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的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00223发布日期:2024-01-16 11:3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微流控芯片的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流控,尤其是涉及一种微流控芯片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1、聚合酶链式反应(po l ymerase chai n react i on,pcr)是20世纪末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变性、退火和延伸,实现对特定核酸片段的大量复制。由于pcr技术的高灵敏度和特异性,pcr技术广泛应用于分子诊断领域实现对传染病诊断、肿瘤早筛、指导用药以及先天疾病筛查等方面。

2、现有的一种微流控芯片的检测设备包括微流控芯片、温控机构、磁吸机构、荧光检测机构、混匀机构、支撑板、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第三移动机构和第四移动机构,微流控芯片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第一移动机构驱动支撑板移动,使得微流控芯片依次经过混匀机构和温控机构的正上方,混匀机构可以是超声波混匀机构或者震荡混匀机构等等,当微流控芯片位于混匀机构正上方时,第二移动机构驱动混匀机构沿竖直方向靠近微流控芯片,当微流控芯片位于温控机构正上方时,第三移动机构驱动温控机构沿竖直方向靠近微流控芯片对其进行加热或者降温,第四移动机构驱动磁吸机构移动,控制微流控芯片内的磁珠依次经过各个反应腔室。

3、但是,现有的这种设备驱动温控机构靠近微流控芯片的扩增反应腔时,温控机构上的加热板或者半导体冷却板与微流控芯片不密贴,导致加热或者散热效果不好,或者过于密贴导致微流控芯片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微流控芯片损坏、控温效果好的微流控芯片的检测设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流控芯片的检测设备包括机座、微流控芯片组件、温控装置和芯片固定装置,温控装置和芯片固定装置均设置在机座上;微流控芯片组件安装在芯片固定装置上,微流控芯片组件包括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包括扩增腔;温控装置位于芯片固定装置的正下方,温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向组件和温控组件,第一导向组件使得温控组件仅可沿竖直方向移动,温控组件与扩增腔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导向组件包括连接板、缓冲件和第一驱动机构;缓冲件位于温控组件和连接板之间,温控组件通过缓冲件与连接板弹性连接;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连接板连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板带动温控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并与微流控芯片抵接。

3、由上可见,本方案通过设置的缓冲件,使得温控组件与微流控芯片的扩增腔充分接触而不至于损坏微流控芯片,有效提升了微流控芯片的温控效果。

4、进一步的方案是,缓冲件包括弹簧。

5、由上可见,采用弹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方便安装。

6、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机座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至少一根第一滑杆,连接板与第一滑杆滑动连接。

7、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滑杆的数量至少为两根,两根第一滑杆间隔设置在机座上。

8、由上可见,通过设置的两根第一滑杆,使得温控组件移动更加平稳。

9、进一步的方案是,温控组件与两根第一滑杆滑动连接,弹簧的数量与第一滑杆的数量相同,一个弹簧对应套设在一根第一滑杆上并位于温控组件和连接板之间;或者,第一导向组件包括至少两根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杆,第二滑杆设置在连接板上,温控组件与第二滑杆滑动连接,弹簧的数量与第二滑杆的数量相同,一个弹簧对应套设在一根第二滑杆上并位于温控组件和连接板之间。

10、进一步的方案是,芯片固定装置包括托架、限位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托架内设置有容纳腔和芯片接口,微流控芯片组件设置在容纳腔中,限位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托架上,第二驱动机构可驱动微流控芯片组件沿第二水平方向传送使得微流控芯片的电气连接端插入至芯片接口中;限位机构可使得微流控芯片组件在竖直方向、第一水平方向和第二水平方向上均限位,第一水平方向与第二水平方向相互垂直。

11、进一步的方案是,托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在第二水平方向上依次布置,第三侧壁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相互垂直,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围成容纳腔,容纳腔包括顶部的第一开口、底部的第二开口和与第三侧壁在第二水平方向上相对的第三开口,芯片接口位于第三侧壁上;限位机构包括两条限位导轨、第三驱动机构和限位销,两条限位导轨相对设置并均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一条限位导轨设置在第一侧壁上,另一条限位导轨设置在第二侧壁上,微流控芯片组件与限位导轨滑动连接;第三驱动机构驱动限位销伸出并抵住微流控芯片组件。

12、由上可见,通过设置的限位导轨,使得微流控芯片在第二驱动机构的作用下,仅可沿第二水平方向移动,当微流控芯片的电气连接端插入至芯片接口中后,第三驱动机构驱动限位销伸出抵住微流控芯片组件,使得微流控芯片组件在第二水平方向上限位。

13、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辊,驱动辊位于微流控芯片组件的正下方并与微流控芯片组件抵接;托架上还设置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与第二驱动机构电连接;限位机构还包括位于微流控芯片组件上方的至少一根限位辊,限位辊与微流控芯片组件抵接,限位辊的轴线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

14、由上可见,通过设置的限位辊,使得微流控芯片组件不仅在竖直方向上限位,同时使得微流控芯片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更加顺畅。

15、进一步的方案是,微流控芯片组件还包括芯片卡盒,至少一个微流控芯片安装在芯片卡盒中;微流控芯片还包括提取组件,提取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依次连通的裂解腔、清洗腔和洗脱腔,洗脱腔与扩增腔连通;芯片卡盒上设置有观察口、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槽、至少一个第二开口槽和第三开口槽,第一开口槽、观察口均位于微流控芯片的上方,第二开口槽、第三开口槽均位于微流控芯片的下方,第三开口槽、观察口均与扩增腔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温控组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并伸入至第三开口槽中,一个第一开口槽与一个第二开口槽一一对应且在竖直方向上相对设置,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中均包括提取组件。

16、由上可见,设置的观察口方便观察扩增腔中的反应结果,设置的第一开口槽和第二开口槽,方便磁棒控制微流控孔芯片内的带有样品的磁珠在各个反应腔室内移动,且利用互斥磁力使得样品在各反应腔室内与各个反应液充分混匀。

17、进一步的方案是,微流控芯片检测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机座上的第一磁吸装置和第二磁吸装置,第一磁吸装置设置在芯片固定装置的上方,第二磁吸装置设置在芯片固定装置的正下方;第一磁吸装置包括第四驱动机构和第一磁体组件,第四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磁体组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靠近微流控芯片并伸入至第一开口槽中;第二磁吸装置包括第二导向组件、第三导向组件、第七驱动机构和第二磁体组件;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五驱动机构、沿第二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导轨以及设置在第一导轨上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滑动连接,第二导向组件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五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在第一导轨上移动;第三导向组件包括第六驱动机构、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以及设置在第二导轨上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滑动连接,第七驱动机构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六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滑块在第二导轨上移动;第七驱动机构驱动第二磁体组件沿竖直方向移动靠近微流控芯片并伸入至第二开口槽中。

18、由上可见,第二导向组件、第三导向组件,使得本装置能够控制第二磁体组件在空间内自由移动,大大提升了本装置的通用性。

19、综上可见,本方案提供的微流控芯片的检测设备能够减小微流控芯片的损坏风险,有效提升控温效果,通用性较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