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代培养自动吹打器

文档序号:33409788发布日期:2023-03-10 21:35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代培养自动吹打器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代培养自动吹打器,属于细胞培养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原代细胞培养成功以后,需要进行分离培养,否则细胞会因生存空间不足或密度过大、营养障碍,影响细胞生长。细胞由原培养瓶内分离稀释后传到新的培养瓶中培养的过程称之为传代培养。
3.传代培养的操作中,首先要用胰蛋白酶消化,使细胞从瓶壁脱落,然后使用吸管吸取瓶内培养液,并按顺序反复轻轻吹打瓶壁细胞,使之从瓶壁脱离形成细胞悬液。吹打时动作要轻柔,以防用力过猛损伤细胞。
4.吹打细胞,说起来只有简简单单四个字,但如果吹打掌握不好,细胞很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和剪切力影响,导致细胞受损严重、状态变差或者直接死亡。如果吹打不充分,将导致细胞抱团,将影响细胞数量。机械损伤主要是指枪头刮擦、细胞间碰撞导致的细胞损伤。
5.尤其是枪头与细胞层的接触甚至研磨,会导致细胞直接死亡。做实验时需要靠主动意识控制枪头与培养瓶底间距,避免枪头直接接触瓶底,同时还需要实验人员控制吹打的力度,防止用力过猛。
6.目前实验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吹打细胞:
7.1.胶头滴管:因其需要使用前将玻璃滴管进行灭菌处理,若灭菌不充分容易造成细胞污染导致实验失败;而使用一次性滴管,其存在胶头老化吸力不够,细胞抱团或贴壁细胞没有脱离瓶壁的情况,使细胞数量减少,所以目前很少采用。
8.2.一次性吸管:这类型的吸管不易握持,在吹打细胞时很难控制,容易碰伤细胞层;而且吸头比较短,容易导致在吹打细胞时出现带有细胞的培养液残留到吸管头部,增加细胞因挤压过度导致损伤甚至死亡。
9.3.移液器:目前实验中多采用此设备进行吹打细胞,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上述问题,即要控制吹打的力度又要控制枪头不要直接摩擦瓶壁导致细胞直接死亡;若传代细胞过多容易造成按压移液器的手指疲劳,增大细胞机械性损伤的数量,而且人为的控制吹打力度,也会造成吹打力度不一致,可能出现一会力度大,一会力度小,容易即出现细胞吹打不充分,细胞抱团,又出现因力度过大导致细胞损伤的情况。
10.综上所述,在细胞传代培养过程中,使用现有的工具操作者无法稳定的控制吹打力度,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容易导致细胞损伤,影响实验。


技术实现要素:

1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代培养自动吹打器,能够恒定力度的自动吹打细胞,提高传动操作的稳定性,使操作者更加省力,防止细胞损伤。
1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代培养自动吹打器,包
括u型卡扣、握柄、开关、支架、缓冲装置、调速器旋钮和伸缩装置, u型卡扣扣盖在移液器侧壁上,u型卡扣端部设有挡环,u型卡扣侧壁固定连接有握柄,u型卡扣后端通过支架连接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伸缩杆端与移液器的按钮在同一轴线上,伸缩装置的伸缩杆端设有顶压移液器按钮的缓冲装置,握柄内设有电池和伸缩装置的驱动器,伸缩装置的驱动器上设有调速旋钮,握柄上设有分别于电池和伸缩装置的驱动器连接的开关。
13.进一步的,所述的伸缩装置为齿轮齿条机构或伸缩旋转减速电机。
14.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装置为o型钢环,o型钢环侧壁与伸缩装置的伸缩杆端固定连接,o型钢环具有一定韧性,其形变力大于移液器的按钮弹簧的弹力。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提供了一种能够装卡移液器的自动吹打装置,使移液器能够保持恒定力度的循环吹打,提高吹打效果,吹打速度可调,吹打量可通过调节移液器实现调节,避免剪切力过大,损伤细胞;更方便握持,便于控制与瓶壁的距离,避免细胞被研磨。
17.2、结构简单,只需一步操作,便可实现移液器的拆装,全程不与培养瓶、培养皿接触,更加卫生安全,体积小巧、轻便,容易控制的同时,设有内置锂电池的握把,在便携的同时,也方便了操作者的操控。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安装移液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
24.1、u型卡扣,2、握柄,3、开关,4、支架,5、齿轮齿条机构,6、缓冲装置,7、调速旋钮,8、伸缩旋转减速电机,9、移液器,51、滑套,52、数字舵机,53、齿条,54、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5.实施例1
26.如图1-3所示,一种传代培养自动吹打器,包括u型卡扣1、握柄2、开关3、支架4、缓冲装置6、调速器旋钮7和伸缩装置, u型卡扣1扣盖在移液器9侧壁上,其内径形状与移液器9的外径形状相同,开口端部略向内收缩,便于抱紧移液器9,u型卡扣1端部设有等比例内缩的挡环,从而防止卡入内部的移液器9向前顶出。
27.u型卡扣1侧壁固定连接有握柄2,缩短握持点与移液器9枪杆根部的距离,便于操控也便于握持。
28.u型卡扣1后端通过支架4连接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为齿轮齿条机构5,包括固定板、滑套51、数字舵机52、齿条53和齿轮54,支架4尾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与滑套51侧壁固定连接,滑套51内设有能够前后滑动的齿条53,齿条53为伸缩装置的伸缩杆,齿条53的中心线与移液器9的按钮轴线在同一直线内,固定板背面设有数字舵机52,数字舵机52的轴端从固定板端面伸出,伸出端数设有与齿条53啮合的齿轮54,数字舵机52往复运转,齿条53实现往复
伸缩。
29.齿条53端部设有顶压移液器9按钮的缓冲装置6,由于移液器9本身自带移液量的调节,可利于移液器9本身的移液量调节实现吹打量的控制,但调节完成后,移液器9按钮的压缩行程会发生变化,即移液量越少,压缩行程越短,调节的方式是通过旋转移液器9的旋钮实现的,为避免行程变短后,伸缩杆与移液器9发生硬冲击,特别增设缓冲装置,缓冲装置6为o型钢环,o型钢环侧壁与伸缩装置的伸缩杆端固定连接,o型钢环具有一定韧性,其形变力大于移液器9的按钮弹簧的弹力,当伸缩杆向前伸出时,由于o型钢环的形变力大于移液器9的按钮弹簧的弹力,从而实现对移液器9的按钮弹簧的压缩,而当移液器9缩小移液量后,压缩形成变短,伸缩杆伸缩距离不变的情况下,o型钢环被压缩,缓冲伸缩杆伸出的多余部分,使机器稳定运行。
30.握柄1内设有电池和伸缩装置驱动器,伸缩装置的驱动器为舵机驱动器,数字舵机52与舵机驱动器连接,握柄1上设有分别于电池和伸缩装置的驱动器连接的开关3,电池上设有充放电保护模块和充电接头,可直接通过电源适配器进行充电。
31.实施例2
32.如图4所示,一种传代培养自动吹打器,包括u型卡扣1、握柄2、开关3、支架4、缓冲装置6、调速器旋钮7和伸缩装置, u型卡扣1扣盖在移液器9侧壁上,其内径形状与移液器9的外径形状相同,开口端部略向内收缩,便于抱紧移液器9,u型卡扣1端部设有等比例内缩的挡环,从而防止卡入内部的移液器9向前顶出。
33.u型卡扣1侧壁固定连接有握柄2,缩短握持点与移液器9枪杆根部的距离,便于操控也便于握持。
34.u型卡扣1后端通过支架4连接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为伸缩旋转减速电机8,伸缩旋转减速电机8包括电机、减速器、齿轮杆、大齿轮、滑杆、滑板、往复螺杆、端板、套筒、顶丝和延伸杆,电机轴端设有减速器,减速器通过小齿轮与齿轮杆啮合,齿轮杆两侧设有固定在减速器端部的滑杆,滑杆端部设有端板,端板与减速器间设有套有滑杆上的滑板,滑板能够在滑杆上平移,滑板上开设有齿轮杆穿过的过孔,滑板中心设有能够转动的往复螺杆,往复螺杆底端设有与齿轮杆啮合的大齿轮,端板中心设有套在往复螺杆上的套筒,套筒侧壁设有顶入往复螺杆螺纹内的顶丝,往复螺杆端部设有从套筒端部伸出的延伸杆,延伸杆为伸缩装置的伸缩杆,伸缩装置的驱动器为电机调速器,电机调速器与电机连接,电机运转,通过减速器驱动齿轮杆转动,齿轮杆带动带齿轮运转,从而使同轴的往复螺杆转动,在顶丝的限位下,往复螺杆在套筒内实现伸缩或收缩运动,伸缩和收缩的过程中,滑板同往复螺杆一同在滑杆上移动,滑板移动过程中,大齿轮始终与齿轮杆啮合,保持稳定的工作。
35.延伸杆端部设有顶压移液器9按钮的缓冲装置6,由于移液器9本身自带移液量的调节,可利于移液器9本身的移液量调节实现吹打量的控制,但调节完成后,移液器9按钮的压缩行程会发生变化,即移液量越少,压缩行程越短,调节的方式是通过旋转移液器9的旋钮实现的,为避免行程变短后,延伸杆与移液器9发生硬冲击,特别增设缓冲装置,缓冲装置6为o型钢环,o型钢环侧壁与伸缩装置的伸缩杆端固定连接,o型钢环具有一定韧性,其形变力大于移液器9的按钮弹簧的弹力,当伸缩杆向前伸出时,由于o型钢环的形变力大于移液器9的按钮弹簧的弹力,从而实现对移液器9的按钮弹簧的压缩,而当移液器9缩小移液量后,压缩形成变短,伸缩杆伸缩距离不变的情况下,o型钢环被压缩,缓冲伸缩杆伸出的多余
部分,使机器稳定运行。
36.握柄1内设有电池和伸缩装置驱动器,伸缩装置的驱动器为舵机驱动器,数字舵机52与舵机驱动器连接,握柄1上设有分别于电池和伸缩装置的驱动器连接的开关3,电池上设有充放电保护模块和充电接头,可直接通过电源适配器进行充电。
37.该装置利于伸缩装置解决了在细胞传代培养过程中无法稳定的控制吹打力度的问题,使移液器能够保持恒定力度的循环吹打,吹打行程一致,提高吹打效果,吹打速度可调,吹打量可通过调节移液器实现调节,避免剪切力过大,损伤细胞;更方便握持,便于控制与瓶壁的距离,避免细胞被研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