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特异性结合分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8365发布日期:2024-03-13 20: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特异性结合分子,该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包含以下三条多肽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其中所述单链组分中从n末端到c末端的元件序列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

3.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其中所述第一靶标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β-淀粉样肽或其衍生物或片段、α-突触核蛋白或其衍生物或片段、tar dna-结合蛋白43(tdp-43)或其衍生物或片段、髓系细胞上表达的触发受体2(trem2)、β-分泌酶1(bace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亨廷顿蛋白、转甲状腺素蛋白、p-分泌酶1、表皮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tau、磷酸化tau或其片段、载脂蛋白e4、cd20、朊病毒蛋白、富亮氨酸重复激酶2、帕金蛋白、早老素2、γ分泌酶、死亡受体6、β-淀粉样前体蛋白、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神经调节蛋白和半胱天冬酶6。

4.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其中对所述第一靶标具有亲和力的所述单克隆抗体是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抗aβ抗体:仑卡奈单抗、甘特鲁单抗、阿杜那单抗、多奈单抗、pbd-c06和khk6640。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其中对所述第一靶标具有亲和力的所述单克隆抗体是抗α-突触核蛋白抗体abbv0805。

6.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其中所述scbm属于选自由scfv、scfab、vhh和vnar组成的组的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其中所述scbm是scfv。

8.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其中所述第二靶标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转铁蛋白受体1(tfr1)、胰岛素受体(ins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8(lrp8)、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cd98、跨膜蛋白50a(tmem50a)、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basigin(bsg)和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样生长因子。

9.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其中所述氨基酸接头l1和l2均是柔性接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其中所述柔性接头包含甘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和/或苏氨酸残基。

11.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其中所述氨基酸接头l1和l2中的至少一个的长度在10至50个氨基酸残基之间,例如在10至30个氨基酸残基之间、例如在15至25个氨基酸残基之间或在10至20个氨基酸之间。

12.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其中所述氨基酸接头l1和l2的长度相同,或者其中所述氨基酸接头l1和l2的长度不同。

13.一种药物组合物,该药物组合物包含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剂或赋形剂。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或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组合物,用于在治疗中使用,例如用于在治疗性治疗中使用或用于在预防性治疗中使用,或者用于在体内诊断或体内预后中使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使用的双特异性结合分子或组合物,其中所述治疗、预防、体内诊断或体内预后是针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特异性结合分子,该双特异性结合分子包含两条相同的抗体重链和单链组分,该单链组分是包含与单链结合模块连接的两条相同抗体轻链的多肽链,该单链结合模块对介导双特异性结合分子转运穿过血脑屏障(BBB)的靶标具有亲和力。本发明还提供了双特异性结合分子的治疗、预防、预后和诊断用途。

技术研发人员:罗尼·福克,佩尔-奥拉·弗里斯克加德,肯·霍内克,利萨·桑德斯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生命北极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