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动物体内微生物的全自动微生物检测仪

文档序号:32941808发布日期:2023-01-14 09:19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检测动物体内微生物的全自动微生物检测仪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生物检测仪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动物体内微生物的全自动微生物检测仪。


背景技术:

2.动物体内微生物的数量、种类以及活性是判断动物健康的重要标准,微生物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微生物检测仪进行,将提取出来的动物组织或者排泄物置放置在检测仪下方,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但是现有的微生物检测仪一次只能对一个培育皿进行观察效率较低,在对养殖的动物进行逐一检测时,需要检测的样本较多,因此需要逐一将培育皿置于显微镜下方,这就增加了相应的工作强度,且无法实现各培育皿之间的对比。


技术实现要素:

3.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动物体内微生物的全自动微生物检测仪,它可以实现同时对多个培育皿进行观察,以调整检测效率,降低检测的劳动强度。
5.2.技术方案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检测动物体内微生物的全自动微生物检测仪,包括支撑调整机构和夹持旋转机构,所述支撑调整机构包括底板和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部后侧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顶部前侧设置有显微镜,所述夹持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座,所述旋转座通过轴承安装在工作台上表面,所述旋转座外圆弧面下方设置有齿圈,所述齿圈置于工作台内侧,所述旋转座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培养皿限位槽,所述工作台内部一侧开设有活动腔,所述齿圈一侧置于活动腔内部,所述旋转座底部均匀开设有弧槽,所述弧槽与培养皿限位槽一一对应,所述弧槽置于活动腔内侧,所述工作台上表面垂直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顶部设置有手轮,所述手轮置于工作台上方,所述转轴底部靠近旋转座的一侧通过轴承安装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转轴垂直设置,所述延伸板底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底部滑动安装在活动腔内侧下表面,所述延伸板背离转轴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弧头,所述弧头与弧槽内部尺寸相适配,所述转轴表面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置于手轮和延伸板之间,所述齿轮置于活动腔内部,所述齿轮与齿圈相互啮合。
8.进一步的,所述转轴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顶部与手轮下表面相接触,且所述弹簧底部与工作台上表面相接触,所述旋转座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置于多个所述培养皿限位槽之间。
9.进一步的,所述内腔内部下表面通过轴承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顶部设置有凸轴,所述凸轴贯穿旋转座上表面,所述转盘表面通过销轴均匀安装有连杆。
10.进一步的,所述内腔和培养皿限位槽之间滑动安装有活动杆,所述连杆背离转盘
的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活动杆上,所述活动杆背离连杆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夹板,所述弧形夹板置于培养皿限位槽内侧。
11.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顶部设置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顶部垂直滑动安装有支撑杆。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顶部安装在工作台底部,所述支撑杆外圆弧面均匀开设有限位孔。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筒外圆弧面上方滑动安装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与其中一所述限位孔内部尺寸相适配。
14.3.有益效果
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动物体内微生物的全自动微生物检测仪,将多个培育皿置于一个可以转动的转盘上,通过内部机构保证对培养皿的限位,以保证在旋转时装置的稳定性,同时转盘底部开设有相应的弧形槽,在发生转动时,可以通过弧形槽与可移动的弧头进行配合,保证培养皿更加方便的置于显微镜下方,以便于准确的观察,同时便于对样品进行对比。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台纵向正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座横向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说明:
