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挥发油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挥发油提取装置。
背景技术:2.挥发油也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也称为药物)体内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挥发油提取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法、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是利用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能随水蒸汽蒸馏而不被破坏的一种提取方法,主要用于芳香水和挥发油的提取,其在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中是最常用的方法,操作简便安全,而且不污染环境。溶剂法是采用相似相溶原理,含挥发性的药材用低沸点且能很好溶解挥发油成分的有机溶剂如石油醚、苯、乙醇等,连续回流或冷浸提取,经蒸馏或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即可得到粗制挥发油。但此法得到的挥发油含杂质较多,其它脂溶性杂质如树脂叶绿素等也同时被提出,必须进一步精制提纯,并且生产中大量应用有机溶剂,对环境污染严重,挥发油中残留有机溶剂也使其安全性受到质疑。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近20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萃取分离技术,具备提取温度低、效率高、污染小等诸多优点,但它仅适合于萃取那些亲脂性、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而对于极性大、相对分子质量太大的物质,需要加夹带剂或在很高的压力下进行萃取,因此投资大,工艺复杂,给工业化带来一定的难度和限制。因此,现在大多数还是使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挥发油提取。
3.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2021461588.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挥发油提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提取罐、冷凝器和油水分离器,所述提取罐、冷凝器和油水分离器的底部均设有移动装置;所述提取罐内设有储料单元和用于提升储料单元内温度的加热单元,所述提取罐为可拆卸式罐体结构以使所述储料单元便于取出、放入。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储料单元包括用于存储粉碎后的物料的吊篮。
4.上述专利中的一种移动式挥发油提取装置存在以下不足:挥发油在冷却后进入油水分离器中,而上方流下来的液体持续冲击油层,容易使油层破碎成油滴,从而影响油水分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挥发油提取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挥发油提取装置,包括分离器外壳,所述分离器外壳顶部外壁开设有开口一,且开口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输入管,所述分离器外壳底部外壁开设有开口二,且开口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分离器外壳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排油口,且排油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油管,所述分离器外壳的内壁设置有缓冲机构。
8.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安装架,且安装架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顶部外壁设置有圆台套。
9.优选的,所述圆台套顶部外壁开设有圆槽,且圆台套外壁的两侧开设有和圆槽相连通的凹槽,所述圆台套和分离器外壳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10.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箱,且调节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壁设置有限位块。
11.优选的,所述传动轴顶部外壁套接有连接套,且连接套底部外壁开设有和传动轴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传动轴顶部外壁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圆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所述连接套固定连接在圆台套的顶部内壁上。
12.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滑动柱之间连接有弹性组件,且弹性组件包括弹簧。
13.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器和滑动柱之间连接有弹性组件,且弹性组件包括弹簧杆。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油水分离器外壳内壁设置缓冲机构,通过圆台结构的缓冲机构可以有效将从冷凝器中输入的混合液进行缓冲,避免混合液直接注入分离器中冲散油层,通过缓冲机构的设置可以使混合液沿着分离器外壳的内壁流下。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架上设置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中设置的减速电机带动圆台套转动,从而可以时混合液均匀的流下,进一步避免混合液流下时冲击油层。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动轴上内嵌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和连接套之间的配合,当混合液流入圆槽中,圆台套对传动轴的压力增大,从而触发压力传感器来启动减速电机转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挥发油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挥发油提取装置的分离器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挥发油提取装置的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挥发油提取装置的圆台套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挥发油提取装置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分离器外壳;2、输入管;3、排油管;4、排水管;5、缓冲机构;6、安装架;7、调节机构;8、圆台套;9、凹槽;10、圆槽;11、调节箱;12、传动轴;13、限位块;14、连接套;15、限位槽;16、压力传感器;17、弹性组件;18、滑动柱。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实施例一
