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群链球菌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74408发布日期:2022-08-17 09:5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B群链球菌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b群链球菌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b群链球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2.b群链球菌属革兰氏阳性,显微观察呈链状排列而得名,常见于肠道中,是造成新生儿败血症之最大杀手,大约1/4的健康成年妇女生殖道携带b群链球菌,携带者大多无症状,b群链球菌主要通过产时垂直传播或产后水平传播等途径感染新生儿。
3.现有的细菌培养使将其放在培养器皿中,然后将其培养器皿放置在特定的环境当中来对培养器皿中的细菌进行培养,特定的环境能够使细菌快速繁殖,从而提高培养效率,现有的细菌培养装置,在使用时不能对不同细菌进行培养,往往是当一种细菌培养结束之后,才进行下一种细菌培养,或者采用多个培养装置进行培养,其方法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b群链球菌培养装置,该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培养仓和第二培养仓,能够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培养不同的细菌,从而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的问题,并且该装置简单使用方便。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b群链球菌培养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为矩形结构,且内部为空腔,所述箱体前端面为开口,所述箱体内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将箱体内部分为设备仓和总培养仓,所述设备仓内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设备仓上安装有设备仓门,所述设备仓门上安装有显示器和操作面板,所述显示器和所述操作面板均与所述控制器进行连接,所述设备仓门与箱体进行连接,所述总培养仓上安装有总仓门,所述总培养仓内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将总设备仓内上下分为第一培养仓和第二培养仓,所述第一培养仓设置在的第二培养仓上方;所述第一培养仓内底面连接有集水框,所述集水框上方水平设置有若干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与所述第一培养仓两侧壁之间均通过承载杆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培养仓靠近总仓门处连接有培养仓门,所述第一培养仓内还安装有若干加热器以及两个温度检测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温度检测器均与控制器进行连接,所述第一培养仓内顶面安装有用于杀菌的若干紫外线灯;所述横板内部安装有用于隔热的中空玻璃,所述第一培养仓内壁上均连接有隔热层。
7.采用上述一种b群链球菌培养装置,装置在使用时,将该装置放置在指定位置,当需要培养b群链球菌时,可将总仓门以及培养仓门打开,将纯净水或蒸馏水加入到集水框内,然后将带有b群链球菌的培养器皿,放置在放置板上,然后关闭培养仓门,打开加热器,通孔加热器与温度监测器配合来控制第一培养仓和第二培养仓内的温度,从而便于细菌培养,当培养结束之后,再次打开总仓门和培养仓门,然后取出培养器皿,然后关闭总仓门和培养仓门,然后打开紫外线灯对其内部进行消杀。
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培养仓内部结构与所述第一培养仓结构相同。
9.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温度检测器呈上下两层均匀设置。
10.作为优选,所述设备仓门与总仓门对开,所述总仓门与培养仓门打开方向相反,所述总仓门与所述培养仓门均为外开。
11.作为优选,所述箱体底部连接有若干垫块,所述垫块为橡胶材质。
12.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板为透明材质,所述承载杆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放置板底部连接有与限位槽配合的定位珠。
13.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培养仓和第二培养仓,能够在不同的温度环境下培养不同的细菌,从而大大减少了资源浪费的问题,并且该装置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培养仓内部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板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杆与放置板配合示意图;
2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2.1、箱体;101、第一培养仓;102、第二培养仓;103、培养仓门;104、透气孔;2、垫块;3、设备仓门;4、总仓门;5、竖板;6、横板;601、中空玻璃;7、承载杆;701、限位槽;8、放置板;801、定位珠;9、加热器;10、温度检测器;11、集水框;12、紫外线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b群链球菌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为矩形结构,且内部为空腔,箱体1前端面为开口,箱体1内连接有竖板5,竖板5将箱体1内部分为设备仓和总培养仓,设备仓内安装有控制器,设备仓上安装有设备仓门3,设备仓门3上安装有显示器和操作面板,显示器和操作面板均与控制器进行连接,设备仓门3与箱体1进行连接,总培养仓上安装有总仓门4,总培养仓内部连接有横板6,横板6将总设备仓内上下分为第一培养仓101和第二培养仓102,第一培养仓101设置在的第二培养仓102上方;第一培养仓101内底面连接有集水框11,设置集水框11是为了当启动加热器9时能够保证第一培养仓101内的湿度,集水框11内设置有液面检测器,液面检测器与控制器进行连接,设置液面检测器是为了避免集水框11内的水容量不足,集水框11上方水平设置有若干放置板8,放
置板8与第一培养仓101两侧壁之间均通过承载杆7进行连接,第一培养仓101靠近总仓门4处连接有培养仓门103,第一培养仓101内还安装有若干加热器9以及两个温度检测器10,加热器9和温度检测器10均与控制器进行连接,第一培养仓101内顶面安装有用于杀菌的若干紫外线灯12;横板6内部安装有用于隔热的中空玻璃601,第一培养仓101内壁上均连接有隔热层,隔热层材料为铝箔,设置中空玻璃601和隔热层是为了避免第一培养仓101和第二培养仓102之间的热源交叉,导致温度无法区别。
25.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二培养仓102内部结构与第一培养仓101结构相同,通过设置第一培养仓101和第二培养仓102,当第一培养仓101内在培养细菌时,第二培养仓102可培育不同的细菌,对于每次所需细菌量少的实验来说,该结构使用起来十分方便,避免了较大培养装置来培养较少细菌造成能源浪费的问题,并且该装置温度更好的控制,其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26.两个温度检测器10呈上下两层均匀设置,设置两个呈上下层分布得到温度检测器10是为了更好的对温度进行检测,从而便于更好的控制。
27.设备仓门3与总仓门4对开,总仓门4与培养仓门103打开方向相反,总仓门4与培养仓门103均为外开,这样设置是为了便于该装置使用。
28.箱体1底部连接有若干垫块2,垫块2为橡胶材质,这样设置是为了提高箱体1的稳定性。
29.放置板8为透明材质,选择透明材质的放置板8是为了便于紫外线灯12更好的消杀,承载杆7顶部开设有限位槽701,放置板8底部连接有与限位槽701配合的定位珠801,这样设置是为了避免放置板8在承载杆7上滑动,便于该装置使用。
30.采用上述结构,装置在使用时,将该装置放置在指定位置,当需要培养b群链球菌时,可将总仓门4以及培养仓门103打开,将纯净水或蒸馏水加入到集水框11内,然后将带有b群链球菌的培养器皿,放置在放置板8上,然后关闭培养仓门103,打开加热器9,通孔加热器9与温度监测器10配合来控制第一培养仓101和第二培养仓102内的温度,从而便于细菌培养,当培养结束之后,再次打开总仓门4和培养仓门103,然后取出培养器皿,然后关闭总仓门4和培养仓门103,然后打开紫外线灯12对其内部进行消杀。
31.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