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隔性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36291发布日期:2023-03-29 00:4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阻隔性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pbat 30份~55份、聚碳酸亚丙酯1份~10份、增塑剂2份~5份、热稳定剂0.1份~1份和抗氧剂0.1~1份加入到高速混合机内,高速混合机转速设置800~1500转/分钟,混合5~20分钟,得到预混料a;s2:将pbat 30份~55份、碳酸二甲酯-丁二醇-有机酸类共聚物1份~10份、增塑剂2份~5份、5-羟甲基-2-呋喃甲酸0.5份~3份及抗氧剂0.1~1份加入高速混合机内,高速混合机转速设置转速800~1500转/分钟,得到预混料b;s3:将预混料a、预混料b和无机纳米材料2份~8份、光稳定剂0.1份~1份和抗氧剂0.1份~1份加入高速混合机内,高速混合机转速设置转速800~1500转/分钟,得到混合料;s4:将上述混合均匀的混合料,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160~240℃造粒,得到高阻隔性生物降解颗粒;s5:将上述高阻隔性生物降解颗粒,在50℃~80℃下干燥2~8小时,然后加入160℃~240℃吹膜机中加工,即得高阻隔性生物降解薄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阻隔性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bat数均分子量为5~15万。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阻隔性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亚丙酯数均分子量为8~15万。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阻隔性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聚乙二醇、柠檬酸三乙酯、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环氧大豆油、三醋酸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阻隔性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稳定剂为硬脂酸钡、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铜、硬脂酸钴、硬脂酸镁和硬脂酸镨中的至少一种。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阻隔性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碳酸二甲酯-丁二醇-有机酸类共聚物为碳酸二甲酯-丁二醇-呋喃二甲酸共聚物或碳酸二甲酯-丁二醇-环己二甲酸共聚物中的一种,其数均分子量为3~7万。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阻隔性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纳米材料为纳米碳酸钙、纳米滑石粉、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水滑石的一种。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阻隔性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为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4-二羟基二苯甲酮、对氨基苯甲酸甲酯、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对氨基苯甲酸丁酯和对氨基苯甲酸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阻隔性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与亚磷酸酯类抗氧剂按照重量比为1:1~2混合而成,其中,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的型号包括1010、1076、1024和1520,所述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包括磷酸三甲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乙酯、亚磷酸三苯酯和抗氧剂168。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阻隔性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的PBAT、聚碳酸亚丙酯、碳酸二甲酯-丁二醇-有机酸类酸共聚物等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不会对环境带来白色污染。通过聚碳酸亚丙酯和碳酸二甲酯-丁二醇-有机酸类共聚物两类材料的使用,提升了薄膜的阻隔性能;通过添加无机纳米材料改善了熔体粘附模具的缺点。本发明的生物降解薄膜加工条件简单,阻隔性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学 史万敬 贾小军 苏峰 刘元戎 裴英鸽 张斌山 张浩 屈智财 姚文琴 韩文静 景云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6
技术公布日:2023/3/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