21.1、支撑调整机构;101、底板;102、支撑筒;103、限位销;104、支撑杆;105、限位孔;106、工作台;107、立柱;108、显微镜;109、活动腔;110、转轴;111、延伸板;112、弧头;113、齿轮;114、手轮;115、弹簧;116、滑杆;2、夹持旋转机构;201、旋转座;202、齿圈;203、弧槽;204、培养皿限位槽;205、内腔;206、转盘;207、凸轴;208、连杆;209、活动杆;210、弧形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检测动物体内微生物的全自动微生物检测仪,包括支撑调整机构1和夹持旋转机构2,支撑调整机构1包括底板101和工作台106,工作台106顶部后侧设置有立柱107,立柱107顶部前侧设置有显微镜108,此显微镜108为全自动可实现自动对焦,夹持旋转机构2包括旋转座201,旋转座201通过轴承安装在工作台106上表面。
25.请参考图2所示,旋转座201外圆弧面下方设置有齿圈202,齿圈202置于工作台106内侧,旋转座201上表面均匀开设有培养皿限位槽204,培养皿限位槽204置于显微镜108正下方以保证在调整时便于观察,工作台106内部一侧开设有活动腔109,活动腔109置于旋转座201的一侧。
26.请参考图4所示,齿圈202一侧置于活动腔109内部,旋转座201底部均匀开设有弧槽203,弧槽203与培养皿限位槽204一一对应,要保证在弧槽203得到限位时,其对应的培养皿限位槽204正好处于显微镜108的正下方,弧槽203置于活动腔109内侧,工作台106上表面垂直安装有转轴110,转轴110顶部设置有手轮114,手轮114置于工作台106上方,为了便于通过旋转手轮114控制转轴110发生转动,转轴110底部靠近旋转座201的一侧通过轴承安装有延伸板111,延伸板111与转轴110垂直设置,以保证在转轴110发生转动的过程这种不会对延伸板111造成影响,但是在上下移动时会带动延伸板111发生移动,延伸板111底部设置有滑杆116,滑杆116底部滑动安装在活动腔109内侧下表面,利用滑杆116保证延伸板111只能进行上下移动。
27.其中,延伸板111背离转轴110的一端上表面设置有弧头112,弧头112与弧槽203内部尺寸相适配,当弧头112与弧槽203限位时,手轮114可以受到一定的阻碍,更加便于使得操作人员调整旋转座201的操作,转轴110表面设置有齿轮113,齿轮113置于手轮114和延伸板111之间,齿轮113置于活动腔109内部,齿轮113与齿圈202相互啮合,在转轴110发生转动的过程中齿轮113始终与齿圈202相互配合。
28.其中,利用弹簧115保证转轴110在不受任何外力时始终置于行程的最上方,继而保证弧头112始终具有向上的趋势,转轴110表面套设有弹簧115,弹簧115顶部与手轮114下表面相接触,且弹簧115底部与工作台106上表面相接触。
29.请参考图3所示,旋转座201内部开设有内腔205,内腔205置于多个培养皿限位槽204之间,内腔205内部下表面通过轴承安装有转盘206,转盘206顶部设置有凸轴207,凸轴207贯穿旋转座201上表面,通过旋转凸轴207带动底部的转盘206发生转动,转盘206表面通过销轴均匀安装有连杆208,继而同时控制多个连杆208。
30.其中,内腔205和培养皿限位槽204之间滑动安装有活动杆209,连杆208背离转盘206的一端通过销轴安装在活动杆209上,可以通过连杆208与活动杆209的相互配合控制弧形夹板210的位置,以对培养皿进行夹持固定,活动杆209背离连杆208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夹板210,弧形夹板210置于培养皿限位槽204内侧。
31.请参考图1所示,为了便于调整装置的高度,以便于操作人员的实际操作,且保证高度调整后的稳定性,底板101顶部设置有支撑筒102,支撑筒102顶部垂直滑动安装有支撑杆104,支撑杆104顶部安装在工作台106底部,支撑杆104外圆弧面均匀开设有限位孔105,支撑筒102外圆弧面上方滑动安装有限位销103,限位销103与其中一限位孔105内部尺寸相适配。
32.在使用时:首先调整装置的整体高度以便于操作人员的观察,拔出限位销103就可以调整支撑杆104和支撑筒102的高度,然后重新插入限位销103,使得限位销103与其中一个限位孔105相互限位,从而保证装置的整体稳定向,将待测的微生物检测样本置于相应的培育皿之中,然后分别置于培养皿限位槽204内部,旋转凸轴207带动转盘206发生转动,继而通过连杆208与活动杆209的相互配合带动弧形夹板210发生移动,以对培养皿限位槽204内侧的培养皿进行夹持固定,以防止在旋转座201发生转动时,内侧的培养皿发生窜动,然后通过显微镜108进行观察,由于弹簧115的存在使得手轮114始终置于行程的最顶部,以带动转轴110和延伸板111置于行程的最顶部,转轴110可以带动延伸板111发生上下的位移,但是由于滑杆116的存在,使得延伸板111不会发生转动,手轮114始终受到一个向上的力,
在调整的过程中齿轮113始终与齿圈202相互进行配合,调节时可以人工轻微下压手轮114使得转轴110和延伸板111下移,继而带动弧头112脱离与弧槽203的配合,然后转动手轮114带动齿轮113发生转动,轻微转动后不再施加下压力,只施加转动力,通过齿轮113与齿圈202的相互配合带动旋转座201发生转动,以调整顶部培养皿限位槽204逐一置于显微镜108底部,便于观察,在调整时,手轮114始终受到弹簧115向上的力,因此在转动时弧头112始终与旋转座201下表面接触,并具有向上的趋势,当弧头112置于下一个弧槽203下方时,弧头112会上移进入到弧槽203内部,此时顶部对应的培养皿限位槽204正好处于显微镜108正下方,以保证在调整时可以逐个对应,便于逐一进行观察。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