系;

5、步骤2,将均质胶体静置晾干,然后加入丙酮低温超声处理20-30min,密封处理2-3h,自然降温得到浆料,所述静置的温度为30-40℃,所述超声处理的浓度为30-50g/l,所述低温超声处理的温度为5-10℃,超声频率为50-70khz,密封处理的温度为55-60℃,初始压力为大气压的80-90%,该步骤利用乙醇自身的挥发性,在晾置过程中形成半干状态,在溶剂去除后,复合提取后的提取物与颗粒直接沉积在半干体系内,当丙酮加入时,提取物中的丙酮溶解物能够快速溶解形成溶解液,并在超声过程中进行均匀分散,此时的氯化钠与绿咖啡细粉颗粒均匀分布在丙酮中形成均质化结构,基于此时的均质结构和氯化钠自身的吸水性、丙酮的渗透吸水性,缺水失活的绿咖啡颗粒基于丙酮渗透性能够进一步吸取水分,提出丙酮溶出,配合密封护理过程中丙酮转化为气态,形成气态渗透气体,大大提升溶出效率,具有优异的溶出,达到二次渗透性溶出;

6、步骤3,将浆料恒温静置,得到浓缩液和丙酮液,然后将浓缩液恒温过滤,并采用丙酮液洗涤,得到丙酮溶出滤液,所述恒温静置浓缩的温度为30-40℃,所述浓缩液的体积是浆料的20-30%,所述恒温过滤的温度为20-30℃,该步骤利用丙酮自身的高挥发性,将浆料内的丙酮释放,冷却收集得到回收丙酮液和浓缩后的丙酮提取液,在恒温过滤的过程中,同时将氯化钠和绿咖啡细粉颗粒去除,并利用浓缩得到的丙酮液洗涤氯化钠和绿咖啡细粉颗粒;

7、步骤4,将丙酮溶出滤液浓缩至干后加入蒸馏水,并调节ph至6-6.5,得到酸液;然后将酸液直接灌入xad-16大孔树脂吸附处理,得到流失液,大孔树脂经洗脱后得到咖啡因洗脱液;所述浓缩的温度为40-50℃,并回收丙酮;所述加入蒸馏水后的浓度为200-400g/l,所述ph采用盐酸调节,所述树脂与酸液的质量比为1:20-30,所述洗脱采用乙醇水溶液,且乙醇水溶液中的乙醇体积占比为70-80%,所述洗脱采用的乙醇水溶液是树脂质量的5-10倍;该步骤利用丙酮溶出滤液浓缩至干燥,能够将丙酮回收,用于步骤2中,蒸馏水的加入能够将溶出液从丙酮溶剂转化为水溶剂,并利用盐酸调节ph至酸性,然后放入xad-16大孔树脂中,进行吸附处理,将酸液中的咖啡因去除,得到流失液中的咖啡因占比不超过5%,而洗脱的方式将xad-16大孔树脂吸附的咖啡因释放,得到咖啡因洗脱液;

8、步骤5,将流失液冰冻干燥,得到冰冻颗粒,然后放入乙醚中低温超声处理20-50min,过滤后得到细粉颗粒和滤液,所述冰冻干燥的温度为-20℃;所述冰冻颗粒与乙醚的质量比为1:5-8,低温超声处理的温度为5-10℃,超声频率为50-70khz,该步骤利用冰冻干燥的方式将蒸馏水去除,达到干燥的目的,得到含有咖啡因的绿原酸颗粒;将绿原酸颗粒放入乙醚中,利用乙醚对绿原酸的不溶性与对咖啡因的溶解性,能够将整个体系中的咖啡因完全去除,同时低温超声的方式能够将冰冻颗粒升温,形成一定的溶出物释放,并在高频振荡中将颗粒打开,将颗粒内部的咖啡因释放,并溶解在乙醚中达到优异的咖啡因去除效果,经过滤后得到去除咖啡因的绿原酸颗粒;在该处理过程中,乙醚的使用量远大于冰冻颗粒的质量,远大于咖啡因的含量,乙醚基于自身的使用量能够将咖啡因完全溶解,配合超声处理的振动分散,达到完全释放咖啡因的效果;该细粉颗粒为绿原酸。

9、步骤6,将滤液和洗脱液混合得到咖啡因溶液,并浓缩处理2-4h,然后冰冻干燥,得到咖啡因副产品,所述浓缩处理采用减压处理,且该减压蒸馏的温度为50-60℃,压力为大气压的60-70%,冰冻干燥的温度为-20℃;该步骤利用浓缩处理的方式将咖啡因溶液进行处理,去除乙醇和乙醚,将整个溶液浓缩化,并转化为咖啡因水溶液;将咖啡因水溶液冰冻干燥,实现咖啡因的回收利用。

10、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11、1.本发明解决了绿原酸中含有咖啡因的问题,采用树脂吸附和溶剂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咖啡因的梯度去除,配合绿原酸和咖啡因的溶解差,实现咖啡因的浸除效果。

12、2.本发明利用氯化钠作为吸水失活剂和研磨剂形成绿咖啡豆颗粒的细化和失活释放,达到盐提和醇提的效果,实现了咖啡豆的初步提取。

13、3.本发明利用丙酮作为溶剂,在超声与密封处理的方式下,形成丙酮溶出和渗透性溶出,达到二次丙酮溶出效果,同时利用丙酮对前溶出物的二次溶解,实现了提取物的溶解分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