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噬菌体发酵液的处理方法和噬菌体制剂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11256发布日期:2023-04-19 13:48阅读:83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生物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噬菌体发酵液的处理方法和噬菌体制剂。


背景技术:

1、目前抗生素在控制人、畜细菌性传染病方面的作用不容置疑。然而,抗生素的滥用也带来了如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和体内体外环境中菌群失调等诸多问题。近20年来,噬菌体(bacteriophage,常称为phage)作为抗菌剂已逐渐展现出替代抗生素的巨大潜力,并表现出迅猛增长的研究态势。噬菌体是细菌的天敌,本质上是一种有益病毒,具有体积小、特异性高、稳定性强、安全性高及绿色环保等特点。噬菌体用于养殖业可提高畜、禽、鱼等动物的存活率和生长率,用于医疗可降低患者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用于食品业可延长食品的保鲜期。因此,噬菌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噬菌体在实验室中纯化多采用溶剂沉淀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方法繁琐,设备要求高,并且方法通用性差,这些方法在大规模应用上,存在成本较高以及放大设备效率降低等诸多限制应用因素。在商业应用中由于去除宿主效益不明显,大量噬菌体商品采用不进行宿主去除或简单静置取上清等方法,残留的噬菌体宿主极易造成微生物污染,不利于噬菌体产品的广泛应用,部分商品采用离心过滤等方法,由于设备适配性不佳,去除宿主时极易造成噬菌体活力下降,噬菌体噬菌斑变小变淡等降低噬菌体噬菌活性,降低货架期等不利影响,故开发新型去除噬菌体发酵液中宿主的方法是扩展噬菌体应用的必要工作。

3、巴氏灭菌法(pasteurization),亦称低温消毒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杀死病菌的方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由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明而得名。巴氏杀菌热处理程度比较低,一般在低于水沸点温度下进行加热,加热的介质为热水。常见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方法将待处理样液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第二种方法将待处理样液加热到75-90℃,保温15-16s,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杀菌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有负面影响,例如影响噬菌体含量。

4、已有现有技术采用离心结合过滤去除发酵液中噬菌体宿主菌,或是采用噬菌体与益生菌的联合发酵工艺,利用错时发酵工艺中益生菌的代谢产物去除发酵液中噬菌体宿主菌,抑或是采用离心法去除发酵液中噬菌体宿主菌。上述现有技术均无法在维持噬菌体含量的情况下,较好地实现噬菌体宿主去除。而在噬菌体发酵液处理上现无巴氏灭菌技术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种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噬菌体发酵液的处理方法和噬菌体制剂。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噬菌体发酵液的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噬菌体发酵液的处理方法,对待处理的噬菌体发酵液先进行降温处理再进行升温处理;所述降温处理为将待处理的噬菌体发酵液的温度降至0-25℃,所述升温处理的温度为35-70℃。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先采用降温处理再进行升温处理,降温旨在降低宿主菌活力,并降低宿主菌在热处理下热激反应,此外,亦可以作用于提高后续的热处理效率;升温则旨在热致死以杀灭宿主菌。

5、其中,降温处理的有效温度为0-25℃,例如可以是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中的任一值。

6、升温处理的有效温度为35-70℃,例如可以是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中的任一值。

7、优选的,所述降温处理的时间为8min-15h,所述升温处理的时间为10min-30h。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温处理的有效时间为8min-15h,例如可以是8min、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1h、1.5h、2h、2.5h、3h、3.5h、4h、4.5h、5h、5.5h、6h、6.5h、7h、7.5h、8h、8.5h、9h、9.5h、10h、10.5h、11h、11.5h、12h、12.5h、13h、13.5h、14h、14.5h、15h中的任一值。所述升温处理的有效时间为10min-30h,例如可以是10min、20min、30min、40min、50min、1h、1.5h、2h、2.5h、3h、3.5h、4h、4.5h、5h、5.5h、6h、6.5h、7h、7.5h、8h、8.5h、9h、9.5h、10h、10.5h、11h、11.5h、12h、12.5h、13h、13.5h、14h、14.5h、15h、15.5h、16h、16.5h、17h、17.5h、18h、18.5h、19h、19.5h、20h、20.5h、21h、21.5h、22h、22.5h、23h、23.5h、24h中的任一值。

9、优选的,所述降温处理为将待处理的噬菌体发酵液的温度降至0-20℃,所述降温处理的时间为10min-12h;所述升温处理的温度为40-70℃,所述升温处理的时间为10min-24h。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进一步优化设计降温处理和升温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具体,降温处理温度在0-20℃中选择,时间控制在10min-12h,优选的,温度为5-15℃,时间为15-60min;升温处理温度在40-70℃中选择,时间控制在10min-24h,优选的,温度为40-55℃,时间为2-6h。

11、优选的,每毫升的所述待处理的噬菌体发酵液中,噬菌体每ml的含量为107-109,宿主菌每ml的含量为106-109。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处理的噬菌体发酵液,即为发酵结束的噬菌体发酵液,更具体的,为经过一定发酵工艺,每毫升含有107-109的噬菌体的发酵液,其中宿主菌每毫升含量为106-109。

13、优选的,所述待处理的噬菌体发酵液为溶藻弧菌噬菌体发酵液、哈维氏弧菌噬菌体发酵液、副溶血弧菌噬菌体发酵液、维氏气单胞噬菌体发酵液、嗜水气单胞噬菌体发酵液、弗氏柠檬酸杆菌噬菌体发酵液、大肠杆菌噬菌体发酵液、沙门氏菌噬菌体发酵液、鸭疫里默氏杆菌噬菌体发酵液、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发酵液和青枯雷尔氏噬菌体发酵液中的至少一种。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处理的噬菌体发酵液可以是上述类型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5、优选的,所述降温处理和升温处理分别采用循环水处理的方式。

16、优选的,所述升温处理采用蒸汽直接加热或蒸汽间接加热的方式。

17、优选的,所述降温处理和升温处理分别采用水浴方式。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温处理和升温处理,可以采用循环水处理的方式进行,或是采用蒸汽加热的方式;例如,降温处理可以利用夹套冷水降温,也可以采用循环冷水处理,升温处理可以采用循环水加热、夹套蒸汽加热、或者进气或底阀通蒸汽进行。

1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噬菌体制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0、一种噬菌体制剂,采用上述的噬菌体发酵液的处理方法制得。

21、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技术采用先进行降温处理再进行升温处理,降温旨在降低宿主菌活力,并降低宿主菌在热处理下热激反应,同时还可以提高热处理效率;升温则旨在热致死以杀灭宿主菌;通过简单的变温处理,可降低甚至完全去除发酵液中的噬菌体宿主。

23、2、本技术的噬菌体发酵液的处理方法,可降低甚至去除噬菌体发酵液中噬菌体宿主,普遍将发酵液中每毫升106-109宿主菌下降106-108,结束后检测宿主含量一般低于30个每毫升,最高不超过100个每毫升。

24、3、本技术的噬菌体发酵液的处理方法,采取巴氏灭菌理念,对处理后的发酵液进行检测,取100ul,宿主菌以平板涂布法进行检测,绝大多数宿主菌每皿含量低于3个,即每毫升宿主菌含量低于30个,部分难处理宿主菌每皿含量不高于10个;噬菌体含量下降在0-0.25个数量级,去宿主操作对噬菌体含量影响很小,因此,本技术可实现在不影响噬菌体含量情况下,最高限度去除发酵液中噬菌体宿主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