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90327发布日期:2022-07-26 22:24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化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化培养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生化培养箱。


背景技术:

2.生化培养箱具有制冷和加热双向调温系统,温度可控的功能,是生物、遗传工程、医学、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农林畜牧等行业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生产单位或部门实验室的重要试验设备,广泛应用于低温恒温试验、培养试验、环境试验等。
3.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生化培养箱,在使用时,仍然存在缺陷,例如,培养皿在取用过程中,出现倾倒,导致培养皿内部的培养物洒落后,难以对培养物进行清理,此外,培养箱内部的热空气在流动时,难以对培养皿的底部进行加热,致使培养皿受热不均,进而影响实验结果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化培养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化培养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插接有第一插框和第二插框,所述第一插框位于第二插框的上方,所述第一插框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第二插框的内部设置有积液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位于滤网的上方固定有若干个固定框,当培养皿意外倾倒时,培养皿内部的培养物会穿过滤网,直接掉落在第二插框内部的积液盒中,以便后续进行清理。
6.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内壁四周均固定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固定筒的内部位于限位盘的另一侧设置有弹簧,所述连接杆的末端延伸至固定筒的外部,且连接杆的末端固定有限位块,弹簧会将限位盘、连接杆和限位块整体向培养皿的方向推动,进而从培养皿的四周对其进行限位,提高培养皿的稳定性。
7.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呈圆柱形结构,且限位块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以提高限位块与培养皿接触时的紧密性。
8.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内部顶部固定有风箱,所述风箱的底部安装有风扇,所述风扇的进气道与箱体的内部空腔相连通,所述风扇的出气道与风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风箱的内部两侧均安装有电热丝,所述风箱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导风管,所述导风管呈u形机构,所述导风管的一端与风箱相连通,所述导风管的另一端呈封闭状态,所述导风管与固定盒之间连接有连接管,所述风扇和电热丝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电热丝工作时会加热空气,风扇会将加热通过导风管、连接管吹入到固定盒的内部,进而使热气流全方位包裹在培养皿的外部,提高培养皿的受热均匀度。
9.优选的,所述风箱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箱体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所述
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风箱的内部位于风扇的上方固定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v字形结构,利用导流板能够将风扇出吹的气流均匀导向风箱的两侧,温度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箱体内部的温度,以便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调节箱体的温度,以满足培养物所需的培养条件。
10.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高度位于第一插框和第二插框之间,所述导风管的外壁位于固定盒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栓,所述固定盒的底部开设有与固定栓匹配的螺孔,利用支撑板和固定栓可进一步提高固定盒的稳定性,进而增加固定盒与连接管连接时的紧密度。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生化培养箱,当培养皿意外倾倒时,培养皿内部的培养物会穿过滤网,直接掉落在第二插框内部的积液盒中,由于第一插框和第二插框可直接从固定盒的内部抽出,进而大大提高了对培养皿泄漏物清理时的便捷度。
13.2、本生化培养箱,通过固定筒内部的弹簧,可将限位盘、连接杆和限位块整体向培养皿的方向推动,由于固定筒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筒分别固定在固定框的内壁四周,因此,可从培养皿的四周对其进行限位,提高培养皿的稳定性。
14.3、本生化培养箱,通过风扇和电热丝,同时配合导风管和连接管,可将热空气吹入到固定盒的内部,由于连接管的高度位于第一插框和第二插框之间,因此,热空气会从滤网的底部向上流动,进而使热气流全方位包裹在培养皿的外部,大大提高了培养皿的受热均匀度。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实施例1中固定盒的主视图;
17.图3为实施例1中第一插框的俯视图;
18.图4为实施例1中第二插框的俯视图;
19.图5为实施例1中风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实施例1中固定盒的俯视图;
21.图7为实施例2中固定筒的剖视图。
22.图中:1、箱体;2、固定栓;3、支撑板;4、连接管;5、温度传感器;6、风箱;7、控制器;8、保温层;9、导风管;10、固定盒;11、第一插框;12、第二插框;13、滤网;14、积液盒;15、电热丝;16、风扇;17、固定框;18、固定筒;19、连接杆;20、限位块;21、弹簧;22、限位盘。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
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生化培养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7,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盒10,固定盒10的内部插接有第一插框11和第二插框12,第一插框11位于第二插框12的上方,第一插框11的内部设置有滤网13,第二插框12的内部设置有积液盒14,固定盒10的内部位于滤网13的上方固定有若干个固定框17,当培养皿意外倾倒时,培养皿内部的培养物会穿过滤网13,直接掉落在第二插框12内部的积液盒14中,以便后续进行清理。
27.具体的,固定框17的内壁四周均固定有固定筒18,固定筒18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盘22,限位盘22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杆19,固定筒18的内部位于限位盘22的另一侧设置有弹簧21,连接杆19的末端延伸至固定筒18的外部,且连接杆19的末端固定有限位块20,弹簧21会将限位盘22、连接杆19和限位块20整体向培养皿的方向推动,进而从培养皿的四周对其进行限位,提高培养皿的稳定性。
28.进一步的,限位块20呈圆柱形结构,且限位块20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以提高限位块20与培养皿接触时的紧密性。
2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30.使用时,将培养皿直接放在第一插框11内的滤网13上,进而培养作业,固定筒18内部的弹簧21,会将限位盘22、连接杆19和限位块20整体向培养皿的方向推动,由于固定筒18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固定筒18分别固定在固定框17的内壁四周,因此,可从培养皿的四周对其进行限位,进而提高培养皿的稳定性;
31.当培养皿意外倾倒时,培养皿内部的培养物会穿过滤网13,直接掉落在第二插框12内部的积液盒14中,由于第一插框11和第二插框12可直接从固定盒10的内部抽出,从而大大提高了对培养皿泄漏物清理时的便捷度。
32.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箱体1的内部顶部固定有风箱6,风箱6的底部安装有风扇16,风扇16的进气道与箱体1的内部空腔相连通,风扇16的出气道与风箱6的内部相连通,风箱6的内部两侧均安装有电热丝15,风箱6的底部两侧均连接有导风管9,导风管9呈u形机构,导风管9的一端与风箱6相连通,导风管9的另一端呈封闭状态,导风管9与固定盒10之间连接有连接管4,风扇16和电热丝15均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电热丝15工作时会加热空气,风扇16会将加热通过导风管9、连接管4吹入到固定盒10的内部,进而使热气流全方位包裹在培养皿的外部,提高培养皿的受热均匀度。
33.具体的,风箱6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5,箱体1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8,温度传感器5与控制器7电性连接,风箱6的内部位于风扇16的上方固定有导流板,导流板呈v字形结构,利用导流板能够将风扇16出吹的气流均匀导向风箱6的两侧,温度传感器5能够实时监
测箱体1内部的温度,以便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7调节箱体1的温度,以满足培养物所需的培养条件。
34.进一步的,连接管4的高度位于第一插框11和第二插框12之间,导风管9的外壁位于固定盒10的底部固定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栓2,固定盒10的底部开设有与固定栓2匹配的螺孔,利用支撑板3和固定栓2可进一步提高固定盒10的稳定性,进而增加固定盒10与连接管4连接时的紧密度。
3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36.使用时,打开风扇16和电热丝15,电热丝15工作时会加热空气,风扇16会将加热通过导风管9、连接管4吹入到固定盒10的内部,由于连接管4的高度位于第一插框11和第二插框12之间,因此,热空气会从滤网13的底部向上流动,进而使热气流全方位包裹在培养皿的外部,大大提高了培养皿的受热均匀度。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