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培养皿技术领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拆卸提供多种拼接方式的细胞培养皿。
背景技术:2.细胞培养技术在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与应用领域广泛使用。通常,使用细胞培养皿盛装液体培养基,细胞在液体中贴壁生长或悬浮生长,培养皿中的培养孔的孔数有6、12、24、48、96、384、1536孔等。成骨诱导以及相关的染色是骨科专业中非常常见的一类实验操作,由于常见24孔板的设计方式较为固定,且成骨诱导实验往往需要多天数比对,所以常常出现对比天数设置不便,24孔板浪费的情况,同时成骨诱导时期细胞贴壁困难,日常换液易造成细胞飘起等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拆卸提供多种拼接方式的细胞培养皿,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提供多种拼接方式的细胞培养皿,包括若干个可拆卸连接的培养皿分体,所述培养皿分体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培养孔,所述基板在每一个所述培养孔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缓冲换液孔,所述缓冲换液孔的底部与培养孔的底部相连通;任意一个所述培养皿分体与其相邻的若干培养皿分体卡接。
6.优选的,任意一个所述培养皿分体与其相邻培养皿分体的接触面上均固定设置有凸起卡接柱和开设有卡接凹槽,且所述凸起卡接柱和卡接凹槽相适配。
7.优选的,每个所述基板均固定连接有卡接体,任意一个所述培养皿分体的卡接体与其相邻培养皿分体的卡接体卡接在同一个连接筒内。
8.优选的,所述基板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基板的四个拐角处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卡接体的容纳凹槽,所述卡接体的上部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卡接体的下部与基板之间设置有卡接缝隙,所述连接筒卡接在卡接缝隙中,且所述卡接体的下部设置在连接筒内。
9.优选的,所述连接筒内插接有限位杆,插接在同一所述连接筒内的卡接体布置在限位杆的周向上。
10.优选的,所述容纳凹槽的截面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卡接体的截面为扇环形,所述卡接体上部的外侧与所述容纳凹槽底面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限位杆与若干组所述卡接体组成的圆环过渡配合。
11.优选的,若干组所述培养皿分体拼接而成的培养皿外侧周向上设置有支架板,所述支架板与其相邻的所述培养皿分体卡接,相邻的所述支架板插接。
12.优选的,若干组所述培养皿分体拼接而成的培养皿外侧周向上设置有支架板,所述限位杆与支架板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培养孔的底部刷有琼脂糖,有利于细胞贴壁生长,缓冲换液孔可对接1ml枪头,在日常换液时通过枪头向缓冲换液孔内注入培养液,有效降低换液时液体对底部细胞的冲击,一定程度预防操作引起的细胞飘起,进而解决成骨诱导时期细胞贴壁困难,日常换液易造成细胞飘起等问题。且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接将相邻的培养皿分体进行连接,从而形成细胞培养皿,方便实验人员根据实验设计需要成组拼接。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实施例1培养皿分体俯视图;
16.图2为实施例1细胞培养皿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培养孔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培养孔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实施例2培养皿分体俯视图;
20.图6为实施例2细胞培养皿俯视图;
21.图7为实施例2另一种细胞培养皿俯视图;
22.图8为实施例2多排细胞培养皿俯视图;
23.图9为实施例2培养皿分体连接侧视图。
