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油过滤分离提纯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00584发布日期:2023-01-13 01:3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茶油过滤分离提纯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山茶油提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山茶油过滤分离提纯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山茶油在压榨过程中需要进行过滤,过滤的时候可以将山茶油内的残渣与压榨完成的油液分离,保证质量和口感,现有过滤设备过滤效果差,且过滤设备难以进行清洗和维护,有鉴于此,遂有了本方案的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山茶油过滤分离提纯机构,能够过滤掉山茶油内多于的残渣,且过滤组件易维护清理。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茶油过滤分离提纯机构,包括承载筒、转动杆和过滤组件,所述承载筒形成有容置腔,所述转动杆位于容置腔内且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承载筒同轴设置,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盘和多个过滤体,所述过滤盘水平截面形状与容置腔水平截面形状相同,所述过滤盘中部形成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直径与转动杆之间相同,所述过滤盘与转动杆可拆装连接,多个所述过滤体沿转动杆周面间隔设置,所述过滤体与所述转动杆可拆装连接,所述过滤盘位于过滤体的下方。
5.所述过滤盘包括左盘体和右盘体,所述左盘体和右盘体可拆卸连接。
6.所述左盘体朝右盘体的一面形成有凸台,所述右盘体朝左盘体的一面形成有凹槽,所述凸台和凹槽相适配,所述凸台形成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第一透孔,所述右盘体形成有多个上下贯穿凹槽的第二透孔,所述第一透孔和第二透孔相对应,所述左盘体和右盘体通过螺栓穿过第一透孔和第二透孔进行连接,所述转动杆周面形成有贯穿的第三透孔,所述左盘体朝向右盘体的一面形成有限位柱,所述右盘体朝向左盘体的一面形成有第四透孔,所述第三透孔、第四透孔和限位柱在水平面上同轴设置且相适配。
7.所述左盘体和右盘体表面形成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形成有第一过滤网。
8.所述过滤体包括承载框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固设承载框内。
9.所述转动杆周面形成有多个开口位于转动杆上端面的t形槽,所述承载框形成有t形卡台,所述t形卡台和t形槽相适配。
10.所述承载筒侧壁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过滤盘下方,所述第二通孔位于过滤盘上方,所述过滤分离提纯机构还包括循环组件,所述循环组件包括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和泵主体,所述第一连通管一端与泵主体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管另一端与第一通孔相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一端与泵主体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另一端与第二通孔相连接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盘将容置腔分隔呈了上下两个腔室,山茶油流入上腔
时,需要经过过滤盘才能进入下腔室,过滤盘可以对山茶油中的残渣进行过滤,而且过滤盘的上方还设置有过滤体,过滤体连接在转动杆上,当转动杆转动时,过滤体不但可以搅匀上腔的山茶油还能进一步的过滤山茶油中的残渣,而且为了方便后续的清洗,过滤盘和过滤体与转动杆都是可拆装连接。
13.2.承载筒侧壁形成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而且第一通孔位于过滤盘下方,第二通孔位于过滤盘上方,第一连通管另一端与第一通孔相连接,第二连通管一端与泵主体输出端相连接,第二连通管另一端与第二通孔相连接连接,通过泵主体将下腔室的油重新抽入上腔室进行循环过滤,提升过滤分离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山茶油过滤分离提纯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杆和过滤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记:1、承载筒;11、容置腔;2、转动杆;21、t形槽;22、第三透孔;3、过滤组件;31、过滤体;311、承载框;3111、t形卡台;312、第二过滤网;32、过滤盘;321、第一过滤网;322、左盘体;3221、凸台;32211、第一透孔;323、右盘体;3231、凹槽;32311、第二透孔;324、限位柱;325、第四透孔;4、循环组件;41、第一连通管;42、第二连通管;43、泵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20.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山茶油过滤分离提纯机构,包括承载筒1、转动杆2、过滤组件3和循环组件4。
21.承载筒1形成有容置腔11,承载筒1侧壁形成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转动杆2位于容置腔11内且转动连接,转动杆2与承载筒1同轴设置,具体地,第三通孔贯穿承载筒1上表面,转动杆2轴端伸出第三通孔,转动杆2轴端形成有齿轮,承载筒1上端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驱动转动杆2转动,过滤组件3包括过滤盘32和多个过滤体31。
22.过滤体31包括承载框311和第二过滤网312,第二过滤网312固设承载框311内,过滤体31与转动杆2可拆装连接,设置可拆装结构,方便后续的维护和清洗。具体地,转动杆2周面形成有多个开口位于转动杆2上端面的t形槽21,承载框311形成有t形卡台3111,t形卡台3111和t形槽21相适配,承载框311的长度小于三分之二的t形槽21长度,当承载框311装入到t形槽21内时,承载框311的位于第二通孔的下方。
23.过滤盘32位于过滤体31的下方,过滤盘32水平截面形状与容置腔11水平截面形状相同,过滤盘32中部形成有贯穿孔,贯穿孔直径与转动杆2之间相同,过滤盘32与转动杆2可拆装连接,设置可拆装结构,方便后续的维护和清洗。具体地,过滤盘32包括左盘体322和右盘体323,左盘体322和右盘体323可拆卸连接,左盘体322和右盘体323表面形成有上下贯穿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形成有第一过滤网321。左盘体322朝右盘体323的一面形成有凸台3221,右盘体323朝左盘体322的一面形成有凹槽3231,凸台3221和凹槽3231相适配,设置了
凸台3221和凹槽3231相适配,限制左盘体322和右盘体323配合后的轴向位移。凸台3221形成有多个上下贯穿的第一透孔32211,右盘体323形成有多个上下贯穿凹槽3231的第二透孔32311,第一透孔32211和第二透孔32311相对应,左盘体322和右盘体323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穿过第一透孔32211和第二透孔32311进行连接,通过螺栓进行锁紧能够提高过滤盘32的稳定性。转动杆2周面形成有贯穿的第三透孔22,左盘体322朝向右盘体323的一面形成有限位柱324,具体地,左盘体322形成有螺纹孔,限位柱324轴端形成有外螺纹,限位柱324通过旋入螺纹孔内实现与左盘体322的固定连接。右盘体323朝向左盘体322的一面形成有第四透孔325,第三透孔22、第四透孔325和限位柱324在水平面上同轴设置且相适配。拼接左盘体322和右盘体323时,将限位柱324先穿过第三透孔22后然后在穿入第四透孔325内,在将左盘体322的凸台3221和右盘体323的凹槽3231进行拼接,最后用螺栓进行锁紧。
24.循环组件4包括第一连通管41、第二连通管42和泵主体43,第一连通管41一端与泵主体43输入端相连接,第一连通管41另一端与第一通孔相连接,第二连通管42一端与泵主体43输出端相连接,第二连通管42另一端与第二通孔相连接连接,通过泵主体43将下腔室的油重新抽入上腔室进行循环过滤,提升过滤分离效果。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