26.参照图1-5,一种挥发油提取装置,包括分离器外壳1,分离器外壳1顶部外壁开设有开口一,且开口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输入管2,分离器外壳1底部外壁开设有开口二,且开口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分离器外壳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排油口,且排油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油管3,分离器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缓冲机构5。
27.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机构5包括安装架6,且安装架6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
7,调节机构7顶部外壁设置有圆台套8,通过圆台套8的设置方便对进入油水分离器中的混合液进行缓冲,使之均匀的进入油水分离器中,避免冲击分离器底部的油层,圆台套8顶部外壁开设有圆槽10,且圆台套8外壁的两侧开设有和圆槽10相连通的凹槽9,圆台套8和分离器外壳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28.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7包括调节箱11,且调节箱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轴12,传动轴12的外壁设置有限位块13,通过限位块13的设置方便传动轴12和连接套14上的限位槽15配合,从而方便圆台套8和传动轴12的连接。
29.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轴12顶部外壁套接有连接套14,且连接套14底部外壁开设有和传动轴12相匹配的限位槽15,传动轴12顶部外壁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6,圆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柱18,连接套14固定连接在圆台套8的顶部内壁上,压力传感器16的设置方便对是否有混合液进入进行监测。
30.本实用新型中,压力传感器16和滑动柱18之间连接有弹性组件17,且弹性组件17包括弹簧。
31.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输送管2连接在冷凝器上,当冷却后的混合液进入油水分离器中时,先沿着管道落在圆槽10中,当混合液进入圆槽10中时,圆台套8对传动轴12的压力增加,从而通过滑动柱18挤压弹簧,弹簧直接挤压压力传感器16,压力传感器16被触发时,调节箱11中的减速电机启动,减速电机驱动传动轴12转动,进而带动圆台套8转动,当圆台套8转动时,混合液沿着凹槽9流下,然后在通过分离器外壳1的内壁流下,从而避免混合液直接落下冲击油层,分离器通过下沉的排水管4可以将水份排出,测置的排油管3将上层的油质排出。
32.实施例二
33.参照图1-5,一种挥发油提取装置,包括分离器外壳1,分离器外壳1顶部外壁开设有开口一,且开口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输入管2,分离器外壳1底部外壁开设有开口二,且开口二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水管4,分离器外壳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排油口,且排油口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排油管3,分离器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缓冲机构5。
34.本实用新型中,缓冲机构5包括安装架6,且安装架6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7,调节机构7顶部外壁设置有圆台套8,通过圆台套8的设置方便对进入油水分离器中的混合液进行缓冲,使之均匀的进入油水分离器中,避免冲击分离器底部的油层,圆台套8顶部外壁开设有圆槽10,且圆台套8外壁的两侧开设有和圆槽10相连通的凹槽9,圆台套8和分离器外壳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
35.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机构7包括调节箱11,且调节箱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传动轴12,传动轴12的外壁设置有限位块13,通过限位块13的设置方便传动轴12和连接套14上的限位槽15配合,从而方便圆台套8和传动轴12的连接。
36.本实用新型中,传动轴12顶部外壁套接有连接套14,且连接套14底部外壁开设有和传动轴12相匹配的限位槽15,传动轴12顶部外壁开设有圆形槽,且圆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6,圆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柱18,连接套14固定连接在圆台套8的顶部内壁上,压力传感器16的设置方便对是否有混合液进入进行监测。
37.本实用新型中,压力传感器16和滑动柱18之间连接有弹性组件17,且弹性组件17包括弹簧杆。
38.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输送管2连接在冷凝器上,当冷却后的混合液进入油水分离器中时,先沿着管道落在圆槽10中,当混合液进入圆槽10中时,圆台套8对传动轴12的压力增加,从而通过滑动柱18挤压弹簧杆,弹簧杆直接挤压压力传感器16,压力传感器16被触发时,调节箱11中的减速电机启动,减速电机驱动传动轴12转动,进而带动圆台套8转动,当圆台套8转动时,混合液沿着凹槽9流下,然后在通过分离器外壳1的内壁流下,从而避免混合液直接落下冲击油层,分离器通过下沉的排水管4可以将水份排出,测置的排油管3将上层的油质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