24.其中,1为培养皿分体,11为基板,12为培养孔,13为缓冲换液孔,21为凸起卡接柱,22为卡接凹槽,31为卡接体,32为连接筒,33为容纳凹槽,34为卡接缝隙,35为限位杆,4为支架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7.实施例1
28.参照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提供多种拼接方式的细胞培养皿,包括若干个可拆卸连接的培养皿分体1,培养皿分体1包括基板11,基板11上开设有若干个培养孔12,基板11在每一个培养孔12的外侧均设置有一个缓冲换液孔13,缓冲换液孔13的底部与培养孔12的底部相连通。培养孔12可以为圆柱形结构,即培养孔12的底部为平面型结构,或者培养孔12采用异形结构,培养孔12的上部分为圆柱形结构,培养孔12的底部为半椭球体等弧形底部;在培养孔12的底部刷有琼脂糖,有利于细胞贴壁生长。缓冲换液孔13可对接
1ml枪头,在日常换液时通过枪头向缓冲换液孔13内注入培养液,有效降低换液时液体对底部细胞的冲击,一定程度预防操作引起的细胞飘起,进而解决成骨诱导时期细胞贴壁困难,日常换液易造成细胞飘起等问题。
29.任意一个培养皿分体1与其相邻的若干培养皿分体1卡接。任意一个培养皿分体1与其相邻培养皿分体1的接触面上均固定设置有凸起卡接柱21和开设有卡接凹槽22,且凸起卡接柱21和卡接凹槽22相适配。如说明书附图2所示,将五个组培养皿分体1横向排列,且相邻的培养皿分体1相互插接,即一个培养皿分体1的侧壁上至少设置有一个凸起卡接柱21和一个卡接凹槽22,从而防止相邻培养皿分体1发生相对旋转,本实用新型方便实验人员根据实验设计需要成组拼接。
30.进一步优化方案,若干组培养皿分体1拼接而成的培养皿外侧周向上设置有支架板4,支架板4与其相邻的培养皿分体1卡接,相邻的支架板4插接,先将对称设置的一组支架板4设置在拼接好的细胞培养皿的外侧,且支架板4与其相邻的培养皿分体1卡接,另外一组支架板4上开设有用于卡接已经第一组支架板4端部的凹槽,第一组支架板4的端部可以插入到第二组的凹槽中从而进行支撑,同时,第二组支架板4也与其相邻的培养皿分体1卡接。
31.实施例2
32.参照图5-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提供多种拼接方式的细胞培养皿,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每个基板11均固定连接有卡接体31,任意一个培养皿分体1的卡接体31与其相邻培养皿分体1的卡接体31卡接在同一个连接筒32内。基板11为长方体结构,基板11的四个拐角处开设有用于容纳卡接体31的容纳凹槽33,卡接体31的上部与基板11固定连接,卡接体31的下部与基板11之间设置有卡接缝隙34,连接筒32卡接在卡接缝隙34中,且卡接体31的下部设置在连接筒32内。通过将几个相邻基板11的卡接体31卡接在同一个连接筒32内,从而将几组培养皿分体1连接。
33.更优化的,当连接筒32为可旋转结构时,将连接筒3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内螺纹,并在卡接体31的外侧设置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从而提高培养皿分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
34.更优化的,当连接筒32与卡接体31之间的关系为单纯的卡接关系时,连接筒32与其内部的卡接体31为过渡配合。
35.更优化的,连接筒32内插接有限位杆35,插接在同一连接筒32内的卡接体31布置在限位杆35的周向上。凹槽的截面为圆弧形结构,卡接体31的截面为扇环形,卡接体31上部的外侧与凹槽底面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限位杆35为圆柱形结构,限位杆35与若干组卡接体31组成的圆环过渡配合。通过限位杆35的挤压将若干个卡接体31稳定地卡接在连接筒32内,实现卡接体31与连接筒32稳定连接的同时,便于拆卸重组。
36.进一步优化方案,若干组培养皿分体1拼接而成的培养皿外侧周向上设置有支架板4,限位杆35与支架板4固定连接,先将对称设置的一组支架板4设置在拼接好的细胞培养皿的外侧,且通过限位杆35将支架板4与其相邻的培养皿分体1连接,另外一组支架板4上开设有用于卡接已经第一组支架板4端部的凹槽,第一组支架板4的端部可以插入到第二组的凹槽中从而进行支撑,同时,第二组支架板4也与其相邻的培养皿分体1卡接。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
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